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铸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铸梦- 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效果不重要,关键是态度。”

    马总缓缓的说:“数据中心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成员之间的战略合作。如果这时候我们不拿出合作应有的态度,不支持赵泽君,数据中心的价值自然就降低了。所以支持泽联科,也是证明我们自己的价值。再者嘛……”

    马总笑了笑,“对阿里巴巴施压,反过来看,更是对泽联科施压,把他们两方都逼一逼。如果我们表明了态度,但赵泽君还是无法拿到他想要的,那就说明,他的想法的确太不现实。到时候,我们也仁至义尽了,再劝劝他改变主意。”

    “嗯,这倒是。”李总点点头:“不过说实话,我还是真的很想看看,赵泽君这次到底有准备玩出什么花样来。”

    “我也非常好奇,有什么办法能让阿里巴巴拿出股权,甚至希望我们的这位合作伙伴真的能创造奇迹。”

    “太难了。拿下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的估值再怎么保守估计,也超过20亿美金,马芸和创业团队手里的股权,只剩30%左右,这种情况下,就是神仙来了,也不太可能在抠出几个点的股权。”

    “拭目以待吧。”

    ……

    百度腾讯同时施压,三大门户作壁上观,对应于此,阿里巴巴内部也召开了一场不算正式的小规模董事会。

    参会的人员很少,大股东软银、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创业团队。

    目前这三家,在阿里巴巴的占股,差不多是各三分之一,雅虎最多,接近40%。

    会议很简短,但态度很坚决,无论是雅虎软银,还是阿里巴巴团队,都一致表示,股权没得商量,可以用其他方式合作。

    “当然,如果对方对于股权的要求很低,0。1%左右,我认为还是可以谈的。”马芸在视频前说。

    这就定下了最后的基调,股权0。1%。

    千分之1,听起来很少,按照当前的估值,阿里巴巴千分之一的股份,也就两百多万美金,但这是股权投资,在未来可能会有大幅度升值。

    能拿出千分之一,可以认为是阿里巴巴最后的妥协。

    雅虎的一名董事笑了起来:“他费了这么大功夫,不太可能只为了千分之一的股份。”

    “马先生,有没有可能,他有我们想象不到的底牌。”软银的代表说:“据我所知,泽联科有自己的在线支付软件,泽py,和支付宝是直接竞争关系。”

    听到‘支付宝’三个字,雅虎的董事脸上闪过一抹很明显的不悦。

    马芸看都没看雅虎董事一眼,斩钉截铁的说:“绝对不可能答应他在支付业务上的任何要求。”

    ……

    泽联科和阿里巴巴的正式洽谈,在杭城西湖香格里拉酒店,一间不算大的会议室里举行。

    参会的人只有两个,泽联科和阿里巴巴的灵魂人物,赵泽君和马芸。

    最初的交锋很平淡,双方都是老调重弹,赵泽君要阿里巴巴的股权,可以按照当前阿里巴巴估值出钱,而马芸更加直接,股权没有可能,钱可以商量。

    阿里巴巴太不缺钱了,雅虎十个亿美金注入,支付宝里也有海量的沉淀资金……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对于阿里巴巴都不是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巴巴是不可能付出股权代价的。但是出于诚意,可以拿出千分之1的股权,不可能再多。这是底线。”马芸得态度很坚决。

    一开始就给出了底线,看似暴露底牌,但同样会把对方逼到死角。

    马芸很清楚,无论泽联科如何坚持,百度和腾讯再怎么施压,但这三家最终还是希望能和阿里巴巴达成合作的,否则根本不会拖延到现在。

    果然,赵泽君沉默了片刻。

    “赵总,你也是从创业一步步接过来的,在创业之初,拿出股权换钱,换取风投的支持,这是迫不得已的。但企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不到万不得已的局面,不可能再次放弃股权。恕我直言,我没有看到阿里巴巴面临任何‘万不得已’得局面。”

    顿了顿,马芸继续说:“你现在会轻易的用博客中国的股权去换取经济利益吗?”

    “马总,阿里巴巴真的没有面临‘万不得已’的危急关头吗?”赵泽君忽然问。

    马芸眼神一闪:“你什么意思?”

