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不耐烦掩饰自己的羞涩:“哎呀,我的事不要你管!”
陶爱家专注的盯着她的眼睛:“你是不是喜欢纳百川?”
朵朵脸红了:“我不告诉你!”便跑开了。
陶爱家眼神复杂的看着她跑远的身影,犹豫了一下,他又找到了林永芳,问朵朵和纳百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林永芳便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了陶爱家:“百川是真心对朵朵的,已经叫我给了你大哥三百块钱,准备元旦在乡下特意补办一次婚礼,给朵朵一个惊喜,这事你就别管了,有妈看着,不会让朵朵吃亏。”
陶爱家神色黯然的低下头去,听见林永芳奇怪地问他:“你怎么想到要问这些?”
陶爱家抬头勉强的笑了笑:“是听爱云说朵朵在纳百川家过得很不好。”
“爱云这张嘴真是!”林永芳有些生气,“百川怎么对朵朵不好了,家里许多事都是百川这个大男人在做,你姐姐全副精力都在她的小店上,百川毫无怨言不说,还总帮她,这已经很不错了,你们见过你爸这么对妈体贴过吗?”
陶爱家深呼吸一口气:“只要朵朵过得好就行了。”说着不顾林永芳一再挽留,吃了午饭再走,乘坐班车回到了桃花村,到了家,把朵朵的建议转告给陶爱国。
刘翠花到底是女人,听说把盖房子的钱拿出来投资收购黑木耳和香菇便有些不愿意,怕万一赔进去了就血本无归,和陶爱国商量了一天一夜,把盖房子的钱留出来,其他的钱拿来投资。
陶爱民夫妇也是如此,只有陶爱家从林永芳那里把他和朵朵积攒的卖木耳和蘑菇的钱全都投了进去。
收购黑木耳和香菇由陶爱国夫妇负责,陶爱国夫妇优先收购刘翠花和陈美玲娘家的货,然后就是本村的,外村只收困难户的,这样,那些没被陶家收购的附近乡亲也就不会有怨言了,而且陶家还落下个扶危救困的好名声,肯帮贫苦村邻,这就是陶爱国精明之处,那几年生产队副队长他可没白当。
每天傍晚,陶家都是一片忙碌,就连懒媳妇陈美玲都跟着忙前忙后。
林永芳的娘家和李春华她们也曾厚着脸皮把自家采的黑木耳和蘑菇送来。
陶爱国拉不下面子,收了一两回,被朵朵知道后坚决不让再收,这两家人在她眼里就是一条毒蛇,你帮了他,他反过来咬的就是你。
朵朵担心陶爱国夫妇被村里人指指点点难做人,干脆要他把矛头都推向自己,就说是自己不让他们收购林、陶两家的货,反正她是不怕别人说三道四的。
陶爱国当然没有这么做,他好歹当了几年副生产队长,该怎么做他心中有数,只是一个是自己母亲娘家,一个是父亲那边的人,他就算想跟他们断了往来,还要听听家里其他人的意见。
既然现在大家意见一致,他当然不会再拖泥带水了,所以当林家和陶家再次厚着脸皮来他家卖货时,他直截了当说不收了。
那两家自然是不乐意的,在他家院子里大吵大闹,指责他无情无义。
陶爱国只是不理。
那些同村的村民因为能够把货卖给陶爱国,对他当然是敬佩拥戴,因此都纷纷嘲笑林、李两个太婆:“你们当初那样对别人母子几个,人家还收了两次你们的货,已经对你们仁至义尽,你们还有脸在这里闹个什么大劲儿!”
林、李两人在村民的谴责声中灰溜溜的离去,眼红的看着别人把货卖给陶家,而他们两家采的货只能白白烂掉。
一个月过去之后,赵兰拿到了三十五块钱的工资。
她大喜过望,同时又很惊讶:“你怎么多给了我五块?”
朵朵笑着解释:“只要每月按量完成任务,就能够拿到三十块钱的基本工资,超过任务的部分当然要发奖金。”
赵兰听了很高兴,这三十五块钱对于她家的帮助实在太大了,而且能赚到钱,她的腰杆在家里也硬一些。
发工资的当天,赵兰难得舍得买了一个大西瓜回去,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就坐在自家门口吃西瓜。
有些条件好一些的城里军嫂一向都看不起赵兰,见她家居然在吃西瓜,就走过去奚落道:“哟!赵嫂子,你家有西瓜吃啊!简直百年一遇!”
