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8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宇居止,比比皆是。”朱熹也说:“且如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甚至连宰相也不例外,身为宰相的寇准曾感叹说:“历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入谨则住僧舍或僦居。”他也因此被称为“无地起楼台”的宰相。

    事情直到神宗时,朝廷才拨款在汴梁皇城右掖门之前修建了一批官邸:“诏建东西二府各四位,东府第一位凡一百五十六间,余各一百五十三间。东府命宰臣、参知政事居之;西府命枢密使、副使居之。……始迁也,三司副使、知杂御史以上皆预。”这批官邸,只有副国级以上的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三司使、三司副使、御史中丞、知杂御史才有资格入住。部长以下的官员,还是“僦舍而居”,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临安居民,也多租房,但大多数官员都租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中,以致自来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舍宇居止,比比皆是。由于租房需求旺盛,租赁市场一直很火爆,你要是拥有一套像样的房产出租,基本上就衣食无忧了,正是所为一房可养三代。

    “正是如此!”赵言道。

    “陛下,恕属下无理。”周翔沉默片刻施礼道,“陛下若是为每位朝中官员提供住所,属下以为此想虽好,却也难以实现,一个不好还会令臣僚不满。”

    “哦,你且说说看!”赵有些惊异地问道。

    “陛下,临安城中土地稀缺,可谓寸土寸金之地,而城中文武官员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少说也有数千人,要盖多少房屋才能满足,且每年又有多少新官赴任,旧官离京,若是皆赏赐于个人,只怕满京城的房子也不够用。”周翔说罢,见小皇帝点头,又接着言道。

    “俗语言:升米恩、斗米仇。来人无房可赐,岂不让人生恨。因而属下以为,仍仿照旧制,赴京官员执宰及勋臣可赐宅居住,但离任或故去则需交还朝廷。另可修造一批官舍,供诸多臣僚居住,按照品级赐屋,按月缴纳租金,可比市面上便宜一些。他们一旦调任出京、或致仕、或获罪,皆要腾出房屋。”

    “如此与现在何异?”赵皱皱眉道,他的意思是将房屋作为赏赐,给那些为复国做出殊勋的官员,而不仅仅只是给他们在京暂时提供住所。

    “陛下之意,属下明白!”周翔笑笑道,“属下以为可以另行修造一批大宅,名义上是可售与臣僚及大户,只要有足够的银钱都可购买,陛下也自可作为恩赏赐于如属下这样的有功之臣了。如此嫌弃公屋简陋,却不缺银钱的,自可前去购买,无钱者也自有公屋可租住,谁也不会抱怨,还会感激陛下仁慈。”

    “此议不错,待建成之后,朕便先赏赐汝一套!”赵笑笑道。

    其实他也听出来了,如此既能减少来自朝中的阻力,因为这是为所有官员谋福利之事,谁反对岂不成了公敌,大为减少了自己的压力;再者这与现代的市场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妙,政府只提供保障房,个人需求可通过市场来调剂,虽然这其中并不完全;另外让他全部恩赏一是自己有心无力,二也如其所言,大家都一样,没了区别,自己还是会落个有失公正之名。

    “陛下金口玉言,属下先行谢过了!”周翔起身再施大礼道。

    “呵呵,汝这就赖走了朕一套宅院。不过以汝的功劳,又岂是一所宅院所能及的!”赵指点着其大笑着道。

    “那便赏赐属下两所宅子便是!”周翔伸出两根手指笑着顺杆爬道。

    “哦,你还蹬鼻子上脸了,不过临安岂是久居之地,待我们收复中原,另立新都时朕赏你个大大的府邸!”赵张开两臂笑骂道。

    “好,属下便当真了,届时讨要,陛下可不能赖账!”周翔再施礼道。

    “好,咱们击掌为誓,朕绝不赖账!”赵伸手与其相互击掌道。

    “陛下,属下以为只是为朝臣建宅并不妥帖,还需为穷苦百姓提供些便宜,减免些租金或是租税,才能彰显陛下的仁义啊!”周翔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得到了一套房子,而更让他吃惊的是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居然在皇帝心中有如此高地位,心中感动不已。可又想起了什么,收起玩笑道。

    “这其中又有和说道?”赵本已经觉得自己逐渐明白了这个时代的种种玩儿法,可没想到还有许多自己为明了之事,皱皱眉又问道……

第987章 求证() 
    赵有时候真的以为自己只是进错了门,而非是真的穿越了,因为随着回到江南对社会结构和制度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他发现宋朝的有些方面与现代社会制度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让你会产生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现代只是换了个名目出现,而周翔的一番话让他更觉得如此。

    首先,自己来到了八百多年前的宋朝,但是只要实施的市场经济,就是一样的。此时的城市化不仅体现在大城市的兴起,更主要的是大量小城镇的涌现。人烟密集的村镇逐渐形成商业化的市镇,聚居于市镇的大量人口已经逐步脱离农业生产,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

