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和平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和平崛起-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去杀人,而是去治病救人。诸位大将军们,没有必要和我争这个没有斩首功绩的任务了吧?”诸位军官都呵呵直笑,也明白此事非总座出马不可,自己去了,搞砸了固然不行,如果搞好了,收服一帮革命党,到时候这些势力算谁的?这种功劳可不是武官该谋取的,各位军官们都很自觉的不再争论出兵泰州的事情。

    “莫非总座和革命党已经有了联系,是要联手乔大炮吗?”散会后,熊希龄到了段祺瑞的办公室,平时两人为了避免有人说他们是结党营私,很少到对方办公室谈事情,这还真是熊希龄第一次到段祺瑞的办公室。老段的办公室和他的性格一样,简朴而整洁,办公桌和椅子都是标配,连暖水瓶都是柳条编的外皮。如果说有什么特殊的话,那就是几架子的书籍。有的官员办公室里也喜欢摆上几个书架,但是从尘土满面的书籍来看,显然有日子没人动了。老段的书架子上的书卷边窝角,甚至夹着很多的书签,显然是主人在这些书上没少下功夫。

    “秉三兄过虑了,我倒觉得总座此次亲自领兵只怕和底盘有关。”

    “奥,何以见得。”

    “此事倒也不难看出端倪。武翼新军名义上是三镇五万左右的规模,但是算上三个补充协和几个独立单位,总兵力不下十万,还有商会自己的保险团也在扩编,十几万兵力都关双饷,比起北洋来花销多的不是一星半点。虽然山东商会和山东的布政使衙门都全力支持,但是毕竟只有山东一省之力,财政只怕已经不堪重负了。”段祺瑞是老北洋出身,当年没少跟着老袁去户部撞天钟,武卫右军不过是万把人,每年的薪饷消耗就让他们费尽心思。在山东的那一年才算过了几天舒心日子,协饷充沛,武卫右军也偷偷扩编了个先锋队出来,虽然不如历史上的规模大,但是也有一个协的兵力。老段对于财政的敏感比起几个镇的统治都强,那几位都是跟着吴老大过惯了大手大脚的日子,根本没有财政负担的概念。

    “你是说,总座要抢占来江苏的底盘。”熊希龄心下一琢磨,觉得老友说的靠谱,“这江苏是两江*的底盘,总座以山东藩台的身份就要独占两省,这里面可是不合规矩吧。”

    “规矩?呵呵,我觉得总座的一句话说的好,枪杆子里出政权。”段祺瑞微微一笑,给老友斟上一杯崂山青茶“这大清的督抚,但凡手里有兵有钱的,朝廷都得哄着贡着,虽然令出于上,但是又有那个敢贸然对这些兵头动刀兵,到头来不过是在相互博弈而已。这是地方督抚给朝廷留了脸面,朝廷的政令才能行的通。若是像袁大人、总座这样十万精兵在手,又不给朝廷面子,只怕这朝廷才会坐蜡了。”

    “唉,到时候只怕唐末藩镇之乱会重演,我华夏再无宁日。”熊希龄还是个传统文人,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武夫独裁的局面,他当然不知道他在历史上所效力的北洋开启了近半个世纪的武夫独裁史,一如晚唐第二。“朝廷在无奈之下,未必不会做出以夷制华的举动来,如果一着不慎,让洋鬼子窃我华夏神器,那么我等都是炎黄的千古罪人啊。”

    “秉三兄所虑极是,我也曾听闻老佛爷私下里有“宁与洋人不与家奴”的言辞。这个朝廷出卖华夏民族的利益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如果真的发现自己无力窃据高位,为了几百万同族的私利,哪怕是亡国灭种他们也定会在所不惜。”段祺瑞说道“所以这次总座亲征,不单是为了底盘和人手,也是为了让朝廷对前途还有一线遐想,不至于在绝望之下做出疯狂之举。”

    “这么说,总座还打算做个辅保朝廷基业的忠臣良将了。”熊凤凰内心对直接扯旗造反很是抵触,有了能不违反儒家忠恕之道的选择,显然他就能说服自己继续为这个实质上的藩镇工作。

    段祺瑞送走了老友,心下苦笑不已,想起了当初在秘密基地里他和吴宸轩的一番谈话。当时他也问了吴宸轩一个同样的问题,如何对待朝廷?

    他清楚的记得吴宸轩诡秘的一笑,说这可是个技术活,不好整。接着他说道,想推翻朝廷必须有势力,想有势力必须有官职,有了官职还造反就是不忠不义,这不忠不义之人又有何德何能去领袖群雄呢?当时他段芝泉也觉得是个死循环,根本无解啊。吴宸轩却笑着说,对朝廷嘛可以马马虎虎,只要我对得起提拔我的那几位,也就算是私德无亏了。至于大义公德嘛,你觉得澄清宇内,再造玄黄算不算是功德无量呢?

