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娇女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娇女风华-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几个侍候的丫头呢。”

    楼石了然地点了点头。

    阮媛坐到楼石对面的椅子上,奇怪地问道:“上回我来家里时,我娘忙着就没说完,咱们家东邻换人了?卢大叔一家呢?搬家了?他病就好了?我在家里给他看过,不像是一时便好了的样啊。”

    说起这个来,阮峰又是一阵的唉声叹气:“快别说你卢大叔了。你卢大叔两个月前病死了。”

    阮媛倒没什么意外的表情,只问:“怎么,卢大叔死后,他家里出事了?”

    阮峰叹道:“他家大郎你又不是不知道,嗜赌成性。他爹活着时,还能管管他。自打他爹一病,他可就自由了,没人管得了。连他爹看病下葬的钱都偷去赌了。最后将家里的房契都抵压了。丢下这一家老小,自己个儿跑了个没影。”

    楼石皱了皱眉道:“这事我听说了,只是他母亲不肯报官,官府也不能拿他怎么样。要不然,这种不孝子……”楼石“哼”了声,虽然没说怎么样,但也不言而喻了。

    阮峰又是叹气道:“世子爷没为人父母,自然不理解。我却是明白的。子女再不孝,不是到万不得已,有哪个娘舍得上官府告儿子不孝?那可不是玩的。前些年有个老太太被气糊涂了,跑官府去告她的独子打她。世子爷可知道这回事?”

    楼石道:“好像听着点儿信。这是皇上直接下的旨。将那老太太的儿子、媳妇全都砍头,吊在菜市场门口一个月,以儆效尤。那老太太哪受得了这个刺激?当时就在她儿子的刑场自杀了。可怜留下个小孙女儿,后来听说,被族里人收养了。”

    阮峰道:“可不是呢。除非那些个不正常的父母,要不然,再怎么的,父母也不敢妄去官府的。”

    阮媛问道:“那卢家后来怎么搬走了?”

    阮峰道:“不搬走也不行啊。你也知道,那些个放赌债的也是好惹的?天天上来寻事要钱,卢大娘没办法,本想把房子外卖了,还能卖个高价,好留些银子当路费,回老家。可那些个放债的三天两头捣乱,有哪个规矩的人家敢买?最终抵给了债主,得了没几两银子,卢大娘带着一家子老老小小的回老家去讨活路去了。”

    “哦!”阮媛道:“然后那放债的,便将房子转手卖了。”

    阮峰道:“可不就卖给他家了。”

    楼石笑道:“这家姓张,老婆子姓于,年青守寡,膝下一儿一女。儿子二十多岁了,娶了房媳妇。女儿今年十六了。搬到这儿来,还未满一个月。岳父,小婿说得对不对?”

    阮峰连连点头道:“世子爷说的,和我们知道的差不多。世子爷怎么知道的?认识他们家的小子?”

    楼石看了眼阮媛,笑了。

    阮媛奇怪地看着楼石,却想不明白,他怎么会对她娘家的东邻这么了解。若是上下属关系,楼石就不会这么看着她笑了。总不能与唐芷有关吧?阮媛不解地看着楼石。

    楼石解释道:“他家小子我倒不认识。但他们家娶的媳妇,是唐祭酒的女儿。”

    阮媛脱口而出:“唐惠?不能吧?唐祭酒那般的高官,怎么能将女儿如此低嫁?竟住这么破地方?就是庶出,也差太多了。”

    楼石想了想,终说道:“各家有各家的难处。高墙大院里,最不差的,便是秘事了。”

    阮媛垂眸想了想,扯了扯唇角,转而不再提这件事。而是问阮峰道:“爹,两位兄长去接小姨,几时能回来?也走了半个多月了吧?”

    楼石立时便想到了上回,他与阮媛吵架时,阮媛说的话。不禁皱了皱眉,摘着耳听。

    阮峰倒是没多想,道:“来回来去快也得一个多月,天气又热,你小姨身子又不好,大概也要到头秋才能入京。要是你小姨舍不得家里的收成,只怕还得耽搁。你别担心,回来一准给你送信去,让你家来。”

    阮媛听了,有些失望。她还以为他两个兄长接去,立时动身,快马加鞭的话,来回两个月到头了。她却不知道,她自小有人打理,不用为生计愁,哪里知道生活的苦?哪里听过“穷家难舍”呢?

    瞥了眼阮媛,楼石道:“两位大舅兄出门了?不耽误会业吗?来年春闱可是关建呢。”

    阮峰无奈地笑道:“快别提那俩小子了。可惜孩子生错了。婵娘太过聪明,而那俩个又太笨了。”

    楼石笑睇着阮媛道:“有多聪明?”

