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和平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和平崛起- 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很棒,亲爱的,你是我的英雄。”满眼小星星的爱人让吴宸轩也很满意,看来自己的制服也很让女性着迷,制服控是不分性别的。

    “如果你能带我去你说的那个绝密实验室,那你就更完美了。”王子衿的一句话让吴宸轩瞬间回到现实中,看来制服和煽情只能迷倒女士和男人,但是女博士不在其列。好在吴宸轩已经适应了王子衿的节奏,作为开天辟地的第一位华人女博士,他的夫人显然是有特权的。

    “当然可以,乐意为您效劳,亲爱的夫人。”

    “嗯,那个,亲爱的,那个试验资料您可以帮我拿一下吗?”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造型,女博士的卖萌也是很要命的。吴宸轩的智商瞬间降低到冰点。

    不过看到王子衿脚下的那个超级大皮箱,和几乎要溢出来的纸张,他显然觉得自己的智商又回来了。

    “吴铭,带人帮助夫人把资料搬上车。”

    “是的,长官。”五大三粗的卫士长和一个同样体格的卫士才把那个足足三十寸的大皮箱搬下楼,看来它不比一门01式步兵炮轻多少。

    “可是你怎么把它挪出来的?”吴宸轩觉得这种大皮箱没有滚轮,很难想像自己的夫人如何把它从书房里搬到了客厅里。

    “用了点水,还好,地板挺滑的。礼堂的环卫工很有责任心,一定是刚刚打过蜡。”看着一脸萌呆的王子衿。吴宸轩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可怜的路易??威登皮箱,还是上次访问法国的时候,蒙塔古。温斯顿伯爵特意从英格兰捎过来送给他的礼物,大几百英镑的定制款,在自己夫人眼里大概也就是个比较滑溜的纸箱子而已。

    “该死的,我需要帮她普及一下品牌知识,不然下次我的浴室里一定会有路易斯香水味的驱蚊剂了。”吴宸轩强装笑脸的陪着自己夫人下去,刚巧看见吴铭两人把箱子像是一袋子土豆一样丢上车,然后后备箱门猛地把箱子推进去锁死,吴宸轩的心都快碎了。这俩家伙要送去何大壮那里特训一个月了,嗯,不死也得脱层皮才行。

    于是可怜的卫士长莫名其妙的因为一只满是尘土的破箱子而躺枪了,愿他死得瞑目,阿门!

    。。。

第二百六十七节 夺宝奇兵在行动() 
“准备好了吗?”

    一根大拇指竖起来,他身边的那些黑色作战服的队员都紧握着手里的短管子枪和带着瞄准镜的精确秦弩步枪,神色轻松的像是在郊游,不过考虑到他们埋伏的位置,就有些特殊了。从领头的那名军官看过去,身后的白塔在夜色里依稀可见,而他们面前就是非常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故宫角楼,现在还叫紫禁城呢,虽然里面的皇帝和太后已经无法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宫墙以外的任何地方。

    共和元年的秋初,清帝溥仪退位还不到一年,四岁的他还在“一岁金两岁银,三岁四岁烦死人”的最后阶段,不过除了皇额娘的唉声叹气其他对于他而言还都没有什么变化。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和清政府议定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和他的一些臣民仍旧居住在北京紫禁城中。

    深夜,古老的皇城按照自己的固有节奏在运转着。不过睡下的人们很快被噼里啪啦的爆裂声惊醒,火光和浓烟已经冲向云霄,火光冲天甚至连皇城周边的百姓都看的清清楚楚。紫禁城建福宫花园突然燃起了一场神秘的大火,藏有大批佛像、书画、古籍和珍玩的建福宫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无数珍宝葬身火海。半个多世纪后,意大利著名导演贝托鲁奇在电影《末代皇帝》中艺术地再现了当年这段史实,他用这场大火来隐喻中国末代皇朝的残阳夕照,颇具象征意味。

    面对这场大火,载沣痛心道:“我刚想查太监偷盗珍宝的罪状,他们就烧毁了建福宫花园毁灭证据!”在大清王朝的末日,古老紫禁城的这场神秘大火还是很有故事的,多年之后,这一夜的很多细节依然是个谜团。

    先说说这个建福宫花园,它位于紫禁城西北隅,坐北朝南,建于乾隆初年。园子以延春阁为中心,周围环绕有玉壶冰、凝晖堂、妙莲花室、碧琳馆、敬胜斋、吉云楼、慧曜楼和积翠亭等建筑,这些亭台楼阁皆以游廊相连,错落有致,曲径通幽,既有江南园林之精巧,亦有皇家禁苑之优雅,是一处令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建福宫花园是由旧时宫殿改建而成的,明代时称为乾西五所,与东路的乾东五所相对称,是皇子的住所,乾隆皇帝少时就曾在此居住。乾隆即位后,将这里改为建福宫花园,作为休闲游乐、吟诗作画的地方。乾隆非常喜欢建福宫花园的清秀典雅,经常陪太后和皇后来此休息赏景。众所周知,乾隆一生最喜写诗题字,据清代文献记载,建福宫花园里的许多匾额和楹联都出自乾隆亲笔,在其诗作中,至少也有十几篇与建福宫有关,其中有一首云:“腊雪犹然鸳鸯瓦,东风全不发绫花。愿将建福宫中福,赐与寰区万姓家。”

