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洋务革新十余年,革新时间比之日本尚早五年,但面对日本1874年寻衅出兵台湾、1879年4月吞并琉球,满清朝廷上下却无人敢出声言战!”
汉国国民主体是从大陆移居而来的华人,分析世界局势,不可避免要涉及到远东中原地区。
“海水过处,皆有华侨!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来到海外讨生活,但是满清朝廷腐败无能,即使有功名的秀才、举人也受到八旗贵族欺压、侮辱,所以离开故土的华人只有团结一致,把所有人的力量凝结在一起,和白皮鬼畜、当地土著争夺,用刀和剑夺取海外华人生存的土地!”…………
李明远站在会台上,不间断的讲了二十分钟,其中除了一半时间用来介绍欧洲列强殖民扩张史,剩下时间主要用来向年轻官员们阐述一个理念:满清朝廷腐朽落后、统治残暴,八旗贵族的统治过不了三十年必然崩溃;海外华人只有团结在李明远为主的汉国统治集团之下,才有长远的未来。
移居南美、对中原大陆官府统治仍然抱有幻想、抑或者心存侥幸、打算脱离汉国投奔满清朝廷,不仅得不偿失,还会遭受全体海外华人的唾弃和汉国政府的打击。
演讲结束,李明远亲自接见十多名新入职官员代表,和他们每个人进行一番简短交流后,在警卫部队的保护下,离开会场。
第二天,长安(科尔多瓦)、松江(布宜诺斯艾利斯)、新京(阿雷格里港)等汉国本土的报纸上,出现了大幅有关年轻官员入职典礼的报道。
“维新变法,教育强国!”
《教育早报》转载了李明远演讲的一段话,然后将新入职的青年官员与汉国本土教育发展联系起来,着重强调李明远对国民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十年教育建设的显著成果。
“持续深化官员选拔体制革新,为国家输送优秀的基层官员。”《每日纪要》是隶属中央礼部的一家官方媒体,报道方式中规中矩,报道内容偏向基层官员任用体制改革。
“大争之世,扩张之岁,天命大汉,再造炎黄!”
和政府机构下辖的官方媒体各有侧重的报道不同,隶属于国防军总部的机关报《青军报》开篇以一种气势恢宏的手法报道“天命昭昭,国运在汉。时值三千年之乱世,我辈汉家儿郎自当开拓进取,强击白种西夷,守卫脚下三万里江山,开创华夏之未有伟业!…………”
一周后,美国《纽约时报》最新一期的时事报道上面出现一栏关于汉国的报道:“可怜的阿根廷人失去了他们的土地财富,野蛮的黄种人站在白人的尸骨上面嬉笑庆祝,愿上帝保佑阿根廷人早日解脱黄种人的魔爪……”
美国国内因为白人歧视华工的影响,汉国占领阿根廷对他们的影响更大,民间报纸利用底层白人民众狭隘、报复的心理,大量宣扬黄种人威胁白人的言论,以图获取报纸销量和社会影响力,而美国上层垄断资本家,尤其是大农场主和纺织厂主,正趁着汉国被封锁的机会,高价出售粮食、牲畜、农产品加工产品、纺织产品等工农业产品,根本不打算与中下层白人为伍,加入煽动政府对汉国开战的队伍。
农业是国家经济崛起的基础,根据数据统计,从1870年至1879年,汉国耕地面积增加了5倍,从1600万亩增加到8100万亩亩,
特别在1875年至1879年期间,小麦带、玉米带的开垦,使小麦产量增长近2。4倍,玉米产量增长约3。5倍,阿根廷北部湿润地区的发展使水稻生产产量增长约4倍。同时,因为拉普拉塔地区有广大的天然牧场,又可以在大面积耕地上种植牧草和玉米作为饲料,所以汉国的畜牧业发展非常迅速,与之相对应,屠宰、肉类罐头加工、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等轻工业企业在十年间得到政府的有力扶持,逐步成长为支柱型技术产业,并且从1878年开始,本土的农、畜牧产品和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总产值超越纺织企业,成为汉国生产产值第一的工业行业。
本土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并扩大了国内市场。汉国的工业产业布局首先从农产品加工和棉纺织业开始,农产品加工和棉纺织产业首先为本土培育了一批基层工业技术人才,其次,农产品和棉纺织出口赚取的资金,缓解了政府发展核心重工业的财政紧张。
美国同样依靠农产品起家,横跨整个十九世纪,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一直为美国提供最广泛的财政收入,直到十九世纪末的最后一个十年,工业产值才超越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美国的支柱型产业。
汉国本土农业实行以家庭农场为主的生产模式,平均一户家庭二百亩到三百亩的农业用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普遍比美国农民高出两到三层。
拉普拉塔平原的土地肥沃程度高于美国,华人的勤奋程度也不是美国农民比得上的,因此,在农产品的出口竞争中,汉国商品具有价格上面的显著优势。
