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做好商品分类以后,紧跟着就要做好宣传营销,这里也需要把营销分成三类,针对客户群,挑选代言人,像农村那样张贴小广告,在上海只会被认为老土,禁用。
最后,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尤其针对甲级类的三株口服液做好客户的心理辅导,告诉他们,物有所值,贵的商品绝对有功能更强的功效。
说完这些,黄珂珂就对陈天朗说,上海这边按照杨彬提出的方案,修改了营销策略,没想到这一季度的效益直接飙升到了三千七百万。可以说这样的成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
听完黄珂珂的一番话,陈天朗真的感慨万千,要知道这种营销模式可是二十一世纪最厉害的“精准营销”,没想到在这个年代已经出来了。
那个杨彬是个人才。
于是陈天朗就告诉黄珂珂,其实这种营销模式可以做得更好,更精准一些,比如在甲乙丙三个级别客户群的基础上,再划分出针对学生的,老年人的,以及病人的三株营销方案。我们三株公司的目的就是将所有人民群众,毫无遗漏地划分成不同的客户群,成为我们三株的簇拥者。实际上,这也是未来三株从从村包围城市转变到以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大战略计划。
接下来,陈天朗就又把如何精准销售详细地对黄珂珂说了,陈天朗语速极快,四维更是跳跃的让人接受不了,无奈,黄珂珂只好钻进屋里拿出了笔记倍,陈天朗一边说,她一边记重点。就这样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多小时,看看时间差不多已经是十二点多。
陈天朗看着黄珂珂那认真模样,心说也难为她了,一个女孩子家大老远跑到上海滩建立三株口服液的营销根据地,如今在这里又做得这么好,打下偌大江山,真是让人不能不佩服。
然后陈天朗就告诉黄珂珂,她的功劳总公司是不会忘记的,日后公司总部从山东济南搬迁到上海以后,她可就是这里的元老,是要给予奖励的。
黄珂珂就笑着说,奖励当然好,可千万不要是什么口头奖励,最好是现金,或者奖励一栋这样的别墅。
陈天朗就开玩笑,要是你能把上海的业绩提升到一个亿,我就奖励你一栋这样的大别墅。
黄珂珂就伸出手指头要和陈天朗勾手指头,说口说无凭,勾手为证。
陈天朗不禁莞尔。
不过马上陈天朗像是又想起什么,对黄珂珂说:“那个杨彬是个人才,为公司想出这样好的办法,创造出这么高的效益,你这个做老总的奖励人家没有,不会也只是口头奖励吧?”
黄珂珂就说,“我哪能那样,我当然是现金奖励了,直接奖励了一万块,不过……”
黄珂珂欲言又止。
陈天朗就好奇道:“不过什么?”
黄珂珂说:“不过他在得到奖励后就跳槽了,去了别的公司,唉,亏我那么看好他,还准备以后给他升职,这个叛徒!”
接下来黄珂珂就说了那个杨彬离职的事儿。当时他辞职的很突然。第一天还在接受公司表扬,甚至把他评为“最佳员工”,连他的照片都贴在了公司的光荣榜一栏中,可是第二天他就找到黄珂珂主动申请辞职。
当时黄珂珂还以为他家里出了什么情况,很是关心地询问,最终他告诉黄珂珂有家大型的保健品公司挖他,给了他很高的薪水,自己不得不离开。当然,如果公司也能够给这个薪准的话,他会考虑留下。
黄珂珂当即觉得这是一种威胁,于是就批准了杨彬的离职申请,同时扣掉他一个月的薪水。杨彬也不在乎,一万块奖金可要比一个月的薪水多的多,何况新公司答应帮他把这扣掉的薪水补上。
听完黄珂珂的叙述,陈天朗却沉思了。人才外流,这可不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
对于黄珂珂来说,自己对那个杨彬已经很不错了,升职加薪,对方还跳槽,简直是狼心狗肺,可是对于陈天朗来说,这却是一个预兆。
二十世纪什么最重要?
人才!
只有网罗了天下豪杰,才能打赢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的几次大仗。
当晚,黄珂珂主动要求陈天朗睡自己房间,自己去客厅沙发睡。陈天朗却拒绝了,还是让她这个姑娘家睡卧室,自己睡沙发。
陈天朗不知道当晚黄珂珂睡的安稳不安稳,他却知道自己一直都没能睡着,脑海中全都是人才流失这个可怕的现象。
怎样才能杜绝呢?
