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和平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和平崛起- 第5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曼施坦因的这次反击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的形成。在其北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控制了奥廖尔一带。在其南面,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了彼尔哥罗德地区。在突出部内的是红俄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俄德双方在此形成僵持,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即将展开。

    太初二十二年7月5日早晨,大批德军在飞机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进攻,但遭到红俄军军的顽强阻击,损失惨重,只好转入防御。红俄军先后在库尔斯克的北部和南部转入反攻,德军节节败退,只好撤退。

    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使得德军又充满了信心,曼斯坦因希望通过一次诱敌进攻后的防守反击来歼灭苏军。他提出在夏季实施1个代号为“反手一击”的大胆行动,其目的是通过迂回到在亚速海的罗斯托夫以包围红军,但统帅部的参谋们却选择比较传统的城堡行动以旨在粉碎位于库尔斯克的突出部。曼施坦因只得接受了这个构想。有人认为库尔斯克战役是来自曼施坦因的最早策划,这是不对的,亚速海岸围歼战才是他的最初设想,曼施坦因其后制订库尔斯克战役计划并坚持把这个战役进行到底,充其量只是初衷未竟而退求其次——服从统帅部参谋们的构想和意志。因为之前曼施坦因曾提醒布劳希奇元帅注意,无论如何,推迟和中止这个战役将在整个战略上非常不利的,所以曼施坦因在战役过程中布劳希奇犹豫和退缩时,异常坚决的要求将这个战役坚持下去。而这一情况特别容易让一般人误解为曼施坦因主张计划并实施了库尔斯克战役。

    而对于这个退求其次的库尔斯克战役,曼施坦因也提出他自己的两种建议,一是趁红俄军立足未稳,先期发动进攻战役,二是等待红俄军先行进攻,待其疲惫和消耗,能量耗尽之后,德军再行反攻,并抄击红俄军后路。后者曼施坦因更为看好。但布劳希奇拒绝了后者,认为让红俄军抢先进攻过于冒险。可是,布劳希奇元帅虽然选择了前者,试图抢先攻击,但又一再犹豫和推迟,并期待己方力量的增加。当然,红俄军的力量增加的更快,这是尽人皆知的。

    库尔斯克突出部犹如一个拳头从红俄军的战线中延伸出来,其正面长约250英里,而底部却不到70英里,而且经过严密侦察,在该突出部发现了众多成建制的部队驻地,曼斯坦因计划通过一次南北两翼协调的钳形攻击,合围并歼灭整个突出部内的红俄军重兵集团。并且这次战役的成功将缩短德军的战线,使德军部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加。曼斯坦因的计划得到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元帅(接替了曼施坦因的职务)和陆军总部参谋长蔡茨勒上将的支持,但也遭到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上将和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上将的反对。反对是有理由的,太初二十二年春,德国在欧洲东线坦克损失巨大,到这年5月,东线十八个装甲师只剩495辆坦克,平均一个师只剩27辆。虽然改进过的“猎犬”长身管型坦克能够压制t…34/76,新式虎式和豹式坦克性能更是大大超过,但数量差距短期内无法弥补。古德里安认为对库尔斯克的进攻将使坦克遭受很大损失,他的改编装甲兵的计划也将破产。作为一个不懂军事的元首,赫斯对此也犹豫不决。

    他曾对古德里安说“自从我开始考虑这次进攻,我一直心情不好”。但最终赫斯和统帅部的布劳希奇元帅还是决定采纳曼斯坦因的计划,布劳希奇于发布第6号作战命令,决定德军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联合发动一个钳形攻势以摧毁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红俄军队。作战代号为“堡垒”。

    “堡垒”作战按计划发动,但由于这年雨季结束的较晚以及德军准备上的不足,作战计划不得不一再延期。在5月份的一次讨论“堡垒”计划的会议上,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上将带来了一叠航空照片,这些照片显示了红俄军在德军计划的进攻路线上,已经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莫德尔认为进攻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了,红俄军已经恢复了元气,“堡垒”计划应该放弃。赫斯元首再次显示出犹豫,但在克鲁格、蔡茨勒和曼斯坦因等的坚持下以及对于“闪电战”的自信,“堡垒”作战最终被确定发动。

    当赫斯元首和他的将军们为“堡垒”计划争吵不休的时候,红俄军也在计划下一步的行动。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图京大将主张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进攻,以打乱德军的进攻准备并夺回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失去的战略主动权,朱加什维利大胡子本人也倾向于这一方案,而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则认为红俄军应先保持防御状态,以坚强的防御消耗掉德军进攻能量,摧毁其装甲兵力,然后再发动反攻。此时,根据前线的侦查和间谍情报都预示德军将对库尔斯克突出部的红俄军展开大规模进攻,在一次会议上,格鲁吉亚大叔最终被说服,采纳了朱可夫的计划。于是红俄军开始在库尔斯克转入了积极的防御准备。双方的激情碰撞已经无可避免。

