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俨然成了五百年一出的商业天才、最知名的年轻经济学家。
难得的是,这位突然声名大振的年轻人,不但才华横溢而且处事低调,不但处事低调而且底子干净。这几年来,一**的超级富豪落马,背后都有资本的原罪,但横空出世的汉华干净得象处女一般,而且赚的都是外汇。
时代需要英雄,而且需要英雄无可挑剔,总不能刚被媒体大肆宣传,然后就进了监狱。李家明这样的青年才俊,无疑是优质的宣传素材,所以他人都还没下飞机,市里、区里的宣传部门就找到了他的助理阮芷,要求安排采访。
这事不行,瀛海威的前车之鉴不远,以前阮芷也听过头和楼下章董他们的戏言:‘瀛海威就是被张树新吹死的’、‘企业家成了电视明星,企业就离破产不远’等等之类的。
可处理与政府的关系,这又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大事,无奈的阮芷只好再三解释,表示等李家明回来后,会第一时间去区里、市里拜访各位领导。
干得漂亮!
清晨回到京城的李家明狠狠地表扬了阮芷一番,现在的官媒几乎没有多少公信力,尤其是那种对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报道,被他们大肆宣传等于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头,市里说要给你‘十佳青年’称号,还要推荐你去央视当‘2000年经济年度人物’。”
前者就是个屁,后面的荣誉有份量,但肯定没希望。央视第一次办这种活动,当选的肯定是重量级人物,评选过程也肯定是极公正、苛刻的,自己虽然名声不小,但肯定没办法与那些重量级人物比。等到这个奖项开始商业化时,又失去了其权威性,可惜喽。
“不去,替我婉拒,就说我学业繁忙,没时间出席。哦,对了,告诉他们我一月七号开学。”
多面手阮芷犹豫了一下,提醒道:“头,这些奖项对公司宣传,还是非常有用的。”
“有什么用?我们的市场在海外,再者说来,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去把陈同找来,我想成立一个教育基金会,让他帮着炒一炒。”
“是”
没几分钟,soh的总编陈同来了,前面还走着ceo赵世清,手里拿着油条、豆浆。
“老二,有钱多,捐点给兄弟啊?”
“闭嘴,等下还要去区里拜码头,没工夫跟你扯。陈总编,有这么个事,我想给我老家捐4000万美元,用于扶助乡村教育……”。
两人听完愕然,这也太狭隘了点吧,只扶持自己乡里的,其余的乡镇都不管?
“老子吃薯丝、穿破衣时,谁帮过我?山里人的想法,你们城里人不懂。”
李董肯定没那么狭隘,估计他也有难言之隐,陈同迟疑道:“您的意思是,我们帮您报道一下,批判批判,您再从善如流?”
聪明,李家明冲陈同竖了下大拇指,鄙夷自己老朋友道:“精子,不是我看不起你,当初老章让你当ceo真是瞎了眼!”
“老二,你这也太那个了,至于吗?”
“你不懂,帮亲不帮理,这是陋习也是传统。行了,有事说事,没事滚蛋,等会还要去拜码头呢。”
“老陈,你先去忙吧,我跟老二说点事。”
“哎”
等陈同出去了,办公室门被关上了,已经吃完早餐的赵世清抽了两张纸巾擦了擦嘴、手,坐到办公桌前拿烟、点火。
“老二,我听到点风声,你们那项目估计有点麻烦。”
“可靠吗?”
“应该可靠,区里原来准备把万泉河跟北四环相夹的那一片划给你们,但又听说有家香港财团看中了那一片,准备建一个高尔夫球俱乐部。”
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做高尔夫球场,不得不说那些地产商够狠、够贪。李家明暗骂了一声,询问道:“四大家族的?”
“长实的子公司,据说总投资120亿港币。”
建个高尔夫球场要120亿?李家明嘲弄道:“你信吗?”
特意赶在李家明去区政府之前来的赵世清,作了个‘呸’的动作,嘲弄道:“我听说市里正打嘴仗,一方说应该让你们建研究院,另一方说把你们放到六郎庄去。六郎庄?他们还以为上万人不要吃喝拉撒,不要乘车上班,光给块地就能当神仙?”
六郎庄?李家明起身到墙上的看了看全市地图,又比划了一下地铁站,真佩服那帮官员的想象力。自己想要的是中关村里的地,被他们挪到万泉河那边去就已经很偏了,还想挪到六郎庄去?到六郎庄去,还不如直接划到通州或怀柔呢!
看完地图,李家明又狐疑道:“说吧,你也是无利不起早的鸟人,除了这事还有什么事?”
“老二,京城居大不易啊,你们做的是实业,何必在京城里呢?”
“说客?”
