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大车查的严,外地进来的施工队伍,各方面的限制都很多,这也是为什么,跟随工程局施工土方的施工队伍并不多的原因
“路基土方比较特殊,不一定非要战略合作伙伴队伍。”秦舒淮立马给出答案。
路基土方,相对于桥梁施工,技术难度比较低,就算没施工经验的队伍,只需项目部技术监督下,质量还是能保证。
往后,随着铁路速度的提高,土方工程将越来越少,桥梁工程的比例,反而会大大的提高。
“秦总,在我看来,像一些非主体工程,还是可以让非战略合作伙伴来施工,比如便道、钻渣外运、土方外运工程、还有一些附属工程,可以放宽一些。”黄可臣这时又开口。
“对的,毕竟这些工程限制性比较大,就算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方也未必能进场施工。”李清超也道。
尤其像土方外运等施工,外地的施工队伍是很难进场施工,地方保护性太强。
至于地方势力,人家也不可能因为你一个工程,就给子公司二十万履约金,人家可不是傻子。
尤其一些工程项目,总共加起来也未必有二十万,让他们给子公司交二十万,完全不现实。
“李书记说的对,这些工程限制性太强,需要战略合作伙伴来施工的项目,主要是一些地方限制不强,技术含量较高的主体工程。”秦舒淮补充道。
“大家都说说,有什么说什么。”秦舒淮用笔不断在笔记本写着。
如今,战略合作伙伴只是秦舒淮的一个预想,真正要实行肯定比较困难,不过只要真正执行下来,对施工队的管理,定然有很大的改观。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都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秦舒淮也一一记录,还对一些建议进行了修改整理。
会议结束后,黄可臣走进了秦舒淮办公室。
“秦总,你这战略合作伙伴,如果在分公司执行,会得罪不少人。”黄可臣直言。
“我知道,就连子公司,都有很多人反对,这个我都知道,他们只是不说罢了。”秦舒淮道。
“是啊,不过你现在是总经理,他们不会反对的。”
“现在项目还少,随着子公司的壮大,下面这群人,不知道搞什么小动作呢,黄经理你应该比我清楚。”秦舒淮示意黄可臣坐,微笑道。
“我怎么感觉秦总你比我还懂。”黄可臣哈哈笑道。
“黄经理,你来项目部也几天了,现场也走了几次,对现场施工有什么建议,只要能省钱,都可以说。”秦舒淮给黄可臣倒了一杯茶道。
多年工班长的经验,黄可臣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办法,秦舒淮前世的经验虽然丰富,但是多听听他人的建议,也是好的。
当上子公司总经理后,秦舒淮发现,事情远比自己想象中多。
如今子公司又多了三十号人,秦舒淮压力很大啊。
这个工程最多干十个月,又要去新工地施工,如今下一个项目还没落实,这个项目也没多大进展。
不过好在随着黄可臣等人的到来,项目部的一切开始走上正轨。
第一二九章 顶进()
节省几百万?
不得不说,黄可臣的话,把秦舒淮都镇住了。
零零年的工程虽然利润很高,但是改进一些措施便能轻轻松松赚几百万,哪有这么简单。
真以为天上会掉钱啊。
“黄经理,你没开玩笑吧!”秦舒淮正色道。
同时,秦舒淮脑海里不断翻滚,在思考黄可臣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在秦舒淮脑海中,一个个单位工程过滤,数秒钟过去,秦舒淮已经将所有工程过滤了一遍,依然没找出能节省几百万的项目。
“秦总对既有线熟悉吗?”黄可臣开始卖关子,没有立马回答秦舒淮。
“不是很熟悉。”秦舒淮道。
前世时,既有线改造工程,秦舒淮负责过一些,对线路改造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但重生后,秦舒淮未曾接触既有线改造工程,只好否认。
见黄可臣谈起既有线改造,秦舒淮又思考了一番,依然没找到能省钱的单位工程。
“所以你想不到,也是很正常的。”黄可臣说着,顿了顿,道:“秦总,你知道煤运线和普通铁路,有什么不同吗?”
听黄可臣这么一说,秦舒淮眉头微皱,说实话,这个问题他还真不好如何回答。
速度不一样?
质量要求不一样?
