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节的时候再准备些东西送与相熟的人家也就是了。
将屠夫送出村子,司徒嫣把已经杀好的三只母鸡挂在灶火上熏了,这样才好储存。又将三十斤猪内,切成一条一条的,制成腊肉。这做腊肉的手艺还是她前世和一个川籍战友学的。
七月廿六,二十四节气里的白露,这往年白露时节,地面、树叶上都会结上星星点点的露珠,可这会儿,叶子打蔫儿蜷成了团,土地龟裂宽的地方能伸下二指。太阳下山都不见凉快。
司徒嫣躺在蚊帐里,看着屋顶发呆,“小五,你睡了吗?”李大郎这会儿也睡不着,就想找小妹聊会儿。
“还没呢,大哥你等会儿啊!”司徒嫣贪图凉快,睡觉时就只穿了件内衣,这会儿忙起身套衣裳。
穿戴整齐,这才去了堂屋,她自己的屋子一般是不会让人进的,一是她把该存的东西都存到了戒指里,怕被李大郎几人发现,还要费力解释,二是那毕竟是女孩子的房间,让个男人进,总归是不好,毕竟她和李大郎几个没有血缘关系,这古代男女七岁就不同席了,要不是在这农村,她这会儿早让吴谨关进了后院,变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
“大哥是不是有啥心事儿?”司徒嫣给二人都倒了碗水,这才坐了下来。
“也没啥事儿,就是有点儿担心,今年和四年前那会子一样,都旱的利害,那时连口吃的都没有,要不是俺进山打猎,爹去给人扛活,怕是俺们都活不下来,也因着这,爹才累病了,这才!”李大郎有些说不下去,这样的天儿,让他想起了四年前,那就是场恶梦,哪怕是眼下日子比那时过的好,可他还是害怕。
李大郎的情况放在现代就叫“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说白了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还好这李大郎愿意找人聊聊,也算能直面自己的问题,情况不算严重。
“大哥,过去的事儿已经过去了,当时虽然和现在一样旱的利害,可那会儿哥哥们身体亏得利害,又吃不上穿不暖的,日子才显得有些难挨。现在家里有银钱,有粮食,过冬有棉衣,出门有骡车,大哥只管放心,俺们家的日子一准儿能过的很好,就算再旱个两年,也少不了吃穿。”
“俺也知道,至从俺们跟着小五一起过日子,是越过越好,可俺这心里,嗨,俺也说不清是个啥滋味儿,就是堵的慌,憋的难受!”
“不论这日子是难过,还是好过,只要俺们一家人能在一起,互相帮扶着,就没有过不去的槛儿,大哥,过去的事儿,就放下吧。”李大郎的这种情况,需要家人多关心,给他自信,随着时间拉长,自然就会淡忘痊愈。
“嗯,跟小五唠唠,俺这心里好受多了,不早了,小五回去睡吧,俺也回屋了。”
“好。”司徒嫣先进了东次间,听到西次间的门响了一声,开门看了一眼,这才上了炕,躺了回去。她知道李大郎在担心什么,可她不能保证一直和他们在一起,她还要报仇,还要照顾她的亲大哥,如果有机会,她还想骑着马天南海北的转上一转,她不是养在笼中的金丝雀,她要做搏击苍穹的雄鹰。
也不知过了多久,困的再也睁不开眼,这才沉沉睡了。
忙过了七月,进了八月,司徒嫣除了从山里挖了不少的草药,也摘了好些的野果,梨、桃和葡萄,虽然都是野地里长的,干吃起来口感不好,可加了糖做成果酱,味道还是不错的。
用这些水果果酱为馅,司徒嫣开始做起了月饼,比起传统月饼,司徒嫣觉得水果月饼不油不腻更好吃些。
等到八月初五,三郎赶着车,和四郎一起背着月饼,拉着司徒嫣进城去卖时,却遇到了问题,一是做馅料的水果都是山里生的,这百姓们都知道不好吃,自然不相信用这些个做成馅能有什么不同。而且司徒嫣为了吃着方便,所以月饼做的比传统月饼要略小些,价钱却要的和传统月饼一样,5文钱一块。因此问的人多,却没什么人愿意买。
等到司徒嫣抄书回到市集时,才发现,月饼几乎一块都没卖,三郎和四郎正急的团团转。“小五,这可咋整啊?这月饼没啥人买?”