“是啊。”赵兰知道她们在取笑她,也不介意,“我在朵朵的小店里帮工,这个月领到了三十五块钱,所以就舍得买一个西瓜,以前靠我家男人一个人的津贴,只能勉强度日,当然吃不起西瓜了。”
几个军嫂一听,她居然在朵朵的制衣店里一个月拿到35块钱,那朵朵一个月只怕赚大几百块钱。
她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由之前对朵朵的鄙视转变为羡慕,甚至后悔当初要是跟朵朵搞好关系,也许现在朵朵请去帮忙的那个人是她们。
在制衣店里帮忙做衣服,风不吹雨不淋的,工作条件算是不错了,还能赚到大几十块钱,一个国营工厂的老工人才只能赚到这么多,这还是单位效益好的,单位效益不好的一个月也就二十几块钱。
几个军嫂和赵兰寒暄了几句,便灰溜溜的走了。
很快,整个军属大院就都知道赵兰在朵朵的小店里帮工,一个月能拿三十五块钱,从此后那些军嫂见了朵朵,还有林永芳都格外热情,希望她的小店再加人手的时候,她们能够进去。
转眼又过去两个月了,已经是八月中旬了,朵朵的制衣店生意持续红火,她手头已经有三千多块钱的存款。
虽然那些钱是朵朵的,可是林永芳和陶爱国都感到脸上有光。
特别是林永芳,虽然每次回去打扮得很低调,从不敢穿套裙回去,总是衬衣长裤,可在村民眼里仍是光鲜得很,整个村里哪个妇女烫得起头、穿的起小皮凉鞋,背得起小皮革包?也只有林永芳了,大家碰到她,总是热情羡慕的和她打招呼。
第255章准备重返校园()
李春华一家见到林永芳当然是妒火中烧,特别是于彩凤,逢人就说林永芳一把年纪了还烫头,简直不知廉耻,不知是不是在外勾引汉子。
她这么说的时候,总有村民跳出来和她作对:“于嫂子,你想不知廉耻还没这个经济条件,就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
几次下来,弄得于彩凤一点意思都没有,知道那些村民都从陶爱国那里得到甜头,俨然把他当作这个村的领袖,自然都帮着陶爱国家说话。
这天,纳百川的父亲打来电话问纳百川,朵朵上学的事安排好了没有。
朵朵早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现在听纳百川说起,不由露出死期将至的神色,可怜兮兮的看着纳百川:“我能不能不去读书啊。”
前世读高中,差点累死在高考的路上。
上了大学,学的是高等数学,每次为了考试不挂科,简直是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她是再也不想过那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生活。
而且她前世也目睹过许多学长学姐,大学毕业之后无路可走,又继续读研。
话说读书不就是为了毕业以后赚钱吗?既然自己现在已经白手起家赚得到钱了,为什么还要读书呢?
可纳百川却说,读书才能修身养性,目光远大,即便是以后做生意也能走得更长远,总而言之,书,必须去读。
朵朵一想到自己又要去读三年高中,过那种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生活,内心是无比崩溃的。
“那我的制衣店怎么办?”她可怜兮兮道。
“再请几个人手,你每天回来负责把衣服裁出来就行。”
“可是高中那么多作业,哪有时间裁衣服。”朵朵愁眉苦脸。
“那就全都交给妈。”
朵朵干瞪着眼看着上校大人,在心里盘算了一番,讨价还价道:“我能不能直接从高三读起?”
“你高一高二都没学,直接从高三读起,那不是走过场吗?”纳百川目光如炬的看着她,心想你那点小伎俩怎能骗过我这一双火眼金睛。
“虽然我没有上过高一高二,可是我自学过。”原主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以前经常翻陶爱家的课本看,朵朵可以拿这当掩护,解释她为什么会高一高二的知识:“你要是不放心,可以让学校给我做个测验,如果我考及格了,就让我直接读高三。”
纳百川见她说得煞有其事,便与他联系好的那所重点高中联系,让朵朵做了一份高二期末的试卷。
朵朵本来还担心自己只能勉强考个及格,可等拿到试卷之后,才发现试卷简单得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她当时就惊讶的瞪圆了眼睛,是出卷的老师脑抽了,还是老天在帮她?试卷怎么可以这么简单?
她现在要做的是怎样不使自己拿到高分,不然怕露馅,不好解释。
尽管朵朵故意不做卷子末尾的大题,可分数出来之后,她的分数还是高出高二年级期末考第一名好几十分。
纳百川为此有近一个星期用惊奇的目光打量着她。
朵朵想着七十年代末刚恢复高考,竞争激烈,而乡下的教育质量是非常落后的,任课老师连普通话都讲不好,有的甚至一口乡音,鬼神难辨,既然纳百川要给她联系学校,不如趁机把他兄妹三个都联系到城里来读书。
纳百川是没有意见的,但他要朵朵去征求一下陶爱家的意见,他觉得陶爱家不会接受她的帮助的。
朵朵为此事特意回了桃花村一趟,果然如纳百川所料,陶爱家断然拒绝了朵朵的好意。
朵朵有些急:“你不是一心想考大学吗,城里有好的师资力量,在那里读书你考上大学的胜算要大得多,你为什么不去?”
陶爱家一面和两个哥哥把货往纳百川开来的卡车上放,一面对朵朵说:“就算我答应,去了城里住哪里?难道都住纳上校家里吗?你觉得好吗?”
“我们可以租房子的。”
陶爱家沉默了片刻:“我就在乡下读,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