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走到三门橱前,“准备去汕西。”开始翻箱倒柜找衣服。
王强怔了下,“不在家多呆两天吗?”
父亲没回头,“停一天少赚一天钱,闲着也是闲着,先去工地上。”他停顿了下,“你在家好好听你妈话,别调皮,知道吗?”
哦了一声,王强没说话,抱着双腿看父亲找衣服。
父亲絮絮叨叨交代了不少话,大致意思再过个把月开学了,到时好好念书之类。
等到找完衣服,父亲抱着一捆衣服转过身,“你……”才说了一个字,他被王强布满血丝的眼睛吓了一跳,“你一夜没睡?”
“睡不着。”王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撑着从床上爬下来,“待会我送你去坐车。”
父亲皱了皱眉头,挥挥手,“不用,你赶紧睡一会,我先去吃早饭了。”说着,他便走了出去。
王强套上背心,穿上短裤,拿起脏兮兮的橡胶鞋往脚上塞,穿完后,便起身来到外面。
……
镇旁的十字路口。
最终王强还是倔强的来送父亲,县里没有直接去汕西的车,需要坐车去尚海转乘,这时代没有后来那么规范,坐什么车都要去车站,很多大巴都是私人的,每天早晨会从镇上经过,只要一招手便会停下来。
两旁水杉树或许因为昨晚下雨的缘故,不是滴答滴答落下几滴水,有时风起会飘到脸上,凉凉的。
很快,远处一声嘟的喇叭声响起,紧接着,两道远光灯照射而来,王强定睛一看,是前往尚海的车,于是赶紧伸手。
大巴停了下来。
父亲没有立刻上车,扛着包袱走到车门前,“师傅,多少钱?”
里面传来司机声,“二十。”
“哪来的二十,我以前坐都十八。”
“哎呀老哥,现在就这行情,你看看我车上人都满了。”
“那你走吧,我等下一班。”
“别啊,成成成,收你十八,不过我事先说好,回头我拉客你不准说十八。”
看着父亲和司机讨价还价,王强似乎回到了那年自己去上大学时候,父亲送自己上车的情形,那时候父亲总是要和别人讲价,王强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要自己插嘴不可,和现在何其相似。
车里跳下一个精壮汉子,带扛着包袱的父亲去车屁股放行李。
父亲是个瘦弱的人,连续扛着行李半个多小时显得很吃力,之前王强本来要帮拿,他不肯,只好让他扛着。
王强看见父亲把包袱扔进后备箱里,白净陈旧的短袖衬衫后背已经湿透,再一瞧,今年才四十出头的父亲,因为常年操劳,背显得有点驼了,心酸,他的泪很快地流下来,随后赶紧擦干,怕父亲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强子,我走了。”父亲走过来道:“记得好好复兴功课。”
王强用力点点头,“你到汕西那边记得给家里写信。”
已经皱纹爬上脸庞的父亲嗯了声,“我会的,在家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你妈。”
司机催促道:“老哥,速度点,一车人等着你呢。”
见状,王强赶紧道:“你先上车。”
“走了。”父亲挥挥手,转身朝着车子走去。
等父亲的身影混入密密麻麻人影的车里,再找不着了,王强依旧站在原地,他的眼泪又来了。
并非他爱哭,而是不由自主。
才四十多岁的人。
灰白了大半头发,背也驼了。
王强心里很不是滋味,很心疼父亲为家庭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伴随着眼泪的增多,视线开始变得模糊,恍然中,记忆中后世那个巍颤颤身影和已经没入车里的身影开始重合,最后化成一个驼着的背影。
汽车突突冒着黑烟开走了。
王强被轮胎摩擦柏油路面发出的声音从极其难受中唤醒,同时唤醒的还有他沉寂已久的决心——这辈子要让父母享享清福。
这时,东方传来一丝曙光,渐渐照亮天边的朝霞。
新的一天来临了。
王强紧紧攥紧拳头,抬头看向天空,仰视的高度目力永远遥不可及已知的未来,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现在,不仅仅是新的一天,更是自己人生重新开始。
贫穷,是深入骨髓地一种病。
那么就让自己借着知晓未来二十几年风云变化历史天空的优势,去治好这种让人麻木、绝望的恶疾吧。
第003章 老天都在帮自己()
沿着两排红墙黑瓦平房中间的石子路往回走,不远处半大水稻散发出绿草味,不是怎么好闻。
可王强还是深吸了一口,这才是真正的清新空气,比后世城市里满是尾气的空气闻上去舒服多了。
一个人走脚步快了不少,胶鞋踏在黏糊糊的石子路上,有点粘,说是说石子路,实际上就泥路上铺了层很薄的石子,每到下雨天和烂泥路没什么两样。
二十来分钟后,回到家。
门口,看见母亲正蹲地上鼓捣自行车,嘴里自言自语道:“轮胎什么时候坏了?”
