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跃龙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跃龙门-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舅”

    “明伢?吴伯,你等一会,我跟我外甥讲几句就帮你送。”

    正骑着三轮摩托车忙着送货的母舅见外甥来了,连忙跟个老人家告了个罪,冲他招手。母舅还真是做生意的料,连送货上/门都搞出来了,难怪别的店子争不赢他,更莫讲有厂子、建筑店从他这买米买油。

    “什么事?”

    还是开分厂的事,现在银子滩的分厂肯定要扩建,李家明想把在扩建后赚的钱,投到父亲厂里去,然后用这笔钱给村上的老人家发零用钱。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用就是个数字。莫讲父亲赚的钱,就是自己赚的都用不完,还不如让村上的老人家日子好过些。

    十台横截锯、纵剖锯就是七八万块钱,再加上安装、厂房之类的,十万都打不住!

    脸上还沾着米灰的游承万吓了一跳,连忙拉着外甥走偏些,压低声音道:“明伢,你发癫吧?刚刚捐七八万出来修桥,钱多了作烧是吧?”

    现在的李家明,也就母舅跟大姐会骂喽,连二伯、二婶不是气急了,都不会说他句重话。可现在的李家明,会读书又懂事,二伯他们又如何舍得骂?

    “母舅,我在阿婆屋里长大的,以前学礼阿公他们过端午节、中秋节,都会拿粽子、月饼给我跟妹妹吃。现在我赚得到钱了,我想给几个老人家一些活钱用,省得他们跟崽女讨。”

    这伢子疯了!外甥狗吃阿公、阿婆的,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想报答人家,逢年过节去看看老人家就是,哪有这样搞的?

    当年母亲过世时,连棺材都是借了金凤阿婆的,前两年屋里有了钱,才帮她老人家置办回去。往事历历在目,李家明苦笑道:“母舅,事不是这样讲的。我姆妈过世的时候,屋里连米都凑不出来,要不是承月母舅他们帮忙,连棺材都借不到!”

    人心都是肉长的,人情练达的游承万脸上一黯,轻声道:“明伢,你要这样办,只会让大家觉得欠了你的,晓得不?以后过年过节,你带着文文、婉婉,多去看看老人家,多提些老人家吃得动的东西就是。”

    李家明稍一愣神,抚着脑门点头称是,与其让阿公母舅们觉得欠了自己的,还不如自己辛苦点,年节的时候多去看看老人家们,多包几个红包。

    “母舅,那要不跟游沅样,赚的钱都用在五保户的白喜事上?”

    这只外甥狗崽有良心啊,游承万欣慰地揉了揉他的脑袋,却小声道:“莫,两个村上才三个五保户,有游沅的厂子赚钱足够了。我跟你讲,村上的干部手脚不干净的,钱够用了就行,莫留那么多活钱给他们。算好办白喜事有多的钱,就给五保户送些吃的、用的,省得几个老人家总靠妹子、女婿接济。

    明伢,你是游家的外甥,不是王家的,做事莫让人讲闲话。我们村上又不是游沅,哪家没伢子、妹子在外头打工,哪家屋里没点闲钱,还怕大家凑不出几万块钱?让大家入股就是,有了榜样,以后大家就会学着做生意、开小厂的。”

    “要的,还是母舅想得远。”

    李家明拍了句马屁,骑着车回家,不耽误母舅帮人送米。

第308章 不争气的子孙() 
刺耳的机器声,打破了大山里的宁静。

    一板车一板车的小口径木料,被拖进了原来的银子滩、游沅小学。经过机器的加工后,以前那些当柴火烧的树尾巴、难长大的小口径木材,变成了一车车的细木条,运到了县城的细木工板车,换回来一沓沓的现金。

    对于李家明这种大手大脚,已经身家百万的李传林非常高兴,钱是崽自己赚的,又是用在正途上,这有什么不高兴的?崽懂事、有良心,这是好事,还替自己挣了面子,高兴还来不及咧。

    叔伯们也觉得侄子做得对,银子滩的算捐,游沅的要还,这才是亲戚礼道。

    不讲以前传林的砍伐指标、救济粮之类的,村上从没克扣过,也不讲家明以前在阿婆屋里吃四年午饭,就单讲弟妹过世时,银子滩的亲戚帮钱、帮力,再怎么回报他们都不为过。

    扔块骨头喂狗,都会摇摇尾巴,何况是人呢?人在世上,有恩就要报恩。游家的外甥,捐钱给游家修桥,这就是报游氏宗族的恩!

    银子滩、游沅的动静,惊动了其他屋场,大家都是邻里邻舍,自然也会寻上/门来要求照顾一二。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求上/门来,总不能却人家的情面吧?

