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美做国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明远说出的条件和在巴拉圭境内招收巴拉圭女性给的条件差不多,有了足够的土地、可以自由选择相中的华人士兵结婚加上一些必要手段,李明远相信会有不少巴西女性选择留下来。

第一百一十三章 划分土地() 
一支团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核心领导人物的正确指挥,在农民起义战争中,一支小的武装力量需要的是英明果敢的的指挥官,带领团队不断打败敌人,发展壮大,当队伍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最初的武装力量获得一块或者几块稳定的根据地,这时候团队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敢打敢拼的创业领袖,还需要一些专业人才管理整个团队,保证团队的良好运转和进步。

    华人独立军从小到大、从秩序混乱的由太平军残兵、劳工组成的一群乌合之众,一路发展为转战数千里、拥兵十余万的新兴势力,李明远初期对部队进行的合理规划作用重大,同时华人独立军内部一整套完善的升迁奖罚制度疏通了普通士兵的上升空间,最大范围内挖掘和调动了十多万华人的发展潜力,使一批有能力的华人在部队中脱颖而出,像刘朴、陈国柱、罗大炮、王大山、罗林山、孙彬等人,这些人除了罗林山后来在南美发动华人起义,算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指挥人才,其他人都是茫茫历史长河上不知名的普通人,如果没有李明远到来,他们的命运要么是在南美白人的压迫下苟延残喘,要么是不甘被奴役而奋起反抗,然后因为华人势力分散、没有具有影响力、说服力的领袖人物指挥,最终被南美白人逐个歼灭,就像历史上华人劳工起义的结果一样走向失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中必然会出现行行色色的人物,在平常时期,因为没有表现机会,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会和其他人一样泯然众人,国家混乱、遭遇重大的危机时,那些骨子里具有潜在才能的人物将趁势而出,走向属于他们的历史舞台。

    时事造英雄,因为李明远的出现,南美十多万华人经过残酷的战斗淘汰,筛选出一批骨干军事人才和后勤管理人才,这些人保障了华人独立军的正常运转和强盛的战斗力,他们是维持李明远统治的坚固基石。

    转战几千里,时间跨度长达半年多的流动作战结束,华人独立军到达巴西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州,在转进路上,一万五千华人因战斗或者生病而亡,许多士兵心中带着李明远许下的土地、财产等诱人承诺踏上征途,他们中,一部分士兵死在远征的路上,但是大部分的南美华人却坚持了下来,因为一无所有、饱受南美白人压迫,他们更明白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是多么可贵,抱着对土地和安定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李明远的信任,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来到南里奥格兰州,现在,李明远准备履行他事先许下的承诺,每个活着到达的华人士兵都将获得三百亩土地,在战斗中立下功劳的士兵将额外获得奖赏的土地。

    三百亩土地不是奖赏给华人士兵一个人,而是以获得土地的华人士兵为主人,组建一个个正常的家庭,一户人家一男一女两个青年劳力,再加上一两年后生下的小孩,四口五口一个户家庭三百亩地,是李明远设想中的完善家庭结构。

    华人独立军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从大陆和南洋地区移民需要长时间才能见效,所以提倡华人士兵和新加入的适龄女性多生育是前期要实行的主要政策,一对适龄夫妇在华人独立军的政策支持下养育三个子女是基本目标,四个五个是政府提倡生育的数量,而一个两个则是不达标。

    在李明远的规划里,第一代和第二代出生的孩童长大后,留下长子继承家里的土地、财产,次子三子四子等则由政府指挥安排,在新扩张的土地上划分田地。

    生育后代人数少的家庭表面上不会受到处罚,不过在分发新扩展的土地上面,他们会比生育多的家庭吃亏,李明远准备用这种隐蔽的方法鼓励华人家庭多生育。

    李明远鼓励华人生育的方法整理出来后,找刘朴商量过,刘朴看过后大致赞同,不过他也补充了一句话:汉人自古以来讲究多子多福,只要家里生活条件允许,养育更多的孩子是绝大多数华人的首要选择,所以,解决华人士兵的单身问题,再把三百亩土地分发给华人士兵,不用李明远鼓励,有田有媳妇的华人士兵自然会努把传宗接代作为头等大事考虑。

    李明远来自后世,那时候国家实行生育限制政策,每户家庭只允许生育一个孩子,后来限制生育的恶果出来,国家放开生育限制,但是当时的百姓因为经济等方面的压力不愿意多生育,这就给李明远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要想鼓励南美华人生育,政府要实行大量政策宣传和奖励,而听到刘朴的话后,他才反应过来,现在还不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后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仍然是华人心中正统的观念。

