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纣王寻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纣王寻道-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将闻言,又有人出言说道:“吾闻‘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今主上轻贤重色,眼见昏乱,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国,上可以保宗社,下可保一家。”

    一时间,众将俱都附和。

    此时苏护正在盛怒之下,一闻此言,不觉性起,竟不思维,便说道:“大丈夫不可做不明白事。”却是在墙上题了首诗:“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苏护题了诗,领家将迳出朝歌,奔本国冀州而去。

第七章 玉虚宫,姜子牙出山() 
却说那南极仙翁说动姬发请姬昌召集天下诸侯朝商之后,却是回了玉虚宫向元始天尊交了法旨。

    元始天尊却又问道:“姜尚如今如何了?”

    南极仙翁笑道:“子牙如今善可,前些日子已然娶妻。”

    元始天尊又是一叹:“可惜姜尚因果在身,此生仙道难成。到时你再渡他回山门,亦不枉与他师徒一场。”

    二人一时间皆是默然。

    话说封神将起,道祖有言:封神之人身俱飞熊之象,封神之人拜入哪教,封神榜便由哪教执掌。数十年前元始天尊同时收得姜子牙与申公豹为徒,却是二人都是与封神有缘之人,同俱飞熊之象。元始天尊虽不喜申公豹亦是收下为徒。多年思索,也是参悟出个中缘由。

    那姜子牙相貌端正,外表老实,为阐教众人所喜;申公豹一脸奸猾,虽是修为精进迅速,却是与阐教众仙交情平平,倒是与截教之中多有结交。

    一日,却是天尊自幽冥血海回山之后。原始在玉虚宫中招来南极仙翁。

    天尊高坐八宝云光座上,却是说道:“如此却是到了姜尚下山之时了,你且去。”

    南极仙翁领会天尊意图,告退而去。

    半晌之后,天尊微微一笑,招来白鹤童子,说道:“请你师叔姜尚来此。”

    白鹤童子领命而去,往昆仑山桃园中去请姜子牙,见到姜尚传了教主法旨。

    姜子牙忙到玉虚宫大殿,来到大殿径直行礼:“弟子姜尚拜见师尊,师尊万寿。”

    元始天尊睁开双眼,看向姜子牙,心中明了,暗自一叹:这姜尚果然修行无望,到现在也不过就会一些小术,难登大雅。

    元始天尊心思急转,不过瞬间:“你上昆仑几载了?”

    姜子牙面色恭敬,片刻之后说道:“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虚度七十二岁了。弟子上山修道已然四十年了。”

    元始天尊心中又是一声感叹:“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那人间之福。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当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你可早早收拾下山。”

    姜子牙一心修道,听到这里哪里愿意,慌忙哀求:“弟子乃真心出家修道。苦熬岁月,今亦修行有年;虽是滚芥投针,望老师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中修行,必不敢贪念红尘富贵,还望老师莫要赶姜尚下山。”

    元始天尊面色不变:“你命数如此,必听乎天道,岂能违逆?”

    这时,南极仙翁却是进得殿中,也是上前相劝:“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是难逃。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姜子牙双眼凄迷的看向元始天尊,见到天尊点头,只得听命下山。

    姜子牙出宫收拾行囊,元始天尊拿眼去看南极仙翁,南极仙翁亦是点点头回应。

    姜子牙收拾好行囊,又到玉虚宫中交旨、拜别,跪地道:“弟子领老师法旨下山,将来何时归来?”

    天尊微微颔首说道:“你如今下山,我有八句偈语送你,日后自有应验,你自去琢磨:

    二十年来窘迫联,耐心守分且安然。

    磻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

    辅佐圣君为相父,九三拜将握兵权。

    诸侯会合逢戊甲,九八封神又四年。”

    天尊说完,又道:“虽然你去,还有上山之时。”

    姜子牙拜别元始天尊与阐教众人,自有南极仙翁相送。那南极仙翁又到玉虚宫见过元始天尊,两人一番交谈。

    南极仙翁说道:“老师,那申公豹已然听了之前言语,吾观其形色,颇有不忿之意。子牙此去,是否有些凶险?”

    元始天尊说道:“此事不妨。昔年,姜尚与申公豹一同上山,都俱飞熊之象。为师一时难以决断,却是都收入门下。为师多年参悟,已然明了。道祖曾言‘封神之人身具飞熊之象’,当时,吾等众人皆以为只是一人,如今看来,却是两人了。”

    南极仙翁听了不由一声惊呼,却是在玉虚宫中有些失态。要知道阐教众仙对申公豹并不友善,若申公豹是那封神之人,岂不是与阐教众仙大是不利。

    元始天尊也不见怪,接着说道:“正是这申公豹与姜尚二人。此前,为师神魂寄托天道,而这二人也已然拜在吾阐教,是以为师才能算定。封神二人一明一暗,正好相合。而当年二人入山,子牙却是得了申公豹相助,二人之间也是因果纠缠。吾便选了子牙主持封神之事;而那申公豹与那些个披鳞带甲之辈相交,亦是着你放任。正可借了二人因果,串联封神,披鳞带甲之辈又如何与吾阐教相较。”

