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几年还去过汉武市,那地方还是不错。”徐庆辉也插话道。
工班到现场,不到十五分钟,很快便到了。
停车后,三人下车,前方,挖掘机正在平整场地,旋挖钻停在一旁,还有一台支立的吊车,吊车旁边放着由钢筋做成的探孔器。
“哪颗桩基开钻?”张志成拿出本子,准备记录道。
“开钻?”秦舒淮和徐庆辉直接懵逼了,今天不是来报验成孔吗?
“张工,已经成孔了,那颗已经钻好了,第二颗还没开始钻!”秦舒淮道。
“成孔了?”张志成神情一愣,他合上本子,道:“你这开钻之前,不要报验吗?”
张志成这么一说,秦舒淮和徐庆辉都傻眼了。
因为此前桩基开钻前,从未报验过,都是成孔之后,检验一下孔深、孔径、沉渣厚度、钢筋笼间距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便可以吊装钢筋笼,然后下导管浇筑便是了。
开钻前就报验,不说秦舒淮分管的工地,整个工班其他技术人员分管的工地,都没报验过。
按照施工规范,桩基从最开始的放线定点、留引桩线、预埋护筒,这些都是要报验,要么就是要通过监理的检验,确定之后,才可以开钻。
规范虽是这么写的,但实际施工和操作,基本上没人去这样做。
一般来说,桩基报验,都在桩基成孔后,检验钻孔情况和钢筋笼情况,报验一次便可以,哪有这么复杂。
张志成这话的确没错,但是在秦舒淮等人来看,这丫的就是找事啊。
“这个张工,之前开钻前都没报验过,这个……”秦舒淮有些尴尬,不知如何解释。
“开钻都不报验,那什么时候报验?”张志成正色道。
“张工,我们一般成孔之后,报验一次,通过的话就浇筑。”徐庆辉这时道。
“对的,就是这样。”秦舒淮也附和道。
张志成看了二人一眼,道:“你们这是不按照程序办事,你们知道,桩基的卡控要点是什么吗?”
秦舒淮回道:“孔深、孔径、钢筋笼长度、沉渣厚度等,都是卡控要点。”
桩基施工,大体就是这些,当然还有钢筋笼绑扎的间距,加密区间距,钢筋笼直径、地质是否和设计相符等等,都涉及到了。
“你说的这些的确是重点,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你没说。”张志成道。
秦舒淮一听,脑海里不断翻滚,硬是没想到,张志成说的最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不过在秦舒淮心里,对张志成明显产生了抵触心里,认为张志成完全就是在为难自己和施工队。
“是什么?”秦舒淮疑惑道。
“放线及埋设护筒,也就是桩基的定位,这一步,比什么都重要。”张志成道。
听张志成这么一说,秦舒淮有些疑惑,不知道这话到底什么意思,自己用全站仪放线,只要坐标没错,桩基能偏到哪去?
对于埋设护筒这一道程序,说实话,秦舒淮还真没怎么在意。
在他看来,放完线后,施工队把引桩线放出来,到时候下完护筒,重新复核一下便可以,确保护筒中心和放的点重合便可以。
“秦工,你干了这么多桩基,那你知道桩基位置偏差,最大是多少吗?”张志成见秦舒淮不答,又问道。
秦舒淮浑身一震,他干了这么久的技术,就算是前世二十年,秦舒淮也没注意这么一个细节。
让秦舒淮惊讶的是,张志成此前没干过工程,自己给的设计图纸和方案里面,也没这个说明,至于桩基施工规范,秦舒淮也没给张志成,他又是怎么知道的?
“不知道对吧?”张志成说着,继续道:“对于摩擦桩,最多不超过五公分,这是前两年出台的规范,你可以回去查查,一旦桩基位置超过五公分,严重的话,要补桩!”张志成道。
听罢,秦舒淮直接无语了,不过回想一下,前世施工桩基,偏位的还真不少,但是,都没有张志成说的那样,严重的进行补桩处理,现场监理甚至都没怎么管。
秦舒淮总觉得,张志成的话,有些小题大做了。
见秦舒淮和徐庆辉都不说话,张志成面色缓和一些,道:“这一颗桩基既然成孔了,这个过程就免了,下不为例,同时我要向你们交代一下,桩基报验主要哪几个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张工你说。”秦舒淮道。
“钻机开钻前必须报验,忙的时候现场技术人员留下记录,做好引桩线,你看你这颗四周就没有引桩线。”张志成道。
所谓引桩线,就是把技术员放好点桩基中心位置,引到数米外,只需在这点四周插四个木桩,用两条细线相交与桩基中心上,如此一来,等护筒埋设的时候,可以通过两条线来确定,护筒中心是否和桩中心重合。
“这一步很关键,钻孔过程中我不管,但是出现踏孔必须上报,随后就是成孔报验,需要检测孔深、孔径、沉渣厚度、钢筋笼长度和间距。”张志成说到这,顿了顿,继续道:“至于钢筋焊接、垫块我抽查,桩基渣样你们联系设计院,技术符合,我就不看了。”
秦舒淮一听,和徐庆辉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他们感觉,遇到高手了,这张志成,搞不好是干施工出身。
说的话,比秦舒淮还专业,如果真按照他的话办,都能干成规范了,进度还能上去?