这些似乎都没有什么关系。
见秦舒淮皱眉,黄可臣继续道:“秦总,据我多年施工经验来看,相比于普通铁路的既有线改造,煤运专线运营标准似乎没这么高,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
“黄经理,你就不要卖关子了,赶紧说吧。”秦舒淮道。
对于黄可臣说的这些话,秦舒淮压根和节省成本联系不上。
“很简单,因为煤运专线要求低,我们的项目部的框架涵,设计是不是顶进施工?”黄可臣问道。
所谓顶进施工,是对既有线而言。
比如在已经修建的铁路下放,要修建一个涵洞,因为线路还要行驶列车,没法开挖施工,通常采用的办法便是顶进法施工。
首先,我们在需要修建涵洞的一侧,先把涵洞主体浇筑成型,先把涵洞建起来。
在涵洞主体的下放,先一步建一块滑床板,上面铺设好黄油之类的材料,为的是涵洞主体能在上面滑行。
涵洞建好之后,在远离铁路的一侧,离涵洞一定距离,浇筑分配梁,分配梁后面再建后背墙。
一切建成后,
将线路加固好,确保线路下方的路基和道砟清理后,不影响行车。
准确齐全后,用千斤顶和传立柱,一侧支撑在分配梁上,一侧顶在涵洞主体上。
随着千斤顶的受力,涵洞将在滑床板上向前滑行。
在涵洞顶进施工中,分为吃土顶进和大开挖顶进。
所谓大开挖,道理很简单,就是将在线路下面挖涵洞大小,然后把涵洞顶进去。
吃土顶进是顶一段距离,挖一段距离,最终将涵洞顶到设计的位置。
在汉城煤运新增二线中,涵洞都是采用顶进方式,这一点秦舒淮记得很清楚。
“没错,十几座涵洞,都是采用顶进方式施工。”秦舒淮点头道。
“又不是国铁,用什么顶进啊,加固好线路后,用大开挖原位浇筑涵洞施工,可以节省不少钱。”黄可臣提醒道。
“不用顶进法施工?”秦舒淮一愣,说实话,这个问题还真没有考虑过。
因为汉城煤运新增二线的总价已经定死,通过变更,节省的钱算项目部的利润。
在设计中,顶进的费用都给了,一旦取消顶进,采用原位浇筑,节省的项目可不少。
首先是临时征地,除此之外,顶进、滑床版、分配梁、后背墙等施工都可以省去。
如此算下来,一个涵洞便能节省将近三十到四十万!
十几个涵洞,算下来还真有几百万。
但是,想要这样施工,必须进行变更,需要设计院同意后才行。
“节省顶进施工,秦总你自己合计合计,是不是可以节省几百万。”黄可臣微笑道。
显然,黄可臣对涵洞不采用顶进施工,在看完现场的时候,便想找秦舒淮谈谈。
“绝对可以,黄经理,这个变更跑下来,你功劳最大!”秦舒淮赞叹道。
“不过一条煤运线,我觉得变更也很容易,而且现在一天行驶的火车没几辆,我觉得可以试试,关键在设计院那边会不会同意。”黄可臣道。
“这个的确值得去运作一番。”秦舒淮点头,想了想又道:”黄经理,还有其他可以优化的方案吗?”
作为老牌项目经理,黄可臣有着很强的现场施工经验,看问题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
“暂时没有,等有的时候我再和你说,不过你这变更可要抓紧,这几天进地比较迅速,别到时候耽误现场施工。”黄可臣道。
“好。”
随后,秦舒淮安排孙鑫林负责涵洞取消顶进施工的变更设计,让孙鑫林抓紧时间准备资料,然后上报设计院。
接下来几天,秦舒淮都待在项目部,不断的跑各个乡镇,为进地而奔走。
短短半月,整个项目部的进地已经达三分之一,速度之快,连秦舒淮都惊叹。
其实最主要还是因为业主那边资金充裕,给整个项目部征拆提供了条件。
同时,数个施工队伍开始进场,桥梁施工队伍中,除了孟云和孔波外,又进了两个队伍,其中一个是施工涵洞的,秦舒淮准备让对方施工接长涵,至于框架涵,等变更设计下来后再说。
另外一个队伍,和孟云一样,满足从桩基到梁体施工的能力,是黄可臣介绍过来的。
至于路基施工队伍,基本上都是从各乡镇选择施工队伍,因为外面的施工队伍,压根进不来。
五月五号傍晚时分,秦舒淮没有吃晚饭,亲自开车离开了项目部,前往汉武市。
最后,在汉武铁路局职工大楼前停了下来。
根据提示,最终,秦舒淮敲开了一栋房屋的门,开门的正是新上任的汉武铁路局局长、秦舒淮的父亲秦国庆!
“爸!”看着额角头发有些发白的秦国庆,秦舒淮忍不住叫道。
“快进来吃饭,饭菜都凉了。”秦国庆道。
秦舒淮进入房间,随手将门关上。
房间不大,是普通的两厅两室,大厅摆放着简单的家具,墙壁刷成白色,从颜色来看,应该是近期翻新的。
靠近厨房门口,摆放着一张方桌,桌上摆放五菜一汤,两双碗筷,还有两瓶没开的酒。
“爸,住的还习惯吗?”看到房屋摆设如此简单,秦舒淮鼻子有些发酸。
第一三零章 四纵四横()
“有什么不习惯的,你妈到是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