    乾隆皇帝喜欢收藏古玩珍宝,他把收藏到的异珍都放在建福宫里,不时把玩。乾隆当了60年太平皇帝,还做了好几年太上皇,他在这里藏了多少珍宝,谁也没有数,但宫里的后妃、女官、宫女和太监们却都知道建福宫是乾隆爷专门藏宝的地儿,知名度极高。1799年,88岁的乾隆皇帝驾鹤西去,他的儿子嘉庆皇帝命令将建福宫收藏的珍宝、玩物全部原样加锁封存,后来又经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几朝,谁都没有启封,更没有查库。直到90多年后,刚刚接过慈禧的位子的隆裕和载沣这叔嫂两人,手里的银子实在不够花用的,宫里的库房也已经空的饿死老鼠了,这座连八国联军都没有动过的宝库才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他们的计划显然并没有变化快,在保皇的宗社党攻进紫禁城的时候,这座宫殿群的院门被打开过,不过似乎没有丢东西。当时曹锟逼宫,天下大乱,谁也没心思清点这一切,直到大清尘埃落定,作为皇帝老爹的载沣才有闲暇经常在宫里转悠。

    有一天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这位爷叫太监打开建福宫那边一座库房。库门封条很厚,至少有几十年没有开过了。载沣看见满屋都是堆到天花板的大箱子,箱皮上有嘉庆年的封条,里面是什么东西,谁也说不上来。他叫太监打开了一个,原来全是手卷字画和非常精巧的古玩玉器。后来弄清楚了,这是当年乾隆自己最喜爱的珍玩。乾隆爷去世之后,嘉庆下令把那些珍宝玩物全部封存,装满了建福宫一带许多殿堂库房,而载沣所发现的不过是其中的一库。有的库尽是彝器、有的库尽是瓷器、有的库尽是名画,意大利人郎世宁给乾隆画的许多画也在内。在养心殿后面的库房里,他还发现了许多很有趣的“百宝匣”,据说这也是乾隆的玩物。这种百宝匣用紫檀木制成,外形好像一般的书箱,打开了像一道楼梯,每层梯上分成几十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是一样玩物,例如一个宋瓷小瓶、一部名人手抄的寸半本四书、一个精刻的牙球、一个雕着古代故事的核桃、几个刻有题诗绘画的瓜子以及一枚埃及古币等。一个百宝匣中,举凡字画、金石、玉器、铜器、瓷器、牙雕等,无一不备,名为百宝,实则一个小型的匣子即有几百种,大型的更不止千种。还有一种特制的紫檀木炕几,上面无一处没有消息,每个消息里盛着一件珍品。惊叹中的载沣并没有发现看库房的老太监眼里那闪过的如同京城人士鄙夷乡下土老帽的眼神,其实监守自盗最严重的恰恰是这座看似尘封已久的仓库。

    载沣在宫里的亲信太监带给这位爷一个揪心的消息。就在地安门街上,最近新开了许多家古玩铺,这些铺子的老板不是太监,就是内务府的官员,里面卖的大都是从宫里偷出来的东西。有些东西就是类似的百宝匣,显然是从建福宫里倒蹬出去的。

    大清国就剩下紫禁城这点地盘之后,宫内的偷盗行为愈发猖狂,载沣既然已经无政可摄,就对金银财宝这些东西更加感兴趣了,他决定采取措施,杜绝后患。最后,隆裕也接受了他的建议,决定清点宫中的藏品。谁知这样一来麻烦更多了,毓庆宫的库房门锁不知什么时候给人砸了,乾清宫的后窗也被打开了,甚至连隆裕陪嫁的首饰头面也神秘失踪了。

    看着事情越来越不像话,这些主子们能做主的也就是这宫墙内的小天地了。为了追查盗案,隆裕命令敬事房组织人员会审当事太监,有的甚至还动了刑,但收效甚微。不仅如此,建福宫的清点刚刚开始,当天的夜里便突然起了大火,清点的和未清点的全部烧个精光。载沣当然对太监监守自盗的鬼把戏看得很透彻,他愤怒地对身边人说:“我刚想查太监偷盗珍宝的罪状,他们就烧毁了建福宫花园毁灭证据!”但是他并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他错怪了这些太监们,当然他们的本意倒是正如摄政王所猜测的那样,不过他们显然疏忽了给他们提供便利的幕后金主,根本就没有打算用钱摆平此事,他用的办法更加简洁有效,虽然和铜钱同样是铜制品,不过子弹的价格显然要便宜的多。

    夜晚发生的火灾是一个名叫马来禄的太监首先发现的。据说当时大火是从建福宫的敬胜斋开始烧起的,马来禄起来打更时,发现火焰已涌出窗门,烧向相连的回廊。马来禄见状大吃一惊,连忙报告了敬事房,但内务府的官员和太监对消防知识一无所知,呆若木鸡,任凭火势蔓延。大火将宏伟高大的延寿阁烧塌,燃烧的椽梁倒在其他宫殿上,又将慧曜楼、吉云楼、碧琳馆等化为一片火海,就连那一棵棵的古松翠柏,也变成了燃烧的火树。附近老百姓都看见紫禁城西北角红光满天,火焰高达十丈余,听到内里夹杂着噼里啪啦的燃烧声,还有惊慌失措的哭叫声。

    位于东交民巷的意大利公使馆消防队首先发现了火情,消防员们马上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