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借钱的事儿也是关厂长自己提出来的,毕竟司机这个位置很敏感,总要跟自己一条心才是。
于是在车上,关厂长也就问了问俞红宇:“你家孩子多大啦,是不是也该上小学了啊?”
“虚岁七岁了,明年才够年龄呢。”
“小姑娘上学早点好,我妹妹家孩子跟你家孩子同岁,想今年就上小学,我这就是去给她走关系。”
俞红宇听了心里一动,但是也没说啥。
关厂长就是喜欢俞红宇这种不会顺杆就爬见好就上的性格,于是又一次主动提出来:“反正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你家孩子叫啥?我一起给你也说了吧。”
俞红宇当然高兴,可他心里想的是另外一码事儿。之前劝赵阳妈送赵阳去幼儿园的时候,就想过要是赵阳可以今年上小学,就是又省钱又省事儿一举两得了。偏偏赵阳虽说虚岁八岁了,可是是十一月份的生日,按规定还得等一年才能上学。
想着前两天杨秀梅给家里帮了那么大的忙,俞红宇厚着脸皮跟关厂长说了赵阳家的情况,赵“科长”停薪留职了,也还算是厂里的员工。俞红宇又把赵阳娘俩说的可怜巴巴的,关厂长虽说不太乐意,可已经说出了“就一句话的事儿”现在也不好再推辞,就一并答应了。
于是赵阳和俞佳,就借了关厂长一句话的光,都成了第十小学的预备学生了。
俞红宇回到家后自然是报喜不报忧。王丽萍听说俞佳这个九月份就可以上小学了,乐得就差把俞红宇打个板儿供起来再上两柱香了!又张罗着吃完饭就去给杨秀梅送信儿让她也乐呵乐呵。但又一想说不定老韩大夫在,碰见了怪尴尬的,再兴奋也只能等明天再跟杨秀梅分享这份喜悦了。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俞佳知道马上要上小学了,真是欲哭无泪。
虽然她很感谢老天爷把她送回到这关键的一年里,可一想到还要在受一次九年义务教育的“荼毒”,这次还是以三十多岁的灵魂,她不止一次祈祷可以一觉醒来就直接念高中,考个好大学,走上不一样的人生旅程。
但是哪能所有好事儿都摊在一个人头上呢。该来的总是会来的,而且还早来了一年,不知道是不是上天跟她开的玩笑。
俞红宇也有些心神不宁。白天在阀门厂家属楼经历的一切,怎么想都是自己吃了亏,怪委屈的。可他也只能轻描淡写的把借条给了王丽萍。发生的一切只能自己烂到肚子里。
看着王丽萍乐呵呵的把借条一把火给烧了,多希望自己白天的那些耻辱也能随火而逝呢。
直到徐桂琴为了洗刷在邻里之间不小心“塑造”出来的“恶婆婆”形象,非要在家里庆祝自己大孙女—俞佳可以提前一年上小学。俞红宇给掌勺的俞红亮打下手时候,哥俩才通上气儿。
要说这老王家媳妇,在阀门厂也算是赫赫有名了。
王英伟是厂里的技术工,人品又好,交下不少好朋友,俞红亮更是欣赏他正直仗义,有啥事儿也愿意去给他帮忙。美中不足的,王英伟和他媳妇结婚多年,没有孩子。
一开始老王家媳妇因为生不出来孩子,在婆家,在自己家都抬不起头,很是过了一段委屈日子。直到结婚四年之后两口子终于决定用医疗手段来解决问题,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生不出来的,是老王!
这下王家媳妇可算是翻了身,本就泼辣的她一想到前些年受的委屈,更是对老王非打即骂。邻居也经常能听到什么:“不中用!”“不是老爷们!”“还英伟呢,就。
老王本来挺直的腰板儿也一年一年的弯了下来。经常性的睡在厂里。竟然歪打正着的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还被派到上海北京等先进城市去学习。
这也给老王媳妇提供了便利。厂里厂外的,邻邻居居的都被她勾搭遍了。有些自然是不屑搭理他,有些也也觉得是便宜,不占白不占!老王头上的绿帽子,就和他的奖金奖状一样,越垒越多……
要说这女人之所以这次来找俞红宇要钱,还是因为之前俞红亮去老王家帮着修电视,正赶上老王不在家,不出意料的也受到了跟俞红宇一样的骚扰……
和俞红宇的相对圆滑相比,俞红亮简直就是个爆竹脾气。一气之下他一把把那女人推倒在地上,还没忍住狠狠的骂了她一顿,摔门就走了!
