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唐皇太子-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治的面色淡然,开口说道。

    “平身吧!”

    李弘淡淡的打量着刚刚进殿的三人,阿史那伏念自是不必多说,跟在他身后的一个胡发浓密,面容粗犷的中年人,正是当日在城门发生过冲突的阿史德温傅,而在他的旁边,一个古铜色肤色的少年脸上带着一丝怯懦,同样恭敬的站在原地……

    看到他李弘突然想起,阿史那伏念曾经在写给李治的信中许诺,将长子送入大唐为质子,想必就是这个少年了。

    而与此同时,御座上的李治也是面色严厉的开口道。

    “阿史那伏念,朕来问你,当初你突厥可汗颉利曾与我大唐太宗皇帝缔结盟约,发誓为我大唐藩属,永不相叛,如今太宗皇帝龙驭宾天不过数十年,尔突厥便背弃盟约,扰我边境,劫掠边民,率二十四州群起反叛,有何面目前来见朕?”

    虽然事情早已成了定局,但是面子上还是要做的,首先就是要把突厥的反叛定为叛乱,这样大唐的出征才能师出有名。

    这一点双方都很清楚。

    只是这一场本来不过是个过场罢了,谁料李治说着说着,竟然动了真火,说到最后一句,口气已经是冷峻之极,让阿史那伏念冷汗直冒。

    “皇帝陛下,毁约之事并非下臣本意,实乃突厥之中有狼子野心之辈,妄图侵犯大唐,下臣虽为突厥可汗,但却无力掌控大局,只能希求大唐助下臣平叛复国,万幸皇帝陛下仁慈,神兵天降,解我突厥困境,下臣恳请大唐皇帝陛下仁慈,重新与我突厥缔结盟约,永不相侵!”

    所幸阿史那伏念在被召见之前,就已经知道会因为此事而被诘问,所以早早的准备了说辞,此刻虽然有些慌乱,但是总算是说了下来。

    而李治也是冷静下来,顿了顿开口道。

    “我大唐和突厥一向是邻邦友国,战事频起,亦非朕所愿,然和谈一事事关重大,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此事朕会命皇太子弘主持此事,协同礼部,鸿胪寺与尔等商议,议定之后再来呈秉于朕!”

    这本是已经决定好的事情,李弘也不甚在意,面容淡然的出班对着阿史那伏念拱手示意。

    不过就在李弘移步的时候,却猛然看见身后的李贤脸上挂着一丝嘲讽的笑容,顿时心中一凛。

    而下一刻,却是异变陡生,一直在阿史那伏念身后默然无语的阿史德温傅盯着李弘,大惊失色!

    就连身子都在微微颤抖,惊呼道。

    “太子李弘?”

    口音虽然生涩,但是却充满了惊异和恐惧。

    让李弘顿时眉头一皱,这个人到底怎么回事?

    要知道,当初阿史德温傅在城门口,还敢那么嚣张的和他说话,如今这副姿态又是什么情况?

    不过下一刻,李弘就明白了他的意图。

    因为阿史那伏念同样脸上同样带着一丝惊惧看着李弘,甚至看似下意识的向后倒退了两步。

    “尔等何故如此失态?”

    见此情景,李治眉头一皱,开口问道。

    而一旁的阿史那伏念这才仿佛醒过神来,一副强忍着激动的样子,对着李治说道。

    “皇帝陛下恕罪,实在是太子殿下积威深重,让下臣心中惊惧,方才有此失态!”

    “嗯?莫非可汗也知道太子?”

    李治的口气平静,带着一丝疑惑。

    但是李弘此刻心中却是涌起一阵不好的预感。

    而紧接着阿史那伏念就开口道。

    “是的,大唐的太子殿下仁善厚德,威严肃然,即使是下臣身居突厥,也知之甚详,而且下臣抵达长安以来,曾经屡次听闻长安百姓夸赞殿下施政有方,令大唐国力强大,定能使大唐重回贞观盛世!”

    随着阿史那伏念的声音响起,大殿内瞬间变得一片寂静,而皇帝陛下的脸色也缓缓变得难看起来……(。)u

第二百六十五章:修罗场() 
而与此同时,李弘也是暗自握紧了袖袍中的拳头,这个阿史那伏念倒真是阴险,竟然能想到这一招来对付他。

    将他捧得这么高,将李治置于何地?

    要知道,现在的大唐皇帝不是李弘,而是李治,但是阿史那伏念止口不提李治,反而对李弘大加赞扬,想也知道是安的什么心。

    瞥了一眼旁边依旧从容的李贤,恐怕今天的事情跟自己这个六弟也脱不开关系……

    顿了顿,李弘的面色沉了下来,开口说道。

    “可汗这是什么话,大唐如今国泰民安,四方升平,全赖父皇母后治国有方,英明神武,孤不过是和诸位大臣从旁辅助罢了,何以发出此言?”

    而阿史那伏念此刻仿佛才反应过来,连忙开口道。

    “皇帝陛下恕罪,下臣失言!”

