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田明理出了书房,发现田筱璐早就上学去了,于越秀正在吃饭,客厅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
“书记,已经通知县委和县政府那边了,常委提到上午。”中年男子看见田明理从书房出来,赶紧说道。
田明理坐到饭桌旁,然后说道:“好的,你到车上等我一会。”
于越秀看见苏辰雨跟在田明理身后像个小跟屁虫一般,笑着说道:“小雨,还要不要再陪阿姨吃点。”
“好,我饭量大。”苏辰雨也不客气,直接上桌了。
“你这小子来我家蹭饭呢?”田明理也难得地笑道。
这时那个中年人走到门口,吃惊地看着田明理夫妇两人对苏辰雨简直比对自己儿子还好,不禁暗自猜测这到底是谁啊。要知道,他跟田明理将近一年的时间,也没见过田书记这么随意地对人说过话。
苏辰雨在田家直到下午才回去,这一上午他是又陪于越秀上街,又是跟她去买东西,忙的不亦乐乎。好不容易吃完中午饭,苏辰雨才被于越秀“放”回去。
等苏辰雨将近傍晚回到家时,发现家里又回荡起了昔日的欢笑,走进去就看到苏振邦已经回来了。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苏辰雨赶紧跑上去抱着苏振邦的大腿说道。
苏振邦一下抱起苏辰雨,然后亲了一口才将他放下来笑着说道:“刚回来,这几天倒是忙坏你了。”
“没什么。事情怎么处理的?”
“现在不知道,反正他们放我出来时是恭恭敬敬的。”苏振邦想起那几人的模样,于是笑道。
一旁这些日子以来一直担心受怕的冯颖没好气地说道:“怎么你还骄傲上了?”
“哪有这么回事啊。”苏振邦赶紧给老婆赔笑道。
“好了,好了,回来就好。”叶云修笑道。
石毓秀这时问道:“你告诉你爸爸了么?”
“估计我爸爸已经知道了。”苏振邦想了想然后说道。
一旁的太爷爷和太奶奶不住地嘀咕道:“这下好了,一家人又在一块了。”
家里又变的如往昔一般,场院里每天都充满着欢笑,一大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
田明理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心情很是愉快,今天在常委会他可谓是大获全胜,于是对着正在看电视的于越秀说道:“那小子什么时候回去的?”
“你说小雨啊,下午就回去了。”于越秀眼睛继续盯着电视,对田明理说道。
田明理坐在妻子身边,感叹道:“这小子不简单啊,后生可畏啊。”
“怎么了?”于越秀不禁疑问道,她是知道自己的丈夫可是不怎么夸人的。
“没什么。”田明理敷衍道,这些政治上的事他是一点也不想妻子和儿女碰。
于越秀对田明理的卖关子很是不服气,哼了一声继续看自己的电视去了。
半个月后,整件事终于落下了帷幕——澎城晨光重型机械总场爆发“窝案”。
澎城重型机械总厂党委副书记赵爱国、晨光机械厂古城分厂党委书记兼厂长黄升民、晨光机械厂古城分厂党委副书记郑建兴等多人因为严重的贪污受贿、渎职等被双开,并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而受机械厂“窝案”的牵连,古城县和澎城市也有多位官员落马。
不过古城县县长陈建军并不在其中,不过经上级党委决定陈建军同志被调往澎城市文化局任职……
第二十七章 新书出版——启航()
古城县的政治格局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号称“官场观察家”的“专业人士”也看的一头雾水。原先一直不被看好的书记田明理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惊天大逆转,老县长陈建军败走市里,县长一职由书记田明理暂代。
由此一来,整个古城县的政治格局一下子被田明理彻底掌握住了,公安、财政、交通等几个重要衙门的一把手全部被陆续撤换。虽然下面的乡镇一二把手没什么变化,但是却已经有很多人重新站队到田明理这一边。
相比于古城县权力格局的变化,晨光机械厂权力层的变化程度之大也不逞多让。黄升民和郑建兴的落马之后,总厂派来了一位新厂长,而原先的工会主席王成建没想到老来得福,则是更进一步担任副书记兼副厂长。其他几个副厂长的职位也被安排妥当,值得一提的是车间主任张亚东在这场斗争中高升一步成为副厂长。
当然了,这些事情现在对于苏振邦已经没什么影响了,他正埋头于自己的事业呢。
苏振邦的油站并没有因为那件事而就此停业,门上的封条早就被公安局取走,而且似乎为了给苏振邦一个满意的答复,还特意贴出了一张解释公告。
因此,苏振邦出来的第二天油站就重新开门营业,虽然因为被封这件事让许多人暂时性离去,但是重新开业的当天生意仍是火爆异常。
