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跃龙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跃龙门- 第8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肯定是以义佐利,也肯定是在义与利之间寻找平衡,但李家明象他的那些洋同事样耸了耸肩膀,避而不答道:“汉华实行的e负责制,我不管具体事务”。

    世事洞明的老章会绕着弯子,给彼此留下缓冲的余地,耽直的孙维刚可不会,他习惯的是重剑无锋。他在shu易购有着巨大的利益,手机购物又成为了趋势,如果李家明拉偏架他能理解,但要给他们一个准话。但话还没说完,老章打断了他的直来直去,继续绕着弯子道:“老二,我个人认为以义佐利是对的,你觉得呢?”

    明确表态好,李家明点头道:“对”。

    那行了,老章和老顾立即举杯,李家明不禁好笑道:“至于吗?”

    老顾意犹未尽道:“我们是商人,你是知识分子。”

    李家明会意一笑,不再瞎扯蛋,这帮孙子在会场里与自己站一阵线,除了自己说的是一些众所周知的之外,更是因为大家利益一致。换句话说,自己是在台用嘴说义佐利,这帮孙子是用行为证明。

    /bk

第1124章 杞人忧天式的远虑(上)() 
还是学校后门口那家已经几经转手的小饭馆,门外站了十几个戴着墨镜、耳机的黑衣人,挡住一圈圈看热闹的年轻人、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人群里还有不少制服警察维持秩序。

    派头太大了一点,同学间吃个饭用不着这样。

    不喜欢这样的李家明却没有反对,因为桂铭他们需要这排场,需要让圈子里的人时刻记得他是他们的老大。即使各自所属公司是竞争对手,但私下里仍然是他们的老大,遇到迈不去的坎时,自己这位世界首富会帮忙的。

    不同于其他人的同学聚会,李家明他们这一帮同学聚在一起,或许有功利色彩但色彩非常淡。倒不是他们这一班同学清高,而是由于李家明这个班长不遗余力地提携大家,有在学校里就令人信服的班长以身作则,其他同学也团结互助。毕业十五年了,一帮同学都干得不错,不是这个总就是那个董,即使是留校的冯刚也成了国内知名经济学家。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大家都出人头地了,也就没了势利之态。大家该叙旧叙旧,该喝酒就喝酒,都是当年的老同学、老兄弟,宁可醉不可退!

    可惜的是,酒桌上的批发生意刚做到一小半还没开始零售,有‘三杯倒’美誉的李家明便黑脸愈黑,由大家指定他的贴身酒替桂铭开始代劳。

    酒桌上从来都是怕别人少喝,自己却能被阻拦得少喝,也证明了自己深得众人的爱戴。从善如流的李家明乐呵呵地接过那杯矿泉水,强调道:“先说好来,最后一杯我得亲历亲为!”

    “那当然,桂子,喝啊!”

    “怕你啊?”

    酒局继续,热闹继续,享受特殊待遇的李家明也频频举杯,频频要求大家随意,却是清一色的一口闷:‘班头给脸,我得兜着’。被一群商界成功人士纳头便拜,也是一种人生的成功,有点像及时雨宋江同志。

    等到酒正酣杯莫停时,李家明果断叫停。酒这东西是好东西,但大家都不再年轻,喝过量便成了穿肠毒药。

    圆杯吃饭,酒饱饭足之后,黑脸透亮的李家明在同学们簇拥之下离开,一长溜挂着各地牌照的劳斯莱斯、宾利、林肯相随。这种豪车扎堆的场面在记者的笔下,不是暴发户炫富而是燕园的一个传奇,也是在高校圈内广为流传的传说,而传说的主角便是李家明教授。

    对,是李教授而不是李董,因为李家明多次表示他最自豪的是被破格聘为斯坦福教授、芝大商学院院长,而不是创立了汉华成为世界首富。三天之后,在那个粉墙黛瓦的千年古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作为东道主的浙省李省长如此称呼他。

    其实,这个名字大气的峰会名不符实,如他岳父所预料,除了他这个绝对大牌外,剩下的都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家和一些欧美的小狗小猫,连杨至远那混蛋和另一个混蛋张勇都托词没来,更遑论亚马逊、ebay、oracle 、the prie 等巨头。出乎他与他岳父两人预料的是,传说中的大会提议者没有出席,级别最高的仅是李省长这位部级高官。

    可猜不可说。

    开幕合影时,最大牌的李家明仍然奉老章为老大,老章也投桃报李地将影响力已经远不如他们的吴叔,让到他俩之间的中间位置,且喧宾夺主道:“各位,外界都称我们为sohu系、汉华系,说我们sohu是国内互联网业的黄埔军校。饮水思源,其实我们都要感谢吴老,如果不是当年他老人家的鼎力相助,sohu或许度不过那个寒冬,也不可能有后来的利方、汉华、o、sohu易购、阿里。”