“四哥先别急,这样你和三哥把这些月饼背上,俺们也当回货郎,沿街叫卖去。”
“这能行吗?”三郎有些不确定,这摆在摊子上都没有人买,即使送上门人家也不一定会要。
“试试吧!”司徒嫣有着自己的打算。走到坊区,敲开一个大户的门,给门子塞了二文钱,请他将管事请出来,将葡萄馅的月饼,用纸包上,送给管家让他拿进去给家里的老爷夫人尝尝,要是好,再出来买,要是不好,这一块也不收钱。
管家想着这又不要钱,而且司徒嫣还送了一块桃子馅的给他,他吃着觉得皮香馅甜,比一般的月饼还好吃,这才答应将东西给家里的老爷夫人尝个鲜。
司徒嫣和三郎、四郎站在门侧边等着,二刻多钟,果然见管家走了出来,三种馅的月饼各买了10个。这次司徒嫣一共做了300个月饼,每种口味100个。连走了五家,卖了150个,送人10个。按照这个法子,又卖了近2个时辰才把月饼卖光。
300个月饼送人30个,卖了270个,赚了1350文。等回到家司徒嫣坐在炕上一算,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没想到这水果月饼竟然这么不好卖。一想到送出去的30个,她这心里就疼,其实她还是有赚钱的,只是赚的比预想的要少。可三郎和四郎却很开心,至少这些月饼全卖了,要是再背回来,那才是要伤心难过的。
这果酱还有不少,本想着八月十五这天多做些去卖的,所以当初做果酱时,司徒嫣可是每一样做了一大罐子。只好自己加油打气,这次只是第一次卖,也许到了八月十五就会好卖些也说不定。
八月十一,秋分日,昼夜等长,除了忙着做月饼,司徒嫣将磨剩的麦麸糠皮和磨碎的麦杆、稻杆混在一起,开始做起了细饲料,这牲口过冬也要吃东西,总不能让她家的“胡萝卜”只干活不吃饭,那骡子又不是电驴。
忙到八月十五,司徒嫣这次只和李三郎一起进了城,两人本来还没抱啥希望,想着先摆上一个时辰,如果卖不好,再走街串巷的叫卖。可这幌子才一挂上,就见上次买月饼的几府管家赶了过来,都是一样各买了二十块,还有的买了三十块。六百块月饼不到二个时辰全卖光了,惹得三郎连呼后悔没多做些。
比起三郎,司徒嫣还是很知足的,不用沿街叫卖,就把东西都卖了,看这时辰,就算多做些,也未必能卖的光,还是这样的好。东西卖光了,二人赶着骡子午时刚过就到了家。
113章,中秋夜赏月吃饼,亮子媳难产生子()
回到家,司徒嫣记好账,这才进了灶房,将剩下的果酱都做成了月饼,给村里相熟的人家,一家送了三块。
司徒嫣最近没找婶子们做活儿,阿牛婶儿家的地是颗料无收,急的人瘦了一大圈,司徒嫣去的时候,差点儿没认出来,“阿牛婶儿,你这是咋了,人咋瘦了这么多的?”
“丫头,婶子也不瞒你,这地里今年啥也没收上来,这日子可要咋过啊?俺这愁的吃不下睡不着的,见天儿抓心挠肝的,你阿牛叔,天天去县里扛活,累的回家倒头就睡,可是一天连十文钱都赚不上,这到了九月拿啥交赋税。”
“婶子,得放宽了心,整个辽东郡都旱了,也不只俺们一个村,朝廷也不能见死不救,总不能把老百姓都逼死喽,这明文还没发,您再急病喽,可哪多哪少的?”
“你阿牛叔也是这个话儿,可俺就是急。丫头,婶子腆着脸求你件事儿。”
“看婶子说的,要是能帮的,俺一定帮。”
“这过了秋,天就凉了,要是今年你还做啥活计,别忘记了带上婶子,也好让婶子这家里能赚几个钱买些过冬的粮食。”
“这算个啥事儿,要是有活儿,俺一定叫上婶子,只是今年是个灾荒年,人都吃不饱了,怕是没啥人有闲钱买那些个东西,俺们去年卖的东西,今年怕是都不好卖。俺还得再合计合计,婶子先别急的。今天是八月十五,家里没做啥好东西,这几块月饼是俺做的,送给婶子吃个新鲜。”
“丫头,你这东西就是搁那好年景儿都是稀罕物,你自己留着,婶子这儿有吃的。”
“婶子别和俺客气了。俺这家里还有事儿,就先回了,等俺想到要做啥,第一个就来找婶子。”司徒嫣出了阿牛婶儿家,又去了四婶子家。
四爷爷今年病的更重了,人已经糊涂了,四婶子家连着一个月连口干的都没吃上,见天儿的吃野菜就黑面糊,有时狗子馋得紧了,就跑来跟二郎要块饼子吃,二郎怕小妹不让,还把自己的干粮省下来给狗子留着。气得司徒嫣抓着他的耳朵骂了一通。司徒嫣不是心痛那点儿饼子,而是不愿哥哥饿着肚子还要帮人,虽然这是二郎和狗子之间的情份,可二郎是家里的一员,就算要送,直接从家里省些就是了,用不着他自己一个人饿肚子。
二郎见小妹不反对,还高兴的跑去告诉狗子,让他常来。这狗子哪好意思,反而羞得不敢上门了。
今天见司徒嫣来,狗子一溜烟的跑到里屋躲着不肯见人。
“四婶子,这是俺自己做的月饼,今天是八月十五,你留着给四叔和狗子哥吃,小心点儿,别便宜了外人。”司徒嫣不喜欢四叔弟弟一家,四婶子是知道的,她也是没办法,老爷子还活着,四叔不肯这时候分家,所以她也是忍着一口气。
“丫头,你让婶子拿啥谢你好,这金贵物,俺长这么大都没吃过。”
“婶子,俺们之间还有啥谢不谢的,俺这还有十斤的黑面,婶子可别嫌。”
“这俺可不能收,这粮食眼下贵的很,这点心俺已经收的亏心,哪还能收这个,赶紧的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