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唐皇太子-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殿下何必当着明人说暗话!”

    许敬宗冷笑一声。

    “今日之事究竟如何,你我心知肚明,太子又何必与老夫如此!”

    眼见许敬宗口气不善,李弘眉头微皱。

    他着实没有想到许敬宗会如此生气。毕竟这个老狐狸在他面前一向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何况这些事情的确是两人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是就算大家都知道,却是不能宣之于口的。

    否∟∟,则一顶构陷重臣的帽子足够让李弘吃不消的。

    所以该否认的还是要否认的。

    “许相说笑了,此案证据十足,相信三司必会公正裁断的!”

    愣了片刻,李弘反应过来。

    面色微沉。淡然说道。

    按理来说,李弘的这句话很可笑。

    三司会审,许敬宗和刘仁轨都和李义府私交甚笃,剩下一个御史中丞周允元一向在朝局中保持中立,甚至于最近隐约有向武系势力靠拢的趋势。

    基本上这次的会审结果已经是板上钉钉,说什么公正裁断,恐怕就连李弘自己都不会相信。

    想必这也是武后同意会审的原因,既然结果不会出问题,倒不如让此案审一审。这样也好对朝臣有个交代。

    但是其实在李弘看来,这场会审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何况以他和李义府的关系,怎么会白白的送给对方一个洗白自己的机会!

    且不谈自己手中还有底牌未出,就是李义府和许敬宗的关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虽然李义府和许敬宗看起来是一条船上的人,但是实际上却不然,许敬宗资历深厚,出身名门。太宗朝时便已经是重臣,而李义府则是新贵。出身寒微。

    所以双方虽然都是武系人马,但是这些年以来,许敬宗其实对李义府嚣张跋扈的行为同样十分不满,李弘仔细观察过,这几年,两人的关系走动早已大不如前。许敬宗隐约有几分疏远李义府的意味,这就是明证!

    所以许敬宗究竟是否会尽力回护李义府,尚未可知。

    “太子殿下放心,三司自会公正裁决。”

    听了李弘的话,许敬宗忽然平静下来。淡然说道。

    却是让人有些捉摸不定他的意思。

    “那许相对此事又是何看法呢?”

    李弘眉头紧皱,隐约明白了许敬宗的意思,却是继续逼问道。

    “老夫年迈,已没有了殿下和李中书的锐气,自然管不得那么许多了!”

    许敬宗叹了口气,口气有些萧索。

    不过李弘的眼中却是逸出一丝笑意,许敬宗的态度很明白了,李弘和李义府之间的争斗他不掺合,保持中立!

    这么一来就好办多了。

    “多谢许相!”

    李弘轻声说道。

    脚下不着痕迹的挪开了两步,为许敬宗让开了离开的道路。

    许敬宗迟疑了片刻,大步朝殿外走去。

    就在李弘也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许敬宗停了下来。

    片刻后,老头子站在李弘前面,轻声说道。

    “老臣不知道殿下手中还有什么手段,但是这场会审不会有结果的,殿下,收手吧!”

    说罢,许敬宗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留下李弘一个人在原地眉头紧皱。

    许敬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他变卦了,准备力挺李义府?还是说有什么自己不曾预料到的事情出现?

    愣了半晌,李弘摇了摇头,眼神中泛起一丝肃杀。

    李义府树大根深,但是自己也不是好对付的,这次就算是有武后回护于他,也断没有他的好果子吃!

    东宫。

    李弘风尘仆仆的回来的时候,戴至德等几位已经在前殿等候多时。

    匆忙用了午膳,李弘又回到了前殿。

    “殿下,今日大朝会可是凶险的紧啊!”

    戴至德微微感叹道。

    尽管已经预料到了今天不会平静,但是戴至德却没有料到事情会如此跌宕起伏,甚至于场面几次险些失控,到最后将原本只打算做壁上观的李弘都扯了进来。

    “嗯,没错,不过幸好西征大军之事总算解决了!”

    李弘也有几分感叹。

    这算是他在洛阳醒来后第一次主动出击,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总算大方向的事情都解决了。

    同时也让李弘领教了武后犀利的手段,看来自己以前还是想的太过简单了。

    朝堂这个大泥潭,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今天的种种状况,许多都在李弘的预料之外,不过幸好都挺过来了。

    “只可惜让李义府逃掉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一直张文瓘黑着一张脸,过了片刻之后才闷声说道。

    口气中甚为不满,甚至有一丝怨意。

    ps:求一下月票,求一下订阅……(。)uw

第一百四十九章:卖个关子() 
百票加更!第一更!

    现在两百七十五票,今晚顶到三百就三更!加油!