    赵泽君淡淡的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两年雅虎十亿美金入股阿里巴巴,几乎成了互联网的传说,作为阿里巴巴成功的丰碑,可我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呢?”马芸反问。

    要知道,三年前,百度上市前最后一轮估值,也仅仅两亿美金而已,阿里巴巴吸纳雅虎中国业务和十亿美金,足够成为整个大陆互联网行业的一块里程碑。

    赵泽君不急不慢的说:“我不太清楚,为什么您会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让雅虎进驻阿里巴巴,但现在事实就是,在阿里巴巴井喷式的发展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在理论上,你已经失去了对阿里巴巴的决策权。您和您的创业团队,只剩下29%的股份,雅虎才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占股接近40%,决策权达到35%。这一点,并不是秘密。

    顿了顿,“之所以现在您还能掌管阿里巴巴,完全是因为软银,或者说孙正义先生,对你本人的支持。然而把管理权依靠在个人的支持、信任上,显然是很不明智的,再者,谁也不能确定,未来软银就会一帆风顺,始终对你无条件支持。”

    马芸想了想,说:“这很正常,百度和腾讯,甚至三大门户网站,不也是如此嘛。”

    “这当然不同。”赵泽君摇摇头。

    “哪里不同呢?”

    赵泽君笑了:“道理,您比我懂,但既然非要让我说出来,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刚才说的这些企业,都已经上市,很大一部分股票,掌握在股民手里。这些股民,在需要决策时候,天然的倾向于公司的管理层,对于股民来说,百度就是李岩宏,阿里巴巴就是马华滕,他们只会跟风投票。管理层手头的股份虽然不到50%,但在真正决策中,能控制的决策权,会无限接近甚至超过一半。这是其一。

    第二嘛,这些公司,管理层手头的股权,要么就是很接近一半,要么就是像腾讯一样,说服了大股东放弃决策权,委托管理层代理。

    但阿里巴巴现在的情况不同,雅虎本身就是互联网公司,他在要求股份的时候,同时也要求了决策权,向董事会派驻董事,这就说明他对阿里巴巴是有野心的。同时,阿里巴巴管理层手头的股份,实在太少了点,不到30%,即便未来上市,想要和雅虎争夺控制权,也是非常困难的事。”

    正如百度腾讯隐隐约约猜测的那样,和马芸今天的会面,赵泽君手头的牌,绝不仅仅只有数据中心。

    甚至数据中心,只是一张小牌。

    赵泽君记得很清楚,五年之后,阿里巴巴为了收回雅虎的股权,不惜伤经动骨,动用了接近一百亿美金。

    饶是如此,最终也只收回了雅虎手头一半的股权。

    赵泽君百分之百相信,雅虎和阿里巴巴之间,绝对没有外人看来那么融洽。

    这就是他的切入点。

第四十五章 赶他出局() 
赵泽君的一番话,让马芸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沉默的原因很多。

    首先一点,马芸对赵泽君提到的内容,没有任何准备!

    之前无论是泽联科的论调,还是百度、腾讯放出的风声,始终都围绕着‘赵泽君利用数据中心,换取阿里巴巴的股份’。

    因此马芸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围绕在此,关于数据中心的价值上。

    但此时,赵泽君根本一句话都没有聊到数据中心,更没有直接讨价还价要股份,而是搬出了阿里巴巴的雅虎之间的关系,用此作为切入点。

    饶是马芸有足够的急智和谈判经验,但在没有任何准备之下,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更关键的是,马芸承认,赵泽君说得有道理。

    很有道理。

    有得必有失,阿里巴巴的几轮融资,即为阿里巴巴带来了惊人的发展,也伴随着剧烈的阵痛。

    向软银高盛的融资,才有了阿里巴巴;由软银领投的两次融资,让新生的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寒冬中存活下来,并且利用大部分互联网企业艰难度日的机会,飞快壮大,向B2B电子商务大踏步前进;

    为了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by,阿里巴巴进行第四轮融资。

    利用雅虎在国际上的影响、十亿美金,以及雅虎中国的人才、技术,最终打败了by,占据了国内接近80%的B2B市场,完成了行业布局。

    这四轮融资,让阿里巴巴成为国内最耀眼的一颗互联网新星,尚未上市,估值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上市公司,每年滚雪球一样壮大,最终站在大陆电子商务的霸主地位。

    正如泽阅在网络,博客中国在博客,在b2。0。

    但付出的代价同样是惨重的。

    股权飞快的流失,对公司的控制权岌岌可危,甚至让一家跨国互联网公司,雅虎,成为了阿里巴巴最大股东。

    就在此时,赵泽君又一次开口了。

    “马总,我们的公司,虽然都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的,但归根结底,你,我,都是中国人,阿里巴巴、百度、泽联科,都在大陆,主要针对的,都是大陆市场。最终由外国公司控股,还是美国公司,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存在很大隐患。”

    最后一句话的杀伤力,比之前所有的话,加起来都要大!

    经济上,政治上,都存在很大隐患!

    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经济和政治都是分不开的。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需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经济账,还有政治账。

    政治账甚至能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

    阿里巴巴这一类的企业,几乎拥有全部网民个人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