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巩永固,你们皇家工业公司今年不是要在江南和湖广、四川等地建立分局吗,可接纳多少人的生计,如果有必要,朕可以动用地方帮你将这些江南的百姓移民到其他地方,这样也可以减少我大明地域人口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皇家工业公司现在垄断着上游皇家工程院和皇家科学院百分之八十的科研成果,下游从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大明新制肥皂到四轮马车、大型蒸汽动力抽水泵等先进设备。

    可谓是大明第一超级科技公司。

    如今不到一年,所获利润已经足以可抵去年大明一年的国库收入。

    同时,皇家工业公司名义下大大小小已建和在建的十几家工厂和附属培训机构还养活着上万个家庭。

    而在大明日报最新六月公布的大明财富榜时,巩永固的个人财富总额就已经高居第三位,超过了好几位藩王,但第一位却依旧是福王。

    巩永固可是有些难为情,这皇家工业公司不仅仅是陛下的产业,也是他的产业,他愿意为陛下为皇家工业公司攫取更多的利润,但他并不愿意把自己的皇家工业公司变成一个福利机构,平白无故的去付出大量的成本来养活更多的普通百姓。

    而且,当今陛下早就有规定,皇家资本企业的员工无论是官员还是庶民,都享受高于其他私人作坊三倍的工薪,且还得建立档案,提供各类补助和报销,甚至还有年终奖励等。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宁愿不考科举也要进皇家工业公司。

    但这样一来,多一个人进皇家工业公司,就意味着皇家工业公司就得多拿出许多钱财。

    但巩永固不敢直接回答自己是舍不得钱,为了能解朱由校之忧,便委婉地说道:“如今皇家工业公司由于运输大量货物的需求量增加,正需要大量的基层搬运工和护送人员和包装工,微臣和其他几位责任人商量了一下,初步估算需要三万人左右即可。”

    “五万人!从今年皇家工程院和皇家科学院的课题成果来看,皇家工业公司今年至少得开辟百万级产业链八个以上,正是亟需用人之际,别等到时候西洋和东洋等买卖打开了,你又不知道能用的人,现在就得抓紧培训,钱不够可以先从皇家银行处贷款,你好歹也是朕的亲妹夫,姓杨的不会不给你面子。”

    巩永固满怀幽怨地看了杨寿春一眼,心道:“得嘞,别说自己是驸马爷,就连今年福王要修花月楼,想从皇家银行处贷款不还是非要福王拿出三万亩的田地作抵押吗,而自己不过是想在成都府修个厂库,这家伙也非要自己提供在四川的利润证明,不然不给自己钱,深怕自己还不起,小气得很。”

    皇家银行杨寿春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因为是晋商出身,又没有功名,因而在地位上就比这些勋戚官员矮了一等,而如今自己又管着皇帝陛下的钱袋子,管控着大明所有的财富储备,卡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发财路,才使得自己这么招人恨,这是没办法避免的,只要陛下还需要用自己,自己就不能退缩。

    朱由校见这些人一个个对杨寿春满怀怨毒之色,也不由得咳嗽了几声,他知道这些家伙对杨寿春这种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是恨之入骨,但朱由校却对这个晋商出身的掌柜很是喜欢,因为此人虽然恪守规则且几乎到了古板的地步,但在面对贷款和投资等金融利好利坏现象时却能做到收放自如。

    因朱由校对杨寿春的袒护,其他人也不敢再说什么,即便是巩永固也只能忍气吞声。

    而朱由校倒是很乐意如此,这几个被自己扶持起来的新财阀若好的蜜里调油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第两百五十八章 郑氏海盗是个大问题() 
这时候,皇家织造局的负责人茅元升主动站了出来:

    “陛下,此次江南的动荡皆因皇家织造局而起。江南本就以布闻名天下,松江白布更是有衣被天下之称,而如今皇家织造局的介入导致大量江南织造作坊停产,才使得百姓心生不满,甚至数次出现本地百姓烧毁皇家织造局所产棉布之现象,且也因此使得皇家织造局在江南广受排挤。

    微臣觉得既然皇家织造局要成天下第一布商也得承担起以前其他织造作坊以前承担的责任,将这些织工从新培训,让他们学习学会用归安机,了解什么是机器和蒸汽动力。”

    茅元升说着就道:“微臣让人做了估计,如果考虑到皇家织造局日后在大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都建立分局的话,以当今天下所需要的布匹最大量,皇家织造局可以招收十万人织工,这十万人应该可以进行简单的培训就能直接上岗。”、

    “皇家织造局就只把市场着眼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不成,塞北哪怕是满清和吴襄部,不涉及军事的重要战略物资都可以去做买卖的,军事是军事,买卖是买卖,有些钱不赚白不赚,让他们依赖于我们的经济,甚至在以后可以对他形成更大的打击!

