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一样可以枉顾军纪国法、恣意汪洋的日子。
现在主持内阁的是负责兵部的卢象升与杨嗣昌,在学部大搞教职人员培养的同时,且在卫所军队全部汰撤后,他们也将全大明的军队的大整编工作提上了日程。
原来,早在去年,兵部便已着手对整个大明的军队进行重新整编的工作,即汰撤闲置士兵和统一军队编号序列,首先自然是对卫所兵的淘汰,然后就是对禁卫军和边军进行整编。
如今的禁卫军的实力已经能力压边军,因而将边军进行整编,降低边军将领豢养家丁和私兵以维系边军战斗力的阻力已经大为减少,因而整编已经不存在什么难度。
更何况一些具有野心或者有拥兵自重潜质的边军将领如祖大寿、吴襄吴三桂父子都已经被处理掉,而且朱由校还特地将边军一些将领刻意脱离职位,进入皇家军事学堂进行全日制学习,为的就是让这些边军军官与士兵完全脱离私人联系。
整编军队的工作一直在顺利进行,且很快整个大明的军队便被整编为海军、陆军两个体系,而飞行营因为飞行器还依旧是些小型飞行器,所以没有被独立编成一个体系。
陆军依旧以军镇为最高编制,但因现在的大明再也不是局限在关内的大明,因而九边边镇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所以大明新的整编工作便不再以九边边镇为基点进行主力驻扎地。
现在,兵部而是根据整个大明统治圈内最重要的几大军事区域安排各大主力的安排,陆军被扩编为十二个军,以常延龄、鳌拜、富大海、卢家钰、刘宾、满桂、曹文诏、毛文龙、赵率教、周遇吉、姜瓖、黄得功十二依次为第一、第二道第十二军的总兵官。
这里面,真正出自原禁卫军体系的总兵官虽然只有五名,但基层指挥官大部分都是出自于禁卫军体系,而且大部分原边军将领因为尚在军事学堂进行再教育,所以也就能让禁卫军基层军官迅速掌控这些原边军士兵。
要想这些从新整编的军官和士兵形成新的默契,最好的方式是在战争与训练中建立默契,因而在整编一结束后,所有的军官和士兵都立即参与进紧张而又高强度的训练中。
不过,这对于本来在倭国因大量杀人与实施非人道行为而留下一定心理负疚创伤的官兵而言却也算是一件好事,大量的汗水和每天没日没夜的训练能让他们忘记许多,整个人的心会平静下来而不至于出现心理问题。
至于海军则扩建为五个舰队,即分别是北海,和原北海现在改了名的黄海舰队、东海以及南海还有主要负责海外殖民地扩张的远洋舰队,每舰队最高指挥者也是总兵官,以覃博桐、顾三麻子、黑娃、马祥麟(秦良玉之子)、诚意伯刘孔昭为这些舰队的总兵官。
对于飞行营则与毒气投放部队以及其他特殊兵种一起归属戚昌国管辖,而战时会分配于各军或者根据战时情况进行集中使用等。
……
整个帝国都很忙。
内阁与司礼监忙着票拟和批复从各地传来的奏疏与奏本,吏部忙着将在浩瀚如烟的士子档案中选出优良者去亟待地方官到任的新统治区做官。
而礼部则忙着引领越来越光怪陆离的新思潮与时刻管控着变幻无穷却又总是极爱叛逆的文艺界,学部忙着改革学政,户部开始承担各种新数据新财政管理的模式,工部需要建设的硬件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越来越多,军械司忙着打造更多的海陆两军体系所用之武器极其其他装备。
即便是皇家科学院和皇家工程院还有翰林院也在加紧攻克一个又一个课题,连带着各处小小巡检司以及沿海各处新建的海关衙门也因为商贸的发达而彻夜通宵都在忙碌。
但现在,却唯独这个帝国的皇帝朱由校特别闲。
整个帝国现在已经不需要他来兜售资料为钥匙来开启整个大明的科技发展之门,甚至现在已经有无数科研前沿着或者感兴趣者开始幻想未来的科幻世界,虽然他们所幻想的还只是遥不可及,但在朱由校看来的确是后世的发展之路。
所以朱由校也懒得再去揠苗助长,而朝政本就有大明的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在,只要没有激烈到危害国家大政方针的党锢之争,朱由校也懒得再管。
索性,朱由校便趁着整个国家都高速运转而唯不再需要自己这个皇帝去事必躬亲时好好享受一下生活,陪陪自己的妃嫔,逗逗自己的儿女,没事还能召见张岱等文人闲扯些诗文史料。
有时候,朱由校也会阅读一些市面上新出的话本演义以及才子佳人之类的传奇故事,包括一些尺度比较大,满篇都在写男盗女娼之事的,朱由校也会令人去搜罗些来。
这日,正是大雨滂沱的夏季某一天,整个紫禁城已经被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朱由校也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带着妃嫔去御花园或者西苑亦或是太液池溜达,只能待在皇后娘娘张嫣的坤宁宫,看着雨从屋檐下滴落而下,在栏杆外的池塘里荡漾开一层层波纹,也吓跑了刚因争抢鱼食而聚拢的锦鲤。
