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唐皇太子-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子殿下这是要干嘛?

    一句话将大理寺一竿子人都打了进去。莫非太子殿下是想要借机整治大理寺?

    虽然名义上张文瓘是大理寺的主官,但是老头子素来严正,不善结党,可是他不结党不代表手下的势力也没有派系。

    至少两位大理寺少卿就都不和张文瓘一条心,更何况是其他的大理寺属官!

    只是太子殿下说完这番话之后。一切面色如常,根本看不出一丝异色,让众人有些无奈。

    实际上李弘根本就是在演空城计!

    大理寺中的确是有好几个不安分的不错,但是他们都和此案沾不上边,毕竟张文瓘主管大理寺这么多年,积威深重,要是被他抓出来,绝对是毫不留情!

    这件案子,李弘早已经派人查的清清楚楚,不过是毕正义那个混蛋急于向李义府靠拢。恰好李义府由看上了淳于氏的美貌,所以毕正义才铤而走险,将囚犯替换了出来。

    至于大理寺,李弘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把那里变成自己的后花园,反正有张文瓘在那里镇着,就算有几个心怀鬼胎的,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既然如此,便召狄仁杰进殿觐见!”

    武后淡淡的吩咐道。

    此等大事,自然不可能随随便便决定至少要等她亲自见过人以后方才能够决断。

    不过让武后有些意外的是,不过片刻之后。吴良辅便带着狄仁杰来到了殿中。

    “娘娘,狄大人今早便随太子殿下在殿外等候!”

    吴良辅回到武后的身后,恭敬的轻声说道。

    然后便恢复了原本的样子,一言不发。

    “臣大理寺丞狄仁杰参见娘娘。见过太子殿下。”

    武后定睛看去,这个被李弘和许敬宗皆推崇备至的官员其貌不扬,若是脱下官袍,恐怕更像一个高冠博带的儒生,丝毫没有寻常刑官的气势。

    行礼之后,便再无其他的动作。这份沉静自若的气质便让武后对他的印象颇佳!

    “狄卿平身,今日召你前来,是为了淳于氏一案!不知狄爱卿对此案有何看法?”

    武后也不啰嗦,直接了当的问道。

    话说的有几分客气,也带着几分考校的意味。

    虽然狄仁杰是李弘举荐的人,但却不一定是李弘的人,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他的态度!

    武后可不相信一个区区的五品官,敢冒着如此大的危险,介入这种高层的博弈当中。

    要知道,实力不够强行介入的话,最后只会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这个狄仁杰要是个聪明人的话,就知道他应该怎么做!

    “此案并非臣所管辖,臣也并不清楚案情,故而不敢妄言!”

    狄仁杰的回答很谨慎,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也在武后的预料当中。

    只是她想要的却不是这种态度……

    “如今此案即将三司会审,方才太子举荐你代大理寺参审此案,不知狄爱卿意下如何?”

    武后继续问道,言语中带着几分威胁的味道,一时之间,大殿内的气氛有些诡异。

    “这……”

    狄仁杰抬起头,为难的看了一眼李弘,似是有些躲闪的说道。

    “臣位卑职浅,如何能够当的起如此大任,何况大理寺尚有诸位大人,臣着实不敢僭越!”

    武后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要说话。

    却见李弘抢先一步出列说道。

    “狄大人此言差矣!三司会审并无规定必须由谁主持,狄大人只管放心审案,何况我大唐律法森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要判决公正,父皇母后自会主持公正。”

    这话说的就有几分歧义了。

    狄仁杰只说自己不敢僭越,李弘却要他放心审案……

    话语中的意思不言自明,就差直接说你别怕,出了事我担着!

    “呃,太子殿下放心,臣必定协助两位大人公正审理!定会还李中书一个清白!”

    只见狄仁杰脸色一阵变幻,最终还是不敢直视李弘的目光,低着头说道。

    李弘脸上闪过一丝愤怒,正要说话,却被武后出言打断。

    “如此便辛苦狄爱卿了,婉儿,拟旨,尚书左仆射刘仁轨身体抱恙,着门下侍中许敬宗代其主审淳于氏一案,御史中丞周允元,大理寺丞狄仁杰共同参审!”

    武后毫不犹豫的一锤定音。

    ps:求收藏,求订阅……(。)

第一百七十二章:王义方的谢礼(求订阅)() 
狄仁杰都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若是武后还没有一个表示,未免让人寒心。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何况其实在心底里,武后还是不相信一个区区五品,能够不自量力的翻腾起什么浪花。

    今日一见此人更是坚定了她的想法,看来就算是自己这个精明的儿子也有犯傻的时候,竟然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推了这么一个人出来。

    看来的确是手中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人物了!

    不过武后却是没有看见狄仁杰低头时脸上的坚毅和一闪而过的笑容。

    “好了,既然事情已经议定,诸位便退下吧!”