    另外,还有西洋和东洋这些外番,可恨的是江浙闽一带最好的出海口被郑氏控制在手里,使得我们的买卖大受限制,但我们可以从辽东、两广这些地方想办法与西夷取得联系,以欧罗巴等地需求量,你皇家织造局再扩增两倍也行吧。”

    朱由校现在是急于将江南这些因为蒸汽动力出现导致生产力迅速提升后产生的劳动剩余问题快速解决,因而也没想那么多,就信口说了出来,但谁知当即就听茅元升有些着急地道:

    “陛下有所不知,与西夷的买卖只能通过郑氏,郑氏现在在海上就相当于自成一国,无论是南洋还是东洋之外番都不是其对手,且郑氏早已有协定,这些西夷与大明的买卖只能通过郑氏,否则这些西夷就会被郑氏消灭,所以即便是我们愿意,西夷也是不愿意与我们直接做买卖的。”

    朱由校倒没想到郑氏集团在海上有如此大的势力,还直接垄断和控制了大明的海洋贸易,弄得自己之前还天真的以为只要把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搞出来了,就能生产大量的产品外销出去,然后赚取大量的财富,增强大明的国力。

    但如今看来,不是大明不想进行海外贸易,对外交流,而是这些暗藏私心的海上地主武装集团不希望大明有一个开发自由的海洋贸易。

    也难怪,这郑氏家族能经营着动辄一次性千万两的买卖,试想控制了一个国家还是全球最大的国家的海洋贸易能不有钱有势吗。

    “只怕这江浙闽一带也有不少人和他郑家是一伙的吧,合着利用我朝廷海上无力的局面来大发国财,而他郑氏为这些大户做牙人,这些大户则做他背后的靠山”,朱由校冷声问道。

    茅元升递上了一份文案:“这是今年四个月内郑家从皇家织造局,前三个月都是三百万匹,但这个月直接减少到一百万匹,理由是依西巴尼亚(西班牙)和波而都瓦尔(葡萄牙)不和,西夷不需要那么多货了,使得皇家织造局货物积压在因江南动荡导致五百万匹积压后又增加了两百万匹,损失达八十万银元,但实际上却是因为想让臣转告陛下对江南士绅慎重处理,臣把他们的密函呈递给陛下的。”

    朱由校点了点头,他确实收到了茅元升交上来的密函,但他可不愿意受一个海盗集团的威胁,所以也就没有理会这郑氏家族的密函,不过他现在不得不承认这郑家还真是阻碍自己发财的拦路虎,不除不行!

    但现在朱由校不得不承认,自己拿郑氏集团半点办法没有,朝廷没有强有力的海军,即便是有也难与海上霸主郑氏集团抗衡。倒是可以通过经济封锁制裁,但这样一来,蒙受巨额损失的就不仅仅是郑氏,还包括大明朝廷。

    所以,朱由校现在只能对郑氏集团采取羁縻优待的政策,便道:“工科给事中颜继祖曾上奏劝朕招抚郑氏,既如此,就传旨给福建巡抚熊文灿,负责此事,若郑氏有意归附朝廷,可任海防游击,永镇闽南。”

    据朱由校所知,本来的历史上,郑氏也的确是在这个时候归附明廷,而如今也只能顺从历史的发展,如果所料不差,一旦自己招抚郑氏成功后,郑氏就会名正言顺的去打击其他海盗,并巩固自己的海上力量和扩张自己的地盘。

    但这样是对朝廷不利的,海盗多时朝廷还可以拉一个打一个,但一旦东南沿海甚至南海、黄海等地都被郑氏控制,那到时候整个大明朝廷在海上对于郑氏集团就毫无还手之力了。

    “同时,传旨给阎应元负责招抚海盗顾三麻子,还有让两广总督商周祚招抚李愧奇、钟斌等部,可都授游击之职,暗示他们若归附朝廷,朝廷则必借他人之力围剿他们。”

    天下乌鸦一般黑,大明的海盗也都是一个特性,降而复叛是常有的事,而他们也视朝廷招抚为儿戏。这些打家劫舍惯了的海盗是难以真正的归附朝廷的,比如朱由校提到的李魁奇就是这样的人物,不过朱由校还是这样干,原因无他,就是要让郑氏集团失去合法吞并这些海盗的机会,也算是给这些海盗一个自保的机会,不由得他们不答应。

    这样的话,大明或可在表面上解决了海患,从而寄希望于这些海盗在从良能安分点,能让朝廷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织造局有更多的货物外销出奇,能让沿海的百姓少受点破坏和劫掠。

    同时,这样也能给朱由校留更多的时间去打造自己的海上力量,只要自己有了强大的海军,到时候也不必惧怕什么郑氏集团,甚至大明可以扩张海上霸权而绝地逢生。

    凡是得循序渐进的来,既然要建造自己的海军,朱由校也得做许多的事,首先要确定如何去训练海军军官和士兵,然后还得确定要花多少钱,目前至少要建立多大规模的海军。

第两百五十九章 皇庄的性质() 
朱由校最终答应了皇家织造局暂时只招十万织工进行再就业培训的要求,并让皇家银行的杨寿春无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