秦浩明想不到一言成真,故意紧紧盯着余佑汉,继续调侃他。
“秀才,你不说我还没有想到,就这样决定。
不过到时候,你得帮我向赵大哥提亲,不然别怪我不认你这个朋友。”
事到临头,余佑汉反而抛开羞怯,落落大方对秦浩明说道。
“威胁我,不干!除非腰刀送给我。”
说完,秦浩明昂着头,背负双手离去。
留下余佑汉一人拿着阿巴泰腰刀,不知如何抉择。
“鞑虏头颅四百六十五级,战马五百匹。
我军阵亡将士七十六人,伤九十五人。”
天雄军将士笑嘻嘻的跑过来,向秦浩明和戚纲禀报收获和伤亡情况。
委实怪不得他如此高兴,平常大明和鞑子野战从未有过胜利,更何况是六比一的比例。
至于说我方的伤亡,作为军人,他们早已习惯漠视生死。
“带上伤亡袍泽,准备回营。”
戚纲满脸笑容,意气风发,大声朝大明将士说道。
“诺!”
秦浩明跨上战马,望着堆积在一起,几百具赤身裸体的鞑子无头尸身,几个大明将士正拿柴火准备焚毁。
另一旁,每匹战马背上都驮着各种兵器、战甲、衣服,当然还有伤亡战士的遗体。
这就是战争,既残酷又冰冷,没有任何人情道义之说。
慈不掌兵,义不理财!
秦浩明没有任何不适,反而享受这样的过程,毕竟他们是胜利了。
望着大明将士望向他的热情,秦浩明觉得有必要说点什么。
“天雄军的将士们,我要你们记住:对待袍泽,不抛弃不放弃!
对待敌人,不妥协不留情!
扬我大明将士风采,展我汉家儿郎风骨!”
“不抛弃不放弃!不妥协不留情!”董长青举着绣春刀用力挥舞,声嘶力竭大声吼叫。
“不抛弃不放弃!不妥协不留情!”
所有大明将士齐声吼叫,声震云霄,流淌在心中是无限的豪情。
等他们回到赵县,整个县城到处是欢天喜地,笑语晏晏的人们。
昨日鞑虏大军临近,对鞑子的敬畏恐惧,随着这一仗的胜利,消失得无影无踪,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的阴影已然不见。
“秦秀才,卢大帅叫你一回来就去见他。”
卢象升的亲兵站在城门口,看见秦浩明回来,眼前一亮,急忙跑到前头恭谨的说道。
秦浩明虽然没有官身,可这并妨碍天雄军每个人对他的尊敬。
“浩明,大喜啊!”
卢象升看见秦浩明进来,急忙放下手中的毛笔,站起身走出帅案说道。
“是不错,这次总算让鞑虏伤筋动骨,有他们难受。”
秦浩明也是心怀大慰,高兴的说道。
“不是这个,是你的封赏。
知道吗?今上这次给你实授正四品指挥佥事,你的官身腰牌、服饰和敕命文书已经下来,赶紧去换官服给我好好看看。”
卢象升摇摇手,乐不可支地对着秦浩明急匆匆的说道。
举止间完全没有半分统帅的稳重,只有长辈对晚辈有成的兴奋。
秦浩明淡然一笑,正待说些什么,却被卢象升连声催促换官服。
卢象升的亲兵早已经把东西准备好,领着秦浩明到帅帐厢房换衣服。
大明朝服一至四品穿绯色,头冠为四梁,金革带,绶用云鹤花锦,整个服装绣有花纹。
洪武二十四年,定职官常服使用补子。
这是一种有固定位置、形式、内容和意义的纹饰,以金线或彩丝织成飞禽走兽纹样,缀于官服的前胸后背处。
通常做成方形,前后各一。
文官绣禽,表示文明;武官绣兽,表示威武。
四品的走兽是虎豹,前虎后豹。
冠服之外的佩饰有牙牌,这是内官及在京各司、朝官都需随身悬挂的,用来作为出入关防的凭证。
而秦浩明的四品指挥佥事,名义上属于京卫指挥使司所辖,为京官。
官员牙牌以象牙为料,上面刻有官职。牙牌首尾有两个小孔,上面穿着一根金丝线。
秦浩明看见牙牌正面刻着:大明京卫指挥使司,宣府指挥佥事秦浩明。
这就是他的官家身份。
反面则刻着大明太祖朱元璋的训话。
授官时由高宝司颁发,转官时须缴还,不得转借,否则就要坐罪。
秦浩明笑笑,把它直接挂在腰间。
“好,好,好!今上圣明,浩明威武!不愧是百战百胜的大明勇将!”
人靠衣装马靠鞍!
卢象升看见秦浩明龙行虎步,器宇轩昂走出厢房,眼前顿时一亮,高声夸赞。
崇祯还是给他几分薄面,在举荐人才上给予特殊照顾。
秦浩明扯着衣袖左看看右看看,自己也不禁笑了,难道就这样成为大明朝廷一员不成?
