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跃龙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跃龙门- 第8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王老师的看法,柳莎莎不敢苟同,老公这些天很奢侈地招待师长们并不是在炫耀,而是让贫困过的他们享受最好的东西。家明那人,自己还不知道?能住5000美金一晚的华尔道夫酒店,也能住十美元的汽车旅馆,根本不怎么在意物质。

    “王叔叔,我觉得吧,人生在世,什么都要见识、尝试一下。师公,你觉得我讲得对吧?”

    侄女的伶牙俐齿,让方正的王老师哑口无言,也让将她从小宠到大的胡师公连声附和:“对对,成林就是个乡巴佬!你跟家明是大博士,做的事、想的问题比我们更高级,怎么能用我们的思想观念来要求你们呢?

    李首富,这几日吃也吃了,玩也玩了,什么时候安排我们回去?”

    美国虽好终非故园,来学生这小住了大半个月,连胡师公都开始想家了。既然如此,李家明也不强留,师生们回家准备好好喝场酒,然后送师长们乘机回国。

    大家坐在熊熊燃烧的壁炉前,吃着很辣的菜肴,喝着老家的陈年四特酒,谈笑风生。其实这种场合,才是师长们最喜欢的,不象这些天四处参观、吃高档餐厅、住豪华酒店,世面是见了但也拘束得很。

    酒兴正酣时,念旧的胡师公提到了与他关系极好的蔡书记。那位已经任闲职的老书记,委实为同古出力良多。不说他强行修水库解决全县的用电问题,单单顶着巨大的财政压力,给全县的民办老师转正,那便不是一般人干得出来的。

    “可惜了,我上次在北平转机时,老蔡对在吉省的事后悔莫及。他讲要是他不改初心,不去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一心只做正事,还真有可能改变吉省的面貌。”

    听话听音,半醉的李家明哑然失笑,合着自己这些天招待大家,在师公眼里就成了不务正业?

    师长们还真是这么认为的,尤其以王老师和胡师公为甚,他们见过领导们是如何忙碌的。远的不讲,就讲李家明的岳父柳本球,他们去浔阳玩时,柳大书记连陪他们参观一下都没时间,早出晚归得象只陀螺。

    “你以为你不是?学堂里的事,还能讲是放假,公司里的事呢?”

    “王老师,这不同”,半醉了的李家明替老师满上酒,争辩道:“柳大书记那叫没办法,他不以身作则,手下人就会应付他。想下子啊,要是我天天累得象条狗,手下人怎么办?也跟柳大书记的手下人样,****拿着个破本子跟在我屁股后头,讲什么都拿记下来?师公,你当过官的,上司就真比下头人更有水平?

    我觉得吧,当头头的人要闲,要让手下人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嘿嘿,个人再厉害、再忙没用的,你就是一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

第1017章 竞而不争()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送走了师长们后,李家明也没有回国的意向,仍然悠哉游哉地过着日子,连接受几个专访的意向都没有,这倒不是他矫情,而是他深知人性。

    多年前,他和老章搞Sohu时,中关村及至全国最出风头的是创办瀛海威的张树新。十几年过去了,当年四处赶场子演讲、给大家灌心灵鸡汤的张树新早日落西山;而当年以称她为大姐为荣的章狐狸,却再登事业高峰,如日中天。如果老章在Sohu成功后,也如他前世样四处赶场子,哪会沉得下心去做Sogo,哪会把本应出现的度娘扼杀在摇篮里取而代之?

    没哪个人能真正地淡泊名利,只要站在聚光灯下便会膨胀、会错觉,会失去该有的谦卑,而这是需要时刻保持冷静、理智的企业家的大忌。

    可新任的首富先生如此低调,落在媒体、世人眼里则是卓尔不群。好事的媒体还拿他与前首富、以及开创个人电脑时代的老乔比较,再对照Apple公司无法重现昔日辉煌,得出了一个令李家明哭笑不得的结论——比尔和a明之所以能让各自的公司长盛不衰,那是因为他们将激情放在了事业上,而不是去挖空心思去标新立异。

    更好笑的是媒体还能自圆其说,比尔性格内向不擅言谈,热衷文字交流,清晰地表达立场;习惯孤独,不为社交浪费时间。而新首富a明呢,能言善辩能当商学院的教授,可他在公司里却是善于沉默、善于倾听,以一种平和的自信让整个团队安心归附。

    与之相反的则是老乔,暴躁、跋扈,总是先刺激对方,然后兑现,最后让对方信服。幸运的是苹果成功了,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好比暴君最后统治成功,人们会说他那么做总是有道理的,要不然怎么会成功?这是用后果来推论前面的事情的价值,等到他的运气没那么好时或遇到真正对手时,一败涂地也就顺理成章了。

