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梅建中听了当然高兴,儿女有出息,最开心的当然是他。到他这个年纪,夸孩子,比夸他自己他还乐意听。

    梅义良也笑着,叔啊哥的叫着,一个个的给他们散烟。

    三个儿媳妇,在油坊那边围着一个大盆准备和面,旁边还放着一盆火,看见这边热闹,老三媳妇叉着腰在那边叫,“老四,过来和面。”

    “你去吧,这边小工人也够。”梅建中说。

    可梅义良真不想去,和面是个力气活不说,这样的天气里,掺了水和油的面,和起来那个冷啊,要不三个嫂子也不会在旁边放上一盆火。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非常感谢书友睡醒到拉萨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亏了() 
可以的话,把书放进书架吧,方便了您,也支持了我,非常感谢!

    冯一平有些奇怪,这些日子林慧好像认真了好多,经常拿着一些问题来问,她这真是转性了吗?但这好像真不是她性格啊!

    就是一道算算摩擦力的题,他都反复讲了两遍,林慧看样子还是似懂非懂,要不是顾及到周围人多,他都想直接说,你还是去做谈情说爱那些有前途的事情吧,学习这事,真不适合你。

    林慧这样玲珑的人,当然会觉察到冯一平有时候的不耐烦,不过还是拿着题过来问,冯一平也没有多想,他可没有自恋到把自己当作唐僧肉的地步。

    好不容易,终于轮到了放假,肖志杰这天也不想回家,中午的时候,冯一平刚做了一份他的代表性菜式,名字非常高大上,“小冯海陆空立体乱炖”的大杂烩,就是用鸡架吊汤,然后把腊肉、现称的猪肉、蘑菇、豆腐、腐竹、虾干、海带等等全放进去,当然少不了加进去几个板栗,然后一伙乱炖,最后再在上面铺一层青菜,再撒一层粉丝,再加上葱蒜和各种调味料就搞定。

    他自己吹嘘这是有山珍,有海味,地里长的,树上结的,河里游的,海里漂的……,应有尽有,所以叫“海陆空立体乱炖”。

    这菜主要是因为做起来简单,味道也还不错,所以颇受三个人的喜欢,热气腾腾,散发着香味的一锅刚端上桌,还没开动呢,就听到有人敲门。

    “不用说,肯定是你爸,说不定你妈也跟着来了。”冯一平便走边对肖志杰说。谁知开门一看,是个带着大盖帽,穿着墨绿色制服,挎着一个大包的邮局工作人员,手里拿着一封挂号信,“冯一平在吗?”

    “我就是”

    “这有你一封挂号信,怎么回事,这几天怎么都没人在家,我这都已经是跑第三次。”

    “不好意思啊大哥,白天我都在学校上课,给你添麻烦了,要不进来坐坐喝杯水?”冯一平客气了一下。

    邮局的也就是嘟囔几句罢了,他以为冯一平家就是医院的,这么小的一个乡里,绕几个弯子说不定就是熟人,他虽然有些意见,却也不好过分说什么,摇摇头拿了回执就走。

    冯一平一看信封,见是大成律所的,就猜恐怕是分成的事,第一批音像制品也该上市了。

    果不其然,说的就是这事,要发行的第一批已经已经生产好,按协议,扣除他们的代理费后,冯一平可以拿到三万多美元,不过现在国内是强制结汇,问冯一平这件事该怎么处理,钱是汇进来还是怎么办。

    冯一平这才隐约想起来,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外汇体制改革,推行强制结售汇制度,不要说个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不能保留外汇账户,只要有外汇进来,一般直接按当日汇率强制兑换成人民币。

    他开户行刚好在中银,这还帮银行省了一道手续,直接被央行买入,积累国家外汇储备,估计他的存折上,现在显示的只有人民币存款,也不知道给他按什么汇率算的。

    说起来,这个制度估计也是被逼出来的。

    从广义上讲,一个国家并不缺本国的货币,都是自己开动印刷机印的嘛,怎么会缺。关键是你自己印出来的这些纸币,国际上能不能流通,比如我们拿人民币去欧美买飞机,如果他们接受,那就不会有这项制度出台。

    但是,这个人民币国际化的梦,到冯一平重生前都还没真正实现呢,何况是现在。

    好像再早些时候,动用外汇都要劳烦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签字。

    所以,强制出台这样的制度,对国家很有利,带来大量外汇的同时,也为国内的金融市场竖立了一道屏障,不至于出现东南亚国家几年后的那类经济危机。

    不好的地方当然也很多,比如好像到2001年11月份,能有外汇结算账户的企业还只有几百家,可见管控之严。

    另外,到后来央行手握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格林斯潘那老小子,一遇事,动辄就祭起“货币宽松”这个法宝,美元一贬值,比如它要是贬值万分之十四,那么平摊下来,我们国家每个公民,至少损失一美元。

