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京城里就不一样了,就比方像顾九曦的娘家,还有婆家等等,至少三个月是不得有宴席丝竹等等娱乐性活动的。
就是苦了最近这个年了,皇帝死在年前,临近除夕也没几天了,这整个年原本该是喜庆的事情,但是因为皇帝死了,谁都不敢在外头露出笑容来,甚至连红灯笼等等喜庆的东西,在京城里也彻底看不见了。
老将军自打从宫里出来的那一天就病了,先是伤风感冒,后来又是思虑过重,躺在床上干脆起不来身了。
顾九曦去看过一次,只是听他训斥自己的声音还算中气十足,心知他这怕是心中羞愧,都是心病,便也不太在意回去了。
不过府里难免还是有了流言,什么她不敬长辈,将人气病了之类的话也穿了不少。
奈何正是皇帝大丧期间,孟德笙带着兵住在宫里已经五天了,加上那天又是原来的三皇子,现在的嗣皇帝亲自来府上请的孟德笙,长眼睛都知道他们一家人要发达了。
除了已经跟孟德笙势同水火的孟夫人,别人都是冷眼看着。于是到了最后孟夫人虽然有心传谣言,但是府里上下没有人有这个胆子跟着她混。
转眼便是小年夜,顾九曦早上起来叹了口气,看着空荡荡的大床上只有自己跟女儿两个,孟德笙还在宫里,不免有些失落。
起来刚吃了早饭,就听见听音进来,道:“国公府里来人了。”
顾九曦挑了挑眉,将女儿放在一边,这才不紧不慢的站起身来,扯了扯稍稍有点皱的衣裳,“谁来了?”
听音一个个数了过去,“老太太屋里的钱嬷嬷,大房屋里的齐嬷嬷,二房的黄嬷嬷,还有姨娘屋里的吕嬷嬷。”
这是都来了,顾九曦道:“带到小厅里头去,再叫人准备些粥品点心的送去,这么早就来了,怕是连早饭都没吃。”
说完,顾九曦便出了主屋,沿着抄手游廊一路往小厅去了。
往年这个时候该是送年礼的时候,只是今年因为皇帝死了,各家各户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出头,因此这年礼也都歇了,除了亲戚家,寻常的友人那是连走动都不敢了。
不过照顾家这么一来就来了四个屋的人,多半还是来打探消息的。
毕竟现在除了顾九曦,当天曾在宫里的人也就只剩下老将军了,想到这儿顾九曦忽然皱了皱眉,老将军这装病,难道也是为了躲避上门打听消息的?
虽然还有一个能打探消息的三皇子妃,不过前天她就已经带着孩子进宫了,所以眼下这顾九曦似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一进去小厅,四个老嬷嬷就齐齐站了起来,老太太屋里的钱嬷嬷开口道:“临近过年了,老太太叫我们几个来看看姑娘过得好不好的。”话刚说完就假意扇了自己一巴掌,“瞧我这嘴,现在可不能叫姑娘了。”
顾九曦明白她想说什么,无非就是暗示她姓顾,顾家是她的娘家,若是有了什么好处或者消息,别忘了顾家,顾家好,她腰杆子才能挺得住。
顾九曦指了指椅子,“您都是祖母屋里的人了,我也是祖母屋里养出来的,您在我面前客气什么。”
这便是应下方才钱嬷嬷说过的话了,她面上一喜,带头又坐了下来。
顾九曦扫了一眼其余几个嬷嬷。
钱嬷嬷道:“原先老太太想着这时候不好,就派我一人来看看便成,还有今年这年礼。”钱嬷嬷打开一个小匣子,往前推了推,里头整整齐齐摆着两层精致小巧的银锞子,看样子都是一两二两的,一个大的都没有。
“因着上头的事儿,这送什么都不合适了,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东西还能送一送了。”
顾九曦淡淡一笑,吩咐听音收了东西,道:“这可真是巧,我竟然同祖母想到一处去了,你去把咱们备下的银锞子也拿来。”
听音拿着东西出去了。
顾九曦又道:“我今儿本想也派人回去的,没想你们倒是来得早,正好一会东西你们带回去,我就不忙这一次了。”
钱嬷嬷忙笑着接了一句,“万事都离不开一个巧字儿。”
“几位可用了早饭了?”顾九曦看见小丫鬟已经端了东西进来,“别跟我客气,都是一家人。”
几人也不推辞,再怎么说大冷的天过来,虽然屋里还是暖的,可是外头冰天雪地的,又是坐着马车过来,她们的马车又不像主人家出行的时候,恨不得连车厢都盖上貂皮,这一路风吹的,早就吹透了。
当下一人端了一小碗精致的粥,慢慢喝了起来。
不过四个人每个人心里都有事儿,顾不上烫嘴,这粥很快便吃完了。小丫鬟又上了茶水和点心。
因为皇帝死了,这点心也都一水儿的变成白皮儿的了,真是连里头的馅料也是怎么简单怎么来。
几人谢了顾九曦的粥,钱嬷嬷道:“老太太很是体恤我们,原本是叫我们用了午饭再出来,路上也没那么冷,只是我们几个想着许久不见您了,不如早点来的好。”
顾九曦笑了笑,“既然来得早,不如在我这儿吃了午饭再回去,只是这会做不得什么好菜了,还得吃素。”
几人急忙道谢,又说在家里也是一样得这么吃。
寒暄过了一遍,顾九曦大概明白应该是只有钱嬷嬷还有她姨娘的吕嬷嬷是老太君一开始想叫过来的人。
一个是为了打探消息,另一个就是捎带上让她也知道不管是她姨娘还是她弟弟,在顾家过得都特别好。
吕嬷嬷还比划了自己的腰,道:“都长到这儿了,结实的我都抱不起来。”
顾九曦略带骄傲的瞪了她一眼,“才多大的孩子,哪儿能长这么快?”