    老章的话音一落,或多或少都与sohu有关联、交集的众人热烈鼓掌,纷纷向这位给国内互联网业发展提供过巨大帮助的老人致意。

    国内第一家互联网企业是瀛海威,但当年的风云人物早没了声息,真正给互联网业带来春天的是o等巨头的sohu当时能成功,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粤省商界的巨额广告投入,而给sohu带来第一波密集广告投入的正是这位花甲老人。

    今日的华容集团也早非吴下阿蒙,mp3的成功让他们成为跨国企业,追随汉华的脚步做智能手机又成为了电子消费品巨头,华容集团也成为了市值万亿的庞然大物;作为华容集团创始人,吴叔已闻名天下,风头甚至压过了他曾仰视的联想集团的柳老爷子。

    在如雷的掌声中,再三推辞无果的吴叔向众人拱手为礼,暗自感慨道:‘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华容能有今天,其实只是缘于一场二十年前的缘分。

    对,很多事就是因为不可预知的缘分。

    虽然仍旧奉老章为老大,但合完影后便被众人簇拥的李家明,也认为他能如此成功也是因为缘分。如果当年不是遇到吴叔,不是机缘巧合与老章他们一干青年才俊成为朋友,有前世记忆的他肯定能成功,却不可能象今天如此成功,更不可能十几年间如此成功。

    大会开幕之后,头顶上有经济学家帽子的李家明,却没有谈经济也没有展望未来的物联网,而是以传统商业伦理为主题发表演讲。

    “在农耕社会,重农抑商并不代表商业活动的停止,但作为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内容,商业伦理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儒家五常的仁、义、礼、智、信,其核心是义而与其联系最密切的是利,因此程颢云:‘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朱熹也有言:‘义利之说,儒家第一义’。”

    “在农耕社会里,利与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唯心地割裂,因此才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耻’、‘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等等偏见。”

    “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进步,当我们开始向重利轻义的西方学习,我们的国家、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民国时,我们称西方诸国为列强,如今是否也有欠发达国家称我们为列强?大家不要笑,去越南、印度走一走看一看,其实我们的形象与一百年前的英法没有多大区别。”

    “彼之仇寇我之英雄,有些事我们不必理会,也不必纠结历史的仇恨,但我们必须要思考一个问题。一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后发优势让我们能避免走历史的弯路,但当我们自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时,我们还能向谁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他山之石成不了我们的基石,日本是西化最彻底的国家,也没变成白种人,那我们呢?”

    (本章完)

第四百六十六章 杞人忧天式的远虑(下)() 
晨雾如纱,流水潺潺。

    李家明站在依依杨柳之下侃侃而谈,旁听的马郧想辩也无从辩驳。

    有些事不可说,但只有两人时,什么都可说,这叫死无对证。

    好不容易等李家明说完了,马郧才艰难道:“为什么?”

    为什么?

    李家明冷笑一声,鄙夷道:“老马,不是我说你,你属于那种有才无能的人,你能有今天的成功,纯粹是你的性格和时机。如果你晚生十五年,等这个社会的阶级开始固化,你最大的出息就是个大言不惭的教书匠。”

    这话换成别人说,俨然一方豪杰的马郧能喷他一脸,但从李家明嘴里说出来,却只能让他心生羞恼。阿里能有今天,李家明那五百万的启动资金很重要,那些在长城上闲扯式的想法更至关重要,这一点连马郧在内的阿里高层都承认。

    数千年的皇权社会,给国人一个最大的印记,那便是膜拜权威。那些想法在当时仅是想法,但依次被事实证明其正确之后,提出那些想法的人便成了神。说句不客气的话,即使马郧是天纵其材,如果要选择李家明这样多智近妖的人当对手,仍然会胆战心寒。

    但是,马郧毕竟是马郧,即使李家明的话让他有种羞辱感,也能不满道:“行行,老子是不如你,你就告诉我为什么!”

    不为什么,还是让马郧看来是杞人忧天式的远虑——财富安全。虽然新的宪法里增加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条款,但那是有条件的: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凭心而论,李家明也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期,不对私有财产进行无条件的保护,有利于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建设,但问题是屁股决定脑袋。

    狗屁!

    思想成熟的马郧终于想明白了,这些都是这混蛋或许还要加上章昭洋的说辞而已,他们那帮sohu系的目的还是想把阿里捆在他们的战车上。

    什么叫财富安全?

    他马郧又不是三岁小儿,能不清楚国家的根基是信用?

    从最初的sohu到最后的sohu能源,或许有与政策打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