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军工子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 第6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果在看到谢凯等一行人上车后,车子很快开走,顿时炸开了锅。

    很多领导干部平时都得骑自行车上下班,结果人家一个单位出来上学的孩子,都能配车。

    如此强悍的单位,为什么没有听说过

    消息很快传到学校高层那里,对于这样的事情,学校也感到棘手,以前根本就没遇到这样的事儿,就连高校长跟李书记等人,都有些头痛。

    没法处理这事儿啊……

673 为难的华清大学领导们(51/100)() 
“书记,校长,你们找我?”陈铭善正忙着自己的事情,接到校长的电话,急忙赶过来。

    本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一听,是说404那帮子子弟的事儿。

    “这事情不好处理啊,学校没有规定不允许学生开车,他们也没违反纪律……”书记李新最头痛的就是这个。

    作为国内最顶尖的大学,学校不能因为这样的事情就处理学生。

    “领导,他们是故意的。从一开始在学校门口把箱子打开,露出带着都是吃的开始,到现在,开着车招摇,都是故意的。”陈铭善听了事情后,苦笑不已,“那单位挖人,挖到很多单位不待见,只有跟他们有合作的单位,下手才轻点……”

    由于大压机项目,华清大学机械工程系跟二重以及404有合作,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陈铭善听了不少404的劣迹。

    挖人这事儿,不少单位向着主管的工业部门告状,结果也都只是不了了之。

    一方面,只能严防死守,另外一方面提高自己单位重点技术骨干的待遇啥的。

    “还有这事情?”学校的领导们,只知道跟那个保密程度很高的单位有合作,却不知道具体的事情。

    “404这两年,利用各种手段,疯狂地从全国相关系统范围内,挖了将近两千名技术骨干……”陈铭善把知道的情况说了。

    华清大学的高层不知说什么好。

    “他们用得了这么多的人?都是技术骨干,那么多人,他们想要干什么?”李新问道。

    他觉得事情有些不可思议。

    “他们是军工单位,具体的我们也不知道,只是之前跟他们负责后勤方面的汪贵林主任说到这事情的时候,他透露了一些挖人的事。”陈铭善回答,“我们学校招生就业处的人应该清楚。”

    很快,谭元庆就来了。

    他的话,证实了陈铭善的说辞,对方就是故意的。

    “他们想要分配到更多的毕业生?还要求可以自己选择最好的?咱们学校的毕业生,难道有差的?”高敬德不满地说道。

    每个顶尖学校的校长,都认为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最优秀的。

    “校长,他们希望得到的毕业生都是平时学习最用功,做科学技术研究的那种……”陈铭善解释着,“而且还要求去了就能承担他们项目研究的基础工作。”

    这样一来,大家都了解了。

    基础技术研究,全国都却中青层。

    恢复高考后的老三届,新三届,大多都已经走向工作岗位,投入到国家经济建设中去了。

    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对人才的渴求,可断层了十年,每一年的大学毕业生也就几十万人,全国太多需要人才做基础科研的领域。

    每年,人才依然不够分。

    尤其是顶尖大学,不多的学生,得向全国所有缺人单位分……

    “之前红旗机械厂劳资处处长磨了我两个小时,就为下一届人才的分配。他们单位在我们学校只有8个名额,他们要求扩大到80个,还得是都参加过科研实践的……”谭元庆一说到这个,就头痛了,“人还没有走,要不是看到我真的忙,非得跟我耗下去。”

    这样一来,事情就清晰明了了。

    对方是为了华清大学的毕业生,各种手段都使出来了。

    “他们怎么这样?要是任由他们搞下去,以后学校还怎么管理?”有人提出了问题。

    现在的情况确实有些复杂。

    “他们没有违反学校规定……”

    “其他单位要是知道了,怎么想?他们也不怕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李新疑惑地问道。

    这种事情,绝对招仇恨。

    “他们根本不在乎,中科院的人都在挖。”陈铭善的话,顿时让大家不知说什么好。

    “如果学生自己愿意去一家单位,单位又同意接收,原则上,学校是不能阻止的。”高敬德知道大家的心思,开口说道。

    他还真没想到,那家单位的人钻空子这么厉害。

    可能说什么?

    “其实这也不是坏事。国家对于科技人才越来越重视,在未来,人才将会是决定一家单位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就已经凸显出这一点,之前技术储备深厚,人才众多的单位,很快就能适应市场需求,快速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一名学校领导说道。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

    科技要发展,经济要发展,这与人才都脱离不了任何关系。

    美国苏联为什么强大?

