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她做个“天麻炖猪脑”,那在今天这种日子里还是有点刹风景的。
她对天麻炖猪脑这种药膳不感冒,做得再好吃她吃着也觉得舌头乃至整个口腔都酸软了,都是闭上眼睛咬一块就吞下去的。
尤其是后来她喜欢看美剧行尸走肉后,简直不能直视天麻炖整猪脑。
猪上脑肉片好之后她再用刀背捶松架,洗净放进碟子里,往里加精盐、葱白片、姜片拌匀,腌一会儿让它入味。
肉片腌着的时候,她一手拿个碗,别一手磕个鸡蛋,加清水和面粉拌糊,拌好后一提筷子,淡黄色的面糊就像一线流水一样,她才满意地把碗放在一边。
做这道酥肉,面糊尤其重要,多了面粉味重,不了又不够酥。
做炸货她一向准备菜籽油,这样炸出来的食物会清淡很多。花生油是香,但是有时容易把食物本身的味道夺走,而且颜色太重也不及菜籽油炸出的淡金色好看。
她放上半锅菜籽油,油刚开始冒油,她就取了双长木筷子,夹着肉片裹上面糊,滑进油里炸。
锅里顿时花出一朵朵白花的油花,像是给大喷泉点缀的小水包,咕噜咕噜地向上喷着细小的油泡儿。
没一会儿肉片就炸成淡金色,汤芜把它们捞起沥油,让油继续滚着。
林惠敏接了个电话,也不知道是谁的,在那头一个劲地说“好好好,谢谢!”
锅里的油沸腾起来的时候,汤芜把沥好油的肉片入锅复炸,稍炸一下就捞起装盘,撒上花椒盐。
炸肉就得先炸熟再炸酥,从头到尾都不捞起一下的,会把肉炸柴,口感会差很远。
大家都上桌吃饭时候,林惠敏掩不住笑容地说:“刚刚接到咱们高律师的电话,你爸的案子会提前审。”
汤芜有点意外:“提前到什么时候?”
林惠敏说:“这个周末!高律师说,还是审判长亲自给他打的电话,说把这案子提前了。”
心情好,大家吃东西也觉得特别香。
汤芜还以为大家没胃口吃下炸酥肉,没想到竟然特别受欢迎。
庄时泽已经很久没吃过汤芜做的菜了,肉片面上的椒盐粒粒咸香,香味悠远,肉片又烫又脆还酥,感觉齿尖都为之轻轻颤抖。他刚咬一下,就忍不诠把整片肉放入口,先是大口大口地嚼,再细嚼着吸着椒盐特有的咸味,感觉味蕾都舒张开来,舌尖的幸福感一直延绵到心尖上。
汤芜一听这案子提前的消息,先是有点懵,不过很快也高兴起来了——这案子越快解决越好。
林惠敏吃过饭,赶紧出去看摊了——今天她家的生意比昨天更好,很多人都是听朋友介绍过来买的凤梨酥。
不到八点的时候,汤芜家的凤梨酥就被抢光了。
其他店家看得目瞪口呆。
林惠敏深知不能独食,人家来买凤梨酥的时候,她也顺便介绍说旁边这几家的月饼特别好吃。
这话也不是欺骗消费者,毕竟都是相同的厂家批发的,差不到哪儿去。
汪琪说:“路上还有很多人收提饼券的呢!都是那些酒家之前发的,这回低价收回去,再去提饼,比拿货价还便宜,酒家也有得赚!”
相比起来,汤芜的邻居还是实打实去厂家进的货。
林惠敏的“分享”让邻居们感觉心理平衡了很多,有生意大家一起做嘛,于是在林惠敏给他们送特地留下来的凤梨酥的时候,还给她送了月饼。
林惠敏收了摊,分给汪琪和庄时泽一人一份。
庄时泽不知道什么时候买了西瓜,还自己在厨房给切成一牙牙,大家就吃个西瓜赏月。
一说下来,庄时泽也听说了案子提前的事,也知道了汤芜这个周末要回澄市。
他转身就给室友打电话:“这个周末你们的爬山活动我不参加了。”
胡营嗷嗷叫:“兄弟!咱们旅游协会的妹子全冲着你来的,你不来,咱们不得被人骂死?!”
庄时泽就简单地说了句,胡营就服了——
他说:“让她们骂去,我要陪汤芜回澄市开庭。”
等他再坐回桌边时,特淡定地说:“这个周末我外公让我回去,他说自己一个人在家挺无聊的,做菜的阿姨最近请假回家过中秋了,半个月后来回来。”
汤芜想起林老先生之前对自己的照顾,想了想,说:“到时我跟你一起回去看看林老先生吧,也给他改善改善伙食。”
庄时泽平静地点了点头,说:“好。”
汪琪啃着西瓜,不小心就看到庄时泽的嘴角迅速弯了一下,可是再定睛一看,庄时泽又恢复了面瘫脸。
哎,我大概累眼花了?汪琪揉揉眼,继续啃西瓜了。
汤芜家也在中秋的第二天正式开张,开张第一天就出了件大事——一个食客在吃东西的时候突然口吐白沫栽在了地上!
