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躬身道:“娘娘谬赞,伏羲不过心有所感。还请娘娘宫中一坐。”
女娲娘娘便随三皇到火云宫中,四人坐定。女娲与伏羲高坐主位,神农与轩辕陪坐下首。
伏羲便出言道:“却要恭贺娘娘寿辰。”
神农与轩辕两位圣皇,自然也是恭贺一番。
女娲娘娘笑道:“三位何必在意那些个虚礼,我那宫中清冷,灵珠子也下界去了,这才到兄长这里来。”
伏羲闻言说道:“灵珠子数万年不曾离宫,此次下界,不知所为何事?”
女娲回道:“却是玉虚宫圣人所请,要灵珠子在那封神之人手下做一先锋大将。吾本是不愿,奈何灵珠子久居宫中,应了吾的因果,身具封神煞气,却是要在杀劫中走一遭。吾便应了元始天尊所请,遣他下界去了。”
伏羲三人闻言,相互眼神交流一番。此次,女娲娘娘派遣灵珠子下界,分明是要与大商敌对。这可与他们的谋划,大大不利的。
伏羲说道:“娘娘,此劫虽有牵连,却与娲皇宫无碍。何必使灵珠子下界,助那阐教气运?”
女娲微微一笑:“不过是让灵珠子借了封神杀劫证道,些许气运,并不妨事。兄长怕是另有忧虑?”
女娲说完,却是朝伏羲俏皮一笑。此是女娲性情流露,以女娲娘娘圣人之尊,断不会在外人面前做下此等有失圣人皮面之事。也就在伏羲面前,女娲才会偶尔流露本性。
伏羲苦笑一声,回道:“娘娘当知,吾等三人谋划多年,此次亦是吾等机缘,不可不谨慎些。”
女娲娘娘闻言,面色一正,慎重问道:“你三人,还在谋划?”
伏羲三人相视一眼,俱是点头认了。
女娲娘娘沉思片刻,说道:“如此说来,你等是欲借那殷商纣王行事了。要知以大禹才情,也是不成。那纣王又有何能耐,能令你三人高看?”
伏羲笑道:“娘娘,此前他等三人一体,又有西方二人相助,故此我等才功败垂成。此次封神杀劫,那三人已然对立,天机不显,此是天时在我。而那纣王似是已知天机运数,正可谋划。此前吾以先天卦数演算,吾等之事,正应在这位大王身上。可惜大禹一代人杰,为我人族已然身死道消,叫我等如何甘心就此放手。”
一时间,宫中四人俱都默然。
良久,女娲娘娘才道:“可惜吾力孤,不能助上一助,累的大禹身陨。既是兄长有此谋划,吾本当召回灵珠子才是,奈何此时灵珠子已然入了玉虚宫中。若是灵珠子能借此证道,也是一助力。”
伏羲闻言却说道:“娘娘娲皇宫人丁不旺,且那几位眼馋招妖幡,又如何会助灵珠子得道。玉虚宫不过是欲借娘娘气运对抗碧游宫中那位罢了。且灵珠子降世人族,最怕本源受损,那位只需做下些许手脚,灵珠子此生证道无望。”
女娲娘娘闻言眉头一挑,凤目含煞:“他敢。”
伏羲却是接着说道:“当年,既敢堵住娲皇宫宫门,此时不过坏了门下证道,他又有何不敢。”
女娲娘娘闻言,却是有气发作不得,到最后只剩颓然叹气:“兄长,何苦逼我。”
伏羲圣皇见得女娲娘娘面色疾苦,心中亦是难受:“贤妹,却是苦了你了,是为兄失了算计,才有今日之局。”
女娲娘娘听得伏羲圣皇终于叫自己“妹妹”,心中方好受些,要知道伏羲自降生人族以来,便未称呼过女娲娘娘一声“妹妹”了。又听伏羲话语中满是自责,忙宽慰道:“兄长,何出此言。女娲一路修行,全凭兄长护佑,女娲不曾或忘。既是兄长要挣,女娲便陪兄长斗上一斗。且听兄长之言,那位大王怕是得了天机了。”
于是,女娲便将当日女娲宫中之事说了。
伏羲闻言,眉头急跳。运起先天卦数,半晌不语。
轩辕圣皇看得焦急,也不顾失礼,问道:“皇兄,如何?”
伏羲却是苦笑的看了眼女娲娘娘方才说道:“封神当起了,娘娘那位大王显然已知今日之事,还望娘娘见了莫要动怒才是。”
伏羲说完,却是抬手现了女娲宫中场景,那墙上的一首诗更是显眼。女娲看了哪还受得了,双目煞气翻滚,就连这洞天之中也是乌云密布,惊雷阵阵。
伏羲三人相视苦笑,不想我竟会做下此等亵渎之事。
好一阵,女娲心情平复,抬眼看向伏羲问道:“兄长,就是这昏君可成事?”
