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铁路国有化的世界趋势,在商办铁路公司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清政府试图将实行铁路国有化作为一种经济政策确定下来。宣统元年的中央政府借规划全国铁路之名,下令切实勘查各省商办铁路的工程款项,已经流露出把筑路权收归国有的意图。20世纪初期的中国国内,不单是政府层,国内大舆?论也开始呈现出实行铁路国有的趋势。曾经引领国人成功收回路权的张之洞此时也在修正自己的铁路建设融资理念。6月间,张之洞代表清政府与英、法、德三国银行团签订了借款合同草约,总计借款为550万英镑,利息5厘,以建造陷入困境中的粤汉与川汉铁路。在当时,这一草约的签定并没有引起政府所担心的过于猛烈的反对声浪。民间舆?论也有进一步向政府倾斜的迹象。随着津浦铁路、沪杭甬铁路、湖广铁路的借款基本洽谈完成,拒款运动已发生明显转向,在这种隋况下,报章开始公开讨论铁路外债的可行性问题。年中,盛宣怀在度支部尚书载泽的支持下接任了吴宸轩卸任的邮传部尚书一职后,更加快了国有政策的正式出*台。
很快清政府就正式发布“铁路国有”上谕。长沙市面就出现保路揭帖,次日长沙发生万人游行请愿;在川汉线已动工的湖北,盛宣怀为强夺股权,下令停工,引发宜昌商人、民众聚集抗争,清廷调集军队弹压,双方发生冲突,死伤20多人,这是保路运动的第一次流血事件。四川方面的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在成都召集川汉股东临时大会,提出“文明保路”,聚集股东达2400名,次日,闻讯而来的各界学生、市民使与会人数达到4000以上。这时候的保路更像是拆迁户和地方政府的对抗,双方更多的是经济利益的对抗,谁也没有把民族主义的旗帜当一回事。
四川民间各团体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推举四川谘议局议长蒲殿俊为会长,副议长罗纶为副会长,张贴文告,四处讲演,甚至上京请愿。8月5日,在成都召开川汉铁路股东特别大会,8月24日,群众开展罢*市罢*课,9月1日,在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的号召下,开展抗粮抗捐活动。9月7日,保路同志会代表率数万人陈请阻止川汉铁路钦差大臣端方进入四川,“赵督未允代表,众即言辞激烈,赵督当场喝令狙击”。手无缚鸡之力的蒲殿俊、罗纶等九人当场被捕,这便是死伤众多、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可见赵尔丰已经被保路同志会给弄的精神衰弱,才出了如此一个大昏招。不过这样一来,四川的形势立即变成了官民直接兵戎相见,一贯麻辣的川商川民对赵尔丰这个老瓜娃子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反旗。
宣统元年的9月8日,成都附近农民在同盟会和会党组织哥老会的领导下组成保路同志军起义,围攻省城,与清兵交战,附近州县群众纷纷响应,几天内队伍发展到20多万。荣县独立,荣县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清朝政府得知激起民变,成都被围后,非常惊恐,忙将四川总督赵尔丰免职,并调渝汉铁路督办端方署理四川总督,率一部分湖北新军入川。端方在和吴宸轩联络之后,很有眼力价的病倒了,干脆的挂印封金,带着一家老小直奔上海英美租界,住进了为他准备好的仁和弄的别墅里。朝廷也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给湖广总督施压。9月中旬,湖广总督瑞澄抽调了1/3湖北新军军力取道宜昌,进入四川,武昌的登时空虚。不过对于革命党的蠢蠢欲动,清政府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相反对于新军的控制加强了不少,各营的军官士兵都不能自由来往,营房内子弹炮弹更是少的可怜。
所以后来的武昌起义的组织是混乱不堪的,但在此混乱当中,却又会有一些极其明智的决策。这些决策总来自那些格外冷静的人,熊秉坤就属于这类人。熊秉坤在发出号令后,察觉出兵士们对他的不以为然,他感到极不自在。考虑到自己在军中位卑职低,恐难服众,担心局势若失去控制,功亏一篑,于是顺应了兵士们的愿望,将总指挥之职让给了曾经参加过日知会,又有着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并在官兵中被称为“智多星”的吴兆麟。吴兆麟时为楚望台左队队官,这样的决定对于自发的起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也导致了黎元隆等墙头草的脱颖而出。
革命党人趁机在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并一举成功。消息传出,四川清方势力土崩瓦解。10月18日,保路同志会宣布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21、22日,广安、重庆先后成立大汉蜀北军政府和蜀军军政府,川东南57州县宣布响应武昌起义。10月27日,成都和平解放,“大汉四川军政府”在旧八旗驻防城挂牌,同一天,远在资州的瑞澄亲信湖广提督,被起义的第八镇军官刘怡凤等,击杀于资中大东街禹王宫,这也让端方后怕不已。11月13日凌晨,尹昌衡指挥所部擒获赵尔丰,并在成都皇城坝召开公审大会公审赵尔丰,当众尽斥其罪,并令部下将赵尔丰当场杀于皇城“明远楼”。赵尔丰的首级被挂在长杆上在成都城内游街示众。虽然赵尔丰招致了一定的民怨,但在其死后也因其生前功绩得到了民众的惋惜。