“今上这次看来是下定决心了,对有功将士的封赏非常迅速。
余佑汉和董长青授予从五品副千户,便是老夫族弟也授予从五品军中赞画一职。
也算是有了一个官家身份,今后起步无疑会容易许多。
军中其他将士也俱都有封赏。”
卢象升捻须一一道来,言语有些欣慰,显然是对这次崇祯的动作感到很满意。
“却是不知张游击和戚守备有何封赏?”
长久的战斗情谊,让秦浩明对张松荣和戚纲有了感情,对于真心帮忙自己的朋友,他还是相当关心。
第82章 杀俘()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现在不应叫张游击和戚守备了,他们二人皆官升一级。
张游击现在是正三品昭毅将军,升为宣府参将。
戚守备则是从四品宣武将军,升为宣府游击。
说起来这一切都是拜你之福。
便是老夫,今上也给了丰厚的赏赐。”
卢象升笑语晏晏,有些感慨,看向秦浩明的眼神愈发温柔。
说是眼前的少年力挽狂澜,救天雄军一众将士于水火之中也不为过。
至于说军功,简直是逆天。
军中快马回报,鞑虏贝勒阿巴泰的首级都被他斩下。
想想前阶段,冰火两重天啊!
“那我的品轶岂不是高过戚游击,莫非今后他见了我可要称为上官?”
想起今后戚纲见到自己的模样,秦浩明的嘴边忍不住泛起一丝笑意。
看你还敢装老不成,叫什么老夫?
卢象升莞尔一笑,跟秦浩明在一起,被他沉稳所惑,时常会忘记他的年龄。
现在这样的话,才想起眼前的少年儿郎尚未弱冠,还有一颗稚子童心。
居然想要戚纲那个老货叫他上官,那还不臊死他?
“虽说你的品轶高于他,但你们二人并无从属关系,要他叫你上官有难度。
不过若是这次军功封赏下来,估计就不成问题了。”
天佑大明!
卢象升慨然而叹!
说实话,他都不知道此次大捷会给朝廷带来怎么样的震动?
甚至往深里说,天下震动都不为过。
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满清饶余贝勒阿巴泰正蓝旗被剿灭的鞑子人头,有数七千二百三十五颗,被俘鞑子两千三百人。
一万鞑子仅有四百多不见所踪或逃窜,端的是无比大捷。
报功的奏折还在案上,他都不知道如何描述秦浩明的功劳?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眼前这位尚未弱冠的年轻人,是否已经做好明争暗斗口蜜腹剑,杀人不见血的朝局争斗?
“浩明,过完年就要加冠了,可有师长帮你取字?”
卢象升沉吟片刻,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秦浩明一怔,自己的家庭情况卢象升是了解的,怎么突然间提及此事?
望着卢象升关切的目光,秦浩明醒悟过来,敢情老卢是想主动当自己的保护伞啊!
他的胸腔有股暖流经过,来到这个世上,孑然一身,独自打拼,时常也会感到孤掌难鸣。
卢象升是谦谦君子,自己跟他无亲无故,他分明是想通过取字,建立一种长辈关系。
今后若有人想对付自己,就不得不考虑卢象升的报复。
“烦请卢督赐字。”
秦浩明面色一整,收起嘻皮笑脸的顽惫模样,恭敬有礼的说道。
卢象升脸带微笑点点头,踱着方步细细思索,“你此生既以驱逐鞑虏为志,而且杀起鞑子来犹如神助,不若叫破虏如何?”
秦浩明眼前一亮,大喜过望。
秦破虏,寓意生动又能表明志向,“好!谢卢督,甚合我意!”
见秦浩明满意,卢象升也大感得意,捻须微笑说道:“你性格锋芒毕露,喜欢快意恩仇。故而帮你取字老夫也早有斟酌,总算没有出丑。”
秦浩明汗颜不已,老卢讲得也太直接,不过他对自己性格可真是了解。
“匆匆叫你来试穿官服和帮你取字,是因为我想让你和张参将进京献俘,向今上报捷。”
卢象升目光炯炯,显然是下定决心。
“大战在即,似乎有些不妥!”
秦浩明摇摇头,并不赞成卢象升的意见。
“陛下登基十一年来,对鞑虏之战败多胜少,朝廷上下闻虏色变。
此次不同以往大捷,概因有鞑虏贝勒首级,需要军中有人亲自向陛下讲述战斗过程。
老夫作为统帅,自然是不能离开战场。
而此次战役据是由你策划,所以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更何况你早已简在帝心,想来今上也想见见少年英豪?”
卢象升拍拍秦浩明年轻的肩膀,侃侃而谈。
“献俘不宜过多,不然引起鞑虏注意反而不妥,这样押送人手也少。”
卢象升讲得有道理,军事为政治服务。
没有崇祯的支持,即使再杀多鞑虏,二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