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大点的地方显然不好用。
人家丰田汽车公司一听是中国来的一家民营企业,根本没放在心上,先是把他们晾了起来。丰田汽车倒是没有直接拒绝苏振邦他们的参观请求,只是以“找时间安排”这种借口拖了下来。
一看丰田汽车是这种态度,苏振邦倒是没有生气,毕竟现在人家要比咱们发达、要比咱们领先,那就等着吧。
不得不说,苏振邦在这件事还真是好脾气,还真是一等好几天,其间也让助手去询问了几次。
也不知道丰田汽车是突发善心,还是哪里一下短了根弦,居然同意了苏振邦他们参观汽车研发中心和生产工厂的请求。
在等了好了几天之后,苏振邦终于可以一睹这个日本最大汽车生产商的内部了。在一个叫高桥阳平的公关经理陪同下,苏振邦一行人进入了丰田汽车的生产基地。
看着人家流水线上,一辆又一辆汽车被装配起来,苏振邦着实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从冲压到焊装、涂装,最后再到总装,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作业生产方式确实将苏振邦给震惊了。
“佐佐木君,这些人是什么人?”总装工厂的一个工人对身边的另一个工人问道。
佐佐木看了一眼苏振邦等人,然后说道:“听我表哥说是中国来的参观团,好像是一家百货公司。”
“中国人来我们工厂参观,他们能看懂什么啊?”藤原健太郎扫了苏振邦他们一眼,然后不屑地说道:“而且还是一家百货公司。”。
佐佐木也深表赞同地说道:“估计是拿着他们国家的钱来游玩的罢了,今年已经来了好几拨了。”
“他们中国哪有汽车工厂,基本上都要从我们丰田公司进口的,而且好像只有当官的和有钱人能坐得起汽车,其他人都填不饱肚子呢。”藤原健太郎一副很了解中国的模样,故作“悲天悯人”地说道。
两人对话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苏振邦等人却都听到,无奈是一句没听懂,只有身边的小李翻译一脸的难看。苏振邦当然也看到了翻译小李忽变的脸色,于是找了机会问道:“小李,刚才那两个人说的什么?”
“苏总,他们说……”小李支支吾吾地说道:“他们说我们中国没有汽车工厂,想开汽车还得进口他们丰田的,还说我们是来公款旅游的,根本什么都不懂。而且还说我们国家的老百姓现在连肚子都填不饱。”
苏振邦听了小李的话,虽然脸色没什么变化,可是心里却是怒急了——一个个泱泱大国居然被区区的蕞尔小邦嘲笑,而令人憋屈的是对人家的嘲笑却无力反驳。
不动声色地参观完丰田的生产基地,当苏振邦提出按照日程想去看看他们的研发中心的时候,高桥阳平很果断地拒绝了。虽然借口是要保密,可是苏振邦却是知道,人家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该哪去哪去,没工夫伺候了,能让你们看这些都不错了。
小李翻译还想争辩几句“按照预定的程序我们是被允许进入研发中心的”,不过苏振邦摆了摆手阻止了他的动作。再次看了看丰田的生产工厂,又扫了一眼那两个嘲笑他们的工人,苏振邦握了握拳头,然后不动声色地跟着高桥阳平离开了。
回到宾馆之后,苏振邦很果断地拒绝了高桥阳平要代表丰田公司宴请他的提议。
筵无好筵,受了一天气的苏振邦可不想再去闹个气饱回来。今天的参观算是让他更深切地体会到落后就要被嘲笑、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忽然他心底生出一个想法来——我要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
汽车工业不是简单的将各个零部分组装起来就行了,他需要一整套研发、生产相配合的工业体系。一个汽车公司想要做大做强,那么就需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否则将会永远受制于人。
从一开始,中国的汽车工业因为起步晚、底子薄的原因,一直走的是市场换技术的道路。而想要创造一家自己的汽车品牌,中国在自主研发的路上走了十几年才有了吉利汽车等国产汽车的诞生。
从日本回国之后,苏振邦不动声响地在澎城建起了一家汽车公司——华夏汽车公司。
不过这家汽车公司目前还是一家不具备任何生产能力的空壳公司,但是他的的研发部门倒是在苏振邦的支持下首先建立起来了。
就在苏振邦开始着手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汽车品牌的时候,苏辰雨这厮已经离开了日本飞向了美国。这次的美国之行,钟楚虹倒是没有再跟着,香港的电影马上就要开机了。于是,只有苏辰雨和杰米?戴蒙这对好基友结伴前往美国了。
当身在美国的苏辰雨跟苏振邦通越洋电话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老爸居然有一颗“汽车强国”的心,而且还付诸行动了。作为儿子,苏辰雨自然要全力支持自己老子的这种“汽车强国梦”。
既然新成立的汽车公司没有汽车生产线,苏辰雨所幸给自己老子搞回来一整套的汽车生产线。在猎头公司的帮助下,苏辰雨得到了一个消息——克莱斯勒公司有一套刚刚退下来的生产线,这套生产线是准备卖到巴西去的。
在杰米?戴蒙的牵线搭桥之下,苏辰雨直接用美金开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虽然当克莱斯勒公司得知这套生产线是为中国公司引进的时候还有些犹豫,可是在美元攻势之下,很快被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放行了。于是苏辰雨用560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了这一套还不算是太落后的汽车生产线。
这个消息传回澎城,苏振邦还有点反应不过来,怎么这生产线跟菜市场的大白菜一样说买就买了呢?
