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唐皇太子-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大人,怀英,情况如何?”

    顾不得礼节,刚刚见到二人,李弘便急切的问道。

    张文瓘和狄仁杰二人对视一眼,狄仁杰说道。

    “殿下安心,周国公无事!张大人一发现周国公中毒,便即刻请了御医前来,如今周国公已经将吃下的东西尽皆呕了出来,只需静养即可!”

    听见狄仁杰如此说,李弘才安下心来,只要人没死便好,若是贺兰敏之真的死了,恐怕李弘摊上的事可就大了。

    看了一眼二人,李弘有些奇怪的问道。

    “既然无事,为何二位的脸色如此难看?”

    张文瓘叹了口气,说道。

    “殿下,周国公一醒过来,便具本上奏,将中毒一事禀奏陛下和娘娘,恐怕此刻奏本已经在赶往东都的路上了。”

    李弘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了起来。

    虽然贺兰敏之如今被软禁在大理寺,可也仅仅是被限制行动的自由而已,他还是李治钦封的周国公,要向李治上奏一件事,无论是谁都无权阻拦!

    可他前脚中毒,后脚就写好了奏折送往东都,这环环相扣的动作让李弘怎么看都觉得这是一场苦肉计的既视感。

    “可是他们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博同情吗?”

    李弘沉思了片刻,还是不明白对方为何要自导自演这么一出大戏,难道就是为了演一场苦肉计,让所有人以为是他李弘在迫害贺兰敏之吗?

    虽说在外人看来,贺兰敏之中毒和李弘脱不开关系,可流言就是流言,猜测就是猜测,没有证据,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根本奈何不了李弘。

    狄仁杰看了一眼李弘,缓缓说道。

    “殿下,明日就是开堂审理皇城遇刺案之时了!”

    难道说……

    原来他们打的是这个主意!李弘冷笑一声。

    贺兰敏之既然中毒,审理必然要再次延后,而上次庭审几乎只差一步就能定了贺兰敏之的罪,到时候就算是武后有心想要护着贺兰敏之,也要顾及朝野非议,刺杀太子乃是灭族之罪,只要他贺兰敏之担上这个罪名,将必死无疑,就连武后也会受到牵连。

    若是李弘所料不错,明日贺兰敏之中毒的消息就会传遍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而作为最大嫌疑人的李弘若是仍旧坚持要开堂审理皇城遇刺一案,那么在所有人的眼里,就成了李弘为了将贺兰敏之置之死地而不择手段。

    流言猛于虎!

    到时候李弘有一千张嘴也解释不清楚。

    若是拖到李治和武后回京之后,再想要定他的罪可就难了!

    果真是好手段,就算李弘猜到了对方的目的,也不得不停止审理此案,否则这给贺兰敏之下毒的帽子,就摘不下来了。

    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既然他们想要延期,孤便遂了他们的心愿又如何!”

    李弘冷声说道。

    “贺兰敏之是如何中毒的,查清楚了吗?”

    他倒是十分好奇,究竟是谁想出了这个计谋,逼得他不得不退步!

    “回殿下,周国公中毒之前,千年备身李洋曾经前来探望!”

    狄仁杰意有所指的说道。

    李洋?就是那个煽动东宫六率和李弘对抗的那个李洋?李弘一阵气急,没想到他还没去找他算账,他倒先反过来给自己捣乱了。

    那天李弘接管了东宫六率之后,便直接打发了这个李洋滚蛋。

    倒不是李弘发了慈悲放过他,只是一来没有证据,而来李洋毕竟是李义府的儿子,虽然他和李义府那个老家伙早就闹翻了,可李义府怎么说都是宰相之尊,他的儿子,李弘也不好随随便便的处置了。

    所以只好随手便开革了他,眼不见为净。

    不过既然是李洋来的,恐怕跟李义府脱不了干系。

    李弘一阵咬牙切齿,李义府这个老东西,人在东都还不安分,处处跟他作对,真是可恶!

    “既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便静观其变吧!”

    想通了一切,李弘反倒冷静下来,不用说,李义府肯定是早料到了现在这种状况,恐怕若是自己一有动作,就会在李治面前参他一本,何况如今出了这种事,势必无法再继续审理皇城遇刺案了,倒不如静待李治回京,再作打算。

    狄仁杰和张文瓘对视一眼,他们原先还担心李弘会一怒之下坚持开堂审理,没想到李弘比他们想象的要稳重许多。

    “殿下英明!”

    ps:求推荐,求收藏!

第五十一章:帝后回京() 
长安城东门,时至正午。

    李弘穿着一身厚重的太子朝服静静地站在城门口,在李弘的身后,站着他的几个弟弟,大臣们分作两班,文臣以许敬宗为首,武将以李绩为首,尽皆站立于此,没有半分不耐之色。

    远处一阵灰尘扬起,长长的车队缓缓行进,身披盔甲的禁军将士打头,赭黄色的龙旗在灰尘中飘扬。

    “启禀太子殿下,陛下和娘娘已经到了五里之外,请殿下率众位大人前去迎驾!”

