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到了一中校园的时候,陈菲一看,果然还是老建筑,平房、木楼,整个学校还没有开始翻新。要建新的教学楼应该在还在两年后了,操场也还是黄泥坝子,因为是暑假,也没几个人在上面玩耍。和她入读时候的橡胶操场完全不能拿来一起比。
陈菲要来一中观看的原因也不止是参观老旧的校园,她主要是想要陈妈看看周围的门市和房子。这周围幼儿园、小学、中学都齐活了。现在可没有高价学区房一说,周围也没有开始大建设,没几栋新楼房,反正陈菲是没有看到上辈子住的那个楼。在那个位置还是个私人平房小院。
学校大门两边的小平房门帘如果记得不错,就这两年也会推倒重修,现在真是入手的好时机。以后这些小门市主要面对着学生,随便卖点文具或者小吃都日进斗金。就租金来说也不少。“一定让老妈看到这里的商机!”
“妈,以后我们都到县城来上学了,大家也会都住到县城里吧?”
“是啊,等到你和丽娃儿初中了,你姨妈他们也该搬到县城来住了。”陈菲知道,这应该是大人们一早的计划。也是为了孩子们上学,毕竟县里和镇里教学质量天壤之别。
“那我们还住姨妈家吗?”
“还有几年呢,你操什么心!”陈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因姐夫那边的工程也不知道是怎么个进程,如果还常年累月在外,自己怕还是得把重心放到看顾几个孩子的事情上,也难免还是会住在一起。但陈妈自己也知道不可能一辈子就这么过去,自己还年轻,才二十多,还是得有自己的打算,不为自己,也得为孩子。
“那我们买房子吗?”陈菲问,“我也想要自己的新房子!”
“那你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啊?”陈妈问陈菲,“说说看,妈妈考虑考虑。”
“就在一中边的,读书近!”这可是很好的说服理由。然后指着大门口一溜的小吃和文具店,“我们去看看文具店,妈妈,我要买厚本子和信签纸。”
陈菲慢慢的把陈妈引到店里,这些能在学校旁边开文具店的老板一般都会有些关于学校的消息。陈菲一边选文具一边和老板搭话,“叔叔,你家文具好可爱,真好看,买的人很多吧?”
“这些都卖得很好,小妹妹自己挑。”
“哦,一中里面的哥哥姐姐学习很好吧?我以后也在这里上学的!”
“不错哦,小妹妹一定能考上!”然后对着陈妈说,“你这几个孩子真不错,多大了?”
“八岁多了,才三年级就想读中学的事了,人小鬼大的!”
“叔叔,我上学的时候要住这里的,或许我们还是邻居呢!你待会便宜点!”
“还会讲价啊!你们也住这周围?”这是问陈妈。
“没呢,不是考虑到孩子上学,想要在这边找房子嘛!老板,周围的房子怎么样?”
“现在把家安在一中的招生圈里,以后就算考不上也没有择校费一说的,就这个就值得。我听说一中马上要扩建,到时候怕是周围的房子不好买,有得人抢着要呢。”其实这些都是慢慢传开的消息,也没什么值得保密的,老板也就说了。
“那周围的门市呢?怕不是不好找把?”
“这还真不好找,不过大门另一边要推倒重建了,下手快有门路应该有机会啦。你想要个门帘房,做生意?”
“我这不是几个孩子要照顾嘛,哪来时间做生意哦,就想先把户口移上来,为以后上学做准备。看看门帘房,到时候租出去,自己也不操心。”陈妈说。
之后,陈妈又向老板打听了周围的一些事。
陈菲知道自己老妈的性格,如果不是上心了,就不会再问下去的。怕不是对周围买房子上心了。陈菲知道老妈手里的钱留不大住了。
第十三章 上县城(下)()
在老妈心里播下在县城买房的种子,就等它长成实现,陈菲又拐到旁边的书店,闹着挑了一堆书,其中就有英语书籍和磁带。
陈菲上辈子就很是羡慕嫉妒那些语言天才,那简直就是高智商的代名词,这辈子有了图文眼,不多学几国语言简直就是对自己生命的浪费,再说语言上再天才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这不象创作一样需要灵感,只需要积累和众人眼里的“语言天赋”。
上辈子陈菲也就英语四级,毕业之后就丢开了;进修一年的西班牙语也因为没用处而忘得一干二净;韩语也学了几节课,但没天赋就是没天赋,最后只知道“阿涅哈色哟”。如果不在这么轻松的小学时间里多多积累语言,不好好利用图文眼这个学霸技能简直对不起天地。
陈妈对于陈菲的主动爱学也很鼓励,只要是用在学习上的书籍都会点头买,在她的观念里这些书不管现在陈菲她们看不看得懂,随着时间长大总会懂的。多看多学多积累很好。
