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跃龙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跃龙门-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伢子怎么这么毒了?

    缓过神来的张老师吓一跳,神情复杂地看了一阵眼前的学生,突然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家明,你怎么这么恶了?明明可以说得清道理的事,你就要致人于死地?”

    若是没有心理准备,极重师生感情的李家明会蹦起来陪笑,可有了心理准备的他嘿嘿直笑,将老师放在地上的凉茶递过去,反问道:“张老师,这都是你教的,你还来骂我?”

    “我教过你这些东西?”

    “《儒林外史》不是你给我的?”

    栽赃栽到老师身上来了?生气的张老师破口大骂道:“混账!我给过你什么《儒林外史》?”

    ‘哦’,李家明拍着额头,佯装恍然大悟,连忙惫赖地陪罪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柳老师给的。张老师,要怪你去怪他,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呗。”

    柳老师、学生,这两个字眼重复地出现,张老师终于想起了柳本球的厉害。柳校长那人他了解,会当官、会做人,但从来不害人的,这伢子跟他学,应该不会变得那么狠毒。

    自己觉得想通了的张老师,仿佛又是在学校一样,骂完之后语重心长道:“家明,柳老师给你这样的书,是让你防小人,不是让你害人的,晓得不?”

    靠山山会倒,这话也得看时候,没那个实力之前就需要人的帮助。和伢那人有志气,阿姨又对小妹如亲生女儿样,于情于量,李家明都觉得要帮他一把。嘻皮笑脸的李家明也正色起来,恭敬道:“张老师,您多虑了。和伢爱护妹妹,宁愿自己吃光薯丝,都把米省给棋棋吃,他又问上门来了,我才让他求您这样的长辈出面,帮他要回田土山林。

    张老师,您教了五年,知道我的性子。只要是孝敬父母,对兄妹友爱的人,我都敬重、能帮都会帮。”

    欣慰的张老师连连点头,他将这小子当成最得意的学生,并不是这小子比李家德还会读书,而是这伢子对长辈孝顺、对兄弟姐妹友爱。在他的眼里,这样的孩子可以说是完美无缺,若是性子没这么硬就更好了。

    沉默了几秒钟,李家明才沉声道:“张老师,你自己的堂孙、堂孙女,您应该更清楚,他们兄妹极度自尊、敏感。我耶耶、阿姨可以供他们读书,甚至带去银子滩跟我们一起生活,但他们会愿不?”

    张老师也叹了口气,默默点头。

    “若是两个人就是自尊、敏感,我最多是借阿姨的名义,送点米、送点钱、送点衣服之类的,顾着亲戚礼道情谊)就行。现在阿姨回来了,那更与我无关,她自己的侄子、侄女,当然她自己去管。

    可他们不是!

    张老师,伢子、妹子只要不蠢,愿意吃苦读书,总有希望考出去的。说实话,我自己也是读书人,就盼着我们山里人能凭本事考出去。和伢、棋棋有这个希望,我就不想他们因为钱米的事,耽误了学习上进!”

    哎,三父母)子齐齐叹了口气,旁边的伢子们也纷纷称是。

    和伢还好一点,棋棋就是只刺猬,除了她婆婆、哥哥、姑姑能讲她两句,谁都讲不得。由她姑父出钱供她读书?若是旁边有人讲几句闲话,那妹子会宁愿不读也不受那气的!

    将这破事说开了,两师生之间又象从前样,天南地北、古今中华地乱扯,听得旁边的伢子们不时直乐,也佩服这位偶像的学识渊博。

    不渊博?没看到,有时候连张老师都说不过他,称他说的有道理?

    屋檐下的话,既然说了就让被人听见了,让这帮伢子听见了,自然就会在村里传扬开来。

    李家明有霹雳手段不假,可他那人是菩萨心肠,干不出那么恶的事;象枫姑姑姐姐)也是菩萨心肠,受了那么大的委屈,万多两万块钱说孝敬娘就孝敬了;和伢那伢子是不错,倔是倔了点,但人家爱护妹妹,又努力读书,有李家明那样的天才带着,以后应该能考得上大学吧?

第218章 总算教出个妖孽() 
人嘴两张皮,死倔死倔的张仁和在李家明当众肯定之后,由一个闷着脑壳读书的学生伢子,俨然成了有志气、有骨气、懂得兄妹友爱的道德模范。

    山里人纯朴、没有多少城府,连看个电视都要分出好人、坏人,喜欢好人痛恨坏人。一旦他们认定了这是个好人,就会主动去亲近,人家有困难的时候就会主动帮助。当张仁和成为了村里人口中的好人后,日子就好过多了,砍柴的时候有人帮着挑,种菜的时候有人帮着挑粪,他干不了的话,都有叔伯或是堂哥帮忙。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把山上能砍的树全卖给张卫民后,张仁和拿到了六千七百五十块钱现金,连忙带着他妹妹来找姑姑。这么多钱,放在家里肯定是不安全的,只有放到姑姑这才保险。

    “家明哥哥,以前我借过你七十四块钱。真不好意思,拖了你这么久。”

    “哦”,正在揉太阳穴的李家明接过钱,随手扔进抽屉里。以前张仁和十块、八块地借钱,不是给他妹妹看病,就是给他婆婆买药,李家明还真没怎么算过。

    无债一身轻,仿佛轻松多了的张仁和瞄了眼,那张放在书桌上没有叉叉的试卷和答案,不禁吐了吐舌头,轻手轻脚地出了书房。家明哥哥真厉害,才读初一就做中考试卷,还能得满分,难怪人家都说他是天才!