    就因为他们的人才众多。

    “话是这样说,如果学生整天琢磨这些,哪里还能把精力投入在学习上面。”有人反驳。

    这将会形成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

    “现在各个单位在毕业分配的时候,都是盯着平时那些学习努力,认真的毕业生。单位间对于人才的竞争,我们也无能为力。”有人说道。

    目前的学风还是非常正的。

    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等言论还没有成为社会流行言论。

    铁饭碗,农转非,吃商品粮等,依然是普通大众的追求。

    上大学前,由于没有什么课外书,也很少娱乐活动,加上知识改变命运,上大学才能端上铁饭碗等观点还是主流,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对知识有着渴求。

    更不要说华清这样的顶级大学,就连几十年后都没有被不正之风带歪。

    “总不能这事情学校不管啊。”有人说道。

    语气中满是无奈。

    这种情况,他们都没有遇到过。

    虽然是学校管理层,大家都是一门心思做学问,哪里想过这些问题。

    “这事情,应该跟他们单位相关负责人谈谈。另外,也可以找他们学生中带头的谈谈。”高敬德见大家意见不统一,作为国家顶尖学府的华清大学,必须慎重。

    3月份,国家863计划公布,可以充分看出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期待。

    高敬德通过陈铭善的介绍,从404在全国各地疯狂挖人也没有收敛能看出,这家单位应该非诚重要,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别的单位,这样干,上面早就把他们负责人处理了。

    “我跟他们谈谈吧。对了,领导,我们目前关于八万吨大压机设计实验,我觉得有些工作,可以逐步让一些新入学的学生参与。”陈铭善突然说道。

    “八万吨大压机的设计实验工作?”话题转移太快。

    “之前他们想上马6。5万吨大压机,进度上等不及,不然直接上马6。5万吨项目了。明年3月,4。5万吨大压机将会建成投产,他们将会需要生产更大吨位的模锻机跟自由锻设备……”陈铭善说道。

    这是告诉学校领导,404的项目,对目前他们的一些研究工作很重要。

    华清大学是大型模锻机的主力设计单位。

    国家没有需要,就没有经费,研究进度缓慢。

    “有问题?”

    “他们希望跟学校扩大合作范围。校企联合,形成产研联合合作模式,他们出研发经费,我们的技术成果交由他们转化成生产力……”陈铭善干脆这时候提出来。

    国家对科研投入在逐步加大。

    改革开放后这么些年,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可有太多地方需要花钱,国家在经费使用方面,优先投入到基础建设中。

    即使863计划中的项目,也只是比别的项目稍微多一些预算,优先发展。

    要想有充足的经费,几乎很难。

    华清大学作为国内理工科最顶级的学校,要研究的项目多,科研经费却不足。

    “这是好事啊。技术研究出来,转换成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造福社会,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高敬德满脸高兴地说道。

    这种事情,必须支持。

    对企业,对学校,都是好事。

    “对,企业能解决他们技术薄弱的问题,我们也能获得更充足的研究经费。”李新同样表示欢迎,“我们应该寻求更多有实力把我们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的企业,为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学校其他领导也是高兴地赞成。

    陈铭善却有些为难。

    “怎么了?”高敬德问道。

    “他们有条件,依然是毕业学生分配的问题。”陈铭善苦笑着说道,“很多专业,他们甚至想要把毕业生全部弄走……”

    “这有些过分了。”李新摇头叹息。

    华清大学招生条件高,很多专业一年毕业生都不多。

    “关于他们子弟校的学生,他们不愿意转组织关系等……”谭元庆也开口了。

    “委培?”高敬德皱起了眉头。

    其他不少领导同样皱起了眉头。

    华清大学向来不收委培生。

    全部的都是统招。

    “不是,都是统招,参加高考的。他们子弟校为了高考,专门搞了一个三十多人的高考猜题团队,今年这届,他们子弟校总人数137个,其中63个本科,40个专科,都是没有经过预选淘汰的……”

    “他们的规模有多大?对人才究竟有多缺,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高敬德叹了口气。

    这样真的让他们有些为难了。

    对方不仅把自己的子弟全部召回,还要更多的人。

    这究竟是个什么单位?

674 我要造车!造中国人自己的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