    武后淡淡的说道,说罢,便起身带着上官婉儿和吴良辅向后殿走去。

    大殿内的一干大臣面面相觑显然没有想到事情会转折的这么快,看着周允元略带得意的神情,李弘心中暗笑,脸上却不露分毫,抬腿朝着殿外走去。

    反倒是知道内情的戴至德和张文瓘,意味深长的对望了一眼,心照不宣的退出了大殿。

    不过李弘却没有料到的是,在大明宫的出口处,已经有人先他一步在此等候。

    一身干净的御史袍服,招牌一样的面无表情。

    等着李弘的正是刚刚差点把武后彻底惹急了的王义方!

    “臣侍御史王义方见过太子殿下!”

    王义方年纪不算特别大,但是却古板的紧,一举一动谨遵礼仪。

    “王大人,何事?”

    李弘略带疑惑的问道,他可不会相信王义方是特意来感谢他的。

    此人素来正直节义,朝中为之称道,却是有一个话**的,不会拐弯,更不会讨好逢迎。

    从内心来说,李弘对他是十分欣赏的,只有这样的性子。才适合做御史!

    “殿下要小心!”

    冷不丁的,王义方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让李弘眉头一皱。

    小心?小心什么?

    难道又有人在暗中想要对他动手?

    一念至此,李弘的神经不由得紧绷起来,凝神望着对面的王义方。

    “王大人此话怎讲?”

    “殿下如今很危险。但是此危不在外人,而在殿下自己!”

    王义方的脸上掠过一丝失望的神色,淡淡的说道。

    “孤?”

    李弘像是兜头被浇了一盆冷水,隐约间抓住了些什么,却又不甚明了。只能迷茫的望着王义方。

    “殿下自幼聪慧仁孝,受众臣称道,屡次监国更是尽显仁厚!但令臣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何殿下此次自洛阳归来之后,竟至于如此,耽于朝争,荒废政务,处置事务多行鬼域技俩,大失储君风范!臣贸然敢问殿下,自洛阳归京数月一来。可曾处理过一件政务?”

    王义方言语凌厉,毫不留情,似乎完全不在意自己面前是一国储君。

    万年不变的脸色变得微微激动,痛心疾首!

    过了片刻,王义方冷静下来,淡淡的说道。

    “殿下,朝局之争自有陛下掌控,奸佞之徒自有我等御史弹劾!殿下是大唐的太子!天下万民才是殿下真正应该关心的!望殿下能善加自省,切莫自误!”

    说罢,王义方停了下来。静静的看着李弘。

    过了片刻,李弘方才反应过来,轻轻拱手,声音有些嘶哑。

    “孤。谨受教!”

    说罢,李弘深深的鞠了一躬,以师礼待之。

    王义方坦然受之,看着李弘行礼之后有些神色恍惚的离开,轻轻叹了口气,从袖中掏出一份奏折。神色复杂。

    过了片刻,王义方将奏折扔进身边的宫河中,转身大步走出了宫门。

    那封被扔掉的奏折上赫然写着“臣王义方弹劾皇太子弘奏疏”……

    紫宸殿。

    武后带着吴良辅正要回转后殿,却发现前殿的一个角落不知何时多了一扇屏风,李治带着两个小内侍正斜靠在屏风后的软榻上。

    “臣妾见过陛下!”

    武后微微屈身行礼,随即便走到李治的身边坐下,笑吟吟的开口道。

    “陛下真是好兴致!闹成那样都不出来……”

    虽然不知道李治到底是什么时候来的,但是想来刚刚前殿的一切李治都已经收入了眼中。

    “呵,不是也没闹出什么乱子吗?”

    李治抓着武后的手,笑呵呵的说道。

    “这些年义府的确闹得有些过了,就让弘儿治一治他也好,免得他以后自误!狄仁杰朕倒是有些印象,虽然官位不高,却是个硬骨头,想来义府此次在他手中讨不了好处!”

    李治的口气轻松,却带着一丝严峻。

    “话是如此,不过弘儿最近似乎有些……”

    武后沉吟了片刻,轻声开口道。

    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

    “弘儿聪慧,如今不过是一时陷入了僵局,就让他碰碰钉子,会醒过来的!”

    李治倒是没什么担心的神色,依旧语调轻松。

    “那……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武后依旧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转了个话题问道。

    见武后提起这件事,李治的脸色也一下子冷了下来。

    “哼,能有什么动静,上次的事情风头还没过去,明面上自然是安分的紧,不过暗地里恐怕小动作是免不了的!”

    不知为何,李治的口气突然变得冷冰冰的。

    “妾身是担心,若是有一天弘儿真的查到了什么?”

    武后咬了咬下唇,轻声说道。

    “唉,总有一天他会知道的,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