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鄙人的荣幸,能为将军阁下和大*日本帝国*军队效命是我兴亚会的光荣。”近藤兴奋的两个绿豆大小的眼睛居然瞪的花生米大小。“我们会尽全力调查此事,请将军静候佳音。”
“拜托了”两个和服矮子郑重其事的互相鞠躬,不过从三寸丁的身形上看,活脱脱是两只兔爷在拜年。
“不错啊”一个时辰后,近藤又出现在另一个位于日租界的居酒屋里。不过这次和他对话的家伙一身粗呢苏格兰格子西装。中分发型一丝不苟,很有点贵族的范儿。实际上这家伙是华族之后,日本外务省的三剑客之一的小村寿太郎“你知道我最欣赏你刚刚那番话里的哪个词汇吗?”
“请恕在下愚昧”近藤刚刚对小村讲的与对福岛讲的别无二致,他那里知道这个外务省的公子哥心里转什么念头啊。“是麻醉炮弹吗?”近藤瞎编了一个。
“不,是绑架”小村接过近藤递上的情报汇总报告,一面飞快的翻看,一面轻笑道“绑架,太准确了。呵呵,有清国奴受的了。”
“对于那支和我们作对的团练武装,不知道贵社了解多少?”
“我们知道的情况不少,但是仅限于浮于水面的东西。这支武装成军大概一年半,名义上隶属于袁世凯的武卫右军,但是我们没有发现对方队伍里有武卫右军的军官出现,人数不超过一千,但是都经过了严格的西式武装训练,枪械弹药是英国人提供的奥地利制曼丽夏枪,据悉有几门火炮,但是应该没有在京师附近出现。他们的头领有五个人(其实是六个),大头目是一位归国不久的豪商,所以经费充足,补给也是清军中最好的。在去年曾经参加过剿灭拳匪的战斗,还有一定的剿匪经验,但是没有听说过他们的战绩如何。”
近藤在侦查的时候做了些功课,对于异军突起的商会保险团颇为感兴趣,毕竟大清国的传统中,八旗胜于绿营,绿营胜于练军,练军胜于团练,但是从太平天国之变后,这个不等式基本上就是名义上的了,朝野上下、国内国外、上至达官贵人下到三教九流对八旗、绿营的看法都是高度一致的,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渣”。练军也是天差地别,有的朽透了的营头也基本上就是绿营的水准,但是朝廷宠儿的武卫军还算是可堪一用。之前的长毛捻子作乱,多少八旗绿营都不承事,还得靠了汉人地主的团练湘军、淮军才能撑过这一场。
现在大清国的军队可以分为三类:“望风而逃”的八旗绿营老练勇、“遇敌既溃”的毅军淮军武卫军,“交火转进”的蒙古铁骑和武卫右军等新军。但是这个团练不似团练,新军也非新军的济南商会保险团不足千人却千里转战,毙敌千五俘虏千余的骄人战绩,所以连近藤自己都怀疑自己调查结果的真实性。现在两宫避难济南府,其他七个洋毛子国家的间谍再神通也混不进济南府探消息,而同为要东亚人种的日本在这方面自然是抢的先机,几十号隶属不同的日本情报人员和他们的华人雇员都纷纷潜入泉城内外。一时间济南府危机四伏、谍影重重。
这么说吧,战俘营和老德王府周围的路人摊贩要说全抓进大牢刑讯逼供,肯定有冤枉的。但是要是隔一个抓一个,肯定有漏网的。
这不我正在和李大总管一边喝茶唠嗑等候着太后召见,一边观摩掌刑太监们对刚刚抓进来的在府外转悠盯梢的一帮犯罪嫌疑人进行“细致的”询问。大总管带着把兄弟亲自观摩,这帮孙子那是着实的卖了把子力气。
“这个真不中用,才挺了半柱香就招了。”李大总管一脸鄙夷的看着刚刚讨饶的家伙“小的们,验一验这货的真身,看看是背主求荣的奴才还是个正宗的倭寇?”掌刑太监刚刚要上金针过血的正菜,就被饶有兴趣的我给拦下了。
“就这个,值当的费劲嘛”我把掌刑太监拉到一边,刚刚凶神恶煞的做**解剖试验的老太监在我面前连腰都直不起来,乖乖的听我的讲授“看看这货的脚丫子,大脚趾要是分的很开,听口音又不是闽浙两广的海民,那就八成是倭寇,为啥?废话,倭寇穷的买不起鞋,打小就塔拉着人字拖,脚趾合的拢才怪。再就是看看大腿根和腰围有没有被兜裆布摩擦的印子”这老太监倒也实诚,立刻指挥小太监脱了那货的裤子观瞧仔细。
“嗨,甭扒翻了。”我叫道“看看那货的小鸟都没个豆芽大,一准是倭寇,这个不用验了。”
“哈哈哈”周围的兵丁和太监们都笑的前仰后合,我干兄弟李大总管直接笑的茶碗也扔了,人也软了,要不是后面伺候的小太监手疾眼快,李莲英李老大都能出溜到椅子底下去。
“太后口谕,宣山东布政使…。吴宸轩吴大人觐见。”一声公鸭嗓子,看来我得去报到了,我看了一下李大总管,这位还笑的没顺过气的大总管直接摆摆手,示意我自去。我一脸冷峻的随着小太监进了厢房。
今儿还真是人头齐整,老佛爷还在里间没出来。弈劻、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一众红顶子都在座,袁世凯一脸肃穆的发呆,见我进来,拿眼睛故意扫了《和谈纪要》一下,示意我事关和谈,我还在猜度中,李鸿章李老头就迫不及待的宣布:
“今儿联军司令部和东交民巷都来了准信,邀请咱们进京谈判,太后懿旨已经恩准。大家都各自回去准备一下吧,明日卯时里头北门出城,进京谈判。”