似乎因为这件事“因祸得福”,这件事之后苏辰雨已经很少去学校了,而冯颖也不再整天训斥他了。关键是前段时间的期中考试中,苏辰雨以双百分再一次高居年纪第一。所以冯颖现在只是要求他期末考试必须也得这个成绩成绩便作罢了,当然一个星期还得意思性地去两天。
于是现在苏辰雨的时间开始充裕起来,不过很多时候他都是在苏振邦的油站里看店,可是还得继续“创作”大业——晚上要交差的。
自从上次苏振邦和冯颖看了苏辰雨写的《渴望》之后,两人算是彻底成了这部书的忠实粉丝,每天晚上都要苏辰雨上交当天的成果。苏辰雨还算是个好作者,每天都能保持更新,而且在保持稳定更新的情况下,这家伙居然还玩起了“双开”。
这次苏辰雨开的这部书则是一部讲述一个传奇军人的小说,不错,就是后世那部被阉割后拍成电视剧依然火到爆的《亮剑》。
对于《亮剑》,苏辰雨是看过都梁先生原著的,当然也看过电视剧。所以这次他决定在原著的基础上,参考电视剧关于前半部分的改编,再加上他父亲和爷爷讲述过的战争经历,打算写出一本不一样的军旅巨著——《亮剑》。
如果说写《渴望》时,苏辰雨还只是为了“写”而“写”的话,那么对于这部《亮剑》那完全是倾尽心血在精雕细琢。不为别的,只因为他爷爷和父亲都是参加过“保家卫国”战争的共和国军人,他要写出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军人来。
如果说《亮剑》的前小半段战争部分的创作,苏辰雨还能轻松驾驭的话,那么后面建国后的那一大部分苏辰雨则写的是异常艰难。特别是十年浩荡时期的那部分,苏辰雨几乎是燃烧心血在雕刻。
一个人不知道一件事可能是幸福,但是知道之后却是折磨——原著的结局是最具有厚重的历史沧桑感的,也是最合适的,他没有权力、也更不想去篡改这个结局。
反正自从进入《亮剑》后半部创作以来,苏辰雨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不过作为一个有节操的“写手”,他每天倒是会按时给全家人更新《渴望》。
但是,显然冯颖对他安排的《渴望》的部分情节很不满意,特别是看到刘慧芳被车撞到那一章时,居然气的抄起笤帚要追打苏辰雨,而苏振邦也在一旁调油加醋地说——确实该打。最后还是在苏辰雨提前剧透的情况下勉强逃过一劫,这种事苏辰雨已经遇到很多次了,前面只要一写到刘慧芳受难、王亚茹得意,冯颖都会气地拿起笤帚来打苏辰雨。
星期天的早上,苏辰雨去练功的时间有点长,还没回来,不过“绿油油”邮递员叔叔已经站到了家门前了。
一个年轻的邮递员向院子里张望着喊道:“有人么?”
“谁呀?”太爷爷拿着烟袋从屋里出来说道。
邮递员看到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爷子,于是恭敬地问道:“大爷,这是苏辰雨家么?”
“苏辰雨?是小雨吧?是的。”太爷爷不确定这个苏辰雨是不是他的乖重孙小雨,只是自言自语地说道。
还好这时冯颖从屋里出来问道:“爷爷,谁啊?”
“对了,小雨妈,这个同志是找苏辰雨的。”太爷爷看到冯颖赶紧说道。
“找苏辰雨的啊?这里就是他家。”冯颖看到是一个邮递员,于是疑惑地说道。
“这是他的包裹单,让他拿着这个单子和相关证件到邮电局去取包裹。”邮递员拿出一个单子交给冯颖道:“对了,这还有两封信和两张汇款单也是给苏辰雨的,麻烦您签收一下。忘了问了,你是他是什么人?”
“我是他妈,我能签么?”冯颖笑道。
邮递员有些惊讶地说道:“能,当然能。”
冯颖拿着一沓单子和信一边看一边向屋里走去,发现这些东西都是从首都和江城这两个地方寄来的。她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些东西应该是从出版社寄过来的,不禁喜道:“小雨的书看样子要出版了。”
“小颖,拿的什么啊?”二奶奶看见冯颖喜滋滋的模样,笑着问道。
冯颖眉开眼笑地说道:“小婶啊,小雨的书出版了,出版社寄来的信和汇款单。”
“哎呀,小雨这孩子的书都出版了啊?真是喜事啊。”二奶奶笑着地疑问道。
被二奶奶这么一闹腾,还在家的人都出来了,苏辰雨的太爷爷和太奶奶、爷爷和奶奶、李雨涵、苏振国都出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爹,娘,你的重孙子成作家了。”二奶奶对太爷爷和太爷爷大声地说道。
太爷爷和太奶奶也不知道作家是什么玩意,能不能吃,反正就知道自己的重孙子这么小就有大出息了。
“小雨的书出版了啊?太好了。”苏仲平从冯颖手中接过递来的汇款单和包裹单看了看,惊讶地说道:“呦,这么大一笔钱啊?”
石毓秀问道:“多少啊?”
“你自己看吧,下你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