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进来前,就被告知,不可越过黄线。
“采用脉动式生产线了?”谢凯问孙道乾。
“前面几年,国内不少人到美国学习,参观他们的飞机总装,加上之前你把脉动式生产线做过详细介绍,我们就开始按照我们的方式来从新安排总装工序,总装效率提高将近40%……”孙道乾笑着点头。
“这真的是运十?怎么看着这么小?”
“这是没有装上机翼跟尾翼,尚未涂装,就连起落架等都未安装,看起来自然会比完整的运十要小一些……”程不时满头黑线地解释着。
梁耀也是震惊,他了解国内航空工业是什么情况,原本打算只看,不提问,也忍不住了,“这些零部件真的全部都是国产?发动机国产化,需要多长时间?”
程不时不由多看了梁耀几眼。
这年轻人是外来者?
“发动机国产化,形成批量制造能力,两年内能完成。从运十当初启动的708工程开始,配套的发动机项目915工程就启动,在过去十多年,一共生产了三批次共计12台发动机,地面试车完成,空中试车一直在持续……”程不时解释着,“至于飞机的国产化,就因为一直使用国产零配件,所以我们跟国外的飞机有着不小的差距。你们乘坐的那一架,也是总批次的第三架,安全使用寿命约720小时……”
作为运十的副总,程不时并没有隐瞒运十最大的缺陷。
“才七百多小时?这没法进行商用吧?”梁耀瞪大了眼睛。“为什么会这么少?”
“因为我们制造设备的配套无法跟上。大家接下来即将参观的4。5万吨大压机,就是为运十配套的项目……由于没有大压机,飞机主梁没法一次锻造成型,之前采用的是分段锻造再进行焊接……”程不时跟谢凯交流过,对于这些子弟,不用隐瞒任何东西。
国内的制造领域,是什么情况,就是什么情况。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等大压机投产再生产新的?”胡定国问道。
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的,对于这些非常敏感,上学时期,老师们很少介绍这些。
“因为我们缺乏国外那样一直持续不断发展改进的经验!”谢凯站了出来,“同学们,虽然我们国家的制造实力跟国际上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大家也不用灰心。从工业革命之后,国外的工业系统一直在不断发展,到现在超过两百年;而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不到40年……”
众人听着谢凯的话,陷入了沉思。
“有些课,我们必须补足。当我们新中国成立,国外的飞机已经开启了喷气式时代,我们要弯道超车,追赶国际先进,一方面需要学习国外的技术,变成我们的基础,另外一方面,就是持续不断地改型,投入……有些时候,绝对不能为了省事,为了节省经费,就放弃。该补的课,都不能少……”汪贵林让他们参观,也有着这样的意思。
718 这种情况下更不能因为经费影响大飞机()
“旁边就是我们最大的军用运输机,运…8……”欧阳绍修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了,主动对着这些年轻人介绍运八的情况。
“为什么不用运十做军用运输机?”
“螺旋桨飞机,会不会太慢?”
“这么小,运输量是不是太小了……”
一连串的问题,让欧阳绍修不知道如何回答。
相对国内航空制造业的单位来说,秦飞能搞出运八,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运十虽然比运八大了很多,速度也快很多,问题是这是民航客机,并不适合军用。
别的不说,仅仅是起降对机场跑道的要求,运十这种根本没法在简易机场跑道上起降,野战机场更不要提了。
“国外最大型的军用运输机,是苏联正在生产,尚未服役的安…225,最大起飞重量,超过640吨,机舱内载重250吨,机顶载重150吨,本来是发射暴风雪航天飞机专门研制;其次,苏联在去年巴黎航展、今年英国范登堡国际航展引起世界轰动的安…124,最大起飞重量超过405吨,最大载货量150吨……而美国,…5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379吨,最大载重量130吨……”
谢凯的介绍,让一帮人咂舌,震惊不已。
欧阳绍修都觉得谢凯是来砸他们场子的。
刚刚给这帮小子介绍了运八的性能参数跟使用的技术,告诉众人,运八最大起飞重量不到80吨,最大载重量也才20吨……
谢凯却介绍那种起飞重量超过400吨的飞机……
“告诉大家,是让大家知道我们距离国际上最先进的差多远。有差距不怕,就怕在知道差距后还不努力去弥补!”谢凯继续说道,“我知道,有人或许会说,咱们可以买啊。”
确实有不少人是这样的想法。
