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我现在就要了你的狗命!”张侍卫寒气逼人。
官兵们见状,更是不敢轻举妄动了,可虽然如此,齐发财还是不忘颤声给他们打预防:“都……都别过来!”
而张侍卫刚才说他狗命,他竟当真可以就此学着狗吐着舌头,试图讨好张侍卫。
围观的人忍不住捂嘴偷笑,掌柜的看着,心里亦是乐此不疲。
宫淇赫迈前两步,目光锋利地看着地上已狗模狗样的齐发财,缓缓说道:“死活,选一个吧。”
张侍卫将长剑收起。
齐发财惶恐地抬头看着,宫淇赫突然这般对他说,他定是选择‘活’,但是哪怕他是真的蠢,也明白宫淇赫这样问他,不管他选那个都讨不到好。
‘死’,无非就是表面上理解的死,可‘活’,就说不好是让他怎么样活了。
“需要我再重复一次吗?”宫淇赫又道。
“活活!大侠饶命!”齐发财不敢嚣张。
“哼!”宫淇赫冷哼一声,“像你这样的人,也配活在这人世间吗?”
琴婉绫在一旁哭笑不得,真想不到,宫淇赫看起来这般英姿飒爽,可整起人来,也有连环招。
掌柜的越看越觉得不安,虽然事情看起来挺顺利,但是……
他偷偷看了站在他旁边的琴婉绫一眼。
相对来说,在他们三个人当中,琴婉绫是看起来最不靠谱的那个,因为她的模样让人感觉起来就是一个弱爆的模样,身上亦是不配刀剑,一看就知道是手无缚鸡之力,而剩下那两个,则是强大无比,惹不得的主。
于是他来到琴婉绫身边,偷偷拍了拍她的肩膀,待琴婉绫转过头去,才忐忑无比地在她耳边说道:“公子……”
不想琴婉绫早就知道他想问什么了,却不当回事,因为掌柜担心的问题,在宫淇赫面前确实不算问题。
他无非就是担心他们这样又再一次惹怒了齐发财,但是他们毕竟不是有权有势的人,不能将齐发财拉下马,送入狱,这样一来,还是回归了原来那个问题,等他们三个一走,他们又要进入更残酷的水深火热之中了。
琴婉绫笑得毫无公害:“你等着看就行了。”
掌柜的惴惴不安,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这时的齐发财,只见他两眼泪汪汪,而后眼一闭一睁,竟真的倒出两抹热泪:“求大侠饶命,求大侠饶命,只要大侠能绕了本官的命,本官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大侠!”
“还敢自称‘本官’?”张侍卫怒道,“你还真是恬不知耻,竟厚颜无耻到这地步!”
“那我之前提出的那个条件,你可能答应?”宫淇赫问道。
“这……”齐发财突然一脸为难,还想打马虎眼,于是说道,“不知……大侠方才提到的是什么条件?”
张侍卫又拔剑,指着他额头,怒气不减。
如今的齐发财还敢说什么?还敢有什么不答应了,只要宫淇赫肯放了他一条活路,就算是他夫人,他都愿双手奉上给他。
“答应答应答应,大侠说的,我全都答应!”
“这次当真了?”宫淇赫故意问道。
“当真!”齐发财磕头道。
“可还想耍赖?”宫淇赫又故意问道。
“不……不敢耍赖!”齐发财硬生生应道。
“那还不赶紧拿出来!”张侍卫怒道。
齐发财却是一脸懵逼:“拿……拿什么?”
张侍卫不愿跟他再多废话,长剑一晃,明明没有碰到齐发财,然而齐发财的颈脖之间却出现一道细细的剑痕。
齐发财哭得惊天动地:“大侠饶命啊大侠饶命!我拿我拿!”
说完,他从瑟瑟发抖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白光闪闪的令牌,哭得一身凄凉,却还要双手奉上给宫淇赫:“大……大侠……”
宫淇赫满意地接过,反复看了一下,嘴角微扯,突然举起令牌说道:“令牌在此,众官兵听令!”
听到这么正规的指令,官兵们都忍不住愣了好久,面面相觑片刻,齐刷刷跪地,就连围观的百姓,包括掌柜的,全都齐刷刷跪在地上,只余他们三人站着。
“犯人齐发财,利用不正当手段,威逼原地方官冯康如退位而自行接任其职位,期间目无王法,作威作福,无恶不作,甚是恶劣。现我以官位之名,执官令之权,没收其所有财产,判犯人齐发财一室终身入狱,不得改判,还百姓之福。”
“啊?”齐发财一听,只觉眼前一黑,整个人顿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大人!”师爷惊悚,“你你……你大胆!”
