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种为今后考虑的设计在战争时期根本没有多少意义。
不管是帝国海军还是美国海军。都没有对战时建造的战列舰进行改头换面的大规模改进。不可能为战列舰更换主炮。
主炮口径确定下来之后。美国海军还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
当时。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工作还没有完成。如果按照以往的标准。新式战列舰的舰体宽;就不能超过“衣阿华”级即三十三米。而在三十三米宽的舰体内很难为战列舰提供足够的防护(“衣阿华”级防护问题突出的关键也就是舰体过窄)。要想提高防护水平。必须放宽舰体的宽度,不然“蒙大拿”级也只是一种“战列巡洋舰”。
直到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工程确定下来之后。“蒙大拿”级的宽度标准才了新的依据。
当时。美国海军并没有想到。会如此迅速的输掉太平洋战争。结果原本准备通过巴拿马运河派往太平洋战场的“蒙大拿”级战列舰从诞生的那一刻始。就一直留在了大西洋。从来没有进入过太平洋。也就没有经过巴拿马运河。
等一切工作准备就绪的时候。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连续输掉了好几场关键海战。
结果。在“蒙大拿”级的设计工作完成以前。美国海军开工建造了“罗得岛”级战列舰。希望利用十二艘“罗得岛”级战列舰来稳住太平洋上的战局。为“蒙大拿”级战列舰建造工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建造期间。“蒙大拿”级战列舰又进行了多次小范围修改。
第一批的八艘中。首舰与五号舰(“堪萨斯”号)都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对司令舰桥。及其他设施进行了修改。增添了大量通信与指挥设施。从而具备了舰队指挥能力。按照计划。第二批的首艘(“犹他”号,BB97)也将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进行建造。因此。这三艘战舰的排水量比其他九艘妹舰多出了一多吨。且舰桥的更加高大。架设在外面的通信天线也多多。
设计的时候。“蒙大拿”级战列舰就非常重视水平防护。
后来。根据太平洋战争的经验。美国海军再次要求提高战舰的水平防护能力。随着帝国海军的复合穿甲弹问世。远程打击能力迅速提高。美国海军不得不再一次要求在“蒙大拿”级战舰的关键部位增添强化装甲。结果。“蒙大拿”级战列舰的装甲用量比设计时增加了大概百分之十八。排水量也猛增到了六万吨以上。如果采用原先选定的动力设备。“蒙大拿”级战列舰的最大速度将降低到可怜的二十八节。甚至有可能降低到二十七节。显然。这一速度远无法满足战术需要。最终。美国海军为“蒙大拿”级战列舰更换了力设备。使推进输功率达到了二十一万轴马力。从而使其最高速度保持在了三十节。
这些大改动。导致“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建造进度严重滞后。
比起工艺上的麻烦。这些设计上的改动对施工建造造成的影响还不算很大。
“蒙大拿”级战列舰正式开工建造的时候。美国海军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麻烦。那就是其使用的六英寸主装甲板。以及炮塔正面的二十二点五英寸装甲。炮座的二十一点三英寸装甲。司令塔的十八英寸装甲板的生产工艺过于复杂。不但生产困难。而且废品率太高。导致产量上不去。
这不是美国海军的问题。而是美国工业的问题。
战列舰所配备装甲板的厚度。以及质量直接由一个国家的重工业。特别是冶金工业的实力决定。
之前。美国海军从“北卡罗来纳”级到“南达科他”级。再到“衣阿华”级。其主装甲带的厚度只有三百毫米出头,就是因为美国的工厂只能生产这么厚装甲板。直到“罗得岛”级战列舰。其主装甲板的厚度才提高到了三百五十六毫米。
虽然在设计“蒙大拿”级战列舰的时候。美国就想方设法的提高了工业技术。特别是装甲板的生产技术。为生产十六英寸主装甲板做好了准备。但是新建工厂的生产率肯定难以与以往的工厂相比。且新的工业生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从而降低生产效率。
如果不是装甲生产方面的问题。恐怕第一批八艘“蒙大拿”级战列舰在七十六年(44年)下半年就能建成。
此可见。工业实力对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影响有多么的巨大。
花费了巨大的力气之后。“蒙大拿”级战列舰终于建成。但是与“衣阿华”级战列舰一样。在服役的时候。“蒙大拿”级就已经落后了。当时。帝国海军的“海军元帅”级战列舰已经顺利服役。并且在为参加实战做最后的准备。
即便在“省”级乙战列舰面前。“蒙大拿”级除了没有配备威力强大的复合穿甲弹。导致远程交战能力不如对手之外。在其他方面都没有太多的欠缺。甚至比“省”级乙型战列舰还要出色。可是。八艘刚刚服役的战列舰。在官兵素质方面肯定无法与八艘已经在战场上纵横驰了数个月。参加了数场海战的战列舰相提并论。