第79章 鱼虾海鲜开张大吉()
汤芜做的凤梨酥特别好卖,当时不少顾客就问了——
“你们就摆这两天吗?以后我还想吃是不是要订做?”
“你们是天天在这儿还是有店?”
“哎呀原来你们是做小炒店的呀,什么时候开张?”
“开张了我们一定来捧场啊!”
在中秋的第二天开张是汤芜和林惠敏商量的结果——趁热打铁。
林惠敏说:“怎么办?咱们周末还跟回澄市去呢,我有点想现在开,可是又怕忙不过来。”
汤芜想了想,说:“明天就开,周末咱们歇业几天。现在趁着大家都在问,赶紧趁热打铁,不然过了这热度,消费者忘性大,更何况这条街这么多做吃的,到时他们未必会选择咱们这家。”
林惠敏觉得女儿说的在理,当晚收摊后就跟女儿把桌子都收拾好,餐具都准备齐全。
汤芫想了想,第一天开张,总得请熟人来吃个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让熟人来热热场子。
她就给能想到的人都发了短信。
庄时泽收到短信的时候已经回到宿舍了,他一打开门就说:“明天我请大家吃顿便饭。”
那仨炸了——
“大仙好事成了?!”
“咱们仙嫂点头了?!”
“恭喜恭喜!两座冰山撞一起!”
庄时泽脸色变了几变,没理这仨智障就开柜拿衣服了,进卫生间的时候说:“明天汤芜家开张,我会往汤芜那儿送几个花篮,到时有三个写你们名字。”
那仨又服了。
大仙做事果然雷厉风行!
第二一早,汤芜就跟妈妈把之前订做好的招牌挂上去,再把做好的招牌菜“菜单”挂在外墙上。
招牌是浅蓝色的底,白色的边框,上面是三个白色的柳体凸字——汤祖经。
是的,她想了好久,还是决定用自家祖传菜谱做名字。
而且,她做的菜,食材也全来自“菜谱”,其实也是汤祖经,用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
她也不怕有人来肖想她家的菜谱,要问了,她就给人说给赵子贵赵家了,让大家找他问去。
菜单就更简单了,也是白色木边,但是是黑板的颜色。
上边还是柳体字,粉笔写上去的。
汤伟鹏的字。
汤芫的邻居也都开店了,走过来看,都说汤芫有创意,感觉虽然是木牌手写的,但是看着特别洋气。
她们都总觉得,“洋气”这俩也还是不能把这种感觉说出来。
后来还是一个路过的几个女学生给点出来了,她们看着汤芫门口的招牌,再伸头再里边的桌椅,兴奋地说——
“哇!这店好复古啊!”
“好文艺!”
“好小资!”
汤芫呢,其实就是想要给顾客这种感觉——尽管只是做的小炒店,但小炒店并不等于街边大排档或者邋遢小店,它也可以是让客人坐得舒舒服服的文艺小店。
谁规定小炒店就得跟沙县那样?
并不!
这条美食街的食店一般是早上十点多十一点开门,但一般伙记小工都会比较早到。
于是汤芜九点多挂招牌的时候,就引来了不少人围观,围观完的小工伙记们都跑回去给老板或者负责人学——
“咱们街又开了间抢生意的了!”
“东边那间店终于开张了,什么菜?不知道,你去瞧瞧,菜单挂门墙上呢,弄得挺花哨的!”
“那个上杂志的丫头?就不是靠个样子吸引眼球么!”
“装得那么花哨又不能吃,看着吧,最多半个月,墙上全是油!”
“咱们要不要派个人过去试试菜?”
……
汤芫不知道,这条短信,因为是群发,她也给前一阵子经常联系的赵子贵发了。
前一阵子她给赵亦勋做菜,每次做好就会发短信跟赵子贵让他过来拿。
现在,汤芫的信息发到赵子贵的手机时,赵亦勋正在上网,他爸的手机在他手边。
信息就被他看到了。
他就朝房间里喊:“爸!爸!你有信息。”
赵子贵听到喊声,就拿着几张走了出来——那是赵亦勋给他翻译的菜谱,这菜谱虽然是古文的,但是赵亦勋语文还不错,能看个半懂,不懂的就上网查。
他还没把菜谱全翻出来,就翻了一点儿,赵子贵整日里拿着研究,还怕儿子翻得不够全,拿着菜谱本身的古文和翻译一起琢磨。
他看到信息,意味深长地说:“果然有了菜谱,就可以在江城开店了!”
赵亦勋看着那本菜谱,眯起眼不知道在想什么。
“汤祖经”十点开张。
正门在正中间,然后“汤祖经”就被十几个花篮给摆满了门的两边。
汤芫寝室的人全被拉壮丁过来帮忙,汤芫刚把门边的花篮挪好,大腿突然一沉,低头就看到脸又圆了一圈的小肉团。
袁可可笑得脸边的两团肉高高嘟起:“芫子姐姐!我给你表演个节目!”
汤芫好感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