虽然汽车生产线买的容易,可是要是想进入国内,还得通过海关的一系列复杂的手续。
当苏振邦把引进汽车生产线的事情上报给田明理的时候,田明理还真是大吃一惊。不过之后则是狂喜,一旦苏振邦的汽车公司真正地建立起来,那么澎城市将成为整个东海省甚至有可能成为华东地区的工业重镇。
不过引进汽车生产线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田明理能插得上手的,于是他带着苏振邦连夜赶往金陵。
对于能有一条国外的汽车生产线落户东海省的事情,东海省委省政府显然是非常支持。而且这件事也引起了国务院的重视,给予特事特办的权力,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
这条从大洋彼岸运来的汽车生产线运达中国之后,在上沪海关以最快的速度过关,然后被运往处于澎城的华夏汽车公司生产厂。不过,这次引进的仅仅只是克莱斯勒公司的汽车生产线,而没有相配套的生产技术。所以,当全部的生产线被安装调试好之后,没有任何的生产任务——汽车还在华夏汽车的研发中心设计呢。
不过,苏振邦并没有急,要知道他可是要造一辆中国人自己的汽车。除了原来从各个国营汽车厂挖来的工程师,苏振邦还不断地从欧美、日韩等地大肆高薪挖人家的汽车工程师。
在很多人看来,苏振邦这种光投钱不见效益的行为几近于傻子一般。
可是谁也不会想到这家汽车公司日后会造出第一辆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汽车,更不会想到这家现在不起眼的汽车公司会成长为举世瞩目的超级汽车巨头……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家叫“思科”的公司()
苏辰雨这次来美国可不是为了参观山姆大叔家里的繁荣景象,他是有事要办——而且还是好几件呢。
不过首先要做的是,寻找一家公司,一家叫思科的公司。
对于苏辰雨着重关注思科公司,杰米?戴蒙有些不解地问道:“苏,你为什么一定要购买这家叫思科的公司股票。”
看了看窝在沙发里的杰米?戴蒙,苏辰雨一阵无语,反正不能告诉他这家叫思科的公司日后将会登顶美股市值巅峰。
于是苏辰雨直接胡乱编造了一个借口:“我相信这是一家将会成为巨无霸的公司,这可是昨天晚上睡梦中上帝告诉我哦。”
“别看玩笑了,苏,在圣何塞,像思科这样的公司每天最少都有几十个成立,也有几十个倒闭。”杰米?戴蒙显然不相信苏辰雨的话,于是感叹地说道:“有几家公司能做成像英特尔那样的行业巨头。”
苏辰雨笑了笑,没有反驳杰米?戴蒙的话,因为他说的确实是整个硅谷的大气候。
但是苏辰雨不能大声跟这家伙喊道,哥可是穿越者,哥可是能万里挑一地选中那些一定会做大的超级公司——雅虎、谷歌、脸书、推特等等这些“潜力股”还不是囊中之物。
“杰米,思科和那些公司不同,未来他肯定会成长为不下于英特尔、IBM这样的行业巨头的。”苏辰雨又解释了几句:“如果现在投资这家公司,未来绝对收益千万倍。”
听了苏辰雨的话,杰米?戴蒙倒是有点拿不定主意,他可是从来没见过苏辰雨如此推崇过一家公司。最后,他决定跟着苏辰雨投资一点,等思科攀上美股市值巅峰的时候,这次的投资让他赚的盆满钵余,只恨自己没多买点股票。
言尽于此,苏辰雨也不再解释什么,不过看杰米?戴蒙的样子,似乎已经很动心了。虽然苏辰雨知道思科是一家超级牛叉的公司,可是他对思科却是根本不怎么了解,于是委托猎头查询就是最好的方式了。
从猎头公司传回来的消息,思科是一家做互联网通信设备的公司,而且已经在今年的二月份上市了,而其中最大的股东是一家纵横硅谷的基金公司——红杉基金。
苏辰雨对于红杉基金无感,即使对方很厉害,但是谁要是敢挡他的财路——那就只有一路横推。
虽然了解了思科公司的基本信息,可是根本无法下手,股市上的股票倒是好吸纳,可是就怕打草惊蛇。就在苏辰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消息让他看到了无尽的希望。
安迪?布伦特,猎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