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经理人,不就活活把家饮料龙头企业搞垮了吗?
“铁子,不是我说你,做人要有点志向,不要总想着那些投机倒把的事。你看看,我们班上除了冯刚、阮芷和苏眉外,那么多经商的人里成了气候的有几个?掰着手指算,也就我们那个宿舍的四个,你小子都只能算半个,为什么?
你们这帮人啊,太急功近利了,见到哪行好做就做哪行,哪行有了点低谷立马退出。我们汉华风光吧,可我们光开发iPhone就用了八年时间,总共花了近三十亿美元的研发费用!”
这个,这个好象有理,当初iPod风行于世时,换成别人可能就止步不前了,哪还会投巨资去开发一个看不到前景的新产品?
“对喽,现在煤炭业红火,行业整治完后会更好,除了那些有政治任务的国企外,谁会想到去深加工?等到行业不景气了,深加工会救企业的命!”
有道理,但是,干嘛要做这个?行业不景气了,钱也赚够了,改行做投资呗。有十年的黄金期,什么本都赚回来了,不赚钱了就停工,等行情好了再开工呗。
费了一阵口水的李家明为之气结,要是能走这条路,他干嘛要伤脑筋?十万人的饭碗,即使不说那些大道理,小道理也不能说不管就不管,那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佯装长叹一声,李家明幽幽道:“铁子,上次的事,如果不是我陪你上飞机,知道会如何吗?”
开始发福的王铁默然,老同学把他叫过来,费这么多口舌,他还不知道其意图?可这大火坑,他真的不想跳。
不跳也得跳,李家明苦口婆心道:“铁子,我跟你说这些,不是要你还人情,而是告诉你一个道理。钱多到了一定的数量,就是一个数字,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就拿上次的事来说,如果换成是我,别说那点破事,即使再大的事,政府都不会动我一根汗毛,为什么?
因为每年汉华给国家上交了几百亿的税收,还从外国人这赚了几百亿回国。在政府的眼里,我李家明和汉华是有重大价值的,只要我不干出人神共愤的事,谁也不会动我一根毛。
话又说回来,如果你能在行情最好的时候,率先去做深加工的工作,等到行业不景气时能稳定住企业,帮政府解决十万张嘴的问题,你的价值也将是巨大的。到了那时,你王铁才是真正的成功了,可以象我样在官员面前大摇大摆,甚至还能跟他们拍拍桌子、摔摔脸子。”
人都有崇拜权威的潜意识,李家明获得了令人仰视的成就,他的话也就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当他把这事往人生价值上靠,来美国躲难的王铁也自然随着他的说辞去思考。往认真里琢磨,李家明的话也确实有道理,事务的价值取决于其实用价值与稀缺性。
煤炭业景气时,生产煤炭的老板哪在政府眼里?看哪个不顺眼,把他拿掉就是,等着这煤矿发财的人排出了十里外呢。可如果行业滑坡后,只要在坚持生产的老板,都会成为政府眼里的香饽饽。原因无它,因为政府要解决当地的就业、GDP、财政收入……。
“我跟你说,我们国家缺油,即使是出于能源安全,也离不开煤炭工业。当煤炭业达到顶峰后,势必要走向低谷,这是客观规律;但是到达最低点后,又势必会反弹,最终回归其合理利润期。最难熬的就是那么几年低谷期,只要熬过去了,以我们的规模和提前研发的技术,不难成为一家龙头企业。
到那个时候,谁敢轻视你王铁?你又不是一张纸就能任免的国企老总,你是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老总,圈子里就那么几个人,你觉得谁想去挤掉你摘桃子?”
有利、有名、还能有安全,犹豫不决的王铁终于心动了,迟疑道:“头,要干深加工,那会需要很多的资金。我知道你是想干事的人,Sohu那帮人呢?要是他们套现跑路,光靠我那点钱可不够用。”
光有一个人跳坑不够,还得再往坑里推人,那坑才能快点填平,李家明哪会看着老章他们跑路?
“呵呵,他们想得美,他们要是敢跑,我就敢让他们在管道煤气的事上全部出局。”
“你是说?”
道理说明了,当然得给个桃子,李家明这才将与政府的协议说出来,允诺道:“煤气公司会并入能源公司,只要你证明了你的能力足以管理新的能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就是你的!”
干!
那还有什么不干的?
