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王朴更是盛名在外,后汉乾祐三年,擢进士第,拜秘书郎,依附枢密使杨邠。其后见政局日乱,便审势东归,避乱免难。广顺元年,担任柴荣节度掌书记。柴荣即位后,王朴进献了著名的《平边策》,可谓是五代时的《隆中对》,为柴荣定下了平定乱世的总体路线,并规划开封、修订历法、考证雅乐,性格刚直,处事果断,深得柴荣信赖。
历史上,于显德六年,拜访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两人正常交谈,突然间昏倒并猝逝。
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一天路过功臣阁,风吹开半边的门,赵匡胤正好面对殿内王朴的画像,他竟肃立不动,整理御袍,肃然鞠躬。左右侍从问道:“陛下贵为天子,他是前朝的大臣,对他的礼遇为何如此之重?”赵匡胤以手指袍说:“如果这个人还活着,朕不能穿上这件黄袍。“
从赵匡胤对他的评价足以见得,王朴对后周、对柴荣的重要性。
此时,只有这两位大臣赞成柴荣御驾亲征,两人在营帐中仔细谋划一番,奏请柴荣先调集附近各州、各路兵马,会师潞州,然后皇上亲率禁军五万,从汴京出发,躬身亲行,抵御外寇。
在同一时间的潞州,柴荣下发的募兵令也已传到城中。
节度使李筠自前一阵败退潞州城后,心情一直很是沮丧,自认为有负于皇恩,更对不起跟他一起出去的敢死队的兄弟们。军营之中,见主将垂头丧气,士气也是十分低落;潞州城里,大军安静,更是人心惶惶,紧张的不行。
好在北汉张元徽上次得胜后,并没有急着乘势攻城,反而驻扎在距离潞州较远的城外。
其实,张元徽自己也知道,自己所带的都是骑兵,野外混战才是优势,这种强行攻城,只能徒然消耗罢了。况且,自己所带的士兵又不多,强攻肯定是攻不下潞州城的,索性就驻扎城外,等待北汉刘崇和契丹杨衮到来,再行商议攻城。
潞州城内的募兵处,门庭冷清,城中百姓因前次出城作战,伤亡千余人,心有余悸,不敢前来报名参军。
时间正值午后,春日的阳光不似夏天那么**,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负责招募士兵的将校,将腿搭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来。
忽然,只听“乒乓”之声,那桌子从底下晃了一晃,正在睡梦中的小校感觉到大地一阵,猛然惊醒起来,揉了揉眼睛,左右张望了一下,发现并没有地震什么的。
正准备趴下来继续去梦周公时,只听一个声音响起“喂,这里是招兵的吗?”
听了那声音,那校尉才注意到眼前站在两个半大的孩子,一个差不多有五尺之高,皮肤黝黑,浓眉虎目,面貌粗狂,虽然年纪不大,但细看身宽体胖,虎背熊腰,肌肉分明,脚边随意地放着一双南瓜大小的锤子,一看便知是有些气力。
另一个面如冠玉,剑眉星目,五官分明,有棱有角,比那一个使锤的高出半个头左右,却不似那个敦实,看上去还有些瘦弱颀长,手中擎着一杆长枪。
两少年同样穿着粗布衣服,看得出不是很富贵,但收拾得整齐干净。表情深沉严肃,但也难掩眉宇间流露出的一丝稚嫩。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学成下山的郭屹和罗博,那晚有人悄悄送信后,他们的师父扶摇子心知,有人会保护他们,所以,便答应他们下山的请求。
那天,他们收拾好包袱、盘缠等一切,郭屹又将那令牌置于贴身之处,带着兵器准备下山的时候,走到云台观前院,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正巧碰到一位富商前来进香,见两人虽然年幼,但气度不凡,心生爱怜之心,便送了两匹马,以备他们俩出门之用。
一番推让之后,郭屹和罗博还是收下了,虽然只是普通的民用马匹,但聊胜于无,两人有了它们代步,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只是郭屹从来没有骑过,空有一身气力也无济于事。好在罗博自小在北地生活,父亲在世时,家中有过一匹马,算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此时摸着缰绳,油然亲切,坐上之后,更是得心应手。
在罗博的指点下,郭屹勉强能够驾驭,但并不娴熟,两人走走停停,行路缓慢,到了现在才赶到了潞州,正好遇见了征兵,便过来询问询问。
那校尉定了定神后,随机嘴里一笑,摆了摆手说道:“去,毛都没长齐的小孩,这里不是你们呆的地方,滚一边去!”
郭屹在路上交代过,眼下他还不能掉以轻心,暂时还是不能让人知道他已经恢复正常,所以在人前还是装出一副痴傻的模样。
听见那校尉说的话,便故作痴呆地说道:“你…你让谁…谁滚的?”说完,便装作很是冲动的样子,拎起一只锤子,直往那人头上砸。
罗博立马会意,抢先拉过郭屹的手臂,说道:“公子,别冲动!别冲动!”
