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削弱了古德里安对莫斯科南部的攻势。
根据“台风”计划,德军第2装甲集群在布良斯克方向,第3、第4装甲集群1在维亚济马方向,相继开始了进攻。尽管红俄红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德军仍然突破了防御。德军第2集团军突破了红俄军第50集团军的防线,于3月下旬夺取布良斯克。4月3日奥廖尔陷落。德军沿着奥廖尔…图拉的公路推进。莫斯科以西的维亚济马方向,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斗。德军4月7日则进抵维亚济马地域,两方面军大部分军队在此陷入合围,一直顽强抵抗到4月12…13日。13日,红俄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被围军队一部后来突出重围,有的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布良斯克方面军陷于战役合围的困境后也向后退却,23日,红俄红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被歼。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红俄红军58万人。而这58万人中只有85000人突出德军防线。
但实际上,德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57%的重装备已经损坏或者无法使用,德军的步兵部队正在越来越承担起进攻的主角。而面对不断涌现的俄军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德军只能依赖“啸鹰”和“旋风”来抵消对方的装甲优势,而新组建的乌克兰解放军和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的远征军都被赶到后面去进行整肃作战,免得这些猪队友们扛不住俄军的狂攻,连累德军自己。
在四月中旬,德国中央集团军结束了对维亚济马一线的红俄军的围歼,此时朱可夫有抽调了一批新部队,前往莫斯科。这时,夏季多雨季节开始了;泥泞的道路给两军都带了不便,它在阻碍德军进攻的同时也妨碍了红俄军的防守,双方的许多作战车辆都陷入泥泞中了,还有部分车辆需要坦克拉出。
莫扎伊斯克防御线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区,红俄最高统帅部采取了各种紧急措施来保卫首都。太初二十一年10月9日,莫扎伊斯克防线指挥部获得了新组建的5个机枪营、10个反坦克炮兵团和5个坦克旅,这些部队被重新编成了第5集团军,由列柳申科将军指挥。
为了改进军队指挥,4月27日,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合编为新的西方面军,朱可夫大将任司令员。同日,根据朱可夫的建议,在西北方向上掩护莫斯科的西方面军右翼部队第22,29,30,31集团军组建为加里宁方面军,由科涅夫上*将出任司令员,方面军的指挥机关则在原第10集团军司令部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朱可夫受命之后,着手在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韦茨——卡卢加一线建立新的防线,并组建第二梯队和方面军预备队。并想方设法抽调了14个步兵师、16个坦克旅和40多个炮兵团,迅速重建了第5、16、43、49四个集团军,但总兵力依然只有9万余人。他还特别注意将富有作战经验的将领派到莫斯科的各主要方向上去。其中,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团军开往沃洛科拉姆斯克,列柳申科的第5集团军在莫扎伊斯克,叶菲列莫夫的第33集团军在纳罗福明斯克方向,43集团军在小雅罗斯拉韦茨,49集团军在卡卢加等地展开防御。
莫斯科市民也被动员起来。在3天之内,组织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发动60万人围绕莫斯科城修筑起三道防御工事,其中妇女的数量占了四分之三。到10月末,仅妇女儿童就构筑了700公里反坦克堑壕,挖掘了300多万立方米的泥土,修筑了3800余个临时和固定火力点。处于防御状态的莫斯科城,被街垒、路垒、工事严密地封锁起来,食品因此严重短缺。
5月中…6月初,在莫扎伊斯克防御地区展开的多次激烈战斗中,红俄军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顽强抵抗,将其阻止于拉马河、鲁扎河、纳拉河等地区。双方在这一半月形地带打成胶着状态,双方从地面到天空厮杀成了一片,损失惨重的同时又都抱有一份希望,一份对胜利和毁灭的执念。
此时的莫斯科疏散许多政府机关和最重要的企业。5月20日,国防委员会在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域实行戒严。当局命令居民在街道筑起防御工事,连克里姆林宫附近都不例外,组建新的民兵师,使全城做好巷战准备。