英国封锁汉国海上运输之前,在美洲诸国中,巴西内乱不断,农产品出口遭受严重削弱,借此机会,汉国农产品出口额度超越巴西,成为南北美洲,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美国本土正在埋头种田发展,受到军事实力限制,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跨洋攻击汉国,英国派出舰队封锁汉国,虽然帮了美国,但是其国内的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大。
此时的农用耕地,一亩地产量只有两百多斤,英国从印度等殖民地运输粮食的成本,高于从南、北美洲购买。
而且远洋舰队持续三四个月的海外远征,每天的花费也让英国政府头疼。
英国首相格拉斯通不愿让英国卷入旷日持久的战乱,开战之初便不同意用武力解决阿根廷争端,远洋舰队出征阿根廷以后,戈登所部未能完成解救阿根廷政府的战略目标,戈登本人发出的请求兵力支援的电报,不仅被驳回,而且阿根廷沿岸的登陆英军也被伦敦政府强制命令撤回巴西。
武装干预失败、海上封锁徒劳无益,7月20日,,在首相格拉斯通的支持下,英国国防大臣哈廷顿爵士发出提案,建议放弃海上封锁汉国的战略,以防止汉国破釜沉舟联合巴拉圭一同进攻巴西。
不得不说,1879年的南美洲局势混乱无比,太平洋沿岸地区,智利、玻利维亚、秘鲁三国交战未歇,汉国与智利在南部蒙特港一线对峙,巴拉圭站在玻利维亚、秘鲁后面支持两国对智利的战争。
东部大西洋一线,汉国正规军兵分两处,一处部署在阿根廷各地威慑当地白人,另一处部署于与巴西接壤边境一线,用以牵制巴西政府的一部分正规军,支援巴西国内的黑人暴动。
战火连天、动乱不断就是南美地区的真实写照,而巴拉圭方面,蠢蠢欲动的巴拉圭国王小洛佩斯,即将为南美紧张的局势再添一把火。
第二百九十九 摇摇欲坠的帝国()
1879年七月二十三日夜,几名神秘人越过巴西一侧防线,沿巴拉那河顺流而下抵达巴拉圭部队驻守的瓜伊拉。
神秘人向瓜伊拉守军出示能表明他们身份的证据,当晚,瓜伊拉守军指挥官不敢怠慢,立刻派出一个连队兵力,转走陆路护送几名神秘人赶往首都亚松森。
第二天午夜,巴拉圭王国皇宫的大门被缓缓打开,王国新晋侯爵伊斯提加力带着一名中年白人,快步走进皇宫内。
“陛下,这位是巴西帝国宪兵守备副司令马莫列斯将军,马莫列斯将军有关于巴西帝国的重要情报,需要亲自向您汇报。”
伊斯提加力说完,后退一步,示意马莫列斯主动开口。
“陛下,巴西帝国就快完了,佩德罗二世陛下一意孤行颁布废奴法令,导致黑人和黑人军团大暴动,帝国内部的士兵们和原本支持陛下的各阶层自由民都非常失望,现在首都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等地的农场主们已经放弃了对皇帝陛下的忠诚,维多利亚州的德奥多罗·达·丰塞卡将军组织军官团,准备策划部队政变;
共和党人士联合弗洛里亚诺·阿劳霍·佩绍托将军,计划夺取圣保罗州部队指挥权,带领圣保罗州地区部队进军里约热内卢,抢夺国家控制权;
安东尼奥。贡萨也罗教士在帝国中北部地区召集信徒,公开宣称佩德罗二世陛下是魔鬼转世,要与帝国政府斗争到底。…………”
巴西局势的恶化程度超出小洛佩斯的预料,
解放黑人奴隶、黑人军团叛乱、第二次对汉国战争僵持不下……
佩德罗二世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军事失误,消耗了巴西独立以来积攒的底蕴,也把帝国政府赖以存在的基石—白人农民、农场主、贵族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加西亚、福罗伯特公爵,少有的几个中心于巴西皇室的将领、贵族被佩德罗二世罢免、闲置,一众加西亚上将的部署在青年军官煽动下成立巴西利亚骑士团,随即又将效忠对象换为佩德罗二世的女儿伊莎贝拉公主,以埃贝尔为首的激进军官认为,佩德罗二世已经不适合作为君主统治危机四伏的巴西帝国,与其眼睁睁看着祖辈建立的帝国毁在一个愚蠢的皇帝手中,不如把权力掌握在青年军官手里,由他们拥护伊莎贝拉公主加冕巴西帝国女皇,重新将行将崩溃的帝国挽救回来。
通过分析马莫列斯提供的情报,敏锐的小洛佩斯察觉到佩德罗二世的统治已经走到末路,一个他等待十多年的机会终于来到了眼前。
“马莫列斯将军,您是一个聪明人,以后您会为今天的选择感到骄傲。”
小洛佩斯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笑容,他束着双手,抬着盯着墙面上挂着的巨幅地图,狂热道“我早就知道,让一个欧洲小国葡萄牙的王子统治巴西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佩德罗二世是一个又愚蠢又懦弱的废物,他不配戴上巴西帝国的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