    正在隔壁为一道代数题伤脑筋的毛砣,听说自己堂弟考初三的数学得了满分,将笔一扔叹气道:“人比人气死人,要是我有家明一半聪明就好喽。”

    旁边正咂着冰棍的张绍龙嘿嘿直乐,“你比我都比不赢,还跟他比?无知者真无畏!”

    毛砣羡慕堂弟的聪明,李家明还妒忌他堂兄的天才呢,人家初二跳级读高一,高一做高考的试卷就能超清华、北大分数线几十分,自己两世为人读过高中、念过大学,认真复习了两年,照样被道代数题卡半天。

    哎,人比人气死人啊!

    李家明叹着气起身出了书房,这两天一直关心这事的毛砣立即蹿了出来,紧接着是小妹、满妹她们,还有在客厅里择菜的二婶。

    “怎么样?”

    自从姜老师将去年的中考试卷送过来,从二婶至小妹都关心这事,李家明无奈地苦笑几声,玩笑道:“真不好意思,让各位失望了,数学超了五分钟时间。”

    “100分不?”

    小妹紧张地看向哥哥,在她脑子里,哥哥就应该得满分!

    “应该吧”。

    “哇!哥哥太厉害了!”

    小妹尖叫一声,蹦到了哥哥身上,接着是瘦了一些可还是象皮球的满妹。

    “五哥哥太厉害!”

    兴奋的二婶连忙拉开冰箱,从里面拿了根绿豆冰棍剥开纸,塞进李家明嘴里,夸奖道:“厉害!我们家明就是厉害!”

    嘴里咬着冰棍的李家明转念一想,前世才勉强考个重点高中,现在能考数理化三科满分也不错了。何况还有五年时间,五年时间磨铁棒也能磨成针。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李家明的好事没五个钟头就传遍了整个学校,功臣就是嘴巴不把门的毛砣和张绍龙。

    “真的?”

    “这还有假?家明什么时候撒过谎?”

    “也是,人家是天才嘛。以前李家德也是这样的,初一就看高中的书。”

    连一直埋头读书不问旁事的三姐,被同学们追问到时,都与有荣焉道:“莫眼红,我们公公婆婆的坟葬得好!”

    学生之中的八卦传到姜老师耳朵里,连忙把李家明交上来的试卷扫了一遍,又把正上晚自习的张绍龙、毛砣抓来仔细问了一番,立即到校长室去打电话,把他的学生王成林叫了过来。

    “成林,家明不能再这样了,他更听你的话,你去跟他谈一谈。”

    心急火燎跑来的王老师吓了一跳,连忙道:“姜老师,家明怎么了?”

    也正高兴着的陈校长扔了支两块钱一包的‘南方’烟过去,乐呵呵道:“老姜让家明做去年的中考试卷,除了没做政治试卷,语文考91,数理化、英语都是满分。厉害,厉害!少读两年,五门的成绩,还比李家道高了二十二分,这伢子跟李家德一样聪明,以后少不了又考个清华、北大喽。”

    “啊?”

    天才!

    这对于以教书育人为理想的王老师来说,无异于一个天大的喜讯。大喜过望的王老师哆嗦了一下,狠抽了几口烟,才回答道:“姜老师,你的意思是让他去县里读书?”

    “嗯,以前我根本就教不了家德,只是他家里太穷,没能力同时送三个伢子去县里读书,还不如先让他自学。现在家明也一样,学堂里哪还有老师能教他?”

    道理是这道理,可那犟种会听?

    正为天才学生高兴的王老师,无奈道:“姜老师,我去试一试,估计他不会听我的。你又不是不晓得,那家伙带着弟妹们读书,要是不能全部去县里读,他不会愿的。”

    正为这事高兴的陈校长有点舍不得这样的尖子生,可也不能耽误了人家的前程,叭了口烟骂道:“蠢货,说不通,你就去寻李传林啊!他们李家又不是没钱,又不是供不起他们去县里读书!胡局长还没退,安排几个伢子、妹子去一小、二中读书算什么?”

    “是哦”,正高兴的王老师转身就走,将正在闭着眼睛听磁带的李家明叫了出来。

    “家明,你真比家道还高二十二分?”

    正莫名其妙的李家明,这才知道老师来找自己的原因,玩笑道:“王大校长是不是觉得,以后骂我不好骂了?”

    “臭小子!”

    王老师一巴掌扇在学生后脑勺上,正经道:“家明,姜老师跟我商量了一下,我们觉得你不能在这读书了,得去县里读。你们家现在有钱了,供得起你们都去县里念。”

    这事李家明考虑过,家境变富裕后,甚至还考虑过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