第五百四十八节 钢铁抉择大会战() 
在前沿阵地,红俄军精心地设计他们的防御,构筑了数道防线,防御纵深超过100英里,整个防御体系由大量互相紧密配合的战壕、铁丝网、反坦克火力点和反坦克沟壕以及雷区组成,在德军最可能的进攻方向上,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

    一个个被认为德军可能发动进攻的日子都平安地渡过了,两个月来前线显得十分平静,时间到了7月瓦图京上书最高统帅朱加什维利认为红俄军应该率先展开攻势因为红俄军所做的准备都是为了夏季的德军攻势而准备的如果到了秋天红俄军的工事就将失去作用。于是红俄军统帅部下令抓住一个德军俘虏,之后,在突出部南部的红俄近卫第6集团军捕获了德军第168步兵师的一个士兵,他供认德军即将在第二天开始进攻,凌晨,在突出部北部的苏第13集团军俘虏了一个德军德国第6步兵师的中士,他也供认德军将在几小时之后发动进攻。为了打乱德军进攻步骤,朱可夫于5日2时20分下达向德军阵地实施了炮火反准备的命令,库尔斯克会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红俄军的炮击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造成很大损失,虽然比原计划推迟了3个小时。而德南方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团军根据预定计划发动进攻,在损失36辆坦克后,德军艰难的越过了红俄军的反坦克雷区,猛攻苏第67近卫步兵师的防线,面对德军3个师的进攻,苏第67近卫步兵师难以抵挡被迫后退,瓦图京于是把方面军预备队调了过来,以期能把德军挡在第二道防线外。但不幸的是德军还是在红俄军第二道防线上打开了一道缺口,并强渡了佩纳河。

    由于德军的进攻比预计的要猛烈的多,瓦图京被迫取消了原定反攻,而将计划用于反攻的第1坦克集团军的部分坦克布置在防线后方以支援步兵进行防守,部分坦克布置在侧翼打击德军。这一天,德国空军出击了超过1000架次,完全压制住了红俄空军。经过一天激战,双方都受到了很大损失。

    傍晚,瓦图京向华西列夫斯基请求增援,后者在得到最高统帅部的同意后,立即把草原方面军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2和第10坦克军353辆坦克调往沃罗涅日方面军。同时瓦图京接到朱加什维利亲自打来的电话,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突破。在战斗中,德军只向前推进了数公里,未能达成突破红俄军防线的任务。第二天,德军仍然顽强地继续他们的攻势,而瓦图京也在计划反攻,为此他向最高统帅部请求把草原方面军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调给他指挥,他的请求很快就被批准了,但这些部队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在制空权的争夺上,通过空战,红俄空军也逐渐扭转了劣势,完全夺取制空权只是时间问题。

    瓦图京指挥部队继续在正面抵挡德军向奥博扬推进,同时在两翼连续发动反击,虽然这些反击一次又一次的遭到失败,但却使德军无法全力以赴的攻击他们的主要目标。德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斯将军见无法从正面突破奥博扬,便决定先从右翼突破,他命令第2党卫装甲军转向东北的普罗霍罗夫卡。接下来的两天,德军的进攻还比较顺利,他们攻到了普罗霍罗夫卡城下,库尔斯克会战的**-上演了。

    双方直接参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只有约600辆。其中德军不到200辆,红俄军约400辆。战斗打响,苏德双方几乎是同时发动了进攻,在战斗中德军“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与改进款的“猎犬四型”坦克的75毫米长身管坦克炮优势明显,而红俄军t…34坦克的76毫米炮在同样距离下无法对德军造成威胁,大量的红俄军坦克在交战距离以外就被德军击毁。红俄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战报报告所属坦克军已经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已经将余下的坦克编入步兵部队。

    在这天的坦克大战中德军虽然以相对较小的损失,摧毁了更多的红俄军坦克,但他们却没能攻占普罗霍罗夫卡,而随后源源赶到的红俄军援兵使他们的防线将更加坚固。

    该战役可被评为在战术上付出很大代价及红俄军被迫撤退,无论红俄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或德军武装党卫军第2装甲军均不能达到其目的,坦克的损失已经是引起争论的题目,红俄军的损失由少至200辆至多至822辆,其中大部分为绝对损失。同样地,德军的损失由少至80辆至多至数百辆,包括很多虎式坦克,这个数字在德国人于计算损失坦克数字的哲学上不可能成立,从第一警卫旗队装甲师及第二帝国装甲师的需要完全报销的坦克数字只有3辆,另有数目不详的坦克损坏,很多的损失来自都是红俄军在之后的奥泽洛夫??鲁缅采夫行动的反攻中因攻占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