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唐皇太子-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这位父皇多年以来体弱多病,身患风眩,只能将大部分政事托付给武后,对李治来说朝堂上的稳定压倒一切。他不希望一切会影响朝局稳定的事情出现。

    与此同时,李治既想要好好培养李弘,同时又警惕着李弘。

    有一种十分矛盾的心理。

    同时因为太宗时李承乾,李泰。李恪等好几位李治的皇兄夺嫡的惨烈,让李治对李弘这个太子显得尤为宽容。

    但是无论李治再纵容李弘,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碰的。

    过于紧密的接触军方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李治这些行为看似矛盾,但是实际上是在暗中警告李弘,让他注意分寸。

    刚刚想明白这一点。李弘的后背就已经被冷汗湿透了。

    看来他是太平的日子过得久了,所以才会忘了“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不管李治再怎么宠着自己,他终究是一位皇帝。

    所以李弘毫不犹豫的出言站在军方的对立面,同时打压裴行俭的军功,显示出自己的态度,果然让李治十分满意。

    “皇后意下如何?”

    这回李治倒是没有直接回答李弘,转头笑吟吟的对武后问道。

    武后心中叹了口气。

    她那还看不出来,自己这位丈夫对此事时赞成的。

    眉头微微皱起,武后觉得自己果真还是小看了这个儿子。本以为这次他会得罪军方,没想到到底他还是留了一手。

    如果说刚才李弘主张打压裴行俭是与军方为敌的话,那么这次出言就是在为军方求情了。

    按道理来说,如今西征之战已经结束,有没有裴行俭这个主帅问题都不大,所以李治才会毅然召回裴行俭。

    但是若是细究起来,战事刚刚打完,皇帝就将主帅急召回京,未免会受人诟病,如今事情已经辨明。也有了结果,的确应该让裴行俭回去主持大局。

    可事实却没那么简单,一旦裴行俭回到了大军当中,几乎就是向天下人宣布。裴行俭在这次西征当中并无不妥之处,也就是为他正了名。

    如此一来,裴行俭虽然不能入相,但是在军中的威望将会更上一层楼,更是将他未曾禀报,私自招降之事一举揭过。从此再无把柄可以被人拿捏。

    这样的结果应该比拜相更能让裴行俭安心,何况李治此次打压裴行俭本就心中有愧,想必大军的封赏将会加倍。

    武后虽然不习军事,但是对于武将们的脾性还是了解的,若是能够给大军更多的封赏,纵然是让他们不能升官也是愿意的。

    太子这回可真是好算计,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看李治现在的神情,分明是对于此事极为赞同,毕竟没有人想要随随便便背一个无故猜疑功臣的名声,反正如今西征之事已有定论,让裴行俭回去主持大局对李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何乐而不为。

    过了片刻,武后凤眸微眯,眉头紧皱,但是还是恭谨的对着李治说道。

    “一切听凭陛下做主!”

    说罢,狠狠的扫了一眼大殿下沮丧的李义府。

    这个成事不足的东西!

    如果不是他在这么紧要的时候被人抓住了把柄,自己又何必如此难做,这么多年以来,武后还是第一次被迫做出这么大的让步。

    怎能让她不气!

    “嗯,吴良辅,传旨,命千牛卫大将军裴行俭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即刻启程返回西征大军主持大局,另裴行俭此次西征有功,赐封闻喜县公,加封骠骑大将军,其妻陆氏加封二品诰命,准荫一子。”

    李治知道武后素来不待见裴行俭,而且今天狠狠的吃了这么大的亏,心中必然不悦。

    此刻眼见武后如此态度,李治松了口气,正色对着吴良辅吩咐道。

    毕竟裴行俭立下如此大功,李治也不好过于亏待他。

    如此处置就算是将这件事情揭过了。

    这个封赏虽然对于平定突厥的大功来说有些不够,但是也算得上是皇恩浩荡了。

    最重要的是,裴行俭重新获得了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的官职,虽然等西征大军回京之后会再次被拿掉,但是那是正常的程序。

    此刻恢复裴行俭的这个官职,不仅能够安定军心,更是向朝臣和天下人宣告,皇帝仍然十分信重他裴行俭,对于他的地位不减反增。

    当然,明面上裴行俭的确是吃亏了。

    所以李治在大军的封赏上必然会优厚一些。

    与此同时,李弘心中也悄然松了一口气。

    他这位母后的手段着实是太厉害让李弘不得不提起万分小心。

    想来今天要不是抓住了李义府的痛脚,武后绝没有这么容易善罢甘休。

    不过自己刚刚的表现想必让李治很满意,所以李治不会应该驳他这个面子,但是若是武后坚持不同意,那今天的这件事恐怕也没这么容易收场。

    同样扫了一眼面色阴沉的李义府,有些松懈的心情又再次变得紧绷起来。

    裴行俭的事情处理完了,但是李义府的事情可还没有结束!

    ps:感谢书友淡丹龙的打赏!