好嘛,李大中堂一句话,不等**oss出来,大家就纷纷作鸟兽散,瞧这架势,大概刚才慈禧也没露个面。看来这个慈禧也是珍惜羽毛,一副“我不知道,都是下面人欺上瞒下弄出来的勾当”的嘴脸。或许我们签了无比苛刻的《辛丑条约》之后,国人皆可曰:“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等五人帮是也”,以李鸿章李大中堂为首、我附骥尾的这个和谈五人组会不会被当成大清朝廷的临时工给打发了去顶缸,也未可知啊。
第八十四节 谈判桌上露锋芒()
联军中最先答应议和的是俄国,当然俄国是真正想要的是东三省,不过他也知道这么多家看着,吃相不能太过难看。北极熊还有一个不便启齿的小算盘就是要解决1896年中俄密约所没有能够解决的东三省的国境问题。所以当时一听说清廷要进行全面谈判,俄国人第一个支持。俄国准备率先同中国议和的消息披露后,过去潜伏在各国之间的复杂矛盾又重新暴露了出来。一番协调后,各国最终确定了先议和后停战的策略,而不是清政府希望的先停战后议和的办法。
同意议和的大前提确定后,各国开始围绕自己的国家利益,首先在如何对战败国的前途进行安排的问题上展开了新的较量。意识到列国兵力无法满足瓜分清国的需要,本着便宜沾不到就砸锅倒灶的原则,加上北极熊对中国东北的领土野心让英国和德国走到了一起,英、德两国经过紧急磋商达成了一个原则协议,协议中最重要的两点内容是:第一,各国不得瓜分中国的领土,第二,中国的沿海、沿岸全部向各国的贸易和经济活动自由开放。
由于俄国人感到自己不具备瓜分中国的实力,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均附和了英、德两国的建议。在确定对中国不采用瓜分的政策后,各国围绕是否接受李鸿章为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的问题再次争论。
在各国的最高当局还没有就议和的若干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之前,各国的军人们依旧按照自己的意志在继续着战争。从1月初开始,联军打着讨伐和清剿义和团的旗号开始对京郊和直隶各地进行扫荡,不过始终没有敢于向榆林堡以西的地区进展。
从2月下旬到3月中旬,李鸿章疏通外交渠道的工作有了进展,议和之事中关于列强是否承认李鸿章为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的问题有了突破。3月底,英国政府承认了清政府提出的议和人选。继英国之后,法国也对议和人选的问题表示了赞同。在英、法、美、俄都已经答应由李鸿章、奕劻、张之洞(缺席)、荣禄、袁世凯和吴宇汉来担任中方的议和大臣,其他国家也先后表示了认同。1801年4月7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政府与11国代表在北京六国饭店正式启动和平谈判。
谈判桌前,八国联军的所谓统帅德瓦西倒是戎装整齐,就是脸黑的赛过锅底。两边依次是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以及其他酱油众。刚刚穿上如同戏服的官服官帽,随着几位老大人的步伐,我这个官场新丁也找到自己的座位,偏是偏了点,正对着美国代表,看来美国也是个酱油众的角色啊。
“立即释放被绑架的联军官兵”小日本的小村寿太郎的胡子修剪的很是齐整,就是毛色杂了点,也难怪他,一个联队全军覆没,几乎占了联军损失的大半,小村跳出来第一个吐槽几乎是必然的。
“那是自。。。。。。”奕劻老王爷几乎顺口就要答应,我只好呛咳一声,强行打断了,不然就大条了。
“那个。。。。。。。”众目怒视之下,我也有点小口吃。
“早上面条卤子咸点了啊。”沉默,大伙儿大概还没明白啥意思,一瞬间之后几乎可以听到桌翻椅倒的背*景音了,呵呵,不调戏大家了。
“绑架是可耻的犯罪行为,应该受到惩罚,我完全赞成这位日本代表的观点,我想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吧”
“当然,绑架是对大日本。。。咳咳,是对联军的犯罪行为,应该立即得到纠正”
“那么贵方其他代表也一定赞同这一观点了”我接着问。
一片嗡嗡声,大多数代表都在点头。反正就是赞同了,我也没打算让他们签字画押,所以接着就是“那么我们为了制止绑架,是不是应该确认一下绑架的定义呢,所有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违反本人意志,强行禁锢他人自由的行为是不是都可以认定为绑架呢”
“是的,这符合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