伏羲心中苦不堪言:“娘娘当知,以当日纣王所为,断非此等昏君。娘娘,那几人惯会推波助澜,此次怕也是他等所为。想来正可应了当日纣王言语,娘娘不若依言,借此事挑起封神杀劫。”
第三章 招妖幡出,封神劫起()
伏羲圣皇劝说女娲娘娘,借我亵渎女娲宫之事挑起封神杀劫,女娲娘娘平息怒火,问道:“兄长,不知女娲该当如何行事?”
伏羲见女娲怒气终消,心中长出一口气,说道:“娘娘,但以本心便是,那几位可还看着呢。”
“待女娲看看是谁人施为,定不与他干休。兄长,女娲便先去了。”说完,女娲怒气又起,却是不在停留,起身离宫而去。
伏羲三位圣皇相顾唏嘘,却是不曾想到我会做下这等事。
女娲娘娘乘青鸾来到朝歌,銮驾停到城外女娲宫,金童玉女出来朝见。众人礼毕,女娲娘娘猛地抬头看见墙上诗句,大怒骂道:“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一时间,朝歌万里天空乌云滚滚,却是圣人动怒,天地感应。
女娲娘娘即唤了碧霞童子驾青鸾往朝歌而去。
女娲娘娘来到朝歌城,往王宫而来,正思量如何退场,便觉两道红光阻路。娘娘遂停下观望,便见红光之中夹了人皇之气,娘娘心想来的正是时候,一丝疑惑却是按下心头。却是女娲撞见了殷郊、殷洪兄弟二人,二人身具封神煞气与人皇之气,旁人难见,女娲却是可以看出。便是太清老子亦是要借助人族至宝——崆峒印,才能分辨。女娲娘娘造就人族,自是有莫大牵连,是以才能瞧见。
女娲娘娘回了娲皇宫,思量片刻,便唤彩云童儿把**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去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道幡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正是洪荒中有名的灵宝“招妖幡”。
招妖幡本是帝俊、太一练就,以掌控妖族之用。等到女娲娘娘成圣,此宝便交由女娲娘娘掌控。凡是此前妖族所属,俱都有一道真灵落在幡中,招妖幡可谓控制了万千妖族生死之宝。
而等到巫妖大劫过后,妖族散尽,或是避世不出,或是入了大教。而又有众圣相逼,女娲娘娘无奈却是放出了残存有数的大妖真灵,其中便有那北海鲲鹏。从此妖族气运衰败,名存实亡。
要知道招妖幡虽禁锢了大妖真灵,却是妖族气运至宝,凡是真灵入了招妖幡的便可享妖族气运。而巫妖量劫之后,招妖幡中妖族真灵,已然一位大罗金仙也无,妖族气运又如何能不一蹶不振。
这些女娲娘娘虽是知道,又如何能够明言。毕竟,真灵是修士根本,也没有谁真心愿意真灵受制于人的;且圣人自重皮面,又如何会去解释。是以,这些年来,招妖幡这件至宝便一直深锁阁中了,却不想今日得以用到。
招妖幡舞动,不一时,悲风飒飒,惨雾迷漫,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女娲娘娘见得这些妖族,一个大罗金仙也无,最高修为不过初入太乙之境。心中又是一阵疾苦,却是不愿见他们了。
女娲娘娘吩咐彩云道:“着各处大妖且退;只留轩辕坟中三妖伺侯。”
彩云童儿领了法旨,带了三妖进宫参谒,那三个小妖见得女娲娘娘,慌忙伏地口称:“娘娘圣寿无疆!”
这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身体瑟瑟。三妖修行虽不短了,可终究机缘不够,不得玄门妙法,到如今也不过金仙修为,哪里敢在女娲宫中放肆。
女娲娘娘见得三妖,心中不以为意,说道:“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
那三妖自是不敢不应,只听得狐妖叩首说道:“娘娘法旨,小妖自当遵从。只是小妖道行低微,恐坏娘娘大事。”
女娲娘娘笑道:“如此,也算是你等机缘。此事重大,涉及圣人。你等虽是小妖,亦是吾同族,若是依言行事,自当无碍。若是你等祸害众生却是吾也救你等不得,且记下了。”
女娲娘娘言毕,赐了三枚护符与三妖,说道与三妖护身之用。便闭目不言,三妖不敢多留,化清风而去了。
待三妖走后,女娲娘娘却是面现笑意,道了声:“好个纣王,行此瞒天过海之计。”
却是女娲娘娘,已然想明白之前见到殷郊、殷洪的怪异感了。要知殷郊、殷洪俱是王子,而殷郊身为长子,人皇之气应当更加浓厚才是。然而,女娲见到的殷郊身上人皇之气稀薄,非是能继大统之象。
之前,女娲急于脱身,不及细想。此时,已然想的明白,这殷郊显然不是纣王所出。再思及伏羲圣皇言语,心中明了,这纣王怕是已知天机。
又一思量,果然还是有人在算计自己么。一时间,娲皇宫中怒气冲天。
却说女娲娘娘舞动招妖幡,各处妖光浮动,洪荒中的大能人物如何会不知。
西方须弥山上,准提道人面上欢喜:“师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