第936章 猜忌(上)()
‘眼光有多远,世界就有多大。
同样的一件东西,因人的聪明才智的差距而议,看法不同,用法不同,所呈现的效果就会有天壤之别。但是,差别的原因不是在于东西本身,而是在于其用与不用、会用和不会用,即是一个眼光的问题。
眼光长远的人,才会有着广阔的天地。如果作为一个商人,经营眼光往往会决定他的生意能够做多大,以及他用怎样的方式来赚钱;如果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么就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就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么你就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人的眼光往往会决定人生的高度和广度,以及以怎样的方式成就自我。因此,看一个人的眼光是否长远,就能知道这个人有没有昂扬的志气,有没有远大的理想,有没有美好的前途。通常有长远眼光的人,常常能够不拘于现有的状况,对事物发展做出大胆的预测,具有冒险精神,并且有着睿智的头脑,并非凭空去放远他们的眼光,他们懂得如何能够实现目标。一个人的眼光,不仅仅在于他有高瞻远瞩的能力,也在于他有没有丰富的想象力。’
这些老章在演讲时无比高大上的书面语,从正宗的大学教授李家明嘴里吐出来,落在特意来开会的老章耳朵里,纯粹就是恶心他。
扯这么多屁话,绕这么大的圈子,不就是想让大家都不套现吗?这可不合规矩,谁赚的多谁就得负主要责任,国家对能源企业有持股比例限定,自己这些人不会去关心,你张罗此事的人能不清楚?现在看着大家荷包鼓了点,就想掏出来圆他俩的实业梦?
想都别想!
这几年,大家顶了个超级富豪的帽子,日子可过得紧巴巴,有点钱就投到sogo和sohu易购里了,好不容易赚了笔现金,就扔到煤炭深加工那大坑里去?那是十万人的大坑,跳进去了,还想爬得出来?
坐在那恶心人的李家明也终于被恶心到了,sogo那帮小秘书水平也太差了,写出来的演讲稿没一点新意、亮点。直到孙维刚和赵世清都扭过脸去偷笑,他才猜到这稿子可能不是那帮小秘书鼓捣出来的,而是老章自己写的。
“嘘,严肃点,学习呢!”
看到那学着电影里的腔调和兰花指,以及那张够丑的丑脸,几人终于忍不住了,把嘴里价值不菲的威士忌酒喷了一地。
行了,只要你们自己也觉得好笑就成,李家明将手里的几张纸一扔,又重复刚才的话题,只是话音比刚才重了一点。明面的意思是煤炭工业是个夕阳产业不假,但只有不会做生意的人,没有不赚钱的生意;潜台词则是有钱大家一起赚了,有了风险也得大家一起扛。
这话音重了一些,能用口水洗脸的老章还可以稳坐泰山,嫩一点的孙维刚可有点坐不住了。这次的事吧,如果没有李家明,大家别想赚这笔横财,现在他提出来将煤矿与未来的管道煤气并一起也合情合理。总不能有好处的事大家一起上,要承担风险时,让人家一肩挑吧?那不公平!
可孙维刚话都还没说出嘴,吧台下的脚就让旁边的赵世清踩住了,示意他别乱说话。这事吧,不单是这点事,老大和老二也不单是掰腕子,作小的凑什么热闹?
见孙维刚想吱声,本想喝酒、看戏的老顾没办法了,只好揽着智商不错情商够差的老学弟走人。就那两家伙斗一斗无关大雅,要是这孙子莽莽撞撞站队,不管是站那一边,接下来的事都谈不成了。
“老章、老二,你们俩慢慢掰扯,出了结果通知我们就成。孙子,带你玩去,老二这可有意思,好好的泳池当鱼池的”。
帮亲不帮理是李家明的陋习,可不是孙维刚的,他见学长也和稀泥,不乐意道:“老顾”
这事可真不能乱搞,人情练达的赵世清也连忙打断道:“得了,就你那脑袋,掰扯得过两个大博士?走了,外面斗地主去。”
两人一左一右把人高马大的孙维刚夹走,站在那有些尴尬的王铁也连忙找借口走人,sohu的往事他也听说过一些,这二位可有事没事斗法玩的。出了书房,王铁也不跟老顾他们凑一起,转身去了帮婉婉剪草坪。他是官宦家庭出身,知道关系的重要性,从大三开始当了李家明两年的小跟班,早知道对这大佬最有影响力的就是两妹妹加上如今的大嫂柳莎莎。以前在国内时,他只要到了京城不一定会回母校,但绝对会让苏眉她们带着李文、李婉她们找借口痛宰一顿。可王铁刚把剪草车从车库里开出来,就让站在郁金香树林边的老顾叫了过去,问的就是李家明刚才说的事。看李家明那架势,这事不答应是不可能的,但全盘答应他们又很为难。
王铁做出来的计划听着很好,其实文过饰非,问题是煤炭工业确实是个夕阳行业。其实这也不是问题,李家明说得也没错,这个行业还没发展成熟,待到发育成熟了,不难赚个合理利润,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没钱!
这年头,穷人手里才有存款,富人哪个不是从银行贷款?这几年大家搞sogo、sohu易购,不但把他们的股票押了又押,还把他们在这两家公司的股权都押掉了。好不容易逮住一个发横财的机会,也确实发了笔横财,谁不想先把sogo的事搞好再说?要是听李家明的,把钱投到那煤矿里去,行情好的时候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