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正高兴着,外面响起了邮递员的声音,“李家明在家吗?有你的信!”
正被婶婶们夸奖的李家明小跑出去,接过信拆开草草扫了眼,玩味地笑了笑。他与四婶的想法不同,夫妻之间之间最好是互补,他不想让父亲娶一个太忠厚本分的后妈,若是两个忠厚人凑在一起,指不定会让人如何算计。在家还无所谓,大家不是兄弟就是乡里乡亲的,凡事都不会做得太过分,可父亲在东莞打工,要是没个精明点的后妈帮着他,那怎么能行呢?
不过,四婶的暗示也是有道理的,张家除了张仁和兄妹有点人样子外,其余的人都太势利又太贪心要不就是那个糊涂婆婆,不值得自己去浪费精力。
“家明,谁来的信啊?”
李家明随手将信揣进口袋,笑道:“昊哥的,我托他买的东西都买到了,等东西送过来后,我们就装修房子。”
正高兴的二婶看了眼米分刷一新的泥巴屋,白墙青瓦很漂亮了,咂舌道:“家明,这已经够好了,你别不把钱当钱!”
“二婶,我说的不是全部,我就想装修两个好点的房间给小妹她们住,她们读高中还要*年呢。”
二婶刚想劝,娇憨的满妹立即问:“五哥哥,有龙伢哥哥的房间漂亮吗?”
“嗯,比他的更漂亮!”
满妹立即扑过来抱住他的大腿,央求道:“五哥哥,我要跟文妹住!”
李家明脸往上一仰,逗她道:“别问我,文文的房间由她自己说了算!”
张绍龙家在这几个小不点眼里,那就跟皇宫一样,她们听李家明这么说,立即去搂着小妹的脖子商量,看得几个婶婶直乐。家庭和睦、兄妹友爱,哪个大人不喜欢?花点钱就花点钱吧,反正传林工资高,装修两个房间能花得了多少钱?
毛砣、细狗不关心房子,反正那六幢带店面的砖屋封了顶,以后还会少了他们住的,他们更关心暑假里能休息几天。去年过年放了十天假,这次也得放个把星期玩玩吧?
也是,大家都放假了,自己也得带小妹去看看阿公阿婆了,李家明痛快道:“从明天起,放一星期假!”
几个小不点都眉开眼笑,毛砣、细狗也笑了出来,可刚回家的二伯一张嘴,又打破了他俩的美梦。
“红英嫂,学校里的房子做完了,估计做完球场、水泥路后,还有百把包水泥多。这几天你们带着几个伢子去筛点沙子,什么时候我们抽空回来一趟,把各家屋里打成水泥地。”
毛砣、细狗哀号起来,大人要贩菜哪会帮忙?四家人的地面得用多少沙子,这是要累死自己啊!
莲香婶扭着已经比自己高半头的儿子耳朵,教训道:“叫什么叫?工地上的水泥比市面上一包便宜不晓几多钱,现在不打水泥地,以后得多花多少钱?”
苦着脸的毛砣等他娘教训完去了洗菜,小声商量道:“家明,要不你去叫毛伢他们来帮几天?”
看着毛砣可怜巴巴的样子,李家明没好气道:“你自己不会去叫啊?”
这时,公路上传来了公共汽车的刹车声,毛砣看着从车上下来的大伢、二伢,立即将要筛沙的事扔脑后了,小声道:“家明,你说这次大伢、二伢考得上不?”
李家明仔细看了看刚从学校估分、报志愿回来的那俩兄弟,见他俩如丧考妣,就知道历史的惯性依然强大,这俩混蛋名落孙山了。
第121章 忤逆不孝()
把这年头的高考,说成是难于上青天有些夸张,但绝对是百里挑一。就拿赣省来说吧,十七八万经过了‘小升初’60%左右录取率、‘初升高’10%左右录取率两轮淘汰之后的学生参加考试,最终只录取两万人左右,这其中还要剔除近1/4的定向、委培、自费生,这不是百里挑一,那又是什么?
李家仁、李家义兄弟很不幸,他们就是那被淘汰掉的十五六万中的一员,不管他们在小学、初中如何优秀,付出十余年的努力后,又回到了让他们绝望的农村。这种失败后的绝望,李家明‘品尝’过,因此毛砣他们的兴灾乐祸,他没有参与反而劝诫他们别落井下石。
“家明,你也太好心了,要换成是我,不放几挂炮竹才怪呢!”
来帮着筛沙子的告伢,也连声附和正挑土箕回来的毛伢,“就是,做人就要恩怨分明,那两只畜生还值得同情?”
满头大汗的李家明眼睛盯着正在河岔里捉小鱼、小虾的几个小不点,麻利地将毛伢土箕里的沙子添满,直起腰来打趣自己这两个玩伴道:“你们还不如大伢、二伢,他们好歹还有个理想,想考大学。我看你们就是两个蠢牯,连以后的事想都没想过。”
两个半大伢子愕然,告伢有王老师镇慑,好歹挤进了初中大门,毛伢可考得一塌糊涂,准备先跟二伯他们去工地上做半年小工,年后再跟大哥、表姐他们出去打工,以后的事他俩还真没想过。工地上有长辈盯着,出去后又有大人看着,哪轮得到他们作主?