“你要这么理解,那也差不多。”
这家伙在沪市分公司当过老大,跟市政府的官员关系非常好,正赶上沪市的领导们来京开会,对方特意来找他聊了聊这事。
“老二,只要你们愿意迁到沪市去,埔东新区只要是没主的地,随便你们圈,他们负责五通一平,而且在陆角嘴安排120亩地给你们盖总部。”
有点意思,李家明斜眼看向赵世清,这家伙举手作投资状。
“我坦白,我一铁子在市府办公厅给领导当秘书,他听说你们今年纳税1。6亿美元,就动了点歪心思,想让你们迁到他们那去。
老二,这事是两利的,他们得财税、政绩,你们得地皮、优惠政策。在京城里,想解决个户口都难,到他们那去,只要你们提出的要求合理,保证帮你们办得妥妥当当的。”
有点意思,汉华的横空出世,引来了无数梧桐树。估计这小子是被人抓来当说客,正好市里又拿不定主意给汉华在哪划地,就拿这事来说事了。
“精子,知道我们总投资多少吗?”
“20亿?”
“美元!”
“我知道,老二,你现在占主动地位了,得想清楚一点。”
沪市虽好,哪有京城好?单单这里高校林立,就能抵得上无数的优惠政策。可如果市里真不愿意给好地皮,搬到沪市去也不是不能考虑。京城高校林立,但自己手里有汉华这棵梧桐树,也能引来无数的金凤凰。
717。第715章 马不停蹄(下)()
♂
本事越大,架子就要越小,年是没办法在国内过,但礼数不能少。
等阮芷联系好了区里的领导,西装革履的李家明连忙起身,叫上在办公室过夜的王志栋,两人去区里拜码头。
区里的领导也很给面子,给了汉华公司象联想、soh那些大公司一样的待遇,派自己的秘书在大楼前迎接,自己又在办公室门口相迎。这是个经济为王的时代,汉华今年除了退税外还交了一亿六千万美元,如果连这点礼节性的待遇都不给,领导们也觉得面子上挂不住。
时代变了,拜码头的形式也变了,但实质还是没有变。只是汉华的情况特殊,声名鹊起的李家明有才子美名、又在美国求学,领导们也不介意这位年轻人提前一个月‘拜年’。
区政府转一圈,又到财税、工商、公安转一圈,一天的时间也就花在了寒暄、吹捧上。到了傍晚,由李家明作东,请各位领导一齐移步至王府井大酒店吃顿便饭,这个礼数也就周全了。
当然,作为司马区长的小兄弟、真正的青年才俊,而且是有名的‘三杯倒’,李家明只喝两杯就让善体人意的黄书记叫停,让服务员换上了矿泉水。
区里的主要领导都在,作东的又是名副其实的内地首富,这顿饭吃得也尽兴。散席后,部门领导们拿着阮芷她们送的ipod2,高高兴兴地告辞,留下两位主要领导和作东的李家明去茶室谈工作。
赵世清的情报没有错,市里确实有意在六郎庄划块地给汉华,想让这个大型项目将那一片盘活来,但这事是可以商量的。
“三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就是在中关村里划地,但土地款就不能优惠,只能按企业用地的标准;二是万泉河路那边,但那边要推平山丘,而且对环境破坏较大;三是六郎庄,土地款在税收里返回,地铁也会两年内延伸过去。”
司马区长这话是技巧的,把他们想要划的地方放最后,但李家明也坦承道:“两位领导,事情又有变化了,我们公司正准备与ftre/tech公司合作开发手机芯片。那是数十亿美元的大冒险,估计数年之内汉华的大部分利润都得放那边去,我们需要利用这个项目的商业利润,来支援汉华的ipod和智能手机开发。”
“智能手机?”
现在可不是谦虚的时候,李家明自信道:“对,不是我们目前市面上的手机,而是与互联网相联接的手机。我们已经完成了可行性研究,还收购了大量的专利技术,正在进行基础原件的研发。
我们相信,一旦成功,将颠覆目前的手机市场格局!”
两位领导心里一振,连忙道:“几年?”
这牛皮就不能乱吹,李家明沉声道:“快的话六至七年,慢的话八至十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爱立信和诺基亚已经走在前面了,但我们的理念更先进。”
这年轻人胆子真大,居然敢去跟那些国际巨头竞争,但人家又有这底气。ipod1今年交税都1。6亿美元,ipod2又是力压群雄,汉华确实有那个实力去追赶。
“那你们是想选第一套方案?”
“对,二位领导也去汉华视察过,那些工程师一忙起来,哪有时间照顾家里?在中关村里,各项基础设施都齐全,交通也便利。”
“那行,明天去市里给领导汇报一下,九点半怎么样?”
这样也好,把沪市拉进来待价而沽,肯定能获得更大的优惠,但与政府的关系也就变了味。办企业的人,可以不站队,但不能不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李家明懒得提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