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点了点晋王笑骂道:“你啊你,真是个滑头。”
晋王干笑一声便道:“扬州甄家那边,臣弟想主动请缨。”
皇帝本就有意找个心腹办甄家的案子,这人选上轻了不行,重了也不行,如今晋王主动提出,倒是解了皇帝燃眉之急,当下便应允了,只是又交代了晋王几句这才放了他回府。
晋王并未直接回府,而是去了忠顺亲王那,忠顺亲王自从晋王回京后便不待见他,如今见他主动上门便面带讥笑道:“你这是来打秋风了。”
“皇上派我去扬州,我怕哥哥生气,特意来知会一声。”晋王这话一说完,忠顺亲王脸都绿了,这整治甄家虽算不上特别好的差事,可却只有皇帝心腹才能办,毕竟甄家出过一个甄太妃,而前废太子的外祖家也是甄家,更别说甄家和四王八公关系匪浅,这一旦接触了甄家的案子 ,那么四王八公的案子必然也都落在了晋王手里,这个消息可真的太不好了。
“别说哥哥没教你,现在皇上喜欢用年轻人了,这才高看你一眼,可等你老了,兴许还不如我。”忠顺亲王心里怄的不行,可还是硬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晋王笑了笑,拱手朝着忠顺亲王道:“多谢哥哥指点!”说完不等忠顺亲王送客,自己就走了。
这边晋王一脸春风的上了马车,对着站在一旁的小白道:“你去一趟林家,跟他们报喜,就说皇帝有意点李原做探花。”
小白难得面露迟疑道:“这怕是不太好吧。”
晋王敲了下小白的头道:“皇帝明知道李原当过我府里文书,还非拉着我去看考生的卷子,不就是想看看我表现么。”
“王爷说的是。”小白说完,吩咐车夫后,便直接骑马去了林家。
小白到的时候,李原正好吃过饭,听说晋王府的小白来了,当下去了前厅,见了小白就笑道:“我刚白天寻思着你好久没来了,这晚上就来了。”说完便冲着小白挤了下眼睛。
小白翻了一个白眼道:“王爷从宫里出来,得知皇帝要点你当探花郎 ,王爷让我告诉下你。”
实在是小白这话说的太过于面无表情毫无波澜,就跟说今天晚上吃面一样稀松平常,即便是素来一派云淡风轻的李原此时都忍不住腹议道:“你好歹给点表情啊!”
“你想要我什么表情。”小白讽刺了一句,转身就道:“我走了。”
李原看着小白背影,想着王爷特意让小白一出宫就来给自己报喜,恐怕是另有原因。
64。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夜深了; 黛玉脑子里回想着晋王让小白传来的喜事。这好好的喜事由这种方式告知,黛玉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了。
皇帝是什么意思; 如何看待林家。黛玉自觉自己之前想的过于简单了,本以为林家凋零是人丁稀少的原因; 如今看来并不简单。
记得母亲刚去那时,父亲正当壮年,可那时父亲就已经打定主意不再娶妻生子。虽说是对亡妻情深似海; 之前黛玉也相信如此; 可现在经历了两世的黛玉觉得父亲不完全如此; 似乎是有意让林家人丁凋零。
可是奇怪的事; 为什么父亲临终前又同意自己招婿以保全林家呢!
睡在床外侧的李原发出轻微的呼吸声 ; 黛玉轻轻翻了一个身不成想倒惊动了李原。李原有些迷糊从后面抱住了黛玉,黛玉暗暗说了句:“快些睡吧!”
“怎么还不睡; 可是因着皇帝点我探花的事。“李原说完; 把下巴压在黛玉的后脖颈那。
“你说皇帝什么意思?“
“试探!“李原说完; 伸出舌头轻轻碰了下黛玉后脖颈,黛玉整个人往里一缩; 却被李原抱住不能逃,只得回手往李原身上打了下道:”我跟你说正经的,你倒是见天的不正经。“
被黛玉指责不正经的李原笑了起来,这笑声在夜晚特别的突兀,黛玉猛地转身回头一把捂住李原嘴巴道:“你干什么; 别吵醒了外屋的紫鹃。“
“我想皇帝只是试探而已; 即是对晋王也是对林家。“李原说着; 伸出食指碰了下黛玉的鼻尖道:”等明日放榜后,恐怕有人要上门了。“
“你今天熏了什么香?“李原抱着黛玉不撒手,反而贴了过来,黛玉拿手堵着李原的嘴唇,娇嗔了句:”满嘴油腔滑调,什么香都没用。“
“那就是夫人的体香了。“李原说着已经解开了黛玉的肚兜了,黛玉抽手过去阻拦,嘴巴却被李原咬住了,黛玉生怕明日起来被人瞧见了不好,被窝里又看不见面色,可李原知道黛玉这是羞怯至极了。
因着有了昨日小白通风报信了,放榜的日子李原也不急了,不过是让当归去看榜而已,倒是林玄坐在一旁连着喝了三大杯茶,等他还要续杯的时候,李原打趣道:“哥哥可不能在喝了,再喝等一会来了喜讯你要是偏偏去了茅房那可就不美了。“