宫淇赫不曾理会他,继续判道:“师爷在位期间,不仅对恶势力娇惯纵容,还助纣为虐,不识王法,无恶不作,甚是恶劣,现将其师爷一职免去,以连带之责任,判师爷终身入狱,不得改判。”
“放肆放肆!你一个市井之民,你有何权利拿令牌宣判”师爷持着他文人的最后一股气嗔对宫淇赫道,而后疯一样地看着官兵们道,“你们……你们快把他们抓起来,快!”
官兵们听着他说觉得也有点道理,但毕竟宣判的人只是一个姓甚名谁都不知道的人,于是上前半步,行为蠢蠢欲动。
宫淇赫冷眼一扫,官兵们心中仍又恐惧,不禁往后退了一步。
但是这样彼此之间弩对不前也不是个办法,而拿不下齐发财,治不了师爷,这件事就不能算解决。
宫淇赫见他使出令牌无效,将令牌收回,又在手上掂了掂,最后樱唇一扯,说道:“看来身份很重要。”
张侍卫探进自己的怀里,只等宫淇赫发令,他便使出令牌,展示赫王爷的身份,到时候,别说是让齐发财入狱了,就是想直接就地正法,判他凌迟之死都无人敢阻。
只是等了很久,却不见宫淇赫说什么,张侍卫忍不住侧目望去,竟发现宫淇赫的嘴角有隐隐的笑意。
在心理学上,那个表情,叫得意。
至于他究竟得意什么,恐怕只有他知道了。
第200章 不辣()
乾隆帝: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43'
马允刚: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曾国藩:公以丞相而兼元帅,凡宫中府中以及营中之事,无不兼综,举郭、费、董三人治宫中之事,举向宠治营中之事,殆皆指留守成都者言之。其府中之事,则公所自治,百司庶政,皆公在军中亲为裁决焉。'52'
近现代
孙中山: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毛泽东: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53'
钱穆: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故居争议
'编辑
因为地域文化的发展,关于诸葛亮的故居,今南阳市与襄阳市有了较大的争议。根据原始史料记载,《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在《出师表》文中说道,自己当初还是平民的时候,是在南阳耕种的。'5'东晋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提到,诸葛亮的家在南阳郡所属的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4'史书中记载的南阳在古代是为郡治,而现在的南阳和襄阳都是市,古代郡的疆域范围大于如今的市,南阳市在古代是个县,名叫宛,属于南阳郡管辖,诸葛亮所在的邓县离襄阳县只有二十里。如今,现代南阳市的卧龙岗和襄阳市的隆中形成争议。
家族成员
'编辑
长辈
●
祖先:诸葛丰
●
父亲:诸葛珪
●
母亲:章氏
●
从父:诸葛玄'2'
兄弟姐妹
●
兄:诸葛瑾
●
弟:诸葛均,为蜀汉官吏,官至长水校尉。
●
姐(两位姊姊):大姐出嫁襄阳望族蒯祺,'54'二姐出嫁庞德公之子庞山民。'55…56'
●
族兄弟:诸葛诞,诸葛丰之后。'57'
妻子
●
黄氏,民间相传名黄月英、黄绶、黄硕。
子女
●
诸葛乔,本兄长诸葛瑾的次子,后成为诸葛亮养子。
●
诸葛瞻,诸葛亮长子。
清代史学家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中还记载了诸葛亮第三子诸葛怀、诸葛瞻第三子诸葛质及诸葛亮之女诸葛果,但史学研究者张崇琛认为这些人物均是虚构出来的,并不存在。'58'
孙辈
●
诸葛攀,诸葛乔之子。因诸葛恪被杀,无嗣,便回作诸葛瑾之后。
●
诸葛尚,诸葛瞻长子。
●
诸葛京,诸葛瞻次子。'2'
后裔
有关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孙下落均无记载。1992年,浙江兰溪诸葛村发现《高隆诸葛氏族宗谱》,据此记载,自宋代以来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建德及兰溪一带。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诸葛镇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诸葛镇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在大公堂内的宝楼上珍藏着《诸葛氏宗谱》,这本宗谱共修过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后一次在1947年,当时的国民党元老陈果夫为这部宗谱的最后修订写了序。'59'
后世纪念
'编辑
武侯祠
诸葛亮雕像
诸葛亮雕像(10张)
四川成都市武侯区和武侯祠,1991年,经政府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正式成立,区名取自辖区内的武侯祠(原为汉昭烈庙,昭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