    这样的市镇是如此之多,以至临安城周边数十里之内,人烟生聚,遍布市井坊陌,就是走上几日也走不出来。而这无疑体现了大城市的辐射效应,其中相当一部分市镇,不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水平,都超过了一般州县。很多州县都是政府建设和管理的,而市镇完全是因为商业活动而由民间自然形成的,四方辐辏,并至而会,后者更加繁荣和有活力。且也是现代城市化最常见的现象,而市镇现象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小城镇”。

    宋代的城市与工业技术支撑的现代城市虽有着天壤之别,换句话说,古代的城市其实就是大型的乡村。但此时的屋宅与现代农村里的住宅与其说是房地产,不如说是地产,房屋的本身在全部家宅庭园的配置里,退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人口的增加,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让土地与现代社会一样成为稀缺物资。于是城市巨大的租房需求,制造出一个十分活跃的房屋租赁市场,而宋朝政府是历代少见的商业驱动型政府,眼看着房地产市场有利可图,也积极投身进去,设立专门机构,经营官地和公屋的租赁。经营收入一方面上缴财政,另一方面也用来维持当地的公益事业。

    宋朝虽然在商业化方面走得很远,但并没有放松政治的救济功能。针对大量流离失所的底层民众,朝廷建设了大量的安置场所和福利设施。也出手稳定房价,发布限购令,保障平民的权益。不准官员购买政府出让的公屋,希望把购买公屋的机会留给一般平民。还有“第二套房限购”的政策,在任的高官如果已经有房子的话,不能在首都买第二套房。要是遇到极端天气,还会酌情减免公屋的租金。

    赵十分感慨,总觉的宋朝谋阶段的执政者说不定也是自己的同路人,否则哪里来的这么超前的观念,因为某些时候政府也会做出过激的行为,要求私人出租的房子也减免租金,这边违逆了市场经济规律,毕竟是商品经济很发达的时代,人们对市场的定价机制并不陌生,当时就有人特别不满。

    反对者的理由,是我们今天已经成为常识的“贫富相资”的道理,一味地打击富人的利益,也就不能从富人那里取得收入来补贴穷人,最终穷人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官府要求私人业主降低租金,甚至是白住,那谁还愿意把房子租给别人呢?就算租出去,房子坏了业主也不愿意掏钱修理,最后穷人还是没房住。

    为了解决大量官员和贫苦阶层的住房问题,大宋也设有廉租房,且政府经常减免租住官屋之人的房租,甚至一年到头也未收一文钱,比廉租房还廉租房。正是基于此,周翔才会担心皇帝只为‘从龙’的官僚和勋臣解决住房问题,而至贫苦百姓的住房需求于不顾,当然会挨骂。另外如此还会使得国家损失部分税收,让一些靠租赁房屋为业者失去利益。

    如此一来,可谓是费力不讨好。因此绝不能仅顾忌官僚的利益,还要想着基层百姓,才能够得到各基层的支持,维护自己仁义爱民的名声。赵再往深层探究,才觉周翔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吓唬自己。因为在临安这个城中村中生活着一个靠房吃饭的群体,而政府也从其中获得了莫大的好处。

    政府就是靠收缴赋税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宋廷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自然非常重视商业税,而房地产交易中的契税被列为主要税种。太祖赵匡胤“令民典卖田宅输钱印契,租契限二月”,也就是说房屋买卖必须在交易后两个月内,到政府部门办理合同,缴纳契税。

    早期的房屋交易税只有百分之二,庆历年间涨到百分之四。南渡后,房产契税已经高达百分之十了,而临安一年一百二十万贯的商业税中,房产的契税也占据了很大比重。此外政府还专门设有‘楼店务’管理房屋的租售业务,从中收取税赋。

    为了能够实现最大的利益,所以逃税便成了最有效和简单的方法。就是不经过官府盖章的合同,老百姓买房,跟卖主私自签合同,不过户,不缴契税,这样的人很多。大家都不交契税,政府自然吃亏,可是政府想管也管不过来,要知道毕竟中国疆域很大,人很多,而且古代官民比例不像现在这么高,公务员很少,再加上没有现代科技帮忙,想把每一笔不动产交易都监控起来,那是天方夜谭。

    不过赵不得不佩服古代官员的们的智慧,他们竟然能发明一个奇葩的办法以民治民。一是让老百姓互相监控,哪家偷逃契税,四邻一起检举,谁最先检举谁领赏,谁不愿检举谁顶缸。二就是让房产中介发挥作用,就是无论是买,还是卖都必须通过中介,如同当下的外包一般。

    这真可谓是房产中介们的黄金时代,国家会通过法律保证中介有钱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