林玄白了一眼李原,起身笑骂道:“你这乌鸦嘴,我真的要去茅房了。“说完便直接从小门去了后面茅房。
也是巧了,这边林玄一走,当归喜滋滋的便从大门进来,见了李原便道:“恭喜姑爷,姑爷中了探花,林家大爷中了第九名进士。“
“放炮仗。“黛玉从外面进来,袁氏笑着加了一句:“我出钱给府里的丫头婆子小厮各做一件新的春衫。”
“嫂子这主意好。”黛玉说着,见屋里只有李原一人便问道:”哥哥怎么不在?“
“李原扑哧笑了起来,请袁氏坐下后,又拉着黛玉喝了一口茶这才道:“大哥想必是太过于紧张,喝了三大碗水。”
袁氏捂嘴笑了起来,黛玉白了一眼李原道:“你也不知道劝着点。“
“哪里能怪他,你家哥哥昨晚上就没睡着,一直翻身,弄得我也没睡好,我让他睡到书房去,他又不愿意。“袁氏这话虽是抱怨,可眉眼里却竟是欢喜。
这边林玄从门外进来,笑着道:“我这不是怕你半夜要喝水没人帮你倒水么。“林玄说着便给袁氏倒了一杯枣子茶。
黛玉早早就备下的炮仗足足响了小半个时辰才停,在门外洒扫的两个婆子偷偷的议论了起来,一个说:“依我看,咱们家主太实诚,就是个倒插门的小白脸,还非得让他科举,这中了探花过不了多久就得作妖。”
另一个则撇着嘴道:“谁说不是呢 ,不乘着年轻多要几个孩子,整天的弄些诗啊!画啊!这些没用的,竟瞎折腾。”
这两婆子絮絮叨叨的说了好久,等扫完地才见着当归就站在两人身后,当归现在俨然是林家管家,那两婆子一惊之后,马上便哀求道:“我们就是混说,还请不要在家主跟前提起。”
当归见这两婆子平日还算本份,况且今儿大喜不好发落人,于是便骂了句,让她们说话注意些,这就让她们走了。
今儿中午黛玉特意让厨房做了韭菜饺子,其实黛玉并不爱吃饺子,不过为了好意头这才让厨房包了,厨娘是南方人不仅做了饺子还做了馄饨。等上了桌后,黛玉吃了一口馄饨,见里面是脆嫩碧绿的韭菜配上金黄的鸡蛋还有一整个虾球,当下便让紫鹃给厨娘包了份红包送过去。
李原吃了七八个馄饨又吃了好几个饺子,黛玉笑着打趣道:“你到底是爱吃馄饨还算饺子呢?”
馄饨和饺子其实差不多,就是皮不一样,包法不一样。可是李原却指着饺子道:“饺子有饺子的好处,馄饨有馄饨的吃法。一个带了高汤吃,一个蘸醋吃,完全不一样啊。”
黛玉本以为李原要引经据典说出一车话来,却不想竟然这般朴实,不免笑了起来。
门外的小丫头过来传话,说是有个自称姓李的来找姑爷。
黛玉眉毛一挑,想起李原昨儿晚上说的话来,打趣道:“没想到你还是个算卦的,挺准啊!”
李原笑着道:“这些年被坑了这么多次,也该涨点记性了。”
“要不要让当归把他们打发走?”黛玉见李原脸色不大好。
李原拉了下有些褶皱的袍子道:“不妨,我可憋着一口气就等着他们上门自取其辱了。”李原笑了下,神情淡了下来,看着黛玉道:“恐怕还不到时候。“
“哈哈!”黛玉陡然笑了起来,指着李原道:“别急,慢慢来,等你哪天可以光明正大的蔑视他们的时候,我们再好好庆祝一番。”
“你不觉得我心胸狭窄么?”
“人家欺负了我,难道我还要心胸宽广的主动放下不成。”黛玉说完这话,李原连连拍手道:“是这个理。”
且说李原特意回屋换了件衣裳又重新梳了头之后这才去了前面小会客室见那位李家人。这一进门,李原才发现来的并不是李家的那两位学子,而是李家二房的人。这人一见了李原,上前便道:“我刚被调回京城,得知堂弟高中,特来贺喜。”说着便拿出了一方上好的砚台来。
李原原先在李家时和李家二房接触最少,也难怪,李家二郎年纪轻轻就入了翰林院,后来又娶了一位郡主,自然和扬州李家来少了。
这人是李二郎的儿子,三年前中了进士后便被派往外地当县令了,如今三年一过就调了回来,虽说还没安排官职,可想来也不会差。
“那就多谢了。”李原收了那方砚台后便要送客,却不想这人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的说道:“我今日来是有事要说。”
李原坐在他对面,摆了个愿闻其详的手势。
那人对李原这一身华服似乎颇有意见,看了两眼后便看向了摆在茶几上的茶盏道:“当年你入赘林家,我父亲写信回家劝阻,不知你可知道。“
“李家的事我怎么会知道。“李原只觉得好笑,面上也就带了出来。
这人只当没瞅见,接着道:“我父亲常说三叔自幼便风流倜傥不是一般人,只可惜太过于执拗。”
李原陡然间站了起来,讥笑道:“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