    当然,这是没有冲抵投资收益部分,这么大量的外汇,央行当然不会把它放在金库里发霉,肯定是有投资的,肯定有赚钱的。

    至于普通老百姓,最不方便的,就是在去国外的时候,现在去港澳等地,最多只能兑换1000美金或同值其它外汇,港澳台之外的地方,只能兑换2000美金或同值其它外汇,至于资本账户,且等着吧。

    这件事上他还真是亏了,要是赶在这之前取出来,自己拿到外面和人换,至少也得一比十吧。

    反正今年肯定不止这一次分成,那就先放着吧,暑假的时候,想办法去香港开个户,到时直接存那。

    星期天的早上,三剑客骑着车,你追我赶的朝镇上走,冯一平去邮局,他们两个陪玩。

    其实在乡里也可以,挂号信也可以寄,电话也可以打。不过乡里的那些公用电话,老板都守在那,你一个十几岁的小屁孩,电话里说几十万这样的事,是等人笑话吗?所以还是镇里好,那里的邮局,公用电话是放在小隔间里。

    电话打到蔡虹所在的门市,梅义良早就在那里等,“可以准备买楼?”听到外甥这么说,他反复问了两遍,听到冯一平叫他转告冯振昌他们,也在省里看看房子,有合适的就准备买下来的时候,他彻底不淡定了。

    “你现在到底有多少钱?”

    “大概三十来万吧,”冯一平看了看隔间外,小声说。

    “三十多万?!”说这话的时候,梅义良觉得自己的嗓子都有些涩,你确定没有多看了一个零?

    回来的时候,他们绕到三舅那去了一趟,外公加两个舅舅,三个舅妈都在,忙着牵面,他们三个人留下吃了午饭,走的时候,还带了一大筐的面头。

    面头是什么呢,就是挂面在架子上拉长的时候,缠在插在架子上的小孔里的筷子上的那部分,中间筷子留了个孔,旁边比较厚,最后发出去的挂面,这一部分要剪下来,他们拿回去刚好可以煮早餐。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成就() 
很抱歉啊,这两天麻烦事比较多,刚到家,所以这一章又迟了些,不过我诚意很足的哦,为了早点回来,到现在饭都没吃。

    七月二十号下午,冯一平风尘仆仆的从香港辗转回到省城,连在路上的时间一起,他这一趟花了十几天时间。

    之前的几个月时间里,羊城和香港那边总算帮他办好了相关的手续。有了年初的试水,第二批的生产量翻了几番,除掉佣金,冯一平两次分成加起来的十万多美金,全部被存入了瑞银香港分行。

    他没敢给家里人带礼物,要是让爸妈知道自己一个人跑了这么大一圈,要么他们回去一个人看着冯一平,要么,会想办法把冯一平转到省里来读书。

    当然,东西还是买了一些,精巧的随身听就买了五个,还有其它的小玩意,全部被他寄存在车站,可不敢让爸妈看到。

    这半年,成就非常不错,面馆新开了五家,加起来有了六家店,从村里又招来了十几个人。

    这十几个人,也算是面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家里往往一年也产生不了多大经济效益的他们,拿上了和省城人一般的工资,而且吃住全包,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是其它跟风的面馆服务员可以比的。

    六家面馆,因为地段不同,生意有好有坏,但最差的一家,平均一天也能买近两百碗面和近一百个麦饼。

    冯振昌和梅秋萍他们第一次看到,仅一个星期,账上就多出了万把块钱,两个人都淡定不起来,等到存折上终于有了六位数,那天晚上,夫妻两个差不多一夜没眨眼。

    梅秋萍抱着存折反复问丈夫,“我这没做梦?”

    冯振昌也有些亢奋,呵呵的笑着,冷不防,“啪”一下,在她背上打了一巴掌,“痛吗?”

    不过,这十万块钱在存折上也没呆几天,就被他们变成了一套房子。

    冯一平原打算帮家里买套房子的,谁知道蔡虹和小舅为公司看中了一栋三层小楼,建筑面积有三百多平,后面还有个小院子,将将把冯一平存折上的钱耗尽。

    冯振昌现在也是彻底脱产,每天就在几个店里转,在车站接到冯一平后,径直带着他到了刚装修好的新房里。

    这是一个小湖边刚建不久的一个小区,有六栋高八层的小楼,楼间距不大,绿化也一般,倒是周边环境不错。

    本来按冯一平的意思,直接在那些旧小区里找找,买套大点的二手房也不错,反正现在的这个新建小区,估计过个十几年也会再次拆迁。

    可是听说花这么多钱买旧房子,爸妈死活不同意,他们一定要买新的,冯一平也拗不过他们,那就随他们吧,反正不管新房还是旧房,现在买都划算。

    而且,住惯了瓦房的他们两个,一买就买了顶楼的,原来一直住的低,他们现在就想站在高处看看风景。

    冯振昌带着冯一平,到了最里面一栋二单元的八楼,打开门,高兴的对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