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美做国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袢⒍苑轿蕖

    吴氏政权控制马来半岛中部五府之地,面积为3。323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达到八十万,在国土面积和对汉国移民的重要性方面都不下于安南北部两省。

    而自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为了挽回普法战争失败丧失的大量利益,加快了向东南半岛扩张的速度。

    1873年11月,法国派加尔尼埃到北圻,先占河内,企图进一步侵略越南。12月初,又占海阳、宁平和南定。此时,安南朝廷邀请孙彬所部国防军南洋军团抗击法军侵略,李明远得知孙彬汇报的情况后,向南洋地区增派三千部队,将南洋军团编制扩大到八千人,并且允许孙彬根据安南局势变化扩充民兵部队。在得到国内三千部队和一批武器支援后,王大山联合安南军队打败法军,在河内城外击毙法**队指挥官加尔尼埃。国防军南洋军团的打击迫使法国改变直接吞并安南的策略,1874年1月法国派霍道生到北圻与安南议和。

    1874年2月,安南朝廷与法国达成协议,法国同意归还河内、海阳、宁平和南定,安南朝廷允许法国勘查从红河进入中国的水道。

    议和协议签订后,安南朝廷在法国的压力下,于3月派黎俊、阮文祥等,与法国西贡殖民地总督杜白蕾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条约规定:越南外交受法国监督;法国占有整个南圻,在越南享有治外法权;开红河和河内、海防、归仁三港为通商口岸。

    安南朝廷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法**队的势力蔓延至安南海防,开始与南洋军团控制的广宁省接壤,而法国人驻扎在海防和河内的军队则是放在南洋军团门口的一把匕首,时刻威胁着广宁、谅山两省的安全。

    《第二次西贡条约》过后,法国完成了侵吞东南亚三国的最后一次布局,等到安南阮氏皇帝过世后,法国殖民者就将发起全面吞并东南亚三国的战争。

    孙彬任职南洋总督期间,多次忧心忡忡的向李明远汇报安南地区的局势,对于法国殖民者的势力扩张一直很担心,而国防军远在南美汉国,八千南洋部队已经是国内能够维持的最大驻军规模,人数再多的话会对国内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李明远清楚法国人占领安南真正目的是借助安南为跳板侵略大陆西南地区,然后在亚洲建立一个像印度一样的亚洲殖民帝国。

    法国殖民军队的战斗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在原本历史上,不仅装备落后的黑旗军多次成功伏击小股法国,连广西地区的清军都打法国人的进攻,给法**队造成不小损伤。

    凭借南洋军团的战斗力,李明远相信他们可以和法国殖民军打个旗鼓相当,不过一旦法国政府向安南增派援军、并且以军舰截断本土对安南军团的补给,再严重一些切断汉国的远东移民通道,对汉国国内的影响将比失去安南北部两省更严重。

    1883年7月,安南朝廷嗣德帝去世,法**队会趁着安南朝廷群龙无首的机会吞并安南,距离1883年还有五年时间,在没有有效方法避免法**队吞并安南前,扶持宋卡吴氏政权,将宋卡打造成国防军在南洋地区的另一个移民基地就显得十分重要。

    吴灵萱是宋卡城主吴锦的女儿,在讲究门当户对的时代,是最适合李明远的成亲对象。

    因此,即使没有看到吴灵萱的照片,李明远也明白与宋卡吴氏联姻是必然的结果。

    新京新建的小型王宫内,李明远正在考虑着与宋卡吴氏政权的关系而走神时,一个贴身侍卫走进来,递上一份电报文件:“殿下,这是第五批即将归国的留学生名单,请您过目。”

    “嗯,你先下去吧,有事情再叫你进来。”

    李明远接过电报,随手打发侍卫出去。

    目光转向手中的电报,仔细看完过后,李明远在名单上面发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何麟书、杨建年、陈宾实、王进用、陈士团、陈士益、陈士定。”

    李明远依次低声念出七个名字,回想起三年前送他们赴海外留学的场景,不禁产生一丝感慨。

    七人中何麟书年龄最小,三年前出海留学时只有十四岁,是第五披六百留学生中年龄最低的几个。

    何麟书原本应该继续在马来半岛给洋人当学徒工,1874年汉国在南洋招募华人移民时,何麟书跟随附近的一户华人一起移民到美洲,然后不多久就被选拔为去德国留学的学生。

    杨建年、陈宾实是新加坡华商子弟,其中陈宾实的父亲陈金钟是新加坡有名的华人富商,陈氏家族自陈宾实祖父陈笃生在新加坡创立基业后,经过两代人发展,逐渐成为新加坡华人首富,而且被当地华人推举为领袖。

    陈氏父子热心帮助华人,1844年在新家坡建立了一所服务华人的西式医院,是新加坡最早一家西式医院。

    1873年,陈金钟在李明远的邀请下移民汉国,担任汉国商业部副部长一职,同时接受李明远邀请的还有掌握英、法、荷三国语言的新加坡华人胡亚基、举人章芳琳等新家坡华人知名人物。