5月23日,叶廖缅科上*将指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剩余部队突出重围,但古德里安指挥下的中央集群里集结起来的坦克集团依然紧追不舍,并于29日逼近莫斯科左翼重要军工城市——图拉。由于第50集团军的红军战士和图拉民兵的坚守,德军始终无法突破图拉防线,这使得德军的右翼大大延长,导致其在战线中部无法以足够的战术密度作战。到6月初,莫斯科红俄红军又得到了10万人,300辆坦克,2000门火炮的补充。当然老毛子并没有意识到这几乎是他们在整个战争中获得的最后一批大规模装备支持了。红俄军以预备队和补充兵员加强了西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同时撤销。各方面军受领命令扼守所占领的地区,阻止德军从西北和西南迂回莫斯科。
德军将近45%的人员和67%的装备被集中在距离莫斯科30…70公里的筑垒地域,但是重型装备的缺乏和补给线的拉长让德军再也无法支持大规模的闪击,战争几乎在夏季的泥泞和暴晒中陷入了1915年的西线战场。面对双方的单兵反坦克装备,谁也不舍得让装甲部队去和步兵拼消耗,工兵铲和冲锋枪成了战场的主角,面对狂化的老毛子,从德军二等兵到元首赫斯都已经是束手无策了,他们唯一能做得就是祈祷上帝的垂青,而上帝的角色当然只能是遥远的中华民主帝国才能担纲主演的。
第五百三十四节 北风之神如卷席()
吴宸轩已经做了二十年的元首,此时的他也是华发染鬓。好在政务方面有周仲辅、李维常、经济方面有苗若曦、吴蕴璋、外交方面有邓先贤,科技方面的徐阜程,军事上更是有有张建元、朱云阶、魏礼璜等帅才,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崛起,让三老都已作古,仅有段老还能在军事上定大局的中华民主帝国的政权得以平稳过度。曾经的“四少”中铁流邹容、彼岸陈天华都已经病逝,而小诸葛张南江也已经严重中风,不能开口说话,如果不是有超一流的黑科技帮助,也已经在两年前就驾鹤西游了。第二代领导集体仅仅在台上不过七八年的功夫,但是张南江他们帮助了帝国政权走过了第一个五年,也算是开国的元勋,虽然仅剩下一个公平中心的黄鑫培部长在任,但是几位中生代的领导还是在帝国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赫斯干的不赖啊。”吴宸轩在吴家花园里接待了几位重臣的来访,德军已经陷入了泥潭,虽然俄罗斯的冬天已经过去,但是多雨的春夏之交让半机械化的德军变得优势不明显,而且连日的苦战,补给线的不稳定,加上俄军为了保卫国土的以死相拼,让德军损失直线上升,6月份仅仅死于俄军被击伤飞机的自杀性撞击的德军飞行员就有17名,而地面上更是有数辆车辆和近百名德军丧生。“不过看起来德军的进展大概也就这样了,对了,小邓,德国的那个什么里宾特洛甫的在西郊宾馆住了多长时间了?”
“总座,他是6月3日到的,正好是二公子的生日,所以就。。”外交部长邓先贤微笑着解释,似乎让德国外长在这里无所事事的待上半个月也没什么“这一段时间他去青岛和莱芜进行了访问,对我们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还是很感兴趣的。”
“嗯,德国人的油水也快烤干了,赫斯接手的烂摊子,英国这块牛皮糖没搞定,老毛子又把东普鲁士搞得鸡毛鸭血的,好不容易攒点力气想一鼓作气干掉红俄,可本钱又不够了。”李维常对德国人没有好印象,不过这一世他对红俄同样不感冒,毕竟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是中国自己打回来的,老毛子漂亮话说的多,可就是一副醉死不认二两酒钱的德行,谁来了也没办法。
“是啊。德国和日本都动了,小鬼子沾了点便宜,但是也不长远。德国人已经到了极限,再撑下去或许又是一次基尔港。”周仲辅虽然不直接管理外交,但是对这些时政还是非常清楚的。
“嗯。”吴宸轩放下手里的芦柑,走到窗前,打开推拉窗,纱织窗帘轻轻摆动,微风拂面,大明湖水波荡漾,早开的莲花已经吐露嫩红。“有风了,是北风。”
“北风?”众人兴奋的眼光让在一旁做记录的小戴一阵迷惑,莫非是什么自己不知道的秘密计划,看来自己的级别还是太低,无法知道这些核心机密。
几天后的伊尔库茨克,一位通讯参谋面对译出来的电文也愣住了“北风起”,这是什么鬼?天气预报也得说是什么风力级别什么气候特征吧。
但是放在伊尔库茨克的北方派遣军司令部司令官林怀青上*将面前,林怀青的两道卧蚕眉一耸,眼睛里精光闪烁,熟悉他的参谋长丁盛知道这位已经是刀出鞘弓上弦一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水,这是要见血的了。
“我命令。”林怀青一声黄冈味的命令,三个集团军的军事主官、参谋长,各兵种指挥官都起立,肃立听候命令。
“北风之神行动开始,行动零点确定为太初二十一年7月7日凌晨3:00,各部队按照红色方案执行。诸君,各自返回部队执行命令吧,我这里米饭不够。”说完林怀青就转身去地图室里开始他每日的长考必修课了。
“小袁,去吩咐炊事班多做点饭吃。”丁盛不像林怀青一样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身为参谋长的他还要照顾好手下这些将领的情绪。“诸位,给各自部队下个通知,就以演习名义,开始动员。老规矩,外松内紧。司令部刚刚前移,没有好酒好菜的,好米干饭把子肉管够,都去都去啊。”
各集团军的主官们都知道这次是玩真的了,不然三个集团军四十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