不过从清廷的角度而言,这家伙几乎是单人独骑的挑动了四川湖北两地的革命之火,从而提前敲响了大清国的丧钟,着实可杀,更该杀,可谓是死有余辜。
。。。
printchaptererror;
第二百五十二节 革命大潮起三镇()
川鄂的革命风起云涌的时候,在日本的九州革命党内部却正在发生着激烈的内讧。 (。。 )乔夫童鞋因为大量接受日本政府和商人赠款,而留给总部的办报经费又相当之少,终于激起了革命党内部的反抗,章太炎张继等人要求乔夫辞去革命党总理职务,另举黄克敌担任总理。宋遁初是支持章太炎等人主张的。后因黄克敌刘揆一极力劝阻,为大局计,宋遁初才改变态度。然而,革命阵营的分裂局面已经出现,让宋遁初忧心忡忡。该年2月28日,当他闻知乔夫与黄克敌因国旗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时(乔坚持用青天白日旗,黄认为该旗与日本旗相似,万不可用。乔不让步,黄提出辞职)也对乔夫的领导能力感到有些置疑。2月,广州新军举事失败之后,悲观失望情绪笼罩整个革命阵营,革命党人信心大减斗志衰弱,而作为革命党的唯一领袖乔夫又对党内工作不管不问。为了挽救革命,该年5月,趁乔夫来日本之际,宋遁初与谭人凤等人请求乔夫改革会务,扩大民主,减少决策失误。可是乔夫却对宋曾经支持章太炎耿耿于怀,态度十分横蛮,而且极不负责任。他冷冷地对宋遁初说:“革命党已经分裂,有力者尽可另树一帜。”
宋遁初等人对乔夫彻底失望,为了让革命不至于半途而废,宋遁初谭人凤等人于该年6月,在东京研究决定,成立革命党中部总部,调整革命策略重整革命队伍,以期早日革命成功。会上,宋遁初以政治家的胆识,彻底否定了乔夫在两广沿海地区零敲碎打的自杀式会党策略。革命党中部总部在上海成立后,宋遁初作为革命党中部总部的灵魂人物,领导革命党人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革命重心,加强与各革命团体的联系与联合,并制订了宣统元年到宣统三年在两湖及江淅同时起事的战略部署,虽然在吴宸轩遁初的革命兵*运计划还是幼稚的很,不过好歹也算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革命策划案,比起乔夫同学当年搞起义屡败屡战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当年的泰州起义成功后居然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发展革命力量,领导人只知道固守孤城,张贴告示,听任效率低到渣的清廷慢慢调集兵力合力绞杀革命力量,还自以为为革命而死,死得其所。这些在武翼新军的参谋们“就应该把那些革命领导者挨个枪毙上十遍,见过蠢的,见过愚的,但是愚蠢到智商侮辱猪的奇葩指挥官还真是头回见。”(段总参的原话)
光绪末年,武汉新军各标营就均已经建立起社的组织。共进会主要集中于新军八镇第16协第32标发展会员。武昌起义时已经有5000多名士兵加入了社和共进会,约占新兵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社和共进会是新兴知识阶层的革命组织,新军士兵是发动革命的潜在力量,社和共进会一直以新军士兵作为主要工作对象。这一点上吴宸轩不是自夸,几乎没有任何国内武装力量可以像武翼新军那样丝毫没有革命势力和会道门的渗透,如果是革命党还能被礼送处境,如果是会道门的信徒,都已经在情调处和统调处的训练基地里被人道毁灭了,死得连渣都不剩。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革命党还是清廷亦或是国外的情报组织对武翼新军的认识都是武翼新军刻意展示出来的那些实力,他们很难了解冰山之下的全貌,除非像是姓泰的那个铁家伙,搞的刀枪不入似的,一家伙撞到冰山上才明白什么是死神来了。
宣统元年6月中旬,鲁苏皖浙四省正在埋头发展经济,一派祥和气氛的时候,四川保路运动升级,新上台的载沣到底是皇上他爹,自家儿子的江山总是要上点心思,醇亲王童鞋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慌乱中急急忙忙下令抽调包括湖北新军在内的多省力量前往四川弹压暴*动风潮。这一事件对湖北影响很大,前往四川的湖北新军部队是革命党人占多数的新军三十二标,但是他们拒绝到四川,准备在进军荆州和宜昌的路上杀掉这位湖北提督,不过被居正以时机不成熟给阻止了。
宣统元年9月14日,湖北共进会社两个革命团体领导人孙武刘复基刘公蒋翊武王宪章居正等人在雄楚楼十号刘公寓所集会,以为湖北新军主力调走后,武昌空虚,大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鉴于对形势的共识,刘复基建议如果此刻发动起义,共进会社的名义都应该暂时搁置不用,大家都使用武昌革命党人的名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