    陈士团、陈士益、陈士定一门三兄弟,是来自安南中部的明乡人。明乡人为不愿意接受清朝统治的明人后代,在安南约有三万余人。1874年《第二次西贡条约》签订,安南亡国结局已定,对安南阮氏朝廷**不满、同时为躲避法国殖民者的剥削,两万多明乡人在南洋军团的协助下,离开法国控制的安南南部,移民到南美汉国或者是由国防军控制的谅山、广宁两省。

    明乡人保留着明式衣冠、每年祭奠明朝历代皇帝,而且明乡人由于保持了诗书传家的传统,在安南科举考试中,屡屡出现人才,在投奔汉国的明乡人中,有十多名曾经在安南朝廷任职的官员,如兵部郎中——朱继善、前福隆知府——郑其如、前光禄寺额外司务——张光海、前工部郎中——郑怀佷、前弘治知府——王进、前广田知县——张怀瑾、前建和知县——枚瑞等人,至于未在安南朝廷任职,取得秀才、举人功名的明乡人也有三十多人。

    和上面一些投奔汉国的明乡人官员相比,陈士团三兄弟的家族更为有名,陈氏三兄弟是明末士人陈养纯的九世后人,陈士团父亲陈申曾任职工部侍郎,现任汉国工部部长,祖父陈践诚,明命十九年(1838)登戊戌科第三甲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兵部尚书。

    陈氏家族移民汉国,陈士团三兄弟在其父亲指导下参加海外留学生选拔,在被选拔上以后选择冶金专业为学习方向。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当初一群热血向上的青年即将学成归国,李明远很期望看到他们留学归来为汉国带来的变化。

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会与留学生() 
    ps:这一章是为了补上次小白菜炖萝卜打赏的加更一章。还有明天上午去学车,上午更新不了,大家见谅。

    钢铁冶炼是制作机械模具、车床等工具的基础行业,在汉国国内,通过德国技工和前两批学成归来留学的努力,汉国钢铁厂消化了引进的平炉炼钢法等冶炼技术,随后,依托一批华人留学生和从西方引进的科技人才,李明远成立一家研究院,命名为汉国皇家科学研究,负责研究钢铁、电气、机械等方面技术研究。

    在国外,学习冶炼技术的留学生主要被派遣到德国夏洛腾堡冶炼学院、奥地利莱奥苯矿冶技术大学、瑞士苏黎世钢铁学院三所学院,陈氏三兄弟和其他留学生一样,选择了位于德国柏林的夏洛腾堡冶炼学院作为留学院校。

    1878年三月十二日,陈士团三兄弟和在一所学院学习的杨建年趁着学院放假,来到位于柏林市区的米特区游玩。

    四人穿着黑色西式服装,正在观看一处喷泉时,看到两个矮小的亚裔男子和三个白人在争论着什么,而且眼看着就要发生冲突。

    “陈兄,我们要不要上前看看?”

    四人中的杨建明第一个提议道。

    “算了,他们两人是东瀛人,不必理会他们。”

    陈士团摇摇头,不想插手日本人与德国人的矛盾。

    “大兄,那个带着西洋帽的东瀛人是附近医学院的田中苗太郎,我上次受伤是他帮忙治好的,我不能有恩不报。”

    年龄最小的陈士定反对道。

    “他既然帮三弟看过病,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走,我们到前面看看。”

    汉国是由华人移民组成的国家,在远洋移民过程中,许多人因为疾病死在半路中,而且刚到达南美的华人也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等症状,因此,对于能够帮助华人治疗好疾病的医生在汉国十分受人尊重。

    陈士团提到两个日本人中有一个是医学生,并且帮助过自己弟弟看病,很快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田中君,你们为什么和洋人起了冲突?”

    陈士团三人将三名白人与田中苗太郎隔开,陈士定上前问道。

    “是陈君。”田中苗太郎扶了下在刚才推搡中被碰歪的眼镜,抬头看到陈士团三人与三名洋人正在对峙,弯腰鞠躬道“抱歉,给诸君添麻烦了。”

    陈士定少年心性,受不惯日本人的繁文缛节,出手扶起对方道“闲话少说,田中君还是先说出你们为什么发生冲突吧?”

    “我和佐藤君刚才在街道上行走时,听到他们侮辱我们为黄皮猴子,佐藤君气不过去和他们理论,而他们不仅不道歉还出手摘掉佐藤君的西洋帽,将帽子扔在了喷泉里……”听完田中苗太郎的话,陈士定心头涌出一股怒火。

    “田中君,走,我们一起为你们讨回公道!”

    十九世纪时期华人和日本人等东亚人一样受到西方白人的歧视,陈士定在夏洛腾堡也曾经被德国学生侮辱为黄皮猴子,那一次,陈士定没有忍住,和德国学生动了手,结果被对方打伤,也是那次受伤让陈士定认识了田中苗太郎。

    那次打架受伤一直被陈士定视为耻辱,现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