陈天朗一夜都在深思。
第276章【小人物,大人物】()
接下来的几天,陈天朗基本上都在别墅呆着,既然有地方住,酒店那边干脆直接退了房。
黄珂珂为陈天朗买了新的被褥,枕头等日常用品,开始很有意思的“和老板同居的生活”。
黄珂珂有意让陈天朗去公司指导工作,陈天朗却没去,而是让黄珂珂把上海这边的分类分级别营销方案定做成册子,下发到山东济南总部,以及广州深圳等分部,让大家学习借鉴,进行销售改革。
有了好的经验就要推广下去,让大家一起学习,提高效益。如果不出陈天朗所料,这种可以增加百分之三十营销利润的方法只要全面推广开来,三株一个季度最少就能增加盈利六七千万,这可是一笔极大的数字。
暗暗高兴之余,陈天朗又给各分部下达命令,让他们月底赶来上海“开会学习”,也算是在迁都之前,提前来这里看一看。
命令下去以后,三株全国各个分部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陈天朗却忽然又开始清闲了。
这期间,先是张龙,张虎和张豹三兄弟打电话向陈天朗问好,通过上次交谈,三人俨然已经把陈天朗当成了一个不错的“朋友”,至少陈天朗没有凭借着身份和地位,看不起他们,这点就让三人感觉很是舒服和感激。
在电话里说了一些互相关心的话以后,张龙忽然对陈天朗说,最近那个程金发时不时打电话过来探底,想要知道陈天朗对他那家“盛世传媒”感不感兴趣,愿不愿意收购。
原来上次见面的时候,旁观者清,张氏兄弟已经看出来陈天朗是有意把程金发晾晒一番,然后好在以后的收购交易上占据主动,讨价还价。
陈天朗也不隐瞒他们,就说,别看那程金发表面上装作可怜巴巴,很缺钱的样子,实际上是个老狐狸,如果这时候提及收购这家伙一定会狮子大开口,还是要把他挂起来再晾上一阵子再说。
见陈天朗丝毫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张氏兄弟更是感觉到了陈天朗对他们的信任,于是纷纷出主意说他们会再给那个程金发施加一些压力,加房租,加贷款利息,让他急着用钱,只能便宜卖掉那家娱乐传媒公司。
陈天朗就在电话中表示了感谢,说这样做最好,到时候完成收购请三兄弟喝酒。
张氏三兄弟立马豪爽道:“你请客,一定到!”
……
其次,除了张氏兄弟外,作为老乡兼高中同学的熊长林也给陈天朗打了电话。
电话中,熊长林问陈天朗人在哪里,是不是还住在大酒店。又说自己那天喝醉了有没有说什么胡话。在唠叨了一阵子后,熊长林才步入正题,说自己最近去找那程东,希望能让他帮忙在上海找个稳定的工作,毕竟他老爸程金发人脉很广,却被程东那小子兑呛了一顿,说你有那么大的靠山还来找我,是不是来看我笑话的?
熊长林有些不明白,就问程东是什么意思,程东说什么意思你自己打电话问你那个老乡去。语气充满不爽。
于是熊长林就打了电话过来。
陈天朗明白,估计程金发已经把自己的底细告诉了程东,依照程东的脾性绝对不肯承认陈天朗比自己强,所以熊长林打电话过去,程东还以为熊长林在故意看笑话,找机会讥笑自己。就没把陈天朗的底细说清楚,让熊长林摸不着头脑。
陈天朗不愿意再隐瞒熊长林真相,刚想告诉他一些事实,熊长林却又自作聪明地说,天朗啊,你是不是得罪了那程东?我看他好像对你很不高兴。又说,在上海混很难的,这人脉关系很重要,有时候这自尊心吧,该放下就放下,何况你一个做小生意的,又怎么斗得过人家那样的大老板。
闻言,陈天朗就闭了嘴,不再多做解释,只是对熊长林说,祝愿你早日找到合适工作,随即挂断了电话。
熊长林那头拿着公用电话愣了半天,嘟囔,这个陈天朗不就是个暴发户嘛,还挺有脾气的。要不是你是我老乡,我才懒得打这个电话。
觉得自己好心被当做了驴肝肺。
……
自从那一晚和陈天朗分开以后,孔月媛就没打算主动联系陈天朗,只是她的闺蜜高圆圆很是奇怪,竟然向她索要陈天朗的电话号码。对此,孔月媛这才警惕起来。
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女生宿舍内,孔月媛语重心长地对高圆圆说,她此刻很理解高圆圆心里面的感受。当初在上高中的时候,她也被陈天朗那种浑身散发着的神秘感给吸引过,不过很快她就明白过来,那只是一种虚无的飘渺的感觉,是不真实的。
什么是真实?
陈天朗他只不过是南都市的一个个体户,十七岁开了游戏厅,然后又办了制衣厂,可能现在手中赚了点钱,所以来到上海,也许是想来上海创业,碰碰机会。
但这些都不能磨灭他只是高中毕业,身份是个体户这些缺陷。你是谁,我是谁,我们是上海著名大学的大学生,从一开始,我们和他都不在一个文化级别上。不是我对那些文化素质低的人看不起,而是事实如此,你和一个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一开始或许会感觉没什么,可是日子久了就会感受到差距,感受到那是一种折磨。
另外,我们都还年轻,有的是机会,青春就是本钱,何况我们深处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