“萝……萝卜,那厮竟然……竟然敢骂我!看我不砸烂他!”郭屹依然痴痴地说道。
“公子,别冲动!我来和他们说说!”罗博十分配合,像是在哄着他一样,继续说道:“先把锤子放下,昂!先放下!对!”
劝住了郭屹后,罗博又对那校尉说道:“对不住了,这位军爷,我家公子心智有些不正常,不要见怪,不要见怪!”
一旁的郭屹听了,小声说了一句:“小爷正常的很,你才不正常,你全家都不正常!”说完,手里的锤子一丢,“当”的一声,将路面上的青石砖震开了一道缝隙。
两人在这纠缠了些许,引来了一群围观的百姓,郭屹这随手一锤,让看热闹的人们不由的惊呼,人群中传来阵阵叫好声。
罗博一看,干笑了两声,接着说道:“军爷,我家公子虽然脑子不太好,但上天给他开了另一扇门,气力非凡。要是吓到了军爷,还请见谅,见谅!”
这负责募兵的小校,见着两人虽然年纪轻轻,倒是有那么两下子,立马改变了原来的态度,毕竟乱世中还是要看谁的拳头硬的,可又为难起来,这两个少年年纪不够,收进来会不会……
——————————————
昨晚写了两千字,困得实在不行了,见谅!
阿三今天上午,冒着被领导骂的风险,在办公室将剩下的敲完,心好累!!
再次求支持,求推荐!!!
第三十章 参军报国()
话说潞州城中,府衙大堂之内,节度使李筠一脸的焦虑,正在为敌军压城犯愁,忽然听到院子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让他的心思更加的不安宁,面部闪过一丝愠色,让亲兵出门看看什么情况。
片刻之后,亲兵回来,施礼禀告道:“禀使君,门外来了两个少年,说是要报名参军,“
李筠一听,原来是这事,低头暗语了一声,表情有些不大乐意,正要命他驱散人群。
但那亲兵接着说道:”此二人,一人使锤,另一人拿枪,看上去有些能耐,刚刚,那用锤的少年随意一锤,竟将石砖震裂,这才引起围观百姓的喝彩。”
“哦,当真?”李筠接着听完,顿时有了些兴趣,大步向门外走去,并招呼亲兵说道,“走,出去看看!”
转眼来到了府衙外,李筠带着亲兵站在门口台阶之上,只见征兵处聚集了好多百姓,处于当中的正是刚刚亲兵所说的两少年。
曾经在汴梁之变时,李筠也跟随郭威进京勤王,在郭家废墟中见过郭屹。但那时的他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印象并不深刻。
而且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年,两个孩子已经长得有好多变化,加之,时间如此之久,李筠便更加记不起那他们的模样了,所以根本没认出这两人中,有一个是先皇郭威的孙子。
李筠站在高处,仔细打量了这二人,举手投足之间,透露着少有的非凡气度,他本是习武之人,一看便知二人是从小筑基的练家子。
这募兵有明确的规定,十五岁以下的不要,罗博在那交涉了好久,负责征兵的校尉始终不肯松口。围成了好几圈的百姓见此情形,纷纷替郭屹、罗博两人明不平,人群之中不是传来嘘声。
就在那校尉迫于百信舆论,和郭、罗二人实力,感到为难,不知如何处理时,只听有人大喊一声:“节度使大人到!”
就这一声喊,群众瞬间没了声响,那征兵的人也送了一口气,连忙上前抱拳,“属下参加使君!”
李筠在百姓和士兵的注视下,不急不慢地走下台阶,看着郭屹、罗博沉声问道:“你俩是来参军?”
见有大人物来了,罗博也不纠缠下去,同样看着李筠,脸上异常坚定的回答道:“回大人的话,正是!”
“不错,有抱负!”说话时,李筠已经到了跟前,拍了拍罗博,继续说道,“但尔等可知,当兵就要打仗,这打仗就是要掉脑袋的,你们不怕吗?”
罗博还没开口,一旁的郭屹嘿嘿嘿一阵傻笑,抢先说道:“掉…掉脑袋?谁敢要我脑袋,我…我一锤把…把他砸成肉泥!”说完,又在那自顾自地把玩说中的大锤。
“大人,我家公子这里……还请大人不要见怪!”罗博边说,边指了指自己的头,略有些歉意的说道。
“不碍事!”李筠摆了摆手,又摸了摸胡子,接着说道:“只是,你们年纪尚幼,本该在父母膝下承欢,当兵打仗确实不是你们该做的事情,还是趁早回家吧,不要再阻碍公务了。”
罗博一听,稍稍正了正色,说道:“此番贼兵入境,大国难安,小家怎平?在国家蒙难之时,我们站出来,为的是更多的百姓免遭转乱之苦,为了让更多地家庭过得团团圆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活得幸福,我们牺牲再多,也毫不在乎!”
“好!”
“好样的!”罗博的那番话顿时引起了围观百姓的阵阵喝彩。
李筠听了也不由的投以赞许的目光,说道:“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