    求订阅!求收藏~~~(。)

第一百四十六章:棘手的问题() 
李弘素来是个心细之人,哪怕是小小的细节他也不会轻易放过!

    所以就在刚刚,李弘敏锐的注意到,在准了李弘提议的同时,李治看似随意的将弹劾李义府的奏折放在了一堆奏折的底部。

    这其实就是一种态度。

    代表这李治对李义府一事的态度。

    事情发展到现在,李治如果再看不出来,弹劾李义府是李弘的手笔,他这个皇帝就白当了。

    在李治看来,既然李弘的诸般提议他都已经照准,李弘也没有理由再继续纠缠下去。

    毕竟李义府的地位非凡,不可轻动,这份奏折还是留下为好。

    深吸一口气,李弘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继续说道。

    “父皇母后,淳于氏一案事关重大,不可不查,请父皇母后慎重!”

    一句话出,大殿内的气氛隐隐有凝结起来的趋势。

    能够感到,武后望向他的目光几乎已经要喷出火来,李治的脸色也陡然沉了下来。

    这个儿子,有些不识相了!

    对于裴行俭一事的处置,武后做出了这么大的让步,无非是为了保住李义府罢了。

    但是如今李弘却得寸进尺,真当武后是好欺负的吗?

    李治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父皇容禀……”

    眼见武后和李治都目光不善的盯着自己,李弘面色倒是从容淡定,没有丝毫的慌乱,顿了顿,继续沉声说道。

    “李中书多年执掌中书省,政绩斐然,父皇母后多年重用,更是足以看出李中书品行上佳……”

    李治的脸色瞬间变得古怪起来。

    这样的话他听的多了,但是从李弘的嘴里说出来,却让李治觉得分外不舒服,李弘和李义府的关系他心里清楚的很。两个人就算不是死敌也差不多了。

    何况今天李弘废了这么大的心思想要扳倒李义府,可以相见,若是李义府能够安然挺过这一关,必然不会和李弘干休。

    但是就是现在。李弘居然在替他说好话!

    一瞬间李治甚至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听错了话!

    转过头,李治看见武后同样是一脸的惊疑不定,李弘这是想要放过李义府吗?

    那他先前要求三司会审有是在干嘛?

    不过只是片刻,武后的脸色就又恢复了平静。花言巧语谁都会,何况她这个儿子一向以伶牙俐齿著称。

    以武后对李弘的了解,恐怕他不会只是为了给李义府歌功颂德……

    “那弘儿的意思呢?”

    武后凤眸微闭,口气清冷的问道。

    “母后容禀,大朝会乃国之重礼,影响甚大,如今发生如此大案,必会对李中书的声誉造成损害,故儿臣恳请父皇母后下旨彻查此案,以还李中书一个清白!”

    李弘沉声说道。

    武后的柳眉渐渐竖了起来。眼神紧紧的盯着李弘,散发出一种危险的气息。

    这些话说得好听,到最后还是要下旨严查淳于氏一案。

    不过是换了一个角度罢了,说到底李弘还是不想放过李义府。

    而且武后处理朝政这么多年,怎么会听不出李弘的意思,李弘这是在提醒她,现在是大朝会,事情闹的这么大。

    要是就这么压下去,肯定会引起朝野议论纷纷。

    不过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在此刻的武后看来。李弘就是在挟整个朝臣来逼她不得不处置李义府。

    当下武后只觉得一阵怒火直往上窜,这个儿子,实在是太不识相了!

    真以为自己拿他没办法了吗?

    深吸了一口气,武后的脸色平静下来。银牙紧咬,说道。

    “是吗?不过是一份弹劾的折子罢了,弘儿不觉得三司会审小题大做了吗?”

    这句话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其中蕴满了怒意。

    “陛下,娘娘,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此案必须彻查,以正朝纲!”

    戴至德微微皱眉,紧跟着说道。

    其实在他看来,李弘此举殊为不智,如今的局面,皇后娘娘明显是在拿裴行俭换李义府,如今裴行俭已然顺利脱身,若是李弘仍然对李义府揪着不放,只会彻底激怒武后。

    如果武后真的下定决心要对付李弘,纵然是有李治的护着,李弘的太子之位也不一定能够保得住。

    别的不说,要知道眼下帝后身边可是有四个皇子,若是武后下定决心要易储,动用所有力量全力扶植一位皇子,太子殿下只怕就真的危险了。

    所以在戴至德看来,该收手的时候应当适时收手。

    何况原本在东宫商议的时候,并没有打算让李弘亲自出面,毕竟如此大庭广众之下,若是李弘真的和武后斗起来,一顶不孝的帽子是跑不了的。

    是以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