    见此情景,李弘微微一笑。

    这个张文瓘,还真是个耿直的脾气。

    此刻这位大理寺卿在想什么,李弘大概也能猜到几分。

    自从那天晚上李弘拿出李义府指使毕正义私放囚犯的证据之后,张文瓘就十分恼怒,他身为大理寺卿,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出了这种事情,简直是在**裸的打脸!

    何况这件事情在张文瓘的心中本就性质严重,在他看来,纵然对方是李义府,犯下如此大罪也要严惩不贷!以正朝纲!

    所以老头子在弹劾李义府的时候气势汹汹,一大把年纪的充当的还是急先锋的角色。

    如今虽然是三司会审,但是张文瓘却被排除在外,怎能不让他郁闷。

    更让老头子感到不满的是,这次三司会审的阵容,许敬宗,刘仁轨,加上周允元。

    纵然张文瓘政治嗅觉没有那么敏感,也看得出这次三司会审不会有什么结果了,这次会审李义府不要说伤筋动骨了,恐怕连点皮都不会擦破。

    不过以当时的形式,张文瓘也不得不承认,李弘做出的让步也是迫不得已,毕竟朝纲的稳定重于一切。

    老头子也不是那种迂腐到让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的人,所以只好一个人生闷气,只是言语之中不免流露出一丝怨气。

    “张大人安心,孤相信三司会审会有一个公正的裁决的!”

    李弘微微一笑,淡然说道。

    听见李弘的这句话,张文瓘先是一愣,随后轻轻的摇了摇头,事已至此,那还有什么转寰的余地,太子殿下不过是在安慰自己罢了。

    倒是戴至德眼神一凛,轻声问道。

    “莫非殿下还有什么法子?”

    其实先前他也在心中为这件事感到遗憾。但是戴至德毕竟在政事堂呆的时间不短了,对于这种政治斗争的失利,早就习以为常,所以不会有张文瓘那么大的反应罢了。

    何况今天的大朝会也并非没有收获。至少保住了裴行俭,虽然暂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可以相见的是,今后东宫和军方的关系必然会更进一步。

    再说他们此举本就是围魏救赵之计,所以也算不上失败。

    但是同样的。丰富的政治阅历让戴至德习惯于凡事都多想一层。

    李弘的这句话在张文瓘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安慰之语,但是落在戴至德的耳中就多了几分不同的意味。

    东宫的这位这些日子着实给他带来了许多的惊喜,所以戴至德下意识的就明白,李弘的这句话暗藏玄机。

    不过戴至德同样和张文瓘一样奇怪如今基本上大局已定,所谓三司会审不过是一个过场罢了。

    太子殿下还能有什么办法?

    “诸位大人放心。”

    李弘的嘴角浮起一丝神秘的笑意,温声说道。

    “容孤卖个关子,过几日诸位就明白了!”

    他此时心情不错,也就小小的装了一把神棍。

    张文瓘等人对视一眼,有些无奈的摊了摊手,也不再多问。既然太子殿下如此有把握,他们便拭目以待吧!

    “不过……”

    戴至德很快就不再继续追问此事,转而问起了另一件事情。

    “殿下可知道今日大朝会上英国公手中的那封书信是怎么回事?”

    老头子眉头微皱,显然是对此事心存疑虑。

    说到底,戴至德的本职是大唐的宰相,对他来说,政治斗争决不是主旋律,向突厥之乱这种国家大事才是他真正放在心上的。

    先前戴至德虽然支持大唐接受阿史那伏念的降书,但是却没有想到对方会舍得下这么大的血本。

    李治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些冲动了,但是戴至德敏锐的政治嗅觉告诉他事出反常必为妖!

    “孤也不太清楚。那日孤前去迎接裴将军的时候并未听说此事!”

    说起这件事,李弘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沉吟了片刻,李弘微微摇头说道。

    这件事他的确没有听李绩说起过,而且当日裴行俭回来的时候也的确未曾携带什么密信。否则也就不会落到那么被动的地步了。

    可是在含元殿上,李绩拿出的密信确确实实是阿史那伏念的亲笔信,上面的突厥金印是做不得假的,何况如此大事,料想李绩也不至于弄虚作假。

    不过李弘倒也不是非要让李绩一切都听他的安排,他也没那个本事!

    这封密信究竟是怎么来的。李弘并不关心。

    但是既然确认它是真的,那么李弘就不得不重视起来了。

    “若真是阿史那伏念亲自递上的这封书信,那么刘相和李相说得对!那此人……不能留!”

    戴至德面色微冷,沉吟了片刻说道。

    不得不说,戴至德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他弹劾李义府是因为他这些年嚣张跋扈,罪行累累,加之其一直针对东宫,方才毅然出手。

    但是这并不代表戴至德会胡乱否认李义府的政见,纵然李义府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