    胜王败寇!如果不是汉华将苹果打得满地找牙,媒体肯定会说李家明没有领袖气质,不能用激情引领整个团队。

    不过,汉华集团内部的人,都非常喜欢李家明那种平和的自信,纷纷在Face上表示,与他们Boss在一起时很舒服,因为他们Boss秉持一种很奇怪的观点——竞而不争。用他本人的说法,竞争其实是对资源的竞争,但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分享的时代。参与竞赛而不是争夺资源,才能更好地发展、推动进步。汉华不可避免与对手竞争,但首先要有这个态度,避免为了竞争而竞争,要学会与人分享,甚至是与对手分享技术的进步。

    基于此,汉华研发出真正的智能手机后,不是象诺基亚样将塞班系统封闭起来,而是向大家开放最核心的‘卓越’系统,允许所有人在这一系统上进行二次、三次创新,甚至还将汉华研发出的各项专利与人分享。也正因为如此,汉华才能始终引领技术潮流,从iPod到iPhone总是站在时代之巅。

    这种观点在崇尚丛林法则的美国,简直是不可思议,可秉持这种观点的a明成功了,而且成功得如此辉煌。翻开他的经历,Sohu成功之后,没有跟团队的另一个核心竞争,而是主动退出Sohu创立了利方集团,这才有了后面的利方、汉华。

    媒体记者很难采访到李家明,但他的学生能去问,可这让李家明如何回答?当初他提出竞而不争,那是针对公司内部过度竞争而说的。商场之上,有合作共赢,也有为胜利无所不用其极。

    站在讲台上思考良久,面对着数十名博士生的李家明斟酌道:“先生们、女士们,任何一句话都有其语境,脱离了这一语境便会意义完全相反。

    我当时说这话时,HH公司已经占据了数字音乐播放器的50%以上市场,将Sony他们远远甩在身后。可以这么说,在这一领域能击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教授,您的意思是,只有占据了绝对优势,才谈得上竞而不争?”

    这也不对,现在的李家明已经不是当初的硕士生了,经过了七八年的学习、沉淀,早有了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我亦云或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

    “No,也不能这么说。以下的话,可能会自我矛盾,我也不知表达得对不对。

    过去的数千年历史,其实都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历史,大家都在抢夺对资源的控制权,但未来呢?时代发展了,对资源的控制应该让位于协作。

    打个比方,iPhone的芯片来自Intel,屏幕来自夏普代工,其他核心部件来自数十家公司,汉华不过是研发、设计、整合这些资源,然后由代工企业生产出成品。如果我们对这些资源进行控制,会发生什么呢?

    当我们放弃了控制,而是选择与人协作,最后又如何?”

    文不对题,乍一听很文不对题,但讲台下的研究生们若有所思。自从全球化以来,参与协作的各国都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各国的经济蓬勃发展。这里面有竞争,有对资源控制权的争夺,但更多的是协作。换句话说,推动经济发展的是协作与分享,而不是对技术、资源的控制。

    “我这么解释,不知大家是否能更好理解”,李家明顿了一顿,重新组织了一番语言。

    “东方的文化、智慧,是基于儒释道精神,那有谁看过儒家的《论语》任何一个篇章、《道德经》的任何一个篇章?有谁看过佛经里任何一段经?”

    台下无人举手,在他们看来那些东西毫无逻辑可言,全是一些道德之谈。

    “Ok,我看过你们的《圣经》,而且还仔细研究过。西方和东方之间的差异在于,你们讲究黑白分明非此即彼,而东方的文化讲究融合而不是对抗。儒家讲如何适应社会,道家如何适应自然,佛教则讲怎么形成身心合一。

    回到我们刚才的话题,你们信奉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东方文化则是融合。竞争必须分出一个胜负,胜者踩着败者的尸骨,但不一定彼此都进步了。比如一战打得那么惨烈,不过增添了仇恨,为二战铺垫。

    竞赛则不同,会分出一个胜负,但彼此都进步了。全球化到今天,是不是参与这一进程的国家都在竞赛,却又都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本章完)

第1018章 世界太小(上)() 
‘竞而不争’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屁话,但在特定的语境之下,它又是一种理想状态。尤其是在课堂上说,李家明自己带的两个博士生,以及来蹭课的一帮博士生,很容易与当下的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为他这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屁话找到无数理由。

    聪明人嘛,总是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然而,聪明人总是少数,大部分还是只相信眼睛和耳朵,唯独不信头脑。a明是首富、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蹭上他便能赢得关注度,因此,即使有一大帮人替李家明辩解,‘竞而不争’仍然成了媒体们的靶子,被用来调侃、嘲讽。

    无所谓,不管那些节目主持人和脱口秀演员如何调侃、嘲讽,决定了低调的李家明全当他们是空气,依然故我。用他在课堂上的解释,那便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