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的全副仪仗摆了开来,锦衣华服,光彩耀眼,行进在伦敦的街道上,倒也引得无数的伦敦居民围观。
对于很多伦敦居民而言,这一刻的感觉是难以莫名的,既有对这些东方人的好奇,也有对他们来者不善的警惕。
此时的伦敦街头并非是二十一世纪的伦敦,因为人口的拥挤和大量贫民生活在这里,使得这里的市政面貌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
虽然王公贵族的宫殿别墅和各种教堂是异常的高大庄严或是华贵典雅,但也有污水与垃圾遍地的贫民窟,有富态的贵妇,也有面黄肌瘦的贫民丫头。
杨嗣昌皱了皱眉,这种与大明京城差了十万八千里的城市,他根本不想多待一刻。”
李定国亲自带着内厂旅的特务队紧随在杨嗣昌后面,以确保其生命安全,不过,特务队整齐的步伐和特制的绿呢迷彩军服和锃亮的钢枪倒也与负责警卫的英吉利士兵形成了鲜明对比。
杨嗣昌作为兵部堂官,自然也对军务之类比较感兴趣,看着这些带着大帽子,穿着红色短衣且只有一杆还停留在滑膛枪时代的普通火器的英吉利士兵,也不禁露出了鄙夷神色,暗忖若不是这英吉利离大明太远,自己完全可以让兵部职方司拟定一个一个月灭了英吉利的作战计划。
爱德华亲王带着杨嗣昌到了自己的公寓,本算也让杨嗣昌这位东方来的大佬体验一下美妙的英吉利生活,但无奈杨嗣昌并不买账,直接要求面见其君王查理一世。
“你们的皇帝得到是什么病,就是绝症也得给本官出来,给我大明一个交待!”
“还有,那个叫什么克伦威尔的混蛋,可有撤职查办?”
“什么!还没有查办,爱德华亲王,是吧,去告诉你们的君王,既然要和谈就得拿出和谈的诚意来,这个克伦威尔若不撤职查办,本官也就看不到贵国和谈的诚意,也无法跟你们和谈,告辞!”
杨嗣昌一顿咆哮,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并道:“本官在来之前,我大明皇帝陛下可是龙颜大怒,恨不得立即挥兵十万前来,以屠日本之国为例尽屠你英吉利,乃是本官死命劝住,言及你们不比日本,你们君王查理一世也非倭寇之天皇,才让你们苟活到现在,但你们今日的表现却让我很失望。”
说着,杨嗣昌就装腔作势的要李定国把英吉利的地图拿上来,他要亲自指挥一场攻占伦敦的战斗等等。
爱德华亲王见此吓得忙又是赔礼道歉又是费心解释,直费了一番口舌,才让杨嗣昌消了消火,并表示自己立即去王宫将杨嗣昌的意思转达给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听了爱德华亲王的转述后气得是七窍生烟,但一看见人家的舰船与大炮就在伦敦城外,若真惹怒了,自己的斯图亚特王朝没准真的会直接覆灭,因而便只得忍怒表示即刻接见大明天使杨嗣昌。
杨嗣昌一见查理一世也懒得行礼,见他对面有个软皮沙发,便直接坐了下来,看了查理一世一眼:“英吉利的君王查理,对吧?”
查理一世见杨嗣昌如此傲慢,恨不得直接将杨嗣昌押到十字架上烧死,但现在形势如此,他也只能强自露出笑脸,点了点头:“阁下可还住的习惯?”
“好了,我们也别废话了,贵国逆贼克伦威尔可已撤职查办,若已经撤职查办,我们现在就开始和谈,你也不用再物色和谈的人选,就让他来吧,抓紧时间,早日敲定一份合约,也好早日恢复贸易,对两国都有好处。”
杨嗣昌作为军队系统的官员,也就没有必要和查理一世客气一番,直接开门见山地说着话,甚至还越俎代庖,帮查理一世直接决定了和谈的人选,对于要不要对克伦威尔撤职查办,也没有直接问查理一世同不同意,而是以命令的口吻让查理一世必须对克伦威尔撤职查办。
查理一世气的是涨红了脸,他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竟然被一个大明帝国的官员如此呼来喝去。
不仅仅是查理一世,在场其他的英吉利官员也是满脸愤慨,其中一名脾气明显没有爱德华亲王好的官员也就是负责英吉利王宫警卫的男爵直接站了出来:“贵国使者就这么跟我君王说,难道连基本的礼仪都没学会吗?”
啪!
杨嗣昌不知何时已经掏出了一把枪,直接将这名男爵当场打死:“贵国的底下人真是不懂规矩!”
说着,杨嗣昌就肆无忌惮地在李定国的陪同下离开了查理一世的王宫。
砰的一声!