    李治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点,却是没有说话。

    反倒是一旁的刘仁轨此时出班奏道。

    “陛下,和谈一事事关重大,太子殿下政务繁忙,恐怕难有时间精力专注此事,故而以老臣之见,为和谈之事慎重考虑,当择另外人选专门负责此事,方能使和谈一事顺利进行!”

    刘仁轨的脸上满是忧虑,但是眸中却是带着一丝笑意。

    不由地让李弘心中冷笑一声。

    原来他这个六弟竟然打的是这个主意!

    眼见和谈一事势不可挡,就想要从根子上解决此事,要知道,李弘是这件事情的最大支持者,只要把他踢出去,事情就好办多了。

    再往深处想一步,若是李弘无法处理此事,另择人选,则必然要身份贵重之人,才能体现出大唐对于此事的重视。

    恐怕不出意外就要落在他李贤的头上了!

    到时候究竟是要按照李弘的办法来商谈,还是卖阿史那伏念一个好处,还不是照他的意思来?

    倒真是打的好算盘!

    不过,李弘瞥了一眼此刻脸上带着一丝得意的李贤,他莫不成真当这桃子是这么好摘的吗?

    还没等李弘说话,张文瓘就站了出来,皱着眉头说道。

    “刘相此言未免偏颇,太子殿下的确政务繁忙,但是此事从头至尾皆是太子殿下一手操办,亦未曾有所忙不过来,如今正值和谈之际,殿下又如何会精力不足?刘相切莫因一己之私误了朝堂大事!”

    说起来,虽然这件事情和大理寺没什么关系,但是当初李弘商议此事的时候也是告诉了张文瓘的,所以张老头对这件事情的始末也是知道的很清楚。

    此刻眼见刘仁轨跳了出来,想要抢功,顿时便有些气恼,口气之间也没有那么客气,就差指着鼻子骂他不顾大局了。

    让刘仁轨脸色一阵难看。

    不过李弘却是丝毫没有欣喜的意思,仍旧皱着眉头。

    无他,张文瓘虽然是好意,但是他的政治敏感度还是不够,这件事情的关键根本不在于李弘能不能够管的过来。

    只要李治愿意,多少事情都可以交给李弘办,实在忙不过来的话,派人协助就好,但是李治若是不愿意交给李弘,就算是你每天无所事事,也会说你忙的不可开交。

    而李贤显然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伙同阿史那伏念演了这么一出戏。

    现在看来,效果还是有的,至少李治从刚刚开始,一直沉默就代表了他此刻的态度。

    就算没有让李治心中真的对李弘不信任,恐怕此刻也多了几分警惕。

    当然,李弘能够看出这一点,别人自然也能看得出来,张文瓘的话音刚落,戴至德就移步出位,开口说道。

    不过这次却不是对着李治,而是对着刚刚说话的刘仁轨。

    “既然刘相如此说来,想必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不知此人是谁?”

    相比之下,戴至德的出手就显然稳准狠。

    既然你说太子不合适,那就请你说出来接替的人!想要釜底抽薪,也要防着自己的薪也被抽掉!

    不管刘仁轨吐口出来的人是谁,都比现在连目标都没有要好。

    刘仁轨的脸色一阵难看,一时之间有些犹豫不定。

    戴至德的意思他何尝不清楚。

    只要他一将李贤的名字吐出来,恐怕立刻所有的目光就会汇集到李贤的身上去。

    而这却不是他们想要的,李贤的确打算将和谈的事情抢过来,但是这一点应该是李治指定的,而不是他“抢”过来的。

    如果此刻把李贤推出来,恐怕在朝臣的心目当中,李贤的评价立刻就会下滑一大截。

    一时之间,刘仁轨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暗自把目光投向了李贤的方向。

    却看见李贤同样脸色挣扎,片刻之后,对着刘仁轨轻轻点了点头。

    相对于朝臣心中的评价来说,还是把这件事情抓到手里更为重要,只要能够顺利完成和谈之事,想必如今损失的声望自然会恢复的。

    “陛下,老臣以为雍王殿下身份贵重,文采过人,可以当此大任!”

    刘仁轨吸了口气,开口说道。

    果不其然的是,这句话一说出口,大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奇怪。

    众人不由地想起了最近长安城中的传言……

    莫不成这位以淡泊贤德著称的雍王殿下在,真的要一争东宫之位了吗?

    和众人的神色复杂相反的是,当事的两个人,李弘和李贤,皆是面色平静,看不出丝毫的喜怒。

    而此刻起,李治也终于不再沉默,开口说道。

    “贤儿,刘相举荐你接替你五哥主持和谈一事,你有何看法?”

    口气中莫名的多出了几分复杂的意味。

    而一旁的李贤则是移步出位,脸色平静的开口说道。

    “父皇,儿臣资历尚浅,接触政事也不久,但是想来若是有礼部的诸位辅助,却也能够为太子哥哥分忧一二。”

    虽然话说的谦虚,但是却明明白白的表达了自己愿意接手!

    李治沉默了片刻,又转而对着李弘问道。

    “弘儿,你觉得呢?”

    一时之间,大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