看着因雨水太多而略显浑浊的池塘水面,朱由校不由得摸了摸自己已经渐渐浓密的胡须,暗想转眼间自己已经来到这个时代十余年,也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方式,如今想来,倒是似乎就在昨日一般,
亭亭玉立的柳如是则拖着香腮看着朱由校,自从王承恩被规定不得进入内廷后,朱由校便没再使用宦官做贴身随从,且为了增加人口,已经禁止再阉割或主动阉割自己,且不再招收宦官。
因而现在也就是柳如是常常跟在朱由校身边,传达命令与整理朱由校的内务便由她负责,作为一个从八岁开始就在朱由校亲自教授下成长起来的人,柳如是早已非是原本历史上的柳如是,比原本命途多舛的柳如是多了些俏皮与欢快。
“看着朕干嘛,难道是想告诉朕,你想嫁人了?”朱由校回头朝柳如是笑了笑,就关爱地摸了摸她头上的发髻,而柳如是则瘪嘴道:“才不是呢,奴家这一辈子都不要嫁人。”
“不嫁人干嘛,难不成出家当尼姑去?”朱由校笑说着就起身进了屋里,他曾好几处给皇后张嫣等提过要将柳如是嫁给某王侯公子或者杰出后生,但因为柳如是身份特殊或者一时也没好的缘分,便一直搁置到现在,不过让这么一位原本历史上的才女因为自己的到来而一直是待字闺中的老处女,朱由校到底有些不忍。
“魏国公徐弘基之弟徐弘远皇家军事学堂三期毕业生,如今已官至禁卫军第三军某旅指挥使,朕有意将他介绍给你,你可愿意?”朱由校还没伸手去提桌上的茶壶,柳如是就将一杯茶递到了他跟前:“给你,陛下口渴了吧。”
朱由校微微一愣,见这位柳大小姐有意扯开话题,也就不好再提,因皇后张嫣微感风寒,也就没有在陪,见柳如是不肯与自己深入沟通,他也就只好去看看自己的皇后。
而这时候,朱由校却听得外面传来莺莺燕燕的说笑声,回头一看却是海兰珠等妃嫔,估计也是来看皇后张嫣的,见到这些一个个光彩夺目的美人,朱由校不禁面露微笑,自己做了这么久的皇帝,倒也不亏,至少也拥有了不少佳人。
每当这个时候,柳如是都会自动地闪到一边,将朱由校的空间留给那些妃嫔,而朱由校也觉得这种自己与自己女人在一起时,柳如是就显得尴尬。
不过,既然柳如是不愿意避开这种尴尬,他也不好强逼,便故作不知地转身去了张嫣屋里。
第五百零九章 巡视天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早朝,自年前一次大朝会后,朱由校已有两月没再上朝,因昨日又看见昔日曾临幸过的宫娥箩箬于御花园撷花,便再幸了这瑶家女。
不过,与上次只是让箩箬做了答应不同,这一次朱由校却直接封了这箩箬做了宁妃,这让整个朱由校的后宫为之感到颇为惊讶,要知道,朱由校虽然作为皇帝,但在内廷中向来是遵循规制的,除大选外,后来临幸的宫廷女眷中,未有子女者是从没擅自封为妃嫔的,而这箩箬却直接成为宁妃,不仅仅是让朱由校的女人们不解,即便是朝野间的官员们也看不懂陛下怎的如此突然地将重恩于一瑶家女,而唯独礼部李明睿看明白了皇帝陛下朱由校的心思,当即上了一本奏疏,大致内容是圣朝素来重孝悌,今宁妃新封,本是浩荡皇恩,其父母沾恩锡福之时,然因宁妃乃瑶家贵女,家乡离京城山高路远,所以当请陛下准予宁妃省乡,同时,李明睿又言,大明多新纳之地如今虽百姓稍安,叛乱也已尽皆平定,然新归附之百姓尚不能一睹圣上之天颜,报皇恩于万一,因而也请陛下巡视新纳之地,以布皇恩与山川河流,倡礼仪于贩夫走卒。
总而言之,事实上就是因为朱由校想要再次离京,巡视天下各地,尤其是在吸纳了大量以前与自己作对的江南士子的西南与刚开展海贸不久且税收收入已然有超越苏松两府的两广,还有西伯利亚与就日本四岛与爪哇岛等地,朱由校觉得自己有必要都去一去,像乾隆一样选一两处名胜题几笔或者立个碑亦或是其他仪式,其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刷刷存在看,破坏大好河山,而是对一种对该区域占领的标志,如同动物会在自己新占领区留下一些标志一样。
同时,也能借此收一收人心,让这些得到一定新式教育普及或者新归附的百姓能切身的知道他们现在该忠心的君王是谁,这个人到底有多伟大。
朱由校能确定李明睿能清楚的意思,所以当李明睿很快就上了这一道奏疏后,他并没有对此感到惊讶,而是着令司礼监批复,并由礼部负责此次巡视事宜,也就是说,这次巡视天下自然由李明睿负总责。
这也算是朱由校给李明睿一次重新捞回政治资本的机会,毕竟前一段时间,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