    厂里生产的细木工板质量不错,而且比东北人生产的运费更低,很快在东莞和浙省打了销路,新兼并来的厂子满负荷生产都供不应求。李传林也早有将繁琐又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外包,将工人、设备解放出来干技术要求更高的活。既然这样,那就让儿子在银子滩、游沅那两个名义上的分厂再扩大点,把想干这事的亲戚朋友们都招进去。

    无工不富,莫看那些农民做的只是些最低级的工作,可一个月能赚五六百块钱,而且架不住人多。个把两个月的时间,银子滩、游沅这两个村部就兴旺发达起来,俨然成了大山里的小集镇。

    山里有了两个专门提供原材料的分厂,极大地提高了细木工板厂的生产效率,来来往往的货车也方便了李家明回崇乡。

    每逢周末他都会跟装货的车回崇乡,去看看阿公、阿婆。外甥孙是阿公、阿婆的宝,每到星期五下午,阿婆就坐在晒谷坪里或是屋檐看马路,盼着外甥孙坐装货的大卡车进来看她。有几次跟着车回来的母舅都打趣,讲亲生崽还不如外甥狗,以后亲生曾孙子都会不如外甥孙喽。

    李家明阿婆的老姐妹桃香阿婆,就住在阿婆的隔壁,每次听到母舅这样讲,她就暗地里叹气、抹眼泪。她的孙子告伢太不争气,家明外甥明明对他那么好,还在屋里打乱讲,去年元宵节吃饭,气不过的庙伢抽了他两巴掌。承月只有这么一个自己都舍不得打的宝贝崽,气得想打庙伢,要不是学礼叔他们拦住,还不晓得会怎么样。

    大人发了火,庙伢他们几个伢子马上把真相讲出来,屋里人才晓得,家明安排告伢这个不争气的畜生去当兵、搞正式工作,他不去;存私房钱去耍钱,在外头欠了几千块,还是家明帮他擦屁股;去年贩笋,家明又没赚他一分钱,连运费都没跟他算!

    这些丢面子的事,莫讲承月气得吐血,就是自己这张老脸都通红。要不是学银名下只有这根苗,莫讲承月想打死这只畜生,自己都会不认这样不争气的孙崽!

    这次家明又借了这么多机器给村上,想带着大家赚钱,承月哪有面子去做事?要不是承万一再来请,家明又来讲当初是自己借棺材给月妹,承月那头犟牛肯定不会去。一个月赚五六百块钱啊,要是以前屋里赚得到轻快钱,学银五十岁的人了会去放排、会那么早没了?

    想起五十岁就没了的老公,花甲之年的桃香阿婆暗暗垂泪,要是学银晓得告伢这不争气,睡在后山上都会不安乐。

    “阿婆!”

    “明伢、文文、满妹”

    外面的声音,打断了桃香阿婆的悲伤,连忙抹掉眼泪从后门上山。这两年日子好过了,家明来阿婆屋里,经常会来看看自己。那伢子有良心,告伢那么对不住他,以前得他的东西自己得着高兴,现在是心里有愧啊!

    外面的李家明背着一背包吃食将阿婆扶进屋,见阿公没在屋里,同回来的母舅连忙换衣裤上山帮忙。阿公是闲不住的人,母舅在外头做生意,一个月能赚几千块钱,他还照样作田、种菜、上山做抚育,劝了几次不听,也只有让他去做、图个高兴。

    “老头子就是个劳碌命,没福气的人!”

    正喝着冷茶的李家明扭过脸去偷笑,这就是典型的站着讲话不腰疼。做惯了的人要他闲下来,可能吗?阿婆腿脚不便,还养着十几二十只鸡鸭,讲起阿公来却是条条是道。

    喝完茶,李家明从牛仔包里掏出一塑料袋吃食、奶米分之类的,喊还在阿婆身上腻歪的小妹、满妹,准备去隔壁桃香阿婆家。

    正择着空心菜的舅母连忙叫住他,小声道:“明伢,你莫去。”

    “怎么了?”

    舅母叹了口气,把元宵节时,庙伢打了告伢的事小声告诉他。

    “姆妈喊桃香婶婶过来看电视,都不好意思过来,你还去不是让她红脸?”

    不争气的东西!

    李家明暗骂了一句,舅母又小声道:“你莫管这些事了,等夜边我帮你去给她。哎,桃香婶婶一世年要强,没想到告伢这么不争气。以前他讲你的不是,我们还以为,没想到是这么回事。”

    舅母没讲完的话,让李家明颇为恼怒,很多人喜欢将仁义挂在嘴边上,好象帮他是应该的,不帮就是不讲义气、不仁义。桃香阿婆是个要强的人,嘴巴也不饶人,肯定平时没少讲闲话,阿公、阿婆虽然不作声,但也肯定受了不少闲气。

    “明伢,莫着生)气,要记得人家的好,莫总记得人家的坏,晓得不?”

    阿婆的话就是圣旨,隐有怒气的李家明连忙将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陪笑道:“晓得,桃香阿婆对我有恩,我哪敢着她的气?”

    “晓得就好,你是有本事的伢子,莫跟不争气的伢子一般见识。”

    这还是那个护短的阿婆,李家明听完嘿嘿直乐,不禁怀疑自己看不起怂人的性格,可能就是从阿婆这遗传到的。

    见时间不早了,李家明也连忙从牛仔包里拿出一包钱去厂子里。现在细木工板厂的业务越来越多,光靠这两个小厂子二十套锯床,木条有点供应不上来了。得赶紧去找学礼阿公商量一下,在小学旁边再打几个棚子,多进几台设备。

    村里几十个后生家在外头打工,能赚几个钱?还不如在本地开小厂子,既能赚得到钱,又能照顾到屋里。

第309章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银子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