李家明嘿嘿直乐,告伢也许还能走正途,毛伢就是个混社会的坏胚子。王振国没揽到吴伯伯的大工程,却在他的力荐之下拿到了县胶合板厂的改建工程,连街上的民居都看不上。毛伢去了县城做工,工地上头是喜欢他能说会道的王振国,外面又有昊哥那样喜欢玩又吃得开的人罩着,还会不去混社会?若是没有自己这个桥梁,这小子可能出头慢一点,如今能借到自己亲友们的势,还会不去走捷径?
“不明白?”
“不明白!”
“不明白就多想,想明白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想要什么?十五六的人了,连那几个小妹子都不如,她们好歹还晓得要读书、以后考大学!”
既然这俩懵懂伢子没想过以后的事,李家明训了两句也不多说,看看时间差不多快吃午饭了,招呼着大家收工回家。很多事,自己只能在玩伴糊涂的时候提点一下,最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去争、去抢的。
午饭轮在二婶家吃,她家的伙食可比红英婶家的好,桌上有肉有蛋,饭甑里白米饭管够,细狗和毛砣也总算不用端着饭碗,躲在厨房里开小灶了。
大家刚端起饭碗,门外传来摩托车声,满头大汗的李传猛回来了,还带着同样大汗淋漓的李传民。俩人在厨房里洗了把脸,到堂屋里坐下扒了一大碗白米饭,才跟李家明商量道:“家明,你耶耶爸)的事不能拖,你觉得呢?”
七八个小孩听不懂,李家明却知道两位伯伯的意思,农村里的媳妇大多是大着肚子过门的,后妈大着肚子过门没事,总得先给人家一个名分吧?在农村里,两人结婚不是以结婚证为准的,而是以媳妇进门没进门、交没交彩礼为准的。
父亲远在广东,他俩来回一趟就是千多两千块钱,这些事只能由二伯和传猛伯来做主张罗。父亲上次寄了一万八给自己,估计他的钱也差不多了,俩人是想让自己先把彩礼钱垫出来,还得是自愿的。父亲是二婚,若自己不愿意先垫钱,他俩也不好多说话,毕竟自己阿公、母舅他们还在旁边看着呢。
“二伯,我一个小伢子,又不懂这些。钱都在二婶那,你和传猛伯商量着办就是了。”
李家明这么说,二伯是早有预料,可传猛伯正色道:“家明,钱给了你就是你的,以后伯伯会让你耶耶还给你的。”
农村里后妈薄待继子女的事太多了,传猛伯这话让李家明哭笑不得,可又不好说什么,只能感谢他的好意。
知道自己侄子底细的李传民也不好说什么,边扒着饭边岔开话题道:“传猛哥,我大哥腿脚不方便,这事得你来牵头,他帮你打下手,你觉得呢?”
农村里办场象样的婚事得五六千块钱,有了上次喂猪潲的事,李传猛也不放心再让大堂弟去张罗,痛快道:“嗯,传林过了房过继)就是二房里的,这事也该由我作长房长兄的来牵头。吃完饭,我们去跟传健商量一下。”
农村里办红白喜事,牵头的‘提调’掌管钱物,传猛伯这说法好,堂堂正正地让所有亲戚都无话可说。两人匆匆忙忙吃完饭,到李传健那里一说,他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答应给李传猛这位长房长兄打下手。
可是,刚从高考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一心想去补习的李家仁兄弟,却象打了鸡血一般兴奋。父母贩菜赚了点钱,他们知道那是要供两个更聪明的弟弟读书用的,二叔做了几幢屋肯定欠了账;但三叔的脾气好,现在他能赚大钱了,肯定会愿意借钱给自己兄弟补习的。
等李传猛兄弟一走,李家仁就迫不及待求自己父亲:“耶耶爸),你写封信给三叔吧,他肯定会愿意借钱的。”
已经吃好了饭的李传健叹了口气,无奈道:“大伢,你三叔以前说过,要是你们考得上,他才会帮的。”
李家仁急性子,李家义可更沉稳一些,心里的弯弯绕也多一些,反问道:“耶耶,你都没去问,怎么就知道他不愿?还有二叔,他都当二老板了,砖屋都做了一排,还差这千把两千块钱?”
头发花白的李传健颓然叹气,借钱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啊?说是兄弟之间打断骨头连着筋,可那只是一句话,当不得真的。从来都是锦上添花的多,可有几个会雪中送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李家道知道自己大哥、二哥从小就自私自利又刻薄,笑军伢‘结巴子’、笑大姐、二妹她们‘木脑壳’、笑大狗毛砣他们‘蠢牯’……在叔伯们心中极为不堪。以前是黄泥坪只有自己四兄弟会读书,叔伯们才捏着鼻子借钱,现在小堂弟带着一帮弟妹上进,叔伯们还会那么好说话?
现在他们自己不争气,考不到大学想补习,还如此逼父亲去求人,加上过年时他俩逼自己过继的事,李家道不禁愤然道:“大哥、二哥,你俩醒醒,上次家明是看在家德的面子上,才帮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