碰巧之后又被她发现了俞红宇的借条,保证人签的就是俞红亮的名,这才气势汹汹的找上门来,有了前些天那一幕。
娶了个那样的媳妇,用俞红亮的原话来说:“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还嫌晦气一样狠狠的啐了一口。
好像心结解开了一样,俞红宇从那之后总算不再做噩梦了。也暗暗庆幸那女人来闹一场是件好事儿,至少以后再也不用和那种人有来往了。
只是可怜了老王,娶错了媳妇真是一辈子都毁了。
再看看大晚上还点灯熬油,为了俞佳上小学,准备新衣服新书包的自己家媳妇,俞红宇别提多满足了。
人类就是这样,总是要和不如自己的人相比,才能显出自己的幸福。
曾几何时俞红宇的家庭也是别人幸福的参照物,要好好生活,只有及时止损,不停努力一途。
第二十五章()
一九九一之二十一
俞佳穿了白衬衫,白裤子,小红皮鞋和王立国出差时给从上海带回来的红色小书包,拉着王丽萍的手站在队伍的后方。俞佳对于开学第一天自己的“时尚度”表示很满意!
然后她惊奇的发现,在这群小豆丁里,自己虽然小了一岁,但竟然算是个子高的。这样也好,起码排座位的时候,自己应该会被排到后排,也就不容易被人注意到。
操场上乌泱乌泱的都是人,王丽萍花了一段时间才用眼神找到了排在十米以外的杨秀梅和小胖墩儿。小胖墩儿看起来也打扮过了,穿的干干净净的,只不过没有俞佳这么精心。王丽萍看看整个操场上可能也没几个比自己家姑娘穿的好的,觉得自己可能是有点给俞佳打扮的过头了,有些不好意思。
开学第一天,只是点个卯。俞佳被分到了四班,班主任老师姓朱。是个皮肤很白,有些龅牙,一头卷发扎在脑后的年轻女教师。朱老师一看就是个新手,把学生和家长都带回了教室之后,也不知道说点啥好,就一人发了一张稿纸让写明姓名,住址和父母双方的工作。
刚入学的小孩哪能写明白那些东西,当然得由送来的父母代写了。四班一共分到了不到四十个人,加上送孩子来的家长,八十多人挤在这么小的一个教室里,俞佳觉得都要缺氧了。再加上要写这些基本信息,一时间翻书包找文具盒的,笔拿出来了又掉地上的,人挤来挤去,踩到了脚又道歉的,教室里乱哄哄的跟个菜市场没什么分别。
朱老师没料到竟然会变得如此混乱,大声跟学生和家长们宣布只要填好了信息交上来就可以走了,明天早上八点开始上课,七点半准时到教室交书费领课本儿。
王丽萍嫌自己的字写得丑,弯着腰把稿纸铺平在桌子上,特意一笔一画慢慢的填。俞佳就坐在小椅子上看着妈妈绣花一样写了擦擦了写。
姓名:俞佳
年龄:七岁
家庭住址:农机厂家属楼三楼302
父亲:俞红宇
……
眼看着要写父亲职业了,俞佳当然明白这种基本信息调查无非就是老师以后收礼的依据。看条件好呢,就多收点,收大点。收过礼之后自然也对学生好点。而学生家长的职业,也会成为老师日后的便利条件。如果这次王丽萍写明了“司机”“裁缝”,那不用说以后自然少不了出车跑腿,做衣服送礼了。
想着自己妈妈是个实在人,看样子是要照实写了。俞佳不得不“适当”的小声开口“央求”:“妈,明天让我爸开车送我来呗,让老师看看咱家车!”
王丽萍嘴上应着心里就是一惊,那哪是“咱家车”啊!不过经过俞佳这么一“提醒”,王丽萍也知道长了个心眼,于是父母职业分别写成了:工人,无业。
开学第一天,俞佳除了裤子上不小心刮蹭到的大黑印子,就再没别的收获了。不过这样挺好,最好是谁都别注意到我,平安无事的度过这六年就好啦!俞佳心里想。
俞佳第一天正式上课,王丽萍起了个大早送闺女去学校,回到家才八点多。顿时觉得空落落的。要说女儿都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俞佳就是蚕丝棉自动发热还镶金边儿的。
好不容易等到中午刚过十一点,王丽萍就呆不住了。看看米饭已经焖好了,土豆和青椒也都切好了就等着炒了,王丽萍就骑着车往校门口赶,等着接孩子回家吃中午饭了。
心急的还真不止她一个,校门口已经有一群家长等着了。不光是一年级的,二三年级的也有。除了几个姥姥奶奶辈儿的,剩下的就都是这个校区内,和王丽萍年纪差不多的家庭主妇了。
九月份的天气,秋老虎还没完全过去。王丽萍借着俞佳入学的引子,也给自己置办了一套衣服。上衣用的是小岑店里新到的一批泡泡纱,说是纱其实就是棉布的一种,王丽萍做了一件对襟小衫,小圆领和较为宽松的上部分,过了胸线后急速收紧,凸显腰部的线条。
裙子的布料是时下很常见的白底紫色印花布,但是与市面上多见的一步裙,a字裙不同,在俞佳的提议下王丽萍把它设计成了两者的融合体。上部分采用一步裙的贴身设计,而下部分加进了三角形的拼接,使得裙摆散开来,有些现在的鱼尾裙的味道。这样走路的时候不会被束缚,骑自行车的时候也方便多了并且不会走光。
都是相仿的年纪,王丽萍刚到校门口便受到了其他家长的注目礼。等得无聊,旁边的家长就跟王丽萍搭上了话。
“也来接孩子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