    一队禁军飞奔而来,翻身下马,跪在李弘的身前沉声说道。

    今日正是李治和武后回到长安的日子,是以李弘率领文武百官在长安城门前迎接。

    不出李弘所料,贺兰敏之在大理寺中毒之事传开之后,长安城谣言四起,有说李弘陷害不成又想毒杀,有说李弘趁机公报私仇的,各种说法都有,不用想也知道,谣言背后肯定有人在推波助澜。

    可李弘更知道,谣言这种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百姓是健忘的,只要你不理会它,过一段时间自然就风平浪静了。

    而另一方面,几日之后,东都便传来了武后的旨意,暂停审理太子遇刺一案,周国公转回周国公府安置,等圣驾回京之后再行处置。

    不仅如此,太子行事鲁莽,罚俸一年禁足半月,大理寺卿张文瓘处事不周,罚俸半年,另赐周国公庄子一座,明珠十颗。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武后这是赤果果的警告,虽然没有明言,可李弘和张文瓘尽皆受罚,贺兰敏之却获了赏赐,这是武后在表达严重的不满。

    可李弘却像没事人一样,老老实实在东宫呆了半个月之后,便每日在东宫六率泡着,不再着急审理案情,也不管外界的流言,安心等待着圣驾回京,虽然李治这次没有明确表明态度。

    可李弘看得出来,李治的心里也十分不满,否则武后的旨意中不会措辞如此严厉,毕竟李弘乃是一国储君,该有的体面还是要留的,何况这次武后的旨意乃是经过门下省的正式懿旨。

    和李治上次的私信不同,这是要明发天下的,如此不留一分情面,其中必然有李治默许的因素在内。

    所以李弘必须尽快将东宫六率训练出来,才能在李治面前扳回一局!

    不多时,李弘便带着一干大臣来到了李治和武后的御驾之前。

    “儿臣恭迎父皇,恭迎母后!”

    “臣等恭迎陛下,恭迎娘娘!”

    李治的身子素来不好,是以从洛阳走走停停,大队人马拖了近一个月才赶回长安。

    御驾之上,帝后并排而坐,李治的神色明显有些倦怠,而武后却是神采奕奕,丝毫看不出疲惫之色。

    李弘不由地暗叹一声,他这位母后倒真是精力充沛,可比自己这个父皇强多了,况且自从武后进宫,李治就再也没有再往后宫里充纳新人,偌大的后宫空空荡荡,武后那一身精力没出发泄,自然把目光转向了朝堂。

    说起来,武后专权和李治也有很大的关系。

    “平身吧!辛苦弘儿和众位卿家了!”

    武后的声音雍容,脸上恰到好处的浮出一丝微笑,免去了众人的礼。

    “陛下,臣听闻此处离东宫六率营地不远,想必太子殿下训练已有成效,如今天色尚早,不知陛下可有兴趣前往一观!”

    李弘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见一道阴测测的声音响起,抬眼一看,正是随驾回京的中书令李义府。

    “哦,朕想起来了,弘儿的东宫六率可训练好了?”

    听见李义府的话,原本无精打采的李治瞬间来了兴趣,想起李弘在洛阳宫里信誓旦旦的样子,李治不由得一阵好奇,想看看这个一向不擅武事的儿子究竟能练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不过李弘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东宫六率他自然是训练好了,不怕李治前去检阅,可李义府这个老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李弘可不相信李义府无缘无故的会给李弘这么一个大出风头的机会。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可是李治既然已经问出了口,李弘自然不好拒绝,只好答道。

    “父皇放心,虽然日子有些仓促,比不上禁军精锐,可东宫六率应当尚可入得了父皇的眼!”

    “殿下谦虚了,臣虽身在东都,可也知道殿下日日在东宫六率督促训练,以殿下之力,想必东宫六率如今已是一支铁军了!”

    李义府却是一脸笑意的说道。

    这老家伙绝对没安好心,看似一句话把李弘捧到了天上,可要知道爬得越高摔的越狠,李弘一个太子,要一支铁军干嘛?

    又不是要让他上战场打仗,李弘在煽动那些将士们的时候可以这么说,训练的时候也可以按着这个标准练,可说出来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老家伙一回来就给自己使绊子。

    李弘恨得牙痒痒,脸上却不得不微笑着说道。

    “李相过誉了,孤自幼不习武事,自当多多观摩,何况孤离开东都之前与父皇母后有过约定,岂敢不尽心尽力!”

    当日李治在洛阳宫的确说过让李弘好好训练东宫六率,当时李义府也在场,李弘把这茬搬出来,顿时让李义府有些讪讪的退到了一旁。

    “既然弘儿如此有信心,媚娘,我们便去看看如何?”

    眼见李义府和李弘一见面就气氛不大对,李治也是有些头疼,转头对着武后问道。

    “听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