    南极仙翁这才明了元始天尊用意,口中称善。

    那姜子牙离了昆仑山玉虚宫,一时间却是没了去处。要知道姜子牙本是孤家寡人一个,到如今已然七十余,哪里还有什么亲戚投靠。

    姜子牙一路走走停停,却是想到朝歌城有一个幼时结义的兄弟,便往朝歌来寻他,反正他一时间也没什么去处。

    等姜子牙寻到朝歌城外宋家,他那幼时兄弟果然健在。二人把酒欢饮,互诉别情不提。

    姜子牙便在他这兄弟——宋异人家住下了。而这宋异人显然也是一古道热肠之人,见姜子牙已然七十出头,修道又没有什么成就,却是到现在还未娶妻,便想着给他这兄弟娶个妻子。

    正巧,城外有一马洪与宋异人也算相熟。而这马洪却是有一女儿,都六十八岁了,到现在还未嫁。宋异人一想,正好与姜子牙做个妻子,便上马家提亲去了。马洪家的女儿,到六十八都嫁不出去,现在有人提亲,自然欢喜,千肯万肯的定下亲事。

    宋异人回家与姜子牙一提。姜尚虽是修道多年,七情尚在,再者玄门修道之人也并不忌讳婚嫁之事,自是同意下来。

    宋异人家业不小,自是出钱出力为兄弟操持了婚事。后世苏轼曾有诗词“一朵梨花压海棠”,此时,姜子牙却是“一朵梨花压铁树”了。

    而姜子牙便也在朝歌安家,住下了。

第八章 冀州之战(一)() 
苏护在朝歌城午门题下“永不朝商”的诗句,谋反之意溢于言表,自是有人来报。

    我听后勃然大怒,要知道我虽是神志不醒,却是凭诸多欲念行事,说的简单点就是喜怒无常。若是在有其他**之物,比如酒色,那便是色心起,若是杀戮,自是会渐渐残暴。苏护言语中毫无敬意,我此前若非有费仲、尤浑谄媚,早就发作。又听到这苏护居然公然题反诗于朝歌城中,顿时怒火中烧,就要御驾亲征,讨伐冀州。

    当下便下令,召集当值武将来大殿。等众人齐聚,却是缺了黄飞虎未到。只因各路诸侯齐聚朝歌,兹事体大,黄飞虎却是到军营坐镇。

    我见来人不少,便厉声道:“冀州苏护,反叛大商,于午门题反诗言‘永不朝商’,朕心中甚恶。卿等统帅二十万大军为先锋,朕亲率大军,讨伐冀州,以诛此贼。”

    那边便有鲁雄出班说道:“苏护得罪于陛下,何劳御驾亲征。况且四大镇诸侯俱在都城,尚未归国,陛下可点一二路征伐,以擒苏护,明正其罪,自不失挞伐之威。何必圣驾远事其地。”

    却是鲁雄与苏护有些交情,自是不愿见我亲率大军讨伐,那样苏护只有身死之局了。

    我一听却是有些道理,能够不用长途跋涉也是好的,便问道:“四侯之内,谁可征伐?”

    那边早有费仲出来答道:“冀州乃北方崇侯虎属下,可命侯虎征伐。”

    此前,费仲一直在宫中与我饮酒。待听到苏护谋反,而我迅速下令,却是没来得及阻止。费仲心中正在想怎么阻止我出征冀州,便有鲁雄出言了,又见我如此问,想都不想立马举荐崇侯虎了。却是费仲心想我若是出征,他也要跟着去,行军疾苦,他自是不愿去的。而他又不愿失了宠信,是以也是不愿此行成功。

    那边,鲁雄听的崇侯虎出战冀州,心中也是不愿。却是崇侯虎一身勇力出名,形象粗犷,行事亦是莽夫的性子。

    鲁雄怕苏护被崇侯虎直接给杀了,又说道:“侯虎虽镇北地,恩信尚未孚于人,恐此行未能伸朝廷威德;不如西伯姬昌,仁义素闻,陛下若假以节钺,自不劳矢石,可擒苏护,以正其罪。”

    我一听,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而且到现在心中恶气与那股要御驾亲征的劲头早就没了,便同意二人所请,由崇侯虎与姬昌讨伐冀州。

    圣旨下达,由随侍官去送。只见四镇诸侯与商容等人饮宴未散,忽报“旨意下”,不知何事。

    那随侍官充当天使说道:“西伯侯、北伯侯接旨。”

    二侯出席接旨,跪听宣读:

    “诏曰:朕闻冠履之分维严,事使之道无两,故君命召,不俟驾;君赐死,不敢返命;乃所以隆尊卑,崇任使也。兹不道苏护,狂悖无礼,立殿忤君,纪纲已失,被赦归国,不思自新,辄敢写诗午门,安心叛主,罪在不赦。赐尔姬昌等节钺,便宜行事,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归。故兹诏示汝往。钦哉。谢恩。”

    天使读毕,二侯谢恩平身。

    姬昌对商容、梅伯等人说道:“苏护朝商,未进殿庭,未参圣上;今诏旨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