这辆28寸永久牌自行车,据说是母亲的嫁妆,正是因为轮胎坏了,导致今早父亲只能扛包袱去马路边等车。
王强走到母亲旁边,蹲下来,“拿去修下。”
母亲没注意到他回来,吓了一跳,侧头拍拍心,“哎哟你这孩子,走路怎么不声不响?”她眼睛还红肿着,昨晚哭多了,“我待会要种小菜田,你拿去张勇那边修吧。”
说起来,这个叫张勇的和自己并没血缘关系,却又算半个亲戚。在现在农村里,流行一种叫做寄养的东西,而张勇的姐姐正是奶奶的寄女儿,所以也算沾亲带故,他是个修车匠,不过脾气很暴躁,以至于三十七八岁还没讨到老婆。
“哦。”王强站起身,“我现在就去。”
母亲撑着膝盖站起来,想了下,伸手到裤兜里掏出张绿色的两块纸币递过来,“修完以后给钱,知道吗?”她是个实诚农家妇女,不喜欢占别人便宜,虽然知道张勇补完胎后未必肯收,可还是要求儿子给钱。
对于母亲性格十分了解的王强没说话,接过钱塞进袋里,她曾经教育过自己,穷可以,但活的得有骨气。
……
推着自行车不好走。
更何况是沉重的二八大杠。
王强不着急,慢慢推着,一路上,渐渐感受到这时代的气息,不论是清波绿水,还是长满庄家农田,抑或是零星可见的草屋,都是年代赋予的痕迹,再过几年就看不到了。
穿过镇中央的菜市场,来到张勇车行。
“张勇叔叔。”王强推车进去喊道。
蹲在地上的汉子忙得满头大汗,旁边好几辆自行车停着,今天生意不错,张勇抬头一看,“啊,强子,车坏了?待会,等我修完这辆帮你搞。”
穿红格子衣服大妈不乐意了,“小张,我都等半小时了,你来个熟人就让插队啊?”
张勇瞪眼道:“不修滚蛋,我爱给谁插队给谁插队,你管得着吗?”
他就这脾气,不过没什么坏心,王强知道,眼瞅大妈要生气,赶紧打圆场道:“叔,你先帮她修,借我两铅桶,我去钓龙虾。”
既然决定要让父母享清福,肯定要努力赚钱,王强囊中羞涩,连两块五都拿不出,更别说用钱生钱,兜里两块钱,还是老妈让付修车费的呢。
他不是没想过钓鱼,可是否决了,因为钓鱼首先得准备个钓鱼竿,很多人都用干竹竿自制,可钓鱼线得花钱买,王强没钱,只能退而求次钓龙虾。
现在龙虾很廉价,还不像后来炒到几十块钱一斤,农村里吃的人并不多,镇上可能有人会买,王强没其他办法,无本买卖暂时就这一个,钓到了能卖出去最好,卖不出去拿回家自己吃。
听到他要钓龙虾,张勇乐呵道:“记得帮我钓点。”性格很像小孩子。
王强哦了声,在张勇修理箱里翻出十来根铅丝,找了个线团,又把塑料瓶里装满肥皂水,这才提着两只铅桶往不远处小河边走去。
……
来到河边。
拨开芦苇群,王强寻了个好位置,把肥皂水往地上浇灌,不多时,好几条大黑蚯蚓从地面钻出来,这算是个小技巧,以前他小时候经常玩。
他也不怕脏,抓起蚯蚓往铅丝里串,一连串了十来根,最后把铅丝掰成圈状。看看身旁的芦苇杆,王强嘿了一声,用力一折,应声而断,去掉枝节,然后把线系上去。
十副钓竿很快制作完毕。
王强开始放钓竿,隔一米放一个。
钓龙虾有个小技巧,那就是会挑地方,大河里一般比较少,最好找那种略带臭味的小沟,等钓竿放下去,龙虾会很傻地自己抓上来,并且就算被提起离开水面,它也不会松开,除非你用手扯下来。
很显然,王强选的位置很好,十副钓竿刚刚放完,第一副钓竿上已经有龙虾上钩,为什么这么确定?因为龙虾力道比较大,在吃蚯蚓时会微微拖动放在岸上的钓竿。
他看到钓竿动了,立刻跑过去起钓子,好家伙,巴掌大一只龙虾夹上面。
拉到身边,王强抓住龙虾背,一把扯下来丢进铅桶里,然后把钓竿再次放下去,走到第二副钓竿旁边拿起来,上面又一只龙虾。
有人可能会忍不住说了,龙虾你家养的啊,起一副钓一只?
嘿,还真别说,这年头龙虾泛滥的几乎就是自家养一样,你如果回到94年把挂着蚯蚓的钓竿放臭水沟里,三分钟没龙虾上钩你找我。
王强起完一副立刻换一副,忙得不亦乐乎。
大约个把小时左右,一只铅桶已经装满。
这时,太阳很高了。
好在芦苇群下比较阴凉,王强感觉不到什么炎热,只是不停重复起钓竿动作,有时候起一次,一副钓竿里会有两三只龙虾,这不,刚才起的那副钓竿龙虾过多,扯断了线,害得他重新做个钓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