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去叫人赶车。”
“没车了,牲口都叫他们拉走了。……去别的大队借粮。”
“那我……”
“你跟章支书说说,让用他们大队的车给送送。”
王宏喜简直是无语了,感情好活儿都给别人了,轮到我这儿,就这搭人情的。
可惜官大一级压死人。再不情愿也得勉为其难的上路。在半路上考虑了良久,从空间里买了两瓶最便宜的二锅头,撕掉外面的包装用个黑袋子装起来。
这章支书十分好酒,有了这个一切不成问题。给他派了三辆骡子车,配备上赶车的给他送到了大队仓库。
李有计看着满满的仓库十分高兴,这下应该能应付了明天的检查了。没想到这王宏喜还挺有能耐,居然带回来三大车的夏粮。
——
翌日一早,王宏喜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被李有计派人叫走了,说是让他陪同公社干部检查。
到大队里,办公室里就着凉水吃了俩窝头。一直到上午十点多,公社的检查团才到。领头的是新来的书记,也姓李,叫李援朝。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后来改的。看着大约三四十岁。留着平头,穿着件黑色的中山装。
王宏喜对他并不陌生,等李支书打完招呼,也上去挨个的握手。
一行人先是分两拨,在田间地头视察了一下夏种的情况,王宏喜负责陪着李书记,向他介绍情况。这活儿本来该是李有计的,可李书记点名要王宏喜,谁也不好说什么。回来后又开了仓库看了下。公社的保管还随意的拽了几袋子粮食抽查。
在旁边的李有计吓得出了一头的冷汗。幸好,幸好。没听李红星那个笨蛋的,用沙子充数,否则这就露馅了。
中午,李有计安排的是擀面条,浇上鸡蛋青椒西红柿的臊子,配着嫩绿的小葱。对于这些大部分每天吃咸菜窝头的人来说,简直是极致的美味。
李书记便吃还边感慨:“今年咱们公社夏粮丰收,以后都能吃到这么美味的面条了。这是党是□□领导的好……”
一大帮人在后面附和,王宏喜不管这些,端起面碗就开始“哧溜哧溜”的开吃。在口腔里基本都不嚼就进了肚子。
有粮不敢拿。怕东西来路不明媳妇担心,只好跟她同甘共苦。有吃的也不能吃。还有比他更悲催的吗。
李书记看他一改先前侃侃而谈的样子,一句话都不说光顾着吃,开口取笑他:“看来王会计是饿的狠了,连话都顾不上说。”
王宏喜一碗面条倒进肚子,抬起头笑道:“是饿了,我们家是我妈当家。老人家节俭的很,有好东西也都藏着掖着,轻易不拿出来。”
他这番话得到李书记的大力表扬:“看来王会计是个孝顺儿子,您的母亲也非常伟大。这种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就是要发扬和传承的嘛……”
王宏喜忍着心里的不耐,听着领导的长篇大论。眼睛却时刻注意着厨房的动静。准备等会再来一碗。
查也查了,饭也吃了。领导们做出一副共事公办的样子,完事后每人留了六两粮票做饭资,李有计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本以为此次检查圆满结束,谁知临了李书记又要检查夏收的账本。这回不止李有计冒汗了,大队会计李红星更是汗湿衣衫。
假账做的是有,可时间紧急,谁知会不会有啥漏洞。拿出账本放到桌上,面对着一屋子的人,李红星的后背已经湿透。
当着全体检查团的面重算,李红星的手都在抖。他今年二十九,是村里唯一一个有初中文凭的人。平时倒也能胜任这个职位。
可面对着这么多的上级领导,还得当面把假账重新计算一遍。这强大的心理压力就不好承受。
坐在那里,左手压着账本,右手打着算盘。所有人都盯着他拨算盘的手。屋里静的只剩算盘珠子那清脆的响声。
李红星觉得越来越热,快喘不上气了。李有计也是大汗淋漓,不住气的扇着手中的扇子。终于算完,结果却与账本不符。
领导们的脸色瞬间就变了,李红星的手也抖的跟得了帕金森症似的。完了,完了,这下怎么办?
李书记看看算盘上的结果,脸色黑沉的沉默着。好一会才说道:“再算一遍。”
李有计听到这句,才感到自己的心重新“咚咚咚”的跳起来。幸好,还有机会。他狠命的瞪了李红星一眼,用眼神警告他:你小子给我小心点儿。
李红星已经是万分紧张,看到支书那警告的眼神更加的慌乱。右手几次做着伸展运动都没能缓解发抖的症状。
李书记看他的样子,出言安慰:“别紧张,就当平日一样。……要不是刘会计没来,就让他替你了。”刘会计叫刘有冒,是公社的会计。
李红星的紧张稍稍缓解,昨天连夜做的假账,让别人来,谁知会不会露馅被看出什么。还是自己来吧。他呼出一口气,定定神又开始一遍。
王宏喜刚才就看到了他的问题,两次把小数点都打错了。能对的上才怪。
第二次结果很快出来,还是不对。李红星想跳河的心都有了。急躁的抓自己的头发。
检查团领导们的脸也都是黑的,一个个绷着脸不吭气。李有计也是恨不能有个地缝钻进去。
王宏喜实在是忍不住了,这样下去后果难料。在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要光是他们被查出弄虚作假来,也许领导们没事,他们却极有可能背了黑锅。
他走到李红星身后:“李会计把一点六八打成一百六十八,又把零点四五打成了四点五。”他伸手拨了几下算盘,“这样就对了”
果然被他拨过的算盘结果与账本一致。李书记一下子多云转晴,笑笑说:“那刚才呢?”