而且镇里小学现在是没有英语课的。陈菲上辈子最开始接触还是在初一,但周围的同学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基础,就她字母都忍不全,很是打击了她一回。
回到家,之后的几天假期里陈菲就开始了练习各种特长,并疯狂背英语词汇的生活。表妹们也因为一段时间的灵泉改造学习效率高了很多。
在这期间,陈菲注意到好几次老妈和县城里的一个姨通电话,话中提到在县里买房的事,似乎是拜托对方留意一下。这个姨的老公就是一中大门斜对面的防疫站站长,一中学生每学期的定期体检都是定在那里的,对一中周围情况很熟悉。
陈妈也和自己姐姐姐夫商量了下关于在县城买房的事,姨妈没说什么,姨父倒是眼光长远,很是赞同,并给出了不少参考,还主动提起如果陈妈手里钱不够的话,先从姨妈那里拿,家里姨妈是管账的。有了家里人的支持,想到自己姐夫就没有投资赔钱的时候,陈妈更上心加放心了。
果然,才几天对方就回话了,告诉陈妈内部消息,离一中后门不到五百米的南市场对面会规划成广场,广场两边会建成住宅楼,底楼是门市,现在都准备拆迁了。
陈菲知道这个地方,这也是和上辈子的房子分隔别建在一个十字路口的两边。只不过上辈子的房子下是市场,这房子下是广场,等到2003年的时候,广场后面将要规划成一中的初中部,把一中的高中部和初中部彻底分成两个校区。
现在陈妈应该也只觉得这个地方离学校和市场近,可以买下,但还不知道这块地以后的发展。但陈菲知道啊,她觉得把钱投到这个地方是在正确不过的决定。
陈妈也觉得可行。只看陈妈之后再去了县城一趟后回家的若有所思就知道该下决定了。在陈妈又一次准备去县城的头一晚,陈菲找到老妈闹着也要一起去。
陈菲抱着被子挤到妈妈的被窝里,抱着妈妈的腰撒娇:“妈妈,明天我要和你一起去县城啦~!”
“乖啦,别闹,你知道我去干什么吗,妈妈有事,不是去玩!”
“我知道,你是去看房子,我都听到你和姨姨的通话了。”陈菲说,“我也去看看,以后我也要住的嘛!”
“是啊,妈妈看房子去,以后宝贝儿有新房子住了,不过你又不懂,去捣什么乱!”
“我才不捣乱,我那么懂事听话的,再说我也是家庭成员啊,有义务和权利给你做参谋的哟!”
“还参谋呢,小不点点的!”
最后陈妈始终没有磨过陈菲,带着她一起到县城。
和姨姨约在南市场门口见面,然后直奔那片马上要拆的小平房。陈菲很清楚后世这片区域的变化,巴不得老妈马上付款定下。姨姨也鼓励陈妈就把房子定在这里。
现在虽然还没开始建设,但可以通过姨姨老公的关系先定下来。聪明人可不止陈菲一家,看到这里商机的人不少,再加上拆迁补偿想要继续留在这里的老居民们,简直是下手晚了真就没有了。
“儿子,怎样,这里?以后这里会盖成新楼房,我们把家安在这里!”陈妈带点小激动,毕竟这也是她第一次置办产业,还是这么大的支出,“以后这里会是新新高高的楼房,面前就是大广场!等修起来了一定漂亮!”
“好棒,就是什么时候能修起来啊?”
“明年吧,明年就修起来了。”陈妈说又问道姨姨,“对吧,姐?”
“房子说是明年下半年修好,广场要晚一些,你姐夫已经打听好了。”
“儿子,那明年我们就有新房了!”陈妈这是已经做了决定,“姐,那就定在这里吧,还要麻烦姐夫费心。”
“那我让你姐夫和开发商联系下,下午我们去他们公司把户型选了,订金交了!早点选的余地多一些。”
“好的,选了地址后就交订金,我也不想拖着,来来回回也不方便。”陈妈做事总是很干脆,“之后还得麻烦姐你帮我盯着点,我都不好意思了!”
“姐妹之间说什么客气话呢,也不是费劲的事!你姐夫和他们老板认识,不会糊弄你的。”
等到下午去了开发公司,其实也不大,这时候县里的地产商都不大,基本上都是从包工头发展起来的,但能接到这个工程一般在县里都有人脉,不怕卷资金这种事。
陈妈按照手里的钱也只够买下一间五十来平米的小门帘,这时候因为是在修建前交订金又是熟人介绍的,所以也就八百二一平米,以陈菲后世的眼光评估,那简直就是便宜到爆。等到一中初中部搬过来后,一年的租金都不止买下的这点钱。
不过陈妈想到自己姐夫那里说是可以先借点钱,然后又选了一个三楼的住宅房,这些房子都是一层两户的单元,房子格局和大小都一样的,都是一百零八平米的两室两厅一厨一卫的格局。三百八一平,很“实惠”啊。
陈妈当场就交了百分之二十的订金,把门市和住宅都定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