这年头,很多人都是那样的心态。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国际合作嘛。
“我告诉大家,在咱们军工单位,这样的思想非常危险!为什么呢?一旦打仗了,我们哪里去买?先不说咱们买不买得起。别的不说,就说苏联的安…124,美国的…5这种级别的军用运输机,一架,大家觉得多少亿合适?这还不是有钱就可以买的!还得有很多附加条件……”
谢凯最怕的就是有些人受到目前媒体上的影响。
报纸上天天的新闻都是改革开放的一些报道,今天跟哪个国家哪家企业合资了,明天又是要跟哪个国家签订技术引进协议……
“引进,是因为人家的技术落后了,在咱们这里赚钱。当然,我们花钱引进,能够缩小我们跟国外的差距……但是军工领域,大家得明白,再有钱,都永远不可能买来稳固的国防!”谢凯这句话,如同重锤,狠狠地砸在了这些刚成年没有多久的年轻人心里。
他们将会是404最核心的骨干。
尤其是基地里面,有不少人被郑宇成跟汪贵林等人弄到航空航天大学学习飞行器设计与制造专业中。
让他们了解差距,他们在看到外面报道的中外合资是些什么水平,就会清楚国外是否真的会给中国好技术。
谢凯能明白,不代表他的这些同龄人能明白。
甚至很多管理者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只觉得有钱就能买到更好的技术,自己研发成本更高,而且还看不到成果……
“你们基地让他们来参观的目的,就为了这?”孙道乾一开始也不爽谢凯的行为。
这完全是打他们的脸。
可听到后面的这些话,才明白谢凯跟整个404的目的。
谢凯点了点头,“有些人心中对国际合作抱着很大的希望。”
孙道乾叹了口气。
后面的参观,谢凯也就没有再跟着一起,对于运八跟运十的设计生产流程,他了解的非常清楚。
他需要知道的是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运十跟采购的那架运八经费都出了问题。
“马总,请放心,运十必须坚持下去,否则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又运资料又搬生产线,都白搞了。不可能在下马后,继续启动,然后研究两年又下马。”这一点,毋庸置疑。
马凤山不知道怎么说。
“小谢,即使下马了,咱们也没有原来那么大的遗憾。通过持续的飞行试验,才知道我们的实际生产制造能力跟理论设计有着很大的区别。国家都没钱搞,一家单位,再有钱,同时又搞多个项目,资金用于更重要的项目,也是可以理解的。”
话是这样说,马老的脸上,却涌现出深深的无力表情。
404停止拨付运十的研究经费,完全可以理解。
到现在,运十何时能商用,可以用于民航市场,依然是一个不确定的数。
进口发动机太贵,国产的性能是否可靠现在不确定,这也就让整个项目变得不确定起来。
作为运十的总负责人,马凤山心中没底。
那么,投资方心中更没底,也是可以理解的。
交足国家的,留下自己的,不搞运十这些项目,404的小日子将会过得比谁都更好,早就进入小康水平了。
谢凯看着马老,没来由地一阵心痛,他知道马老为什么说这番话,坚定地说道,“马老,请放心,即使停下其他项目,也必须得确保运十的改型持续下去。我们距离国外大飞机制造水平差距太大了。民航客机可以买,军用运输机呢?不管是苏联的安…124,还是美国…5,哪怕我们有钱,人家都不会卖。”
美国的…17图纸设计阶段估计都结束了,更不要说苏联的安…225这款世界最大型的飞机,第一架快要生产完成,第二架估计都已经开始下料了。
运十一停,那就只能等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重新启动大飞机项目。
一个运…20,一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前面十多年过去,才出来,那也不过比伊尔…76先进一些。
“你有这份心就够了。”马凤山知道谢凯是认真的,虽然一开始谢凯反对404接手运十,当初反对的理由,也是正确的。
像现在这样,搞了一阵,又停经费,反而让人更无奈。
“那架运十如何?还能安全飞行吗?”谢凯告别马老,问程不时。
一直在飞的这架运十,已经快要临界安全飞行时间的顶点。
“还在检查,今天不一定能检查完。”程不时向着谢凯后面看了一眼,谢凯扭头,并没发现谁在后面。
不由有些奇怪程不时的反应,“程总,您在看啥?”
“没什么。”程副总摇摇头,“对了,如果经费方面不成问题,我们计划在大压机投产后,重新按照之前的这些飞机生产框梁,这样一来,成本将会减少很多……”
“里面的航电系统呢?”谢凯知道这样确实会减少很多成本,甚至加快生产速度。“前面的飞机生产,都不是按照标准化生产的。”
82工程已经启动,国内跟美国正在谈判关于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