    分田、娶妻生育后代,鼓励人口生育的顾虑消失,分田的头等大事要摆在台面上实行。

    李明远跟随第一批两万野战军首先到达南里奥格兰州,在后续大部分南美华人还没有赶到的十多天里,统计全体士兵军官战功的工作一直在有序进行,后续大部分到达南里奥格兰州,各支部队暂时驻扎在阿雷格里港周围,李明远召集全体高级将领,除了刚开始和罗林山商讨的驱逐巴西居民的计划,剩下的时间主要围绕划分田地的事情进行讨论。

    划分田地,每个士兵三百亩,拥有战功的士兵额外获得另一块土地,分地原则很好确认,不过具体划分土地、土地分在哪里,土地肥沃程度怎么样,一系列问题却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的清楚。

    南里奥格兰州面积广大、土地肥沃,光是华人独立军最稳固的占领地阿雷格里港就可以安置完十多万华人,不过李明远着眼的不是一个阿雷格里港、也不是南里奥格兰州,而是南美更大面积的肥沃土地,把十多万华人分散驻扎在南里奥格兰州28。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驱逐当地巴西居民,开垦土地、建造小型堡垒,把南里奥格兰州利用堡垒、交易平整的道路连接成一个相互沟通的要塞群,那时,如果巴西军队主动进犯,迎接他们的将是无处不在的打击和华人野战军主力的全力攻击,最终让敢于踏入南里奥格兰州的巴西军队死无葬身之地。

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 
统计战功主要由总参谋部负责,在会议正式开始时,刘朴递给李明远一本厚厚的记录本,说道:“世子,根据战功大小和立功人员的官级高低,战功统计总共分为四种类别,第一类为将官以上军衔者的战功统计,这一级别的人数较少,只有华人独立军的四位师长、骑兵旅旅长、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特种司令部司令、总参谋部包括属下在内,九位主官。

    第二类为校级军官,包括营团级主官和各师属、混成旅属佐官,立功人数五百八十五,第三类为尉级军官,立功人数两千六百四十七,最后一类为普通士兵,立功人数五万人。”

    “按照军衔高低划分战功类别是一种有效方法,不过只是因为士兵军衔等级低,就把立有重大战功的士兵和普通士兵划分在一起,未免太不公平,我看不如这样,在总参谋部下专门划分出一个战功审核司,各部队上报的战功统计由审核司负责审核判定,同时依据士兵获得战功对战斗的意义,判定士兵获得功劳的大小。”

    李明远接过刘朴递过来的四本战功记录册,首先翻开记录普通士兵战功的那本,看了前面几节立功士兵记录,然后又大概翻看其他三本前面立功记录。

    说道“狙击手上士班长王成林在强攻奥利辛战斗中,击毙巴西少校军官一名,上尉三名,俘获铁甲军舰时击毙想要报信的巴西值班军官,避免了部队偷袭行动失败:

    追击加西亚战斗中,击毙一名巴西上校,两名少校。

    这么多攻劳加起来比消灭敌军一支营的意义都要大,而立有大功的王成林功劳记录却和普通士兵排在一起,功劳赏赐上低于大部分校级军官,这样做对于王成林太不公平,还有炮兵旅下士高大海,在奥利辛攻坚战中一炮炸掉敌军指挥部,使巴西守军失去指挥最后被我军歼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王成林、高大海等人在某一场战斗中发挥的作用对战局影响巨大,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职位低就降低他们的功劳,这对那些奋勇作战的士兵不公平,对整个华人独立军的发展壮大同样十分不利,所以我希望参谋部的军官在评定士兵战功时,考虑到他们取得的战功对战局的影响,综合评估后决定他们的战功大小。”

    华人独立军上上下下十多万人,刘朴只是负责评定战功的大致标准,具体的工作由下面的参谋军官负责,十多万人的核算工作,出现些许失误再所难免,李明远指出的问题,刘朴也感觉出单纯依靠士兵军衔等级核算战功大小有些片面,不过发现问题容易,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却又是一回事。

    刘朴认真听完李明远提出的问题,尴尬道“单纯根据官兵军衔高低评定战功大小对于有些士兵不太公平,不过世子刚才提到的两个士兵,他们立下的功劳对于当时的战斗影响巨大,按理说依照他们的功劳,提拔他们当营长、团长也不为过,可是他们的长处是在某一方面特别优秀,比如王成林,他的狙击技术在十万华人部队中数一数二,让他执行狙击任务一点也没有问题,但是要是按照他的功劳,把他提拔为营长,他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一个营在他的带领下也难以发挥出原有的战斗力。”

    刘朴说的这些话也很有道理,不按照他们的军衔划分战功,把他们提拔到指挥位置山上去也不合理,这话说着有用,可是刘朴是参谋长,他的职责是为李明远出谋划策,李明远提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