相对而言。决定战胜负的关键因素中。装备性能只能排在第二位。而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官兵的素质。
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战争的第一要素!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六十一章 … ~完美战果~
战斗打响之后。“安徽”号就用五轮极为漂亮的齐射教训了对手。
如同以往一样。前五轮齐射都是急促炮击。枪炮长利用了望员提供的弹着点数据计算出炮弹的撒布范围。然后再根据炮弹的撒布范围来确定新的瞄准点。从而尽量提高远程交战时的命中率。
这种炮击战术是帝国海军的官兵在战争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
远程炮战与近程炮战有很大的区别。比如炮手无法直接观察目标。了望员难以准确判断出弹着点等等。在战争初期。甚至没有一套有效的远程炮战战术。一切都的从头做起。都的依靠前线军官从实战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
战争打到现在。帝国海军的远程交战战术已经变更了好几次。
最初的一套战术就由以白佑彬为代表的第一批枪炮长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即利用雷达提供的数据。在完全不依靠目视的情况下瞄准敌人。并且向敌人开火。连校准的工作也由雷达负责。枪炮班组的成员只负责火炮的操作。
到现在。远程炮战的战术又发生了变化。
前五轮齐射中。命中敌人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迅速估算出炮弹的撒布范围。从而确定出击中敌舰的概率。再由此来确定新的瞄准点。争取让炮弹集中撒布在敌舰的周围。从而保证尽能的打中敌舰。
说简单点。这就是一种“概率战”。
炮击打的就是概率。击中敌人的概率。
当然。实战中。往往会在前五轮齐射的时候就收获战果。
这次也不另外。在三轮齐射的时候“安徽”号就击中了“蒙大拿”号一次。打到第轮齐射的时候。又击中了“蒙大拿”号一次。而据“蒙大拿”号幸的美军官兵回忆。“安徽”号的第五轮齐射一共打中了“蒙大拿”号二次。只是有一枚穿甲弹直接打穿了舰体的边缘部位。没有在舰体内发生爆炸。
六十枚炮弹。击中对手三次。百分之五的命中率已经非常不错了。
问题是。交战距离过远。除了那枚直接打穿了舰体边缘部位的穿甲弹之外。另外二枚穿甲弹都没有能够击穿“蒙大拿”的水平装甲。只是在战舰的上层建筑上开了二个巨大的窟窿并没有对舰体构成多大的损伤。
转向之前。“安徽”号又打中“蒙大拿”号三次。
结果与前面差不多。距离实在是远了一点。穿甲弹在打穿了战舰上层建筑表面的装甲。击中水平装甲后就发生了爆炸。没有能够对其造成致命的打击。
在此期间“蒙大拿”号的还击很猛烈,效果却不明显。
据“安徽”号的战斗记录。在二点五十四分的时候。有一枚穿甲弹帖着舰桥顶部飞过打断了一根通信电线。导致“安徽”号上的一部长波电台无法正常工作。因为“安徽”之前是杨定方的旗舰。所以配备了很多长途通信设备。而现在这些设备基本上没有用处了。结果这点损伤根本没有对“安徽”号的作战行动造成影响。
三点过五分。“安徽”号率先转向。开始逼近美军主力编队。
此时。杨定方调动的驱逐舰与巡洋舰编队已经杀了出来,并且正在朝美军主力编队前后包抄。为了避免过早遭到对手驱逐舰的攻击,美军主力编队没有敢于转向规避第四舰队的主力编队。只能继续保持在原来的航向上。
随着距离拉近炮战打的更激烈了。
到三点十五分的时候。“安徽”号与“蒙大拿”号的交战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二万米之内。
也就在这个时候。“安徽”号上的炮手采用了一种并不常见的战术。即继续增大主炮的仰角。采用减装药的方式缩短炮弹的射程。
这一战术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在海战中。战舰很少采用减装药的方式来发射穿甲弹。
减少发射药。也就降低了炮弹初速。从而降低了炮弹的穿甲能力。另外一个结果是。在提高仰角的时候。炮弹的射程将降低很多。从而可以用来打击相对较近的目标。而不是用来打击远处的目标。
当时。“安徽”号上的十二门主炮的仰角都达到了五十五度左右!
此情况下。如果使用三分之二装药。复合穿甲弹的射程仅有二十公里左右!
而这一战术的直接好处是:在使用复合穿甲弹的时候。仍然能够轰击敌舰的水平装甲。而不是打击敌舰的主装甲。
如果选择低仰角。全装药的发射方式。复合穿甲弹的弹道将非常低。从而直接轰击敌舰的主装甲。相对而言。主装甲厚度远在水平装甲之上。不但难以打穿。其后面还有装甲隔舱。也就难以对战舰的关键部位构成致命打击。而在水平装甲下。一般只有一到三层普通的甲板。并没有隔舱的保护。也就更容易打中敌舰的关键部位。
换句话说。二十公里的距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