齐嬷嬷也笑,“她一点都没夸张。前些日子我随大太太回了趟娘家,她娘家嫂嫂新得的小孙子也是这个年纪,长得可没有我们小少爷吉祥。”
听见齐嬷嬷的重音放在娘家两个字上头,顾九曦眼睛闪了闪,专门朝她看了过去,只见齐嬷嬷先是很不合规矩的跟她对视,眼神还特别的坚定,之后才笑着将头转了过去,好像方才的对视不过是顾九曦的错觉一样。
顾九曦明白她是来做什么的了。
帮着大伯母的娘家来打探消息,赵氏的亲爹可是当朝首辅,当然三皇子上位之后他还是不是首辅就不一定。再者现在局势不定,能当上首辅的不说才学和能力,至少和稀泥和平衡的功夫都是一流的,但是不管是平衡还是和稀泥,都得建立在消息灵通的基础上。
现在……顾九曦想了想当日三皇子跟皇后两个商量出来的东西。
外头得到的消息可都是假的。
顾九曦淡淡一笑,又去看黄嬷嬷,黄嬷嬷是二房一直带在身边的,跟孙氏一样都是平日里不怎么说话的性子,但是心里却是门儿清。
瞧见顾九曦看她,黄嬷嬷站起身来冲她行礼,道:“二太太挺好的,二老爷也好,一家子都好。”
顾九曦脸上的笑容灿烂了几分,“您赶紧坐下。”这一位……估计老太君看见大房也想叫人来,索性连二房也出个人好了。
就这么一行四位嬷嬷,两位是来打探消息的,两位……是真心的,不过顾九曦又一想,按照老太君的脾气,这两位一个是她姨娘屋里的人,一个是她太太屋里的人,怕也是专门过来给她看的。
顾九曦深吸了一口气,其实若是她们不来,今天她也要派人回去了……
正巧听音拿了东西出来,顾九曦接过她手上的匣子打开,“这里头是我准备的银锞子,正如祖母所说,这个时候也只能送这些挑不出错儿的东西了。”
她拿出来两个给他们看,“这银锞子正面刻的是吉祥如意的蝙蝠纹,后头是平安祥和的祥云纹,寓意最是好了。”
几个嬷嬷将东西一一拿在手里看过,这才放到盒子里收好,顾九曦又道:“今年打着银锞子的地方,还是三皇子妃——咳,现在不能叫三皇子妃了,得尊称一句娘娘。是她给我介绍的店家,手艺还算不错吧。”
一瞬间背负着使命来的钱嬷嬷跟齐嬷嬷两个眼睛里都能冒出光来。
顾九曦看了略略点头,又跟话家常一样道:“将军这两日都在宫里住着,我还托人带进去了换洗的衣裳,这大冷的天,唉……不过想着过几天就能回来了,这心里也就没那么担心了。”
对于久经沙场的两位嬷嬷来说,这等消息已经够了,特别是顾家出来的钱嬷嬷。
至于齐嬷嬷,虽然是代表大伯母来打探消息的,背后怕是还有首辅一家人的影子,可是这么多消息已经够她用了,况且……顾九曦还记得上次她的皇后宫里,被人下药倒下的时候,大伯母的生母也在,她可是……
顾九曦摇了摇头,她两辈子的报复心啊……赵大人能不能在这场皇位交替里头继续坐稳首辅的位置,她一点都不关心。
说了几句话,顾九曦起身告辞,道:“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儿,虽然这年要低调着过了,不过除了往来的事儿,别的一样没少。你们坐着,我叫听音陪着你们,”她有抬头看了看天,“一会吃了午饭再走。”
几人一一起身相送,曾嬷嬷犹豫片刻,道:“我送送姑奶奶。”
这是母亲有话要说?顾九曦嗯了一声,伸手给她。
两人出了小厅,顾九曦道:“我们去后头坐坐,这时候瑞懿也吃早饭呢,你看看回去也好跟母亲说说。”
曾嬷嬷点头,又叹了一句,“这孩子出生不赶巧,不过等长大了,这小时候的磨砺可都是福气了。”
顾九曦笑着嗯了一声,两人去了内室,先是烤了烤衣裳,这才坐在了孟瑞懿身边。
露瑶见她们两个像是有话要说的样子,带着一干伺候的嬷嬷丫鬟下去了。
曾嬷嬷皱了皱眉头道:“外头……外头有不利于姑奶奶的流言,说是您不敬长辈,还将老将军气病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