“也是一样的问题。”
李书记拍拍他:“王会计不简单啊!离那么远都能察觉问题的所在。”
旁边的公社主任薛洪亮凑到李书记耳边:“要不让王会计重来一遍?”
这话看似耳语,实际上屋里的人全听见了。李书记颔首:“那王会计就重来一遍吧。”
王宏喜被逼无奈,坐到李红星的位置。其实他是真不想出风头的。因为一个写标语,他已经入了李书记的眼,一个劲的夸他字写的好,如今再出头,李书记会不会旧事重提,自己该怎么拒绝?
可如今站在风口浪尖,只好走一步说一步。他前世曾获得过全国珠算大赛二等奖,又多年从事会计行业。技术和临场应变都非李红星这个初中生能比的。
此刻坐在那里不慌不忙的打着算盘,仿佛这屋里就他自己。右手飞快的拨动算盘珠子,留给人们的只是一道残影。根本看不清他拨的是几。
结果很快出来,与账本的分毫不差。
众人仿佛看了一场珠算表演,等看清结果时,一个个的都在点头。李书记带头拍起了巴掌。“小伙子,你当个小队会计是埋没了啊!这速度就是刘会计也甘拜下风。”
王宏喜听到夸赞不喜反忧,暗道:坏了,习惯成自然。我都刻意放慢速度了,怎么还是这样。
李书记放下手,看着李有计:“李支书,你说我说的对吗?”
李有计敢说不对吗?当然是不敢。事实摆着呢。不仅他不敢,李红星也是心里凉半截。看看李支书的目光,壮士断腕般的开口跟李书记说:“王会计比我高出的不是一星半点。我建议,我和王会计对换,让王会计当大队会计,我去他的岗位上当小队会计。这样才是人尽其才,而我呢,到广大群众中好好锻炼下自己。才算不辜负党和人民。”
李书记听了他的话十分的高兴,瞅瞅在坐的人:“没想到,李会计技术不过关,觉悟可是高的很啊!”
他旁边的薛洪亮也含笑附和:“是啊!看来咱们的基层干部还是很有水平的嘛。……那,书记,就按李会计说的办。”
李有计也附和道:“我看行。”
李书记看众人都点头,笑着下了最后定论:“那就这样定了,王会计赶快写入党申请,我给你当介绍人。”
王宏喜在那儿左右为难,定什么就定了,你们问过当事人了吗。这样的结果,自己可是把李红星给得罪了。他跟李支书是没出五服的本家,谁知他们会不会心怀怨恨。
哎,这叫什么事儿。但愿他们是通情达理的人,明白今儿这事儿真不怨自己,要不是给你俩解围,我也不出这个头。
28。开端()
应付完检查; 翌日把借的粮食、牲口都还给了原大队。接下来交公粮。不出王宏喜的意外,因为谎报产量,今年的公粮大幅提升。算下来把所有的夏粮都交了也不太够。
大队的几个干部开了个会,最后研究决定。只交百分之八十。支书李有计清楚; 谎报产量的不止他一个,这交不上公粮的肯定也不止他一个。到时看上面的干部怎么解决。反正他是没办法了。
把所有的夏粮全过了一遍筛子,饱满的装到麻袋里去交公粮; 剩下那些瘪的留下给社员们发。这帮已经快要揭不开锅的老百姓也得稍加安抚。
交了公粮; 终于轮到社员们了。王宏喜已经计算完,就留下的这点瘪麦子,分摊到每人头上不到三斤; 还只是成年劳动力。家里的老弱病残都是没份儿的。往年孩子也能分一些; 今年则全部免了。
几个小队分别进行,王宏喜负责监督。欢天喜地来领粮的人们; 在拿到那微薄的麦子时,一个个都在抗议。
三队的李发全站在第一个,把领到的不足十斤的麦子丢到地上,指着三队队长秦宝就质问:“怎么就这点儿?这是咋回事?”
他是家中的独子,父亲早没了; 母子相依为命多年。今年又加了个薛秀梅; 一共仨劳力,分了七斤六两。还没往年的四分之一多; 当然不满意。
粮少了; 秦宝也生气; 可上面的事情他不懂。只知道要支持领导的工作,那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