第一百三十七节 袁氏算盘精细打() 
“华甫,你觉得芝泉此去是否心存芥蒂啊。”已经鬓生华发的老袁每日为了北洋的经费和人事操劳,还要和清流、权贵们斗智斗勇,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左膀右臂,不禁对另一位老北洋吐槽。“此次秋操不知道芝泉能不能带队过来,或许能探一探武翼新军的虚实。”

    “我想武翼新军中除了吴藩台本人,怕是只有芝泉可以带队了,此行多半能见到他。”冯国璋对于老袁和段祺瑞的恩怨多少知道一些,也不好评价其中的是非曲直,不过老冯是个实在人,对于老兄弟的感情还是很看重的。“芝泉若是能在武翼新军中立住脚,说不定又能为我北洋拉拢一派势力。”

    袁世凯摆摆手,自家事自家知,段祺瑞负气出走的始作俑者是老袁本人,他怎么会不知道段祺瑞此去是绝不会吃回头草的。“芝泉能在武翼新军中大展身手自不待言,不过也不要指望芝泉能身在曹营心在汉,以他的性格,就算是面对第三镇也不会手下留情。”

    “此次秋操是让李纯去,还是让曹仲珊去?”冯国璋除了自己的先锋队之外,实际上还要担任袁世凯的参谋长,对于整个北洋的兵力分布了然于胸。

    “就让仲珊去吧,第三镇也算是我军精锐了,不如让这次河间秋操验一验他们成色也好。”袁世凯背着手,在堂前走了几个来回“让他们带上马队的一个标和刚刚建成的炮标去,那十二尊七生五的克虏伯过山炮都带上吧。好好的扎起架势,也要让有心人能多少有个忌讳才好。”

    说曹锟曹锟到,大光头的曹老汉顶着一头的汗珠子就进来了,大嗓门连二门外的警卫都听的到。“大帅、大帅,这次闹大发了!”

    “仲珊,何事如此慌张?”冯国璋问道。

    “泰州那帮刚刚收编的自强军的南蛮子起兵造反了。”曹锟急道“这下朝廷里戳我们脊梁骨的又有话头了。这帮养不熟的狼羔子,大帅也未曾亏待与他们,怎么乔大炮一忽悠就都上赶着望枪口上送呢?”

    “朝廷也…唉。不说了,兵部有没有什么动静?”袁世凯也很是头疼,他上午知道了泰州兵变的事情就已经在琢磨了。按理说,泰州的自强军是张之洞的麾下,不过是朝廷划拨给武卫右军的一只拖油瓶,就算是造反也不妨碍朝廷对北洋其他军队的信任,不过朝廷里看他袁世凯不顺眼的多了去了,这么个扣屎盆子的机会,当然不容错过。老袁心里最想做的不是出兵平乱,而是赶紧和自强军他们抖搂干净才好。一屋子人都在喝茶枯坐,各自想着心事,都没有讲话的心思。

    “大帅大人,朝廷的消息来了。”又一位大将王士珍来到,还带来了最新的消息“朝廷已经传下谕令,着武翼新军即刻派兵平乱。”

    “呼”众人不约而同的呼出一口浊气,这个消息对于袁世凯和北洋诸将来说,不和自强军对阵才是最好的选择,至于是谁顶着个缸并不要紧。“可惜没法和芝泉谋得一晤了。”冯国璋感叹道。

    又过了三五日,还是在这间铁狮子胡同的这间屋子里,北洋三巨头又一次聚在一起。不过这次他们可不是为了缅怀老友的。“你是说武翼新军除了派兵平乱还要参加秋操,而且都是动用了一个标的兵马。吴宸轩带队去平乱,这个肖明峰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轮到他带队参加秋操了。”曹仲珊很惊奇,在他印象里保险团还是五六百人枪的规模,这里面看的上眼的除了吴宸轩也就是杜子成和他老哥段祺瑞,余者不过是刚出军校的娃娃和走镖护院的江湖人物。

    “芝泉被委任为武翼新军参谋长,代行总统制职权,替吴宸轩看家。武翼新军现在名义上是三个镇,其实除了中镇里的兵力不满员之外,左右两镇都是壹万伍仟的足金足量。另外咱们在山东的坐探还发现了武翼新军组成了几个补充协,虽然没有重火器,但是兵力似乎也很庞大。另外山东各地还在模仿大帅的天津警政革新,在各州府筹备起了巡防营和警察。”杨士琦没搭理曹锟这个光头佬,继续他的汇报。“这武翼新军的编制不是一镇两协四标的方块制,而是一镇之下就直辖五个标,其中三个标是步兵,一个炮标、一个辎重标,还有一些直属的营级、队级的部队。这次派出参加河间秋操的是中镇的一个标,不过配属了一营炮营和一部分骑兵。”

    “这吴宸轩倒是个知兵之人,他虽然没有派出他的左右两个精兵镇,但是这个中镇一个标又加了这么多零碎,咱们要是出一个协明显是胜之不武,如果也同样是一个标,重火力上就要吃大亏。”冯国璋也是老行伍,对于秋操期间的一些问题如观掌纹。

    “这小子奸诈的很,华甫老哥。还记得当年在济南这小子拿着几十万两盖的南门军营,咱们兄弟住了有个一年半载的就全都便宜了这小子。他当年那几条破枪。。”曹锟还待继续说下去,却被袁大头制止了。

    “杏城老弟,你是说这吴宸轩已经能在每个镇里都配上炮标了?”袁世凯还是很疑惑,他自己的北洋六镇才配备了几个炮营,就这差点要了袁世凯的老命。炮标最少也是三个炮营,这吴宸轩岂不是要配备了十个以上的炮兵营了?

    “不错,我们的内线拿到的编制表上确实如此,而且都是德国克虏伯的七生五山炮和野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