查理一世将他自己最喜爱的珐琅直接摔碎在了地上,他几时遇见过这样傲慢的外来使者,几时曾受过这样的羞辱。
爱德华亲王见此只得好言来劝他,什么苏格兰的叛乱还未平,爱尔兰的统治也还未完全巩固,一些想分解王权的贵族还在蠢蠢欲动,现在正是非常时刻,要想斯图亚特王朝不覆灭,只能委曲求全,不能惹恼了这个已经可以强大无比的东方超级帝国,一旦让这位东方超级帝国选择支持爱尔兰或者苏格兰的叛军或者是扶持其他贵族,后果将更为严重等等。
不得不承认,这个爱德华亲王对局势判断要比查理一世透彻,不过查理一世也不算是听不进话的,听爱德华亲王这样说,也只能长叹一声,且让爱德华亲王务必要好好与这些东方人周旋,尽量不能让王朝的利益太过受损。
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谈判开始()
数月前,他克伦威尔还是整个英吉利斯图亚特王朝最风光的大臣,且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炙手可热的大佬。
但现在,他不得不接受锒铛入狱的命运,并接受是自己怂恿君王挑衅明英两国关系的罪魁祸首,而被最信赖自己的君王查理一世革除一切职务和爵位。
在克伦威尔入狱前,查理一世亲自接见了他,看着克伦威尔没来得及修理的满脸胡茬和依旧还留有枪伤的额头,就不由得拍了拍克伦威尔的肩膀,喟叹一声道:
“你放心,等风声过去后,会让你出来的,到时候还让你替我掌控最精锐的部队!”
克伦威尔点了点头,也知道查理一世要革职查办自己是迫不得已,见查理一世还亲自跟他解释,他心里也是大为感动,且直接向查理一世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拖着铁链去了监牢。
克伦威尔不想说什么,也没有要憎恨查理一世的意思,他知道在目前大明帝国的舰队已经炮指伦敦城,甚至一炮可以轰到王宫,而且还有一支大明帝国陆军也进抵伦敦的形势下,作为君王要继续统治下去,只能委屈求全,只能让他这个得罪大明的元凶接受惩罚。
克伦威尔也没想到过会有这么一天,他知道东方的大明帝国不是一个小觑的国家,从他记事以来,关于这个古老帝国的传说他都听过,但他从没想到这个帝国会有一天影响到欧洲的局势。
前些日子在从伯明翰回援伦敦城途中遭遇到明军的那一次伏击,也让他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大英帝国与这个古老东方帝国的巨大差距,不仅仅是战斗素质和装备上的差距,还有指挥能力上的差距。
他的部下都是英国底层民众,也算是经受得住考验的部队,要不然也不会在全英国境内奔跑时还能保持部队不分散,但比起那支大明军队而言,却还是差很多,人家能来回跑还能攻下一座城池,射击准确度与格斗技巧也在自己的士兵之上。
克伦威尔没有把心里的疑惑与对大明帝国的新的认识告诉给查理一世,因为在经历这一次战争之后,他发现斯图亚特王朝已经严重阻碍了大英帝国的发展,导致大英帝国竟然与大明的差距如此之大。
然而,愚蠢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君王查理一世还将目光局限在欧罗巴的几个国家的争斗之间,甚至到现在也还只是想到如何委曲求全去维护自己的统治,却没有提到半句要改变大英帝国的意思。
克伦威尔将对查理一世的失望让他有了想取查理一世而代之的心思,不过,现在他只能是阶下囚,只能把野心潜藏在心底。
就在克伦威尔于监牢中叹息自己当初坐井观天思索如何革新大英帝国的时候。
这里,大明帝国与英吉利的谈判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以后的历史中,很多学者都习惯性的把这一次的战争称作第一次鸦片战争,因为这里面整个战争事件围绕的核心都是关于鸦片贸易。
当然,之所以称为第一鸦片战争,则说明因为鸦片贸易而爆发的争端不止这一次,其激烈程度也不亚于这一次。
威斯敏斯特修道院。
即现在的大笨钟也就是伊丽莎白塔所在地。
在这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大前厅里就正式成为了大明帝国与英吉利斯图亚特王朝的谈判之所。
传统的欧式大长桌横放在中央,中央有个大凹槽,凹槽里放着各色鲜花植物,两边则是蜡烛与玻璃杯。
而大明的代表杨嗣昌、黑娃、李定国、王光亭、盛时文等则坐在靠窗户一侧,英吉利的代表爱德华亲王、那思雷伯爵、西贾男爵则坐在靠着壁画的一侧。
“我大明本无意要发动这一场战争,我大明皇帝陛下甚至还多次强调要维护世界之和平,且对贵国君王查理一世陛下神交已久,常与我等夸赞贵国君王陛下知礼明理,并很高兴英吉利的人民有这样一位英明的君主,但却没想到的是,贵国君王却被奸臣所惑,致使破坏了我大明与贵国的友好关系,如今既然奸臣已经下狱,我大明帝国自然不会再干涉彼国之政,但彼国也得赔偿我大明帝国所遭受之损失以及一些诚意的表示。”
为完成陛下的嘱托,作为鹰派的杨嗣昌也只得强忍着性子,着实向英方代表表达了一些好意。
在通译转述完毕后,爱德华亲王也露出了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对于这个一直嚣张跋扈且还在王宫里直接打死君王的侍卫长的大明高官突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