    阮媛横了楼石一眼,楼石笑得越开心起来。

    阮峰看在眼里,忙不迭道:“别的不说,就说背个诗词什么的,她两个兄长背几天都背不下来,婵娘只看两遍便背得极顺。可惜她是个女孩儿,若是个男孩儿,只怕现在早中了。哪里像那俩小子,到现在还总是考不中。这幸好是在京里,若不然,可有得苦让他俩个受的。”

    阮峰说这话时,却忘了他自己也曾经屡考不中,以至于在京城游考多年,受尽了苦。

    阮媛不爱听道:“父亲竟瞎说,兄长怎么不聪明了?等明春天的,我敢打保票,兄长是一准过的。”

    说这话时,阮媛显得非常心虚。因为阮媛知道,她的两位兄长真的是于学问上,没什么天赋。不是阮媛说,感觉她的兄长与她父亲一个样。不过任阮媛再怎么大胆,也不敢当着阮峰面说出来就是了。

    除非是梦话。这么想着,阮媛不觉偷瞄了眼阮峰,暗自吐了吐舌头。(。)

76 一派和气() 
楼石调查过阮媛,自然对于阮荿、阮莫兄弟两个也顺便查了下。关于这兄弟两个的战绩清清楚楚。阮荿今年二十三岁,进京时就已经十四岁,竟然只过了童生。而阮莫与他兄长差不太多,最终还是阮峰为这兄弟两个出钱,捐了个入国子监学习。

    然后据说乡试也是屡试不第,哭着喊着考了几次才挂了个乙榜没。而且是兄弟两个都挂在了乙没。楼石看阮峰的意思,也对于这兄弟两个明春的春闱并不上心。也不觉得这兄弟两个能考过,所以虽然三年一开科,但就是错过了,也不觉得可惜。

    楼石想了想,道:“小婿倒认得几位京里的大儒,不若小婿出面,介绍两位舅兄拜到门下可好?现在虽然晚了些,只要两位舅兄回来,肯认真学的话,应该会有所帮助吧?再说能拜入其门下,将来于仕途上,也顺遂些。别的不说,同门师兄弟,也都不会是差的。”

    阮峰果断拒绝道:“他两个虽然笨,科举上不顺是肯定的。但也比当年我来京里要强,最起码家里有地方住,有饭吃,不用在外典房子住,吃了上顿没下顿地过。能考成什么样是什么样,若是依靠人依靠习惯了,一样喝粥,受人接济的,与自己挣来的,吃着感觉也不一样。谢谢世子爷了。他俩年轻,先考几回看看。若果然不中用,再说。”

    楼石有些愣愣地看向阮媛,就见阮媛正嘲讽地看着他,唇角微勾着,好似在说:“我们家从没想过要占你家一分一毫便宜,还是省省你那没处安放的好心吧。”

    阮峰怕自己刚说得过太过刚硬,又见楼石面上似乎讪讪地,便又解释道:“世子爷或许没听过一句俗语,‘靠山山倒’,我与你岳母,也自来是靠着自己过来的。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每吃的一口饭,都是凭的自己本事,做人也硬气。倒不是跟谁许外。”

    楼石后背离开椅子背,身子往前靠了靠解释道:“小婿又没要舅兄做别的,不过是拜个好师傅,学业上会些窍门,到底能走些近路,科考上能便捷些。”

    阮峰不认同地摇了摇头道:“那些青史留名的大家,哪个不是几岁,便已经有着惊人的才气?五岁知属文,七岁做诗、王勃九岁做《指瑕》。这样的人,只怕不用世子爷舍脸,早有大儒名家上赶着来认徒弟。到时,只怕我们还要嫌大儒是不是浪得虚名。没那本事,王羲之七个儿子,也只一个得他衣钵,难不成另六个他没教?老师再用心,还用得过父亲?”

    说完话,阮峰就觉得他越解释好似说的话越的生硬了,又怕楼石多心以为他许外,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刚刚的随意一扫而去,变得窘迫起来,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

    阮媛见了,只得出声为阮峰解围,直视着楼石道:“世子爷别多心,我父母就这个脾气。只怕世子爷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呢。”

    楼石呵呵笑道:“我哪里多心了?要说起来,现如今像岳父、岳母这般骨气的人少了。倒是让人敬重呢。”

    阮媛翻了个白眼给楼石,心下不以为然地想:别说上辈子,就在前不久,你不还一副怕我家赖上你们家的模样?当我们家家人又傻又瞎呢?

    刚好,厅门口大孙氏乐呵呵地打帘子进来,人还未全进来,声已经进到厅里:“饭好了,一会儿就吃。你们爷几个洗洗手。”

    随着大孙氏端着水进来,身后绿柳、绿珠也各端着洗手盆子进来,胳膊上都搭着个手巾。郑妈也跟了进来,却是拿着香皂。

    阮媛见了,不禁笑道:“咱们家何时有了这个?”转而想到,这一准是刚大孙氏让人上街上现买的。

    没想到大孙氏却说道:“哦,跟着世子来的一个小子给的,就是那个先走了,完赶了马车来的小子。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进来了就给我几块儿这个,说是你们一贯在侯府用的。咱们家里哪用得起这个?闻着怪香的,用来洗手,可惜了。要不放屋里也是好的。”

    瞟了眼楼石,阮媛洗了手,笑道:“母亲若是喜欢,明儿我从侯府里给拿几块儿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侯府里多着呢。”

    听了阮媛的话,大孙氏紧张地也看了眼楼石,见楼石面上没显现出不高兴来,才放下心。

    转而大孙氏嗔怪阮媛乱说话,道:“这败家孩子,嫁出去了也没个正形,一天天竟胡说些什么?谁可让你从侯府往家里拿东西了?上回子给的那个金子,已经让我和你爹怪不好意思的。等明儿存了钱,便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