秦舒淮清楚,看来让徐庆辉和对方沟通,很有必要。
第三十七章 投其所好()
“最后一道便是混凝土浇筑,现场监理必须盯控,现在施工工点少,我会亲自盯控,一旦活多了,等监理站安排监理员过来,我会安排监理员盯控,毕竟,混凝土浇筑,是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工序。”张志成道。
说到这,张志成基本上把桩基施工的重点都说了一遍,还有一些东西在张志成看来,并不是重点,或者说,这不是卡控要点,也就没有提及。
看在第一颗桩基的份上,张志成同意报验,整个过程,除验了孔深、孔径钢筋笼长度外,钢筋间距随机抽取,都在允许范围内。
真正实行起来,到没有张志成说的那么严,让徐庆辉和秦舒淮松了口气。
如果报验一项项卡,这事就麻烦了,一天能干两颗桩基就不错了。
回去的路上,徐庆辉尽量和张志成找话题,希望拉进两人的关系,效果不是很好。
“张工,你看今晚有空吗,你来了这么天了,今晚我想给你接个风,到时候和秦工一起。”张志成道。
想单独请张志成吃饭,不用徐庆辉开口,张志成答应的概率也很小,更何况秦舒淮还在车上。
这第一天报验,就单独和施工队出去吃饭,不让人怀疑是不可能的,如果没问题,完全可以把工班的员工也带上嘛,毕竟是第一次报验。
如果已经很熟了,施工队单独和监理吃饭,还是可以理解。
“吃饭就免了,徐老板你也不要想太多,今天报验我没有针对你的意思,以后干活,按照我说的办,和秦工配合好,把安全质量把控好,其他都好说。”张志成直接拒绝道。
张志成让徐庆辉不要想太多,可徐庆辉不会去想,这是不可能的。
一上工地便要求这么严,吃饭又不去,相当于一边找事,一边不接收沟通,在徐庆辉看来,张志成是嫌弃自己给的报酬太低了。
要不是刚认识不久不好送土特产,徐庆辉早用土特产砸张志成了。
吃饭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在酒桌上,很多事情,更容易沟通。
“这个当然,我回去之后,肯定让下面的工人,按照张工的吩咐干活。”徐庆辉应承道。
既然张志成不去吃饭,徐庆辉也不好勉强,如今还不算熟,张志成对徐庆辉有芥蒂,也是很正常的。
初次报验就出去吃喝,难免让人口舌。
送到工班后,张志成回他宿舍去了,走之前让秦舒淮浇筑的时候,告诉他一声,他要去现场盯控,秦舒淮满口答应。
张志成走后,秦舒淮和徐庆辉返回了工地,路上,两人对此事又聊了起来。
“秦工,现在这么办,张工这边不好办啊,要求这么严,这活怎么干?”徐庆辉对秦舒淮吐苦水。
张志成说的话并没错,其实张志成还没有完全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只是对某些地方卡控比较严而已。
即便这样,徐庆辉也有些扛不住,施工队是来干活的,没有产值相当于没有利润,每天的产值没到一定程度,利润相当少,甚至赔钱都有可能。
“我怎么知道,不行晚上你给张工送点土特产,看看他的反应。”秦舒淮想了想道。
如今之计,也只有这个办法。
虽然秦舒淮清楚,张志成刚来,徐庆辉去送土特产有些不妥,可现在摸不透张志成的想法,第一颗是没问题,保不准下一颗桩基就一大堆问题,有些时候,就是张志成一句话的问题。
以防万一,徐庆辉必须先处理好和张志成之间的关系。
“今晚去合适吗?”徐庆辉皱眉道。
“不试探一下,你怎么知道合适不合适,如果还是不接受,到时候再说嘛。”秦舒淮道。
“好,那晚上我找张工谈谈。”徐庆辉道。
三个小时候后,现场浇筑混凝土,秦舒淮和张志cd到现场盯控,中间也没发生什么事情,灌注过程也很顺畅。
同时,第二颗桩基开钻报验很顺利的通过,张志成便回工班了。
晚上八点半左右,徐庆辉给秦舒淮打来电话,随后,秦舒淮直接在院子停放的车里,找到了徐庆辉。
“秦工,张工一分钱也没有收!”徐庆辉道。
“一分都没要,你送了多少?”秦舒淮问道。
“两千